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性和特质性延迟的神经机制的探究

发布时间:2012-10-26 16:56:39 论文编辑:twt1601

1 文献综述


    1.1 跨期选择的概念
   跨期选择(intertempor硕士生毕业论文格式al chioce)是指个体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权衡,进而做出的各种判断和选择(Loewenstein, 1988; Frederick, Loewenstein, Donoghue, 2002)。亚当斯密指出跨期选择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健康、财富与整体幸福感,也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的程度(Frederick, Loewenstein,  Donoghue, 2002)。因此,跨期选择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领域。例如,我们需要决定是购买价格昂贵但将来省电的空调,还是购买价格便宜但将来费电的空调;政府需要决定是否现在投入较少资金来保护环境,还是等将来经济发展了投入更多的资金来修复已受破坏的环境。这些决策的结果将发生在不同的时间,个体除了要考虑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更需要思考在什么时候得到想要的结果,即跨期选择需要个体在收益(或损失)与延迟时间之间做出权衡。虽然19世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格式纪早期已经涉及到跨期选择的研究,但是直到20世纪中叶跨期选择才得到经济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重视。Samuelson (1937)在经济学领域中基于折扣效用理论(Discountedutility Theory)开始对跨期选择进行研究;而心理学领域对跨期选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Mischel(1961)对延迟满足的实验。随着行为决策学和神经经济学的繁荣和发展,对跨期选择的研究也日断增多。跨期选择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是,与当前或近期的获益(或损失)相比,人们总是倾向于赋予将来获益(或损失)更小的权重,这一现象叫做延迟折扣(time discounting)(Green &Myerson, 2004)。例如,公司发年终奖金,有两种方案可硕士论文发表格式供选择,一种是现在可领取10000元的奖金,另一种是一年之后可领取13000元的奖金,你会选择何种方案呢?这涉及到对不同时间点的结果做出选择。研究发现,当个体面临立即小奖赏和延迟大奖赏时,个体通常倾向于选择立即小奖赏(Donoghue & Rabin,999; Thaler, 1981),即选择前一种方案。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比如吸烟、酗酒、吸食毒品、赌博等成瘾行为,虽然成瘾者都知晓这些行为的危害,但为了即时享乐,而卞愿放弃长远的利益(健康、美满的家庭、良好的社会关系等)。这些硕士论文提纲格式冲动行为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让人"目光远大",而避免"鼠目寸光"这些都是跨期选择研究力求解决的问题。跨期选择研究在决策领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跨期选择研究有助于人们做出更加理性、更加科学的判断或决策。


    1.2 跨期选择的心理效应
  动态不一致(Dynamic Inconsistency)。个体在一个小的立即奖赏与一个大的延迟奖赏之间选择,个体常常倾向于选择小的立即奖赏。然而当两个奖赏再同时延迟一个共同的时间后,个体则倾向丁'选择大的延迟奖赏(Kirby & Hermstein, 1995; Angeletos, Laibson, Repetto, Tobacman, &Weinberg,2001 )o Thaler (1981)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个体比较偏好今天得到一个苹果,而不是等到明天得到两个苹果;但是,若同时将等待时间延长一年,则个体可能会偏好一年又一天(一年后的明天)得到两个苹果,而不是一年(一年后的今天)后得到一个苹果。虽然都是只差了一天,对个体而言,今天和明天的心理差距,会比一年和一年又一天的心理差距大得多。立即效应(Immediacy Effects)。当个体面临立即小奖赏和延迟大奖赏时,个体通常倾向于选择立即小奖赏(Thaler 1981; Donoghue  Rabin, 1999; Frederick, Loewenstein Donoghue, 2002) 。 Kirby和Hermstein (1995)研究发现,个体常常高估立即奖赏,低估延迟奖赏。这可能与人们把延迟感知为风险,从而影响个体选择(Dasgupta&Maskin,2005),即个体可能认为接受一个确定奖赏的概率随着时间的延迟而降低,进而可能重新评估延迟奖赏的主观价值。数量效应(Magnitude Effects)。这是指与大额数量相比,小额数量的折扣率较大(Benzion,Rapoport,&Yagil, 1989) 。 Thaler(1981)的研究发现,被试现在获得15元和一年后获得60元、现在获得250元和一年后获得350元、以及现在获得3000元和一年后获得4000元是无差异的,折扣率分别为139%、 34%、 29%。由此可见,奖赏数量越大,折扣率越小。符号效应(SignEffects)。收益(正符号)的折扣率显著高于损失(负符号)的折扣率。Thaler (1981)要求被试想象他们现在需要支付一个交通罚单,如果罚单可以被延迟支付,例如,3个月、1年、或3年,他们愿意付多少?研究发现,个体对损失的折扣率远远小于获益的折扣率,即个体愿意立即支付损失而不是延迟支付。这一结果也得到其他的研究的证明(Benzion, Rapoport, 1989)。序列效应(Sequence Effects)。个体偏好增长的序列优于下降的序列(Frederick,Loewenstein, Donoghue ,2002)。例如,Loewenstein等人(1991)发现人们喜欢一个增长序列的工资优于不变序列或下降序列的工资。Hsee等人(1991)也研究发现,虽然降低的销售序列比增长的销售序列挣的钱更多,但人们对增长的销售序列的评定仍高于降低的销售序列。形式效应(Form Effects)。在跨期选择中,问题提法不同能够影响个体的时间偏好。Read,Frederick, Orsel, & Rahman(2005)提出了日期一延迟假说(date—"delay hypothesis),即对未来结果的评价将取决于它的时间是采用期限还是时间点。使用延迟单位将使个体关注于需要等待多长时间,而使用日期会使个体关注结果发生的时刻以及当时的收益值。研究发现,当时间被描述为日期时比描述成延迟期限时,个体更具有耐心。


