第一章 闲情逸致:日常休闲与大众娱乐
"怡园",可以说是汉口最繁华的地方,也可以说是汉口最罪恶的地方,在这儿,你能瞧见豺狼似的汽车、马车、黄包车,更能听见打雷般的哭声、笑声、嘈杂声,这好比就是汉口人生的一座大舞台,电影般的奏着各种不同的调子,我们有时看了、听了,会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狂笑,但有时看了、听了,也会抱着脑袋嚎啕痛苦(哭)。为了不容许这些含有辛甜苦辣的有味的东西,只在几个人的心中、眼中、耳中、口中,所以,在今天,特地开出这个一一'f台园专号,愿与读者共赏。《太阳灯》①1933年4月8日,在汉口家喻户晓的小报《太阳灯》上,一位署名为"惠良"的专栏作家发起了一次征文活动,并在《太阳灯》第四版开辟了 "怡园专号",以此来纪念汉口己经没落了的娱乐场所——怡园。征文活动得到了汉口市民的踊跃投稿,人们纷纷在文章中表达属于自己的,关于怡园这座大娱乐场的回忆,以此感慨都市生活的善变,并借此表达对未来生活的未知、恐惧与迷茫。如在一篇题为《怡园的转变》的文章中,作者感慨道:都市是善变的,......在物质文明的今日,一切都急剧的在掉换步骤,叫我们也充分地感觉到人世的倥偬。前几年,怡园是锣鼓喧天的盛世,文武老生和长靠短打都叫得破震耳膜,曾几何时,怡园戏园子已经失了去向,汽车的喧吼和马的嘶喊代替了伶优的喉噪,……
再过几年的怡园,又晓得换了什么样呢?①这是近代汉口市民关于公共娱乐生活群体记忆的一个显着案例。诚如历史学家麦克尼尔(J.R. McNeill)所言:历史是人群的集体记忆。作为名词的记忆,是指保留在脑海里的关于过去的事物的印象;而作为动词的记忆,则是追思、怀念、记住某人与往事。所有曾经游历过或居住在汉口的人们,都有关于这座城市的或浓或淡或深或浅的记忆,但并非每个人都将这种自然生成的零散漂浮的印象,分类整理成可触摸的历史记录。因此将一个人或是一个群体的历史记忆,转化为能为其他人所感知的历史文献,意味一个人物、一个群体、一件史事或是一座城市的历史都有可能获得重新的解读。
到目前为止,史学家们对汉口这座近代通商口岸城市的研究,往往选择经济与政治作为对象,而对于这座城市里的主体:市民,以及他们的文化,我们仍知之甚少。他们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他们有着什么样的文化表达?他们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排遣日常生活中的苦闷?本文将视角锁定为近代汉口的公共娱乐空间,试图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角度去考察近代汉口市民参与公共娱乐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现象。本文的取材,涉及了档案材料、史书记载、口头传说、报章杂志等,从大众的娱乐生活与公共娱乐空间的角度,尽可能的还原一部有关近代汉口的"都市生活与文化记忆"。...............................
..........................
第二章拥抱现代:娱乐消费与都市体验
妻没有我伴着是不到外面去的,除非是有特别的事情。每个星期六的晚上,我总陪伴着妻到外面去玩玩,或是看电影,或是逛公园,或是去跳舞。"今天又是星期六了,我们去什么地方玩玩呢?"在厅里吃完饭时,我征求妻的意见。"报上戴着口电影院今天的电影很好,我们去看电影罢"。妻的回答。妻装:从房间里面去出来了。穿着一件最近做好的粉色花紗短旗袍,雪白的长筒丝袜,漆黑的通花高跟皮鞋;脸上薄薄地敷了一层香粉,淡淡抹上了几处胭脂;手指上,腕上,心胸上,頭上,耳朵上,统戴上了些珞珑的饰物,发上的油光,一闪一闪地非常的锐眼。从电影院回到家来的时候,我对妻说:"今天的电影最后的一幕那种接吻的方式是多么的艺术呵!我们现在照样试一试好吗?""不!"妻一扭身想走进房里去。"来罢!"我一手拉住妻的臂,同时给她行了一个立正举手及吻额的西礼。
在这一篇题为《新婚杂记》的文章中,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对沐浴在"摩登"空气中的新婚夫妇的幸福生活,看电影、去跳舞或是逛公园是他们每个星期六晚上的娱乐活动。在一次看完电影回家的途中,具有绅士风度的丈夫对妻子提出建议试试电影片尾主角们接吻的方式:"今天的电影最后的一幕那种接吻的方式是多么的艺术呵!我们现在照样试一试好吗?"羞涩的妻子宛然谢绝,但最终还是挡不住丈夫"立正举手及吻额的西礼",照着电影里所演的接吻的方式,表达了彼此的爱意。
本章将主要讨论具有"时尚"与"摩登"意味的新式电影院、歌舞厅的空间功能与文化意义。我们将看到,电影象征着新兴都市文化的勃兴与现代化娱乐生活的追求,带给汉口市民前所未有的娱乐体验,激发了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从传统戏曲到电影,不仅仅是娱乐方式的变更,也是一种与都市生活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心理及其意识的更弦易辙。电影给近代汉口市民提供的是摩登、西化生活可描摹的范本,而舞厅则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展示自我、挥洒热情的空间。跳舞被人们视为效仿摩登西化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一时间成为最具摩登意味的娱乐消费方式。不过,舞厅中种种穷奢极欲与纸醉金迷的世相,也使其经常遭到改良者和地方政府的非难与限制。............................
