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赫索格》看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中主人公的身份困境

发布时间:2012-10-19 15:31:43 论文编辑:twt1601

一、当代美国犹太文学中的索尔·贝娄


   索尔贝娄被誉为美国当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1915年,贝娄出生于加拿大,父亲是从俄国移居来的犹太商人。1924年,举家迁至美国芝加哥。1933年,贝娄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入于伊利诺斯州埃文斯顿的西北大学取i得社会学、人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进入麦迪威的威斯康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除了出类拔萃的教育经历,贝娄的生活阅历也十分丰富,他先后在普林斯顿大学、纽约大学任讲师,明尼苏达大学任副教授。自1938年以来,除当过编辑和记者,并于二次大战期间在海上短期服过役硕士生毕业论文格式外,之后长期在芝加哥等几所大学执教。从1941年到1987年的40余年间,贝娄共出版了9部长篇小说。早期创作有结构优美的《两个早晨的独白》(The soliloqu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格式es in the Two Mornings) (1941)、《晃来晃去的人》(Dangling Man) (1944)、《受害者》(The Victim, 1947),颇为评论界注目。之后,贝娄一直在文学创作领域辛勤耕耘,思想与艺术日益成熟。1953年,他发表的长篇小说《奥吉马奇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Augie March)于次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自此,贝娄共获得6次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并3次获奖,至今无人破此记录。《奥吉马奇历险记》是一部描写芝加哥犹太青年奥吉马奇传奇历险经历的流浪汉体裁小说,正是从这部小说丌始,贝娄形成了后来贯穿于自己全部作品的创作风格,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此后,贝娄又陆续出版了《只争朝夕》(Seize the Day, 1956)、《雨王汉德森》(Henderson the Rain King, 1959)、《赫索格》(Herzog,1964)、《赛姆勒先生的行星》(Mr.Samm硕士论文发表格式ler's Planet, 1970)、《洪堡的礼物》(Humboldt's Gift, 1975)等一系列著名小说。在每部小说里,贝娄都充分发挥了天才小说家的艺术想象力,在从芝加哥到纽约甚至到非洲的广阔背景里描述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塑造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一群文化无根的犹太人在残酷的现实世界里寻找他们的理想福地和自救之路的艰辛历程。尽管从小就随家庭移民美国接受美国文化的熏陶,犹太出身仍然给予贝娄耳濡目染的犹太传统教育。他骨子里的犹太传统文化通过艺术化的手法深深隐藏在他的作品中,可以说犹太传统文化与贝娄作品之间不可分割。其中犹太伦理意识便是犹太传统文化在贝娄作品中的突出体现。贝娄在他的作品中以多种艺术手法展现了传统犹太伦理思想对充满物欲与堕落的世界具有的救赎意义和道德价值。曾有学者指出,硕士论文提纲格式“在所有的美国犹太作家中,他最丰富的吸收了犹太文化”。“贝娄以《旧约》预言的方式在进行写作,因为他本质上是一个有着宗教信仰的人。文学对他而言是'一种更加接近上帝的方式’②”美国学者约翰雅各布克雷顿(John Jacob Clayton)曾在《索尔贝娄:人的捍卫者》中指出,“贝娄对人的捍卫基于两大主流文化的融合:犹太经验和美国经验”③。毫无疑问,贝娄的犹太文化渊源对他的创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决定了其作品凸显出的犹太伦理取向。


