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所在单位的软件开发部门主要承担了军内本系统各部门提出需求的软件开发项目。长期以来,由于负责软件开发的人员仅 20 人左右,在完成日常例行工作的同时,需担负规模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软件项目开发、推广应用等工作。同时,由于部队工作的特殊性,和普通软件项目开发企业相比,军队软件开发部门的人员同时还要担负日常行政工作,参加各种集体活动,用于实施软件项目开发的时间极为有限。再者,部队人员流动较快,有长期开发经验的项目实施人才难以保留,导致核心骨干人才缺乏,某些工作:比如需求分析、界面设计、整体测试等工作往往只能依靠具有相当工作经验和能力的小组或个人来承担。
目前,我们在实施项目开发管理过程中仅仅简单地指定项目负责人来对各个分项目实施管理,遇到资源冲突情况发生时就依靠更高一级负责人根据工作情况和个项目进度情况进行调度。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各项目资源协调中出现的个别问题,但也体现出资源力量分配随意性较大、存在较多重复性劳动等情况,另外在实际进行多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如何有效解决多个项目之间共享资源,减少重复劳动,协作实施开发工作的问题。
(二)在软件开发技术人员总数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在多个软件开发项目之间的开发人员力量分配问题。
(三)软件开发主管部门如何有效地对多个项目的进展情况实施控制和监督。
(四)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经常会收到来自于上级的一些突发项目,而且需求较急,项目被要求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从而项目主管部门不得不从其他项目组抽调现有力量支援,形成了新增项目对原有项目的影响。
针对这些情况,军队研究多项目管理工作中如何科学地、最优地进行资源分配和工作计划具有重要意义,不但可以提高软件开发工作的成功率,合理利用资源、又可以缩短软件项目的研制开发周期。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软件组织中的多项目管理体系,不单是软件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前沿理论,也是项目管理体系中多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成分,到目前为止,以软件开发管理为基础有关的软件组织多项目管理模式,以及多项目协同完成机制均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正确的体系,且软件组织中的多项目管理方面的理论基础还不够成熟,对于实践应用也不够深入,而这方面的研究又是极度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因此本文通过将针对软件组织中多项目的特点,结合部队工作实际情况,提出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最大程度的提高软件组织中项目的整体成功率,提升整体工作效率,这些对于军队软件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为军队软件开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多项目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通过约束理论中关键链计划方法论,对多项目环境中各个项目间的价值链增值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软件组织中多项目共同管理的关键链模型。而后以实际实施的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多项目共同协作现象进行实践检验,对多项目启动、控制、评价以及计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从实践中研究与检验所构建模型,以期待可以真正解决软件组织中多项目管理的实际应用问题。
1.2.2 研究意义
对每一个多项目管理的根本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多个项目所有的任务都能够在控制和掌握之中,而且每一个任务都能够获得成功,其追求的根本就是实现平衡资源、调整进度和处理好协调控制的统一。在军队软件开发部门实际工作过程中,和大多数软件组织开发过程相同,会遇到需要多个项目共同执行的情况。而对于有限的资源条件而言,不能够同时保证每个项目顺利正常的执行,因此为了更加有效的使用和配置组织资源,获得最高的软件开发效率与效益,软件组织中的多项目共同管理势在必得。此外,在多个项目共同实施过程中,各个项目均为了争夺仅有的资源条件而相互竞争,增加了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管理难度,不但浪费了时间、人力、财力,有时更会影响到项目的进度和完成质量。与此同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可确定的因素,而这些因素不单会造成多项目系统的工期延长、成本透支,更加严重时会由于项目拖延而间接影响到其他相关项目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并且这些不确定因素增加了不能按时满足需求方要求的风险,对于整体项目开发增添了危险。但是良好的多项目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的缩短整体项目开发周期,降低项目开发成本,同时优化资源的合理利用,考虑问题时加入了不确定因素对项目开发中的影响,可以提高整体的效益,从理论和实践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 多项目管理理论基础与综述
2.1 传统项目计划方法评述
在软件项目的开发研制过程中,项目计划的地位是重中之重的。首先项目计划体现了研发人员对客户需求的理解程度,并能够通过与客户的交流随时改变计划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其次项目计划可以有效的指导项目的正常管理与运作,是软件开发过程中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项目的基础,是跟踪、监督、评审项目完成情况的有效指标,没有一份完善的工作计划,不单会造成软件开发过程中出现不知如何继续开展的尴尬局面,同时也会造成事倍功半的不良后果,并且有时会严重影响项目的质量,造成时间、人力、财力的不必要的浪费,更有甚者会造成软件开发的失败。因此制定一份周密、详细、精确的软件项目开发计划是成功研制软件的关键,软件项目计划为我们管理和掌握软件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我们顺利的完成软件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接下来我将对比传统的计划方法来进行阐述,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
第三章 多项目关键链计划模型.............17
3.1 问题定义...............17
