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文化与文学的双向互动
1.1文化与文学两者关系的探讨
文学与文化两者的关系,历来就是众说纷纭,颇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文学是从属于文化的;有的则认为文学与文化两者是一种并行的关系;也有的认为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将文学与文化两者看成从属关系的,源流己久,在东西方的人文科学研究中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中国古典文化关于“文”的观念可以追溯至《周易·系辞》,所谓“物相杂,故曰文”,这种广义的“文”是与天地并生的,这种“泛文化”的观念具有奠基性质。再从我国的词源上看,在先秦两汉时期,“文学”一词泛指文章博学或文献经典,在“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选豪俊讲文学”(《汉书·武帝记》)中都有所论述。并且,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也是将对文学的发生、功能和属性的认识纳入到将自然和人文加以整合的文化观照之中。如《易传》《贵》卦中就有这样的经典表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礼一记.乐记》则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刘腮在其《文心雕龙·原道》中也写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从这些文人众多的表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早期的文学是依附于文化的。与东方文明相似,西方文明的初始时期也不存在独立的文学观念,文学也是依附于文化而得以存在的。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就认为在古代,艺术、科学、道德是混整不分的,文学艺术通常依附于各种政治、宗教和伦理道德的目标。此时“文学”并没有独立的概念,它只是依附于“文化”而得以存在。
“文学”隶属于“文化”的这一状态直到法国美学家巴托提出“美的艺术”这一概念后文学才从表示一般技艺中摆脱出来,文学从此获得了自己的存在形态。1750年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出版《美学》,进一步把文学定位于感性的领域;康德所提出的以无功利为核心的美学原则是对文学艺术自律性精神的初步概括。于是,文学具备了自身的独立价值。在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看来,文学的自律性是其审美品质的保证,现代主义艺术正是通过“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得以与文化这个大概念相对抗。此时文学与文化的关系不再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状态,文学与文化一样,取得了自己独立存在的形式。...........................
..................................
第二章寻根文学对传统文化的探索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两千年来在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正统思想,对寻根文学也存在着一种简单化的误解,认为寻根文学的视野仅仅局限在民间和地域文化,在这种受限的自我视野中不能论释传统文化,也很难真正挖掘到民族文化之“根”。正如乔晓光的黄河流域民间美术考察手记《沿着河走》卷首引言所说:“我们己习惯了从汉字了解中国,从古典史籍、宫殿遗址、文物珍宝、圣贤精英、帝王将相去认识中国。但我们很少从一个农民、一个村庄、一个地域的习俗生活、一首口传的诗歌、一件民间艺术品—世界很少从民间认识中国。”网是的,我们应该看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是铁板一般的整体,在传统文化的内部既有官方和民间的分层,主流和分支的交叉,也有边缘和中心的区别。那些所谓的“规范”传统只是冰山上露出的一角,而更具活力和普遍性的民族集体无意识则是海面下巨大的冰体,是历经长久积淀的民族文化一记忆,由于保持着比较纯洁的地方性文化身份标志,因而能投射出较为真实的民族文化影像。寻根文学正是通过从多个不同的视角对所谓“不规范”文化的阐释,将一个相对客观和全面的传统文化还原在大众的眼前。
2.1从时间向度阐释传统文化
从时间向度阐释传统文化,是以时间的历时态变化为线索来观照传统文化的。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国度,悠久的历史同时也孕育着悠久的文化。千百年来孔孟之道、程朱理学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些见之于经典的高级文化、文人文化代表着特定时代、特定利益集团的愿望和要求。而要全面和客观再现传统文化,民间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寻根作家历时态地与祖先对话,积极探求文化资源,在寻根小说中我们就能更多地看到深植于民间沃土中文化的“根”。
寻根作家视野中传统文化的历时形态,主要表现在以历史题材和具有明显历史遗存特征的“板块文化”上,在这些作品中,寻根作家对传统文化的分析,没有采取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分析模式,取而代之的是采用文化“深描”的方法来进行文化阐释。阐释人类学家克里福德.格尔兹所借用的“深描”一词是试图寻求一种文化阐释的迂回方式,这种方式既避免了在文化研究中业已泛滥的对科学主义的“宏大概念”范式理论的追寻,同时又使区分社会不同层次意义结构的探索活动成为可能。..........................