.........................................
第三章各取所需:群体形象与公共生活...........................102
一、观众....................................................................103
(一)聆听与观赏的体验.............................................104
(二)"喝彩"与"倒彩"..................................................105
(三)改造观众...............................................................108
二、艺人......................................................................111
(一)厚积博发:台上台下的千日之功...........................113
(二)身心倶疲:舞台之外的潦倒生活..............................118
三、小贩...............................................................................125
(一)群体素描......................................................................127
(二)求生之道......................................................................132
四、女性.............................................................................140
(一)参与娱乐:女性在公共娱乐空间中的自我展示..........142
(二)"花瓶"与"交际花":谋生在男人的世界......................148
第四章同业组织:行业、公会与国家...................................154
―、组织结构、制度与财政..................................................159
(一)组织结构、制度与日益增强的国家控制....................159
(二)财政与危机................................................................162
(三)传统的因素............................................................164
二、维护行业利益:争取涨价与申请减税........................166
(一)争取涨价..............................................................167
(二)申请减税........................................................171
三、协调关系.......................................................174
(一)游走于政府与行业之间................................174
(二)协调同业内部关系......................................177
(三)协调行业与地方社会的关系...........................180
......................................................................300
结语
记忆是一个城市文明赓续与文化生产的动力。所有曾经游历过或居住于汉口的人们,都有关于这座城市的或清晰或模糊的记忆,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将这种自然生成的零散印象,转化成一种自觉的文化活动。人们关于汉口的往事记忆,必定都是残缺不全的,有的因时间侵蚀而断裂,有的因人为破坏而耗损。面对支离破碎的往日印象,必须有足够的想象力与理解力,才可能很好的复原那些失去了的历史场景,并对其作出准确分析。幸运的是,那些游记、报刊、档案以及照片中所承载的关于汉口的记忆残片,使我们得以搜寻汉口城市记忆中失落的环节,填补诸多空白,将这个城市的记忆连缀成文,呈现一个相对完整的业已消逝了的世界,并挖掘其中深藏着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公共娱乐空间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它是一个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丁解并W究入众又化的直要窗口。这项研究把汉口的公共娱乐空间作为个案,以具体的物理空间为分析对象,以1912至1949年为时限,试图再现不同类型公共娱乐空间的时空变迁,探讨汉口市民的公共娱乐生活及其文化形象,描绘基层单位日常生活中的完整画面。通过深度挖掘民国汉口公共娱乐空间中所发生的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事件,建构公共娱乐空间和大众文化的历史叙事与微观考察。
在对街头、茶馆和戏院的研究中,我发现,有关娱乐及其空间的群体记忆最能引起汉口市民的共鸣。对于他们而言,公共娱乐空间不仅仅是可供娱乐、消遣的场所,更是商业的空间与曰常生活的舞台。............
参考文献
1.汉口市警察局档案(1946-1949),武汉市档案馆馆藏,全宗号40。
2.汉口市立民众教育馆档案(193-1948),武汉市档案馆馆藏,全宗号80。
3.汉口中山公园档案(1946-1948),武汉市档案馆馆藏,全宗号85。
4.武昌市社会服务处档案(1946-1949),武汉市档案馆馆藏,全宗号91。
5.汉口社会服务处职业介绍所档案(1946-1949),武汉市档案馆馆藏,全宗号92
6.《汉口市政府接收日伪娱乐场所会议记录》,武汉市档案馆馆藏,全宗号69。
7.《1945年汉口各戏院劳军公演诸档案》,武汉市档案馆馆藏,全宗号104。
8.《汉口社会统计调査》1929年,湖北省档案馆馆藏资料,A2. 14. 23o
9.《汉口市府三十六年度统计总况》,湖北省档案馆馆藏资料,A2. 14. 21。
10.《武汉调査初步汇集》1949年3月,湖北省档案馆藏,A211. 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