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心理健康思想
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才刚刚起步,是逐渐被认识和受到重视的。1983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出版了《中学生心理学》硕士生毕业论文格式一书,第一次提出了培养中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问题。1993年2月,由我国国务院制定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一文中提到:“我国现阶段的中学教育要由传统的针对考试模式下的教育形式逐步转变为面向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形式,面向我国大多数中学生,努力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科学能力、思想道德水平、工作相关技能和心理身心素质”。1994年8月国家教育部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一文中又同时提出,“要努力使用各类不同形式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中小学生进行相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格式关的心理健康辅导和引导,以达到促进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人格方面的健全,挫折承受能力的增强、环境适应能力的发展的目的”。1999年1月份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文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要实施‘全面化的素质教育工程’,逐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进一步提高全民综合素养和个人的创新能力。加强并改进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实施“心理学辅导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健康的身心和高尚的情操。2010年3月国务院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注重促进人的硕士论文发表格式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进一步明确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目标和方法,并把心理和谐和社会和谐并列一起作为一个主要问题提出来。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承担起来的社会责任,也是包括心理学在内的所有学科一起共同努力的方向。从2000年起,根据相关文件的要求,我国大中型城镇其中大部分的有相关条件的中小学要全面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学辅导教育。中小城乡和农村的各类学校也要逐步创造条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逐步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教育。中学生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心理的形成需要教育工作者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很多,例如,健康心理、学习心理、生硕士论文提纲格式活心理、个性心理、人际心理、运动心理等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很多,例如,人际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等等。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也很多,例如,团队活动法、户外运动、心理训练法、心理暗示法、心理咨询法、心理测量法等等。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多模式、多内容、多方式、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的系统工程,切实需要各级各部门加大力度贯彻实施,切切实实落实到教育的实处。近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形式等进行了实证研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如何指导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形势,如何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乐观、顽强、合作、创新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如何帮助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等等,这些都是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1.1.1 心理健康思想的历史渊源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著名的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就提出“体液学说”,这被认为是有记录的最早的心理健康思想的重要见解。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体内含有四种体液,粘液生于脑,黄胆汁生于肝,黑胆汁生于胃,血液生于心脏;而这四种体液的比例混合是否恰当,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身体是否健康、个性是否健全。他还认为,把人的体液始终保持正常平衡,或者把已经紊乱的体液重新恢复到正常状态,是调节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Platon)则认为,理性的精神以及维持生命食欲能力或性爱的协调一致是健康人格的决定因素,人的精神失常主要是躯体因素造成的,心理因素和神学因素也起着某些作用。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注意到心理因素对于养生的重要性。在古代许多思想家和医学家的著作中,就有非常丰富而精堪的关于摄生防病、修身养性、益寿延年、增进健康等的论述。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即通过修身养性达到健康的目的;又如《尚书》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直被尊奉为亮、舜、禹代代相传的“十六字心经”。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便有阐述,认为人的起居、心态要适应自然界及四季的变化、各种情绪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以及人们的心理应能动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等心理健康思想。现代心理卫生运动的起源,首先是从正确认识精神病和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发.端的。先驱者是法国著名精神病学家比内尔(Philippe Pinel)。他于1773年毕业于图卢兹大学医科学,后一直从事心理异常方面的理论研究。法国大革命前夕,他从法国南部到达巴黎,开始从事医学实践,不久便将主要精力集中到精神病学上。1792年,他作为一名主任医生,被委派到比赛特精神病院工作,1794年又应邀在沙尔帕特里医院任主任医生。在这两所医院工作期间,比内尔以大无畏的勇气和改革家的气魄,勇敢地给住院的精神病人解除了舒服他们躯体上的锁链。他的这一壮举在当时引起了巨大反响。因为是他首次解除了精神病人的非人待遇,并提供给他们良好的饮食、清洁的居房和仁慈的护理条件。他的这一改革措施得到了当时法国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也吸引了一大批精神病学方面的人才从事这一工作。