............................
第一章文化与文学的双向互动.....................................3
1.1文化与文学两者关系的探讨....................................5
1.2文学与文化的互动.................................................6
1.3文化阐释的可能性.................................................7
第二章寻根文学对传统文化的探索...............................8
2.1从时间向度阐释传统文化 ......................................9
2.2从空间向度阐释传统文化.......................................10
2.3以主位的内部视野阐释传统文化..............................12
2.4寻根者经过反思之后的选择....................................13
第三章寻根文学对传统文化阐释实践............................15
3.1寻根者对作品叙事内容的阐释..................................17
3.2寻根者对作品叙事视角的阐释..................................19
3.3寻根者对作品价值取向的阐释..................................20
结论..........................................................................23
参考文献...................................................................25
结论
寻根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学和文化现象,是新时期以来一股重要的“文学潮”,也是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的转折点。由“寻根文学”所引发的不仅有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而且也使中国当代文化批评得以诞生。“寻根文学”创作所引发的争论不但开启了各种思想的闸门,而且也使“寻根文学”创作的本来面目变得光怪陆离。文章的写作从总体来看是一种文学的文化批评,想要达到的学术预期是整合以往“寻根文学”研究中存在的严重思想分歧,梳理这一创作潮流的思想流向,以阐释人类学的理论视角研究“寻根文学”,从文化阐释理论这一维度来考察“寻根文学”创作。我们应该看到:在“寻根文学”创作这一复杂的文学与文化现象面前,任何单一与绝对的论说都存在其偏颇之处,这正是以往绝大多数评论者的弱点所在。为了避免以研究者自身的先入之见来冷酷地切割“寻根文学”的学术弊病,我尽力找取文化阐释理论与“寻根文学”创作实际的理想结合点,在逢释的合理性与适度性上下功夫。文章认为从“寻根文学”创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寻根文学从文学对文化的阐释出发,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对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张力与惰性加以批判和继承,不断挖掘其中的内蕴与精髓,排除种种成见,客观地将传统文化的真实面目呈现出来。也即论证寻根文学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历史背景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多视角深度描写,寻根作家们也在对传统文化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后走向文化自觉。
论文的写作是我三年来对文化批评研习的一个总结。在对各种社会文化理论与思想潮流进行调整与整合以后,我力争通过“寻根文学”作品自身的特点来探讨寻根文学对传统文化的多视角深描的课题。这其中未免会受到学术视野的局限,可能忽视乃至掩盖了其他更重要的问题,而这也是我不断反观自身理论水平局限性的主要契机。在此,我真诚地希望听取各位专家学者对文本提出的意见与建议,使我能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以更加稳健、扎实的步伐前进。
参考文献
[1]韩少功.文学的“根”[J].作家,1985,4:5.
[2]洪了城.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21.
[3]季红真.忧郁的灵魂[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36.
[4]郑义.跨越文化断裂带[N].文艺报,1988一7一13.
[5]韩少功.文学的“根”[J].作家,1985,4:5.
[6]阿城.文化制约着人类[N].文艺报,1985~07一06(2).
[7]王尧.1985年”小说革命”前后的时空[J].当代作家评论,2004,l:3.
[8]蔡翔.野蛮与文明的批评与张扬[J].当代文艺思潮,1986,3:32.
[9]季红真.关于人类学理论批评[N].文艺报,1987一11一14.
[10]刘庆英.谬根与失根的双向悖论一试论寻根文学的内在矛盾[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21.
[11] Raymond http://www.1daixie.com/sslwdx/ Williams.Marxisim and Literature[3].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