    (一) 贝娄的犹太文化渊源
    贝娄创作中深厚的犹太性是贝娄本身坚实的犹太根基造就的。索尔贝娄1915年6月出生于一个来自俄国的犹太移民家庭。许多犹太人被迫离开俄国,去异乡寻找生路。贝娄一家也随着移民大潮去了加拿大,在贝娄3岁时他们全家搬到了蒙特利尔,住在犹太隔都④的中心区内。犹太家庭的出身使得他从小就接受了犹太文化传统的教育。虽然是移民家庭,贝娄全家同样遵循犹太教的一些传统仪式,比如过犹太节日,参加犹太洗礼,翻阅经书祈祷等等,这些经历为R后贝娄犹太伦理道德观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另外,贝娄一家一直遵循着犹太人的生活方式,即使后来移民美国,也一直保持着。这些都是奠定贝娄犹太根基,铸就贝娄犹太身份的重要因素。“如果说犹太家庭是移民世界中维持稳定的主要力量,它也特别容易被外来价值标准渗透。” “任何像家庭这样天生脆弱的社会结构,都不能抵抗来自四面八方的侵袭——来自学校、街道、剧场、诽谤、店铺、异教世界。它们好像抱成一团,试图拆散犹太生活的结构。”⑤作为美国犹太移民,贝娄全家不可避免的经历了美国社会的同化冲击。贝娄对美国文化并不排斥,反之抱着积极的态度去接受。因此,除了从小犹太文化耳濡目染的影响之外,贝娄也接受美国文化的熏陶。他很早就开始进行广泛的阅读,从小就是个读书狂。他不仅大量阅读知名作家的作品,不论是诗歌还是小说,他都如饥似渴,无所不读,甚至政治方面的宣传册他也十分感兴趣。1933年秋,贝娄进入芝加哥大学学习,一方面热心于政治和社交,积极参加各种集会,另一方面更热衷于文学,他阅读了更多的文学经典,为今后的写作生涯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再加上贝娄杰出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这些因素帮助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小说家。总之,犹太文化是贝娄创作的源泉,也铸造了他的犹太价值观、道德观,这些都深藏于他的内心最深处,并以艺术化的方式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呈现出来。


    (二) 贝娄的犹太伦理取向
   贝娄深厚的犹太文化基础一直影响着他的文学创作,并决定了他小说中的犹太伦理取向。犹太传统文化提供给了贝娄丰富的创作素材,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他笔下出现了很多圣经文学中的原型,例如《只争朝夕》中的汤米?威尔赫姆的原型是亚当,《受害者》中的利文撒尔的原型是替罪羊,《晃来晃去的人》中的约瑟夫、《奥吉?马奇历险记》中的奥吉马奇的原型都是雅各布,《赫索格》中的摩西赫索格既是摩西,也被认为是参孙。除此之外,他还从《希伯来圣经》中吸收了犹太民族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伦理一神教思想始终贯穿于他的创作生涯,反映在他刻画的人物和作品主题中。贝娄犹太伦理取向的另一个表现是,贝娄的小说也可以看做是幸存者文学。因为无论主人公遭遇怎样残酷的打击,经受怎样非人的磨难,他们都顽强的生活下去。同样,回顾犹太民族史,20世纪的犹太移民来到美国后经历了经济危机、反犹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等一系列磨难,成为历史的最佳见证人,在他们身上镌刻着现代社会的一切痛苦和不幸。由此可见,受难是美国犹太文学最突出的主题。费德勒(Leslie Fiedler)曾指出,贝娄笔下的英雄是受害者、犹太英雄,熟悉受难和生存、迫害与同化。①尽管经历了种种困境的考验,过程不无艰辛和困惑,贝娄小说的结局多以英雄复归社会而告终。约瑟夫高兴地终结了他“晃来晃去”无身份的状态,渴望着军旅生涯;利文撒尔最终摆脱了阿尔比,等待着妻子的归来;赫索格尽管最后放弃了叩问,选择归隐在路德村,但他仍然渴望爱情,盼望着雷蒙娜的到来.


    (三) 贝娄的犹太道德主题 ............................................................13-19
        1、受难历程与自救之路 ....................................................................14-16
        2、“爱邻如己”与救赎思想 ..............................................................16-19
二、索尔·贝娄作品中的文化 ........................................................19-25
    (一) 文化身份及内涵问题 ...........................................................19-20
    (二) 索尔·贝娄作品中文化身份 .............................................................20-25
        1、自我与他者 ...........................................................20-21
        2、中心与边缘 ..........................................21-22
        3、困境与自救 ..........................................................22-25
三、《赫索格》的身份困境.....................................................25-40
    (一) 赫索格的身份困境 ............................................................25-29
        1、对本体存在意义的............................................................................26-27
        2、对自我价值实现的..........................................27-29
    (二) 赫索格的探寻之路 ....................................29-35
        1、从回忆中找希望 ...............................................30-33
        2、在哲思中找答案 ....................................................33
        3、摆脱枷锁 ...........................................................33-35
  