到了 1862年以后,沙尔帕特里医院人才汇集,形成了影响深远、声名卓著的“沙尔帕特里学派”。比内尔的名声也因此而传遍欧洲,被公.认为是心理卫生的倡导者最早采用”心理卫生”名词的是英国的克劳斯顿博士(Dr.T.S.Clouston),他于1906年出版了《心理卫生》一书。不过,现代心理健康运动的发展起源于美国。美国保险业职员比尔斯(G. W. Beers)建立了现代心理健康的基础,对当代心理健康运动的兴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比尔斯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18岁时,就读于耶鲁大学商科。他的哥哥患癫痫后,他目睹其病情发作时昏倒在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的可怕情景,担心自己也会因遗传而得这种病,便常常焦虑不安,因恐惧而精神失常。他被送入精神病院后,遭受了种种非人的粗暴虐待,牛马不如的生活使他感到震惊和愤慨。三年后,他病愈却无法获准出院。他只好借助于大众传播和司法的力量,最终得到躁郁症痊愈的证明而出院。在精神病院的痛苦经历使他立志把自己的余生献给精神病患者的康复事业。1908年3月,他发表了名著《自觉之心》。在这本书中,他生动地记述了自己的病情、治疗和康复经过,披露了当时精神病人的非人生活,并且向世人强烈呼吁改善精神病人的待遇。该书问世之后在美国引起极大轰动,17年中发行了 22版,并得到心理学大家、哈佛大学教授詹姆斯(W. James)的赞赏和著名精神生物学的创始人、精神病学家迈耶(A. Meyer)的支持。迈耶指出,比尔斯所倡导的即是心理卫生。从此,美国的心理卫生运动便应运而生。在社会各界热情的赞助和鼓励下,比尔斯于1908年5月在家乡成立“康淫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该协会提出五项工作目标:保持心理健康,普及关于心理疾病的正确知识;防治心理疾病,与心理卫生有关的机构合作,提高精祌病患者的待遇。1909年2月19日,美国又在纽约成立了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之后,美国9个州相继成立了 65个心理卫生办会,大力展了心理卫生宣传教育活动。1917年,美国心理卫生委员会创办了《心理卫生》季刊杂志,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卫生常识,影响很大,使心理卫生运动逐步在美国形成了 一种热潮。其后,心理卫生运动便从北美发展到欧洲,又从欧洲发展到世界各地。1918年,加拿大全国心理卫生协会宣告成立。此后,苏联、土耳其、法国、比利时、英国、意大利、阿根廷、古巴、新西兰、巴西、日本、德国、挪威等国家,都相继建立了心理卫生机构。1930年5月5曰,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在华盛顿召开,到会的有包括中国在内的53个国家的代表,会上选举成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该委员会的宗旨是:完全从事于科学的、人性的的、文艺的、慈善的教育的活动,尤其是关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理健康的保持和增进心理疾病与心理缺陷的研究、治疗和预防,以及全人类幸福的增进。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心理卫生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世界性潮流。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英国伦敦召开了国际心理卫生第三次大会,会议通过了题为《心理健康与世界公民》的纲领性文件。这份文件明确指出了心理卫生的社会化倾向,要求各国的心理卫生工作者必须重视社会因素对于心理健康的意义。
1.1.2 心理健康的概念 ...........................................................17-20
1.1.3 心理健康的标准 ...........................................................20-22
1.1.4 心理健康的 ...........................................................22-24
1.2 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24-28
1.2.1 中学生心理特征 ...........................................................24-25
1.2.2 中学生心理健康...........................................................25-26
1.2.3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 ...........................................................26-28
第2章 问卷调查 ...........................................................28-72
2.1 研究对象 ...........................................................28
2.2 研究工具 ...........................................................28-29
2.3 研究方法 ...........................................................29
2.4 结果与分析 ...........................................................29-66
2.4.1 豫南地区高中生心理健康...........................................................29-31
2.4.2 不同年级高中生心理健康...........................................................31-34
2.4.3 不同性别高中生心理...........................................................34-36
2.4.4 不同户籍高中生心理...........................................................36-40
2.4.5 省级示范高中生和普通高中生...........................................................40-42
3.4.6 留守学生和非留守高中....................42-44
2.4.7 独生高中生和非独生高中...........................................................44-46
2.4.8 不同父母教养方式高中...........................................................46-50
2.4.9 不同抚养类型高中生...........................................................50-55
总结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虽然学校、家庭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会产生重要影响,但心理健康状况最终还是取决于高中生自身。具体的,我认为高中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增进心理健康水平:一、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而真诚的真诚的人际关系,是最重要的心理保健方法。人际关系融洽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润滑剂。高中生的人际关系非常简单,主要有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和父母之间等各方面的关系。学生在处理这些关系时,尤其是同学之间的关系时,要以诚相待,善于发现同学的优点,学习别人的长处,正确对待别人的成绩,遇事多思考、多交流、多沟通,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学生人际关系中其次是师生关系,在处理师生关系吋要尊重信任老师,只有尊重老师才能得到老师的尊重信任和构架感情桥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父母的相处时,多和父母沟通交流,多体谅父母的不易,以感恩的心态对待父母,在温馨和谐的家庭中汲取精神营养。学会调适不良情绪本次调查发现,很多高中生的不良情绪反应突出。针对这种现状,学生要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掌握不良情绪的排解方法。现列举两种:第一种方法是认知调节法。合理情绪疗法认为,情绪并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直接引起,而是由于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与评价所引起。所以,当有消极情绪的时候,应该调整自己的认识,学会释放压力,例如,写记、听音乐、呐喊、体育锻炼、和好朋友聊天等等,主动采取积极而合理的认知方式,就能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从而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第二种方法是心理换位法。在人际交往中,当与别人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如果能暂时离开自己的立场,把自己放在别人的位置上,设身处地的考虑问题,就能理解别人,以宽容的态度谅解对方,烦恼和不快自然就消除了。三、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模学习压力是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学生要学会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模式,掌握应对压力的技能技巧。耍认识到压力是无处不在的,一定的压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是怎样变压力为动力。当遇到压力时,首先要对压力情境作出准确判断,预见压力可能产生的种种影响,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已有的经验,制定出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主动出击。当压力太大而自己无法解脱时,应该寻求同学、老师、家长、心理咨询师和辅导专家的帮助,以协助自己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