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硕士论文范文:认知隐喻、转喻维度之曹禺戏剧分析

发布时间:2013-01-29 17:40:41 论文编辑:angela1
第一章导言

1.1研究背景
尽管当代隐喻和转喻的研究已经由语辞层面上升到了认知层面,学界已充分认识到隐喻和转喻不是诗人和科学家等天才的专利,而是日常交际中司空见惯的思维和语言现象(Lakoff&Johnson,1980/2003:3),而且,目前从事隐喻研究的学者,大都从日常语言约定俗成的表达式,而不是从诗歌语言中归纳隐喻,但迄今为止,大部分隐喻模式的文体研究仍集中在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和莎士比亚古典诗剧,在某种程度上,还没有超出隐喻是纯粹语辞问题的局限。这被某些学者称为“长期以来文体学的一个弊端”(Hart,2006:229)。近年有零星的认知隐喻和转喻路径的现代小说文体研究(Stockwell,1992),但还远不足以改变总体格局,还未见到以现代口语为媒介的现代戏剧的文体研究。
针对国内学界精于引进和解读国外学理、疏于创新和应用的倾向,著名学者胡壮麟、沈家煊、徐盛桓等近年来一直呼吁,对于国外的语言学理论,不光要引进消化,更重要的是洋为中用,用于解决自己的问题,尤其是解决汉语语言事实中的问题。这样才可避免一直跟在别人后面,才可做出具有国际视野的、富有原创性的一流学问。本项研究正是将认知隐喻和转喻理论践行“拿来主义”、进行汉语本体研究的一种尝试。
我们将使用认知语言学(Barcelona,2000a,2003a,2003b;Lakoff&Johnson,1980/2003;1999;Lakoff,1987;Langacker,1987;Panther&Radden,1999a;Kovecses,2000,2002;Ruis de Mendoza,2003)提出的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和转喻(metonymy)理论,描述和分析著名剧作家曹禺的戏剧文本。本项研究处于当代西方认知语言学理论与现代汉语戏剧分析的接面(interface),是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常规(conventional)隐喻和转喻与以文学语言中最接近于自然会话的现代戏剧对话的溶合,属于认知隐喻和转喻路径的戏剧研究(cognitive metaphorical and metonymicapproach to drama)。常规隐喻即被语言使用者广为接受的、进入词典条目的、日常用语中随处可见的隐喻。它与诗歌语言中常见的新奇隐喻(novel metaphor)相对。同时,本项研究既涉及认知语言学模式的文体分析(即认知文体学,Cognitive Stylistics),也与语言学模式的戏剧研究(即戏剧文体学,Drama Stylistics)相关,可姑且称之为认知戏剧文体学(Cognitive Drama Stylistics)。
本研究倾向于以文学路径的文体探讨(literary stylistics)为主,以语言学模式的文体分析(linguistic stylistics)为辅,即以探究语言使用与文学效果之间的关系,以使用语言学原理去印证或阐释文本的文学意义为主(Leech&Short,1981:39),以通过文本的语言学描述来验证语言学理论用于文学分析的可能性和有效性,并检验和完善相关的语言学学说为辅。

1.2研究假设
本项研究基于如下假设:
1)西方认知隐喻和认知转喻理论适用于汉语戏剧文本研究。隐喻和转喻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Holme,2004:2),人类隐喻性和转喻性认知活动基于人体与外部世界的接触和互动,并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制约。东西方人体生理结构相同、身体经验类似,社会文化环境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我们有理由假设,西方的隐喻理论应该可以解释汉语文本。
2)脱胎于日常语言的认知隐喻和认知转喻理论可以有效、充分地解释以会话为主体、文学作品中最接近于日常会话的戏剧文本。
3)认知隐喻和认知转喻理论,尤其是常规隐喻学说可以揭示戏剧文本中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最基本的认知元素,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戏剧意义背后的概念运行机制。
4)认知隐喻和转喻模式的戏剧分析有传统文学批评和其它语言学模式(包括语用学模式)所没有的优势。相对于前者,它具有可复制性和验证性,更客观和科学;相对于后者,它揭示了最基础、容易被忽视的认知机制,更深刻地解释戏剧意义的认知基础。但在体现戏剧会话的对话性(dialogicality)、互动性方面,认知隐喻和认知转喻模式的戏剧分析不如语用学模式。比较而言,在这一方面,转喻强于隐喻。

