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电子商务论文,本研究结论显示电子商务发展对于新型城镇化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电子商务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动力。尽管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已经较为迅速,但在我国中西部及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相对缓慢,仍然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在内需(辜胜阻、武兢,2011)[1],也是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巨大引擎。城镇化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整合农村资源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成为现代化强国的先行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78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18%,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到2021年城镇化率提升近3.6倍,达到64.72%,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我国的城乡结构。但在传统城镇化的过程中,城镇人口与城镇面积的过度扩张,出现了城乡发展失调、区域发展失衡、公共服务保障不足、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问题。于是国家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强调可持续、协调发展,注重人民生活质量的综合提高,追求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协同并进。新型城镇化在刺激消费需求、推动投资增长、促进经济服务化起着关键作用[2]。同时,新型城镇化也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促进地区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提出建设“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建设。十九届五中全会、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再次强调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也是关乎我国民生福祉的重要课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目的是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来分析讨论电子商务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作用,继而为电子商务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提出对策措施。为实现上述研究目的,将研究目标分成四个部分:
(1)分析电子商务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2)构建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我国30个省市区(除西藏、香港、澳门、台湾外)2013年—2019年的新型城镇化水平;
(3)实证探讨电子商务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作用;
(4)制定电子商务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1.2.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现有关于电子商务、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研究资料较为丰富,但关于二者彼此关系的研究还较为缺乏,本文拟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来分析讨论电子商务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作用,具有以下理论意义:第一,通过对二元结构理论、聚集—扩散理论、不平衡增长理论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归纳与总结,从人口、经济、社会、生态、城乡统筹五方面探讨分析电子商务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影响的作用机理,能够为后续新型城镇化的研究扩展些许视野与思路,使电子商务与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研究内容更加丰富。第二,随着城镇化的持续推进,以及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下,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会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容,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也被要求符合发展需求。本文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是基于对新型城镇化内涵的理解及现有文献的梳理而来,可为以后新型城镇化的评价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电子商务研究现状
2.1.1 电子商务的内涵及其发展
对于电子商务的具体定义,学者们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不同的学者或机构对电子商务的定义也不同。Haynes(1995)、Kalakota(1996)、Kosiur(1997)认为电子商务是利用互联网通讯技术而产生的一种交易模式[5-7]。电子商务是利益相关者、组织进行的一种交易,这种交易是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作为信息传输手段的(Rayport,2000)[8]。Schneider(2000)认为,电子商务并不单单指网络购物,涵盖了广泛的商业交易[9]。Laudon等(2003)认为,电子商务的目的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一系列的商业交易,这种数字化交易可以在企业之间、个人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进行[10]。Broekhuizen和Huizingh(2009)电子商务是一种多学科的整合,通过提供产品和服务,以充分满足在线客户的需求[11]。
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普及和应用,国内学者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了相关研究。李伟(2013)认为,除了传统商业的交易活动,电子商务还包括为电商主体提供的服务价值、交流与合作机会[12]。郑淑蓉、吕庆华(2013)认为,政府的早期参与和支持是推动电子商务增长的关键政策动力,创造有利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是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措施,技术创新与创新管理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当有机结合[13]。虽然我国电子商务成长起步较晚,但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更新,我国电子商务在短期内迅速发展(王娟娟,2014)[14]。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社会经济形式和流通方式,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聂林海,2014;吕小勇、黄河,2018)[15,16]。李京文(2016)认为,从“互联网+”开始,农村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商将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两个新方向[17]。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市场监管能力不强、法律健全、诚信问题、缺乏电商技能人才等(王丹,2017)[18]。陈晨(2021)提出了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建议:制定电商发展政策;加强政府监管与调控;推动企业技术融合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人才培养与保护知识产权[19]。
2.2 新型城镇化研究现状