    1.3 跨期选择的认知机制
  对于跨期选择的认知机制,研究者主要提出了两类理论模计算理论(ComputingTheories)和认知成分理论(Theories of Cognitive Component)
折扣效用模— DU理论基本假设是:人们会将未来不同一时间点的效用按照同一比率(指数函数的形式)进行折扣,而折扣后的未来各期效用之和,就是人们对该决策赋予的总效用(如图1)。由于无论延迟时间的长短,价值变化的速率恒定,因此,这一模型不能解释许多延迟折扣的异常现象, 。 Mazur在1984年提出双曲线折扣模型,,是延迟时间的减函数,表现为随着延迟时间的增长,价值下降的速度放慢(如图1)。准双曲线折扣模型由Laibson提出,它由两个不同的折扣函数组成,一个函数能够明显地区分立即与延迟,对立即奖赏给予更大的权重,延迟奖赏随着时间的延迟,被赋予的价值权重迅速降低,延迟折扣率大;另一个函数是指数函数的一部分,对相同.的时间延迟赋予相同的权重,延迟折扣率小(Donoghue etal.,1999; Angeletos etal., 2001;)。准双曲线函数又称beta-delta偏好,函数形式如公式1 :Vd=pdA (1)Vd..折扣后的价值,A:将来奖赏的客观数量,P参数表示相对于立即奖赏,在任一延迟时间点的特别的价值(0<p2),例如,相对立即奖赏,所有将来的奖赏都会得到低估;S参数是标准指数模型中的折扣率,不管延迟时间多长,折扣率是相等的(如图1)。与DU模.型相比,双曲线折扣模型族并没有要求时问折扣率稳定不变,在许多研究中,双曲线折扣模型族比DU模型更适合数据的分析。例如,双曲线折扣模型可以更好的解释拖延、上瘾、没有为退休做好足够的储蓄等现象。次可加折扣模型(subadditive discounting model) 。 Read (2003)认为利用双曲线型函数来刻画延迟折扣现象并不恰当,在利用它对实验数据进行曲线回归时,人为的设定了回归曲线的类型,丢失了某些重要信息;相反应该弱化回归曲线的具体形式,采用形式更灵活,适用范围更广的次可加函数来描述延迟折扣现象。Read (2003)根据绝对延迟时间和相对延迟时间的比较,提出次可加折扣模型。基本假设是:不管奖赏延迟与否,间隔究结果显示解释水平与时间洞察力是双向的,时间洞察力影响解释水平,同样解释水平也影响时间洞察力(Trope, Liberman,&Wakslak, 2007)。查询理论(Query theory) 。 Weber等人(2007)用查询理论来就是跨期选择中的心理效应。查询理论包括四个基本的假设(Weber, Johnson, Milch, Chang, Brodscholl, & Goldstein, 2007)。第一,对不同时间奖赏的价值的评估基于一系列的问题,并且决策者自发分解这些问题。例如,决策者将"我应该延迟接受奖赏吗?"分解为一系列问题,如"我为什么应该现在接受奖赏?"或者"我为什么应该延迟接受奖赏?"更精确的说,决策者首先考虑当前状态或者现状的优点,然后再考虑与之相反的状态。第二,这些问题的提出是逐个且连续进行的,而且不同的反应模式有不同的査询次序。这两个假设中,问题的分解与询这两个过程都是自动的,不需要决策者的意识参与。第三,第三个假设是基于记忆研究中的输出干扰,即回忆列表中引导性内容可能导致列表中没有被引导部分的记忆减少。查询次序至关重要,询次序决定査询的结果。也就是说,第一个査询比第二个査询产生更加丰富,更大权重的表征。第四,查询次序取决于跨期选择的情景,对跨期选择情景的不同反应模式产生不同的査询次序。查询理论主要基于这样的一种观点,即对价值的评估取决于记忆的提取过程,其得到Weber等人一系列实验的支持。