3.2 模型目标和任务................. 17
3.3 模型假定...............18
3.4 模型流程及算法详细描述.................... 20
3.5 多项目任务的控制................ 28
本章小结 ...................30
第四章 多项目计划案例分析.................31
4.1 案例说明及项目排序............... 31
4.2 多项目关键链计划的应用............... 31
4.3 在多项目管理中应用关键链计划模型的条件 ............. 43
本章小结 ................44
结 论..............45
结 论
本文首先研究方向基于多项目管理方法如何最大程度上在军队软件项目开发管理中进行应用,提出并丰富、完善了军队软件项目管理理论,增强了其理论价值。其次将多项目管理理论应用到军队软件项目管理中进行了实践,并最终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模型,以便更好地将多项目管理理论融于军队软件项目管理中,增强了其实践意义。在具体研究过程中,从软件开发过程中多项目管理问题入手,针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特点,综合运用了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工程以及约束理论等研究理论和技术方法,对软件组织采用多项目管理的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诠释了多项目管理以及多项目的定义与概念,系统的分析了软件组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多项目共同管理的价值链曲线,以及各个项目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技术协同处理等,对多项目管理进行了论述。
在对多项目的管理模式和软件行业多项目管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软件项目计划安排的困难性以及项目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延迟交付的原因。通过评述传统的项目计划方法,并结合约束理论等经典理论,提出了软件组织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资源约束问题,并最终提出软件组织中资源约束问题的缓冲解决方案。根据软件组织在实际中存在的动态和静态两种情况,建立了多项目关键链计划模型,提出的算法有效的解决了资源冲突的问题,其主要的操作方式为保障优先级别较高的项目优先获得资源,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优先级别较高的项目,优先级别较低的项目则在资源空闲的时候处理,以便最大程度上缩短多项目工作的总时间,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工作效率;其次设计的算法可以根据项目的不同区别对待,设立不同的项目缓冲区和接驳缓冲区的大小,有效的利用其缓冲区的资源空间,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建立的多项目关键链计划模型也可以对多项目实施过程中起到监管的作用,有效地控制项目的实施进度。
总之,与传统项目管理方法相比,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更加有效的管理项目进度的新思路,其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实际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源约束问题以及不确定性因素,通过巧妙的设置各个任务的缓冲时间,可以有效的保证各个任务的顺利完成,以及最终项目的按时、按质交付。由于受到时间、资源和个人能力等的限制,我的研究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首先,关键链计划方法目前主要局限于一种资源下的多项目管理模式,对于多种资源的多项目情况下,如何准确地确定关键链目前还没有给出一个恰当的机制。其次,目前所使用的关键链计划方法在实践的评估上过于简便。第三,缓冲时间如何确定目前还缺乏一种权威的全面的确定方法。因为缓冲时间与项目的具体情况、项目开发的行业类型以及工期置信度等等都有密切的联系,还需继续研究。第四,目前的基于关键链计划技术的进度管理,大多运用都是以工期最短为目标,而在实际情况当中,往往追求的是多个目标的协调实现,例如工期和项目成本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因此,如何更好地采用关键链方法仍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进一步的研究,并逐步完善其相关的方法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勇胜,梁昌勇,姜利赢. 约束理论与关键链研究评述.项目管理技术,2010-03
[2] 白思俊主编. 现代项目管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3] 王祎望. 项目群管理协同机制与方法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天津: 天津大学, 2004
[4] 孙慧,周颖,范志清.关键链方法及其在项目群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农机化 2011-03
[5] 何正文, 徐渝. 多模式项目支付进度的整合优化研究.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6,4:76~83
[6] Tavares L V.A review of the contribution of ohttp://www.1daixie.com/dxpmplw/perational research to project manag-ement.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2,136(1):1~18
[7] 潘春光, 陈英武, 汪浩. 模糊计划评审技术(F-PERT)中关键路径的规划解法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4,8(34):29~34
[8] 熊竹. 我国科研院所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6):19~21
[9] 寿涌毅. 资源约束下多项目调度的迭代算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4,8(38):1095~1099
[10]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Standards Committee,A guid to the project managementbody of knowledge,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USA:Pennsylvania,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