第二章国内外认知隐喻、转喻模式的戏剧研究综述........................................9
2.1戏剧文体学/文学语用学.................................................................................9
2.2认知文体学......................................................................................................12
2.3认知隐喻、转喻路径的文体学..................................................................13
2.4认知隐喻、转喻路径的戏剧文体学.........................................................16
第三章认知隐喻、转喻模式戏剧研究的理论基础......................................20
3.1隐喻理论.....................................................................................................20
3.2转喻理论.....................................................................................................24
3.3认知隐喻和转喻路径的戏剧文体学研究框架..........................................26
第四章曹禺戏剧中的空间隐喻.........................................................................34
4.1《北京人》中“上”与“下”的认知隐喻研究.....................................34
4.2容器图式在《雷雨》中的隐喻意义及文体功能.....................................45
第五章曹禺戏剧中的人体隐喻..........................................................................63
5.1《雷雨》中“心”的转喻、隐喻意义及文体功能.........................................63
5.2《雷雨》中“面”和“脸”的转喻、隐喻意义和文体功能..........................72
5.3《雷雨》中“眼”的转喻、隐喻意义和文体功能.....................................89
5.4《日出》中“手”的转喻、隐喻投射和文体功效...................................104
第六章《原野》中的温度和亮度隐喻.............................................................117
6.1《原野》中温度隐喻和转喻的情感表征.....................................................117
6.2《原野》中亮度的隐喻表征和文体功能....................................................135
第七章《雷雨》中的转喻机制..........................................................................144
7.1转喻理论简述.............................................................................................145
7.2转喻视角的间接言语行为.......................................................................151
7.3转喻与反讽的接面.....................................................................................157
7.4转喻在反讽理解推理过程中的作用..........................................................165
第八章结论................................................................................................175
参考文献......................................................................................................178

第八章结论

正如Burke(2005:195)指出的那样:“将认知层面引入文体分析,可提高传统文体分析的整体质量,充实其内涵、提高其价值。”我们从概念隐喻和转喻角度探讨了曹禺的主要剧作,特别是《雷雨》中的空间隐喻、人体隐喻、温度隐喻、亮度隐喻、以及转喻视角的间接言语行为和反讽现象,阐述了认知隐喻和转喻与戏剧主题、人物性格、人物关系、戏剧冲突等戏剧意义之间的关联,揭示了戏剧文本构建和理解中的认知机制和过程,展现了一些尘封于我们意识之下的隐喻性和转喻性概念模式,证明我们之前的假设是成立的,基本实现了我们的研究目标。具体而言,本项讨论证明:
1)脱胎于日常语言的认知隐喻和认知转喻理论可以有效、充分地解释以会话为主体的汉语戏剧。西方的认知隐喻和认知转喻理论可以“洋为中用”,用于汉语戏剧的文体分析,它们在构建和理解曹禺戏剧意义(包括人物个性、戏剧冲突、人物关系等)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作为曹禺戏剧乃至整个汉语戏剧研究新的解读工具。
2)认知隐喻和转喻模式的戏剧分析有其优势。相对于传统文学批评,它具有可复制性和验证性,相对于其它语言学模式,它揭示了最基础、容易被忽视的认知机制,更深刻地解释了戏剧意义的认知基础,使读者/观众能更深刻地解读作者写作意图和人物的话语意义。
3)认知转喻也是认知文体分析的重要工具。将认知转喻用于戏剧文体研究不但可能而且可行。本研究之所以将转喻纳入视野,因为它与隐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处于同一连续体的两端,许多概念隐喻(如人体隐喻)是以转喻为基础的。在某种程度上,隐喻讨论离不开转喻。其次,转喻在语言和认知中更基础、更常见。转喻视角的反讽理解也是本项研究的一项探索性尝试,开拓了反讽以及转喻研究的视野。所以,转喻为认知文体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模式。
4)感知范畴的温度和亮度隐喻和转喻也是有效的戏剧文体研究框架。我们拓展了前人(蓝纯,2005)的汉语垂直隐喻范围,在时间、数量、状态、等级的基础上,新增了方所、距离以及范畴等隐喻域。在我们的语料中,容器图式的界定与Lakoff等人有所不同。剧中容器图式最突出的特征是它形成外形和界定外围的功能,而非Lakoff&Johnson(1980/2003)反复强调的区别内外的作用。这与D.C.Freeman的发现相似。在描写行为容器时,我们借助了Halliday的系统功能理论,实现了及物性学说与容器图式的结合。人物行为描写大部分来自戏剧舞台指令。这对于行为容器的概括和舞台指令的研究都是有益的尝试。作为戏剧重要的构成元素,舞台指令也可纳入认知隐喻和转喻模式的分析框架。
5)认知隐喻和转喻模式的戏剧分析关注的重点不是文本中偏离常规(deviance)的现象,而是文本如何遵循认知隐喻和转喻规律。这也是她与其它模式的文体研究的区别。

参考文献
1.许群爱.概念整合理论对《围城》中新奇隐喻的阐释[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2.亚里士多德.诗学[M].陈中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杨雪燕.试论戏剧在语言文体学中的地位[J].外国语,1989,1.
4.俞东明.戏剧文体与戏剧文体学[J].浙江大学学报,1996,1.
5.袁宪军.哈姆莱特“To be,or not to be”的隐喻性[J].外国文学评论,2007,2.
6.曾衍桃.反讽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张辉.汉英情感概念形成和表达的对比研究[J].外国语,2000,5:27-32.
8.张建理.英汉多义词异同研讨:以“脸”“面”为例[J].外国语,2003,4:54-58.
9.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0.张尧均.喻的身体: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研究[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