    1.4 跨期选择的神经基础
  目前研究者对产生跨期选择的神经基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不同的神经模型解释。其中主要的三种观点:双机制加工模型、单机制加工模型、自我控制模型。双机制加工模型双机制加工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在跨期选择中,人脑中存在两个不同的加工系统。其中一个系统权重立即的奖赏,叫做"P系统",包括皮质下边缘结构和相关的侧边缘皮质,包括腹侧纹状体(ventral striatum, VStr)、中央眶额皮质(medial orbitofrontal cortex, MOFC)、中央前额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主要加工延迟时间较短的事件价值的评估;然而另一个系统权重所有的延迟奖赏,叫做"S系统",包括额-顶系统,包括右顶内皮质和左顶内皮质(right and left intraparietal cortex, RPar&LPar)、右背外侧前额皮质(right dorsolateralprefrontal cortex, DLPFC),右腹外侧前'颔皮质(right ,从而做出选择立即奖赏或者是延迟奖赏。他们把这理解为跨期选择的单机制模型。最近,Kable等人(2010)再次用实验证明单机制加工模型的可行性,并且研究发现:个体被试不必要用双曲折扣模型来预测冲动偏好反转。他们发现在腹侧纹状体、内侧前额叶和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 PCC)的激活并不仅与立即奖赏是否呈现有关,而是在这些区域的激活与立即和延迟奖赏的主观价值有关,而不是仅仅编码这个奖赏与另一个奖赏相对的价值。这些研究支持了行为——神经模型,即"ASAP"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主观价值相对最早的可利用的奖赏以双曲线的形式下降(如公式4)。单机制加工模型证明腹侧纹状体、内侧前额叶、后扣带回编码延迟奖赏的主观价值,通过对延迟奖赏主观价值的比较决定个选择立即奖赏还是延迟奖赏。这与双机制加工的神经机制假设明显不同,他们假设两个不同的神经系统调节跨期选择。但是,通过比较发现,Kable等人研究的是跨期选择的评估阶段,即需要被试评估选项,但不做出选择,而McMlure等人则是研究跨期选择的决策阶段,需要被试做出选择。也许由于研究阶段的不同导致研究结果的差异,因此,不能直接把这两种模塑进行对比,需耍进一步进行研究。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框架 ......................................................17-19
    2.1 问题提出 ......................................................17
    2.2 研究框架 ......................................................17-18
    2.3. 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18-19
3 贫富状态影响个体的......................................................19-24
    3.1 外显启动 ......................................................19-21
    3.2 内隐启动 ......................................................21-22
    3.3 实际情景的操纵 ......................................................22-23
    3.4 讨论与结论 ......................................................23-24
4 跨期选择中自控加工的 ......................................................24-33
    4.1 实验目的与研究方法 ......................................................24-26
    4.2 结果与分析 ......................................................26-31
    4.3 讨论与结论 ......................................................31-33
5 研究总的讨论与结论 ......................................................33-37
    5.1 总的讨论 ......................................................33-36
    5.2 研究结论 ......................................................36-37


结论


   本研究采用行为实验和磁共振实验考察了状态性与特质性延迟折扣的认知与神经机制。硏究发现:(1)通过"贫穷"和"富有"图片的外显和内隐的启动,以及通过实际情景的被试"贫穷"和"富有"状态的操纵,在贫穷线索下个体与富有线索的个体相比,易于及时满足,更加的冲动;(2)跨期选择涉及到两个加工阶段:评估阶段和选择阶段。其中,在评估阶段,价值评估网络可能得到激活,而在选择阶段,自控网络可能得到激活。个体越冲动,自控加工的脑区激活越弱,研究二的结果有效的整合了跨期选择中不同神经解释的理论。首先,探讨状态性因素对跨期选择影响的认知神经机制。前人研究发现,延迟折扣率可能随着个体的状态的改变而有可能发生变化,例如,经济状况、情绪状态、生理需求等状态性因素对跨期选择可能有影响。尽管这些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是它内在的心理机制仍是不明确。
   我们认为贫穷的线索之所以诱导个体及时满足,原因可能是贫穷线索能使个体感受到了贫穷的状态,例如,资源的短缺,选择立即奖赏可能来源与一种对贫穷状态矫正的欲望。但是研究一没有进行直接的论证,将来的研究需要考察贫穷线索影响跨期选择的内在心理机制。除此之外,可以利用ERP和fMRI技术,对状态性因素对跨期选择影响的神经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其次,对特质性因素影响跨期选择的神经机制进一步研究。延迟折扣率在群体之间是特质稳定的,类似于人格差异,特质性因素可能有价值评估能力,冲动与控制能力,时间感知能力,情景预期能力等因素。在将来的研究中,从特质性闳素这个角度出发,重点考察这些特质性K素对于跨期选择作用的神经机制。例如,在研究二中,虽然整体的结果支持在选择阶段有自控加工,但是在评估阶段仍旧有可能涉及到自控加工,而在选择阶段也可能涉及到评估加工,这就需要更加精细的实验设计去进行论证;另外,在跨期选择中,选择阶段除了涉及到自控加工以外,是否还涉及到其他的加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硕士毕业论文格式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