2.2.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的来源于英文“urbanization”,指在工业化的推动下,是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市地区迁移和集中的过程(王永军,2020)[53]。早在20世纪,国外学者围绕人口、社会、经济等维度就城镇化的涵义做了论述。H. Tisdale(1942)认为城镇化是一个人口集中的过程,它是通过增加城镇或城镇人口来实现的[54]。W. Z. Hirsch(1984)认为,城镇化是一个由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人口密度从小到大,劳动强度从高到低的一个过程[55]。有研究指出,城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彼此促进的。Dutt和 Noble(2004)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人均国民总收入,在城市化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比例下降对促进城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56]。G. Bracken (2012)通过对中国城镇化的分析中发现,中国近年来全面而快速的城镇化进程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57]。
新型城镇化概念是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的,相对于传统城镇化具有更丰富的含义。牛文元(2012)认为新型城镇化应该集约、和谐发展,注重城乡一体化,提升人们生活质量,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58]。仇保兴(2012)指出,新型城镇化具备城乡协调、集约、环境友好等特性,是从较低级特征转向较高级特征的城镇化[59]。单卓然和黄亚平(2013)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注重民生、注重质量与可持续发展[60]。吴殿廷(2013)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以质量为导向的城镇化之路,同时还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绿色发展[61]。
第3章 电子商务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影响的理论分析 ....................... 15
3.1 概念界定................................... 15
3.2 理论基础................................... 16
3.3 电子商务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影响的作用机理........................ 18
第4章 新型城镇化水平测算与评价 ............................... 24
4.1指标体系构建 ..................................... 24
4.2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测度 .............................. 26
4.3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 ..................... 28
第5章 电子商务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 34
5.1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 34
5.2变量设置与描述性分析 ................................... 35
第5章 电子商务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影响的实证分析
5.1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5.1.1数据来源
本章节具体选取2013-2019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因西藏及港澳台地区相关数据严重缺失,已剔除)的新型城镇化和电子商务发展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基础。
选取2013-2019年作为时间范围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在2013年以前,虽然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但电商产业也主要分布与东部发达地区,如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电子商务发展还比较落后。近年来,国家对于对电子商务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以及电子商务的应用进一步加深,中西部地电子商务快速崛起,从全国层面来看,才能够为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农村电子商务是构成我国电子商务的重要部分,它在2013年才开始推广与兴起,在推动农村就地城镇化、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环境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农村地区的城镇化本就是新型城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综上所述,本文认为选取2013-2019年全国30个省市的相关数据,能够很好的说明电子商务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
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Wind数据库和各省、市、自治区的统计年鉴。鉴于各地区某些指标由于会受到人口规模的影响,其估计结果也许会产生偏差,故本文对该部分指标变量采取均值化处理,即指标数值除以总人口,以消除人口规模的影响。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新型城镇化是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有效方法,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不仅推动了我国互联网经济的繁荣,而且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本篇文章通过综合梳理大量现有文献,系统剖析电子商务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影响的作用机理,以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样本,构建新型城镇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2013-2019年我国30个省份新型城镇化水平。然后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利用相关数据从全样本、分样本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电子商务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电子商务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途径:通过带动就业与促进非农人口转移影响人口城镇化;通过刺激消费需求、提供产业支撑,优化产业结构影响经济城镇化的发展;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城镇化发展;并且,电子商务发展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资源合理利用,转变生产方式,从而推动生态城镇化的建设;电子商务发展能在市场互动方面、产业协同方面、要素流动方面、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方面统筹城乡发展。
(2)新型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各省差异明显。2013年新型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值为24.095,到2019年新型城镇化水平评价值上升为36.492,平均年增速为8.58%。2013年,我国绝大多数省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发展较为落后,位于低水平。到2019年我国的新型城镇化等级总体上升,各省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均处于较低及其以上水平,较2013年总体上升一个等级。2019年,新型城镇化高、较高、中等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处于较低水平,新型城镇化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态势。2013年至2019年,新型城镇化由低水平发展为较低水平的地区数量较多,而中等水平、高水平的省市数量但增长幅度较小,说明新型城镇化水平从较低水平向中等水平发展,或从中等水平向较高水平发展的进程较为缓慢,动力不足。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