结语


在上述章节中,笔者首先阐述了关于当代美国犹太文学的几大关键性问题。阐明了美国犹太文学的定义问题,分析了美国犹太文学的特质,总结了当代美国犹太文学的几大主题。接着以当代美国犹太作家中的代表人物索尔?贝娄及其作品为对象,探寻其创作渊源及创作主题。作为一位学识渊博、思想敏锐的学者型美国犹太作家,贝娄从多方面吸收文学传统的精华,既继承了西方文化的自然主义传统,又融合了欧洲文学的浪漫主义传统,同时应用了美国文学的超验主义理论。更值得关注的是贝娄的犹太家庭出身、耳濡目染的犹太传统教育、深厚的犹太文化成为贝娄创作的源泉,也决定了其作品凸显出的犹太伦理取向。突出表现为他笔下的主人公原型大多是圣经中的人物,主人公大多经历了苦难历程和救赎之路,作品的核心离不开家庭伦理,总之贝娄创作中犹太性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也造就了贝娄作品突出的几大犹太道德主题:受难,救赎,“爱邻如己”。这三大主题几乎贯穿于贝娄的全部作品,在小说中的人物设置和情节书写方面也有所体现。贝娄小说中的主人公大多是知识渊博、本性善良的犹太知识分子。他们虽然出身犹太家庭,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犹太人,他们成年后就远离了严苛的犹太宗教生活,也没有严格遵守犹太教义,他们与异族通婚,几乎不过犹太节日,也从不参加犹太宗教活动,更不会参与犹太社团活动。他们很早就以移民身份进入美国社会,已经或多或少的被同化了,然而与生俱来的犹太本质与主流社会的排斥使得他们无法完全融入现实世界,加之多元文化交融与冲突的环境,于是导致了主人公的文化身份的异化困境。在阐明了何谓文化身份这一前提问题后,通过对索尔?贝娄两部代表作《奥吉?马奇历险记》和《赛姆勒先生的行星》的文本研究,笔者着重分析了索尔?作品中文化身份的两个维度:自我与他者、中心与边缘,展现了当代犹太人在美国社会中面临的两难境地——接受“美国性”还是坚守“犹太性”,探究美国犹太人文化身份问题背后的终极原因,即犹太教或犹太人生活方式与美国社会的世界观相左,美国犹太人身上的“犹太性悖论”不但引发他们在“身份认同”方面产生混乱,同时也导致他们失去了与民族文化传统保持联系的能力。在贝娄的代表作《赫索格》中,身份困境在主人公赫索格身上体现的尤为突出。这部小说深切表达了贝娄对于处在混乱的后现代社会中充满无助与无奈的知识分子的同情,展示了曾经作为精神领袖的知识分子在失去了昔日的光环后是怎样面对这种心理落差并与之抗争的,并指出知识分子只有走出自己编织的思想牢笼,才能重新获得精神自由。第三章以《赫索格》这部小说的主人公赫索格为中心,分析他作为传统知识分子的形象和意识导致他在现代社会找不到合适位置以及由此带来的焦虑,展示他试图摆脱有形的人为控制和无形的精神枷锁,最后感到家庭责任感和爱的召唤,以一颗平常心面对现实,回归自然、找到自我的过程。笔者在研究总结中发现,尽管身处不同的身份困境,历经不同的苦难折磨,贝娄笔下的主人公却有一个共同点,无论是遭到反犹主义迫害的利文撒尔还是历经精神和肉体双重折磨的赫索格,无论是饱受失败痛苦的洪堡还是遍尝落魄遭遇的西特林,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自我的追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是贝娄在借助小说表达自己的坚信:即使犹太人在找寻理想的家园的路上考验重重,他们也将义无返顾地坚持下去。正是犹太民族与生俱来的受难意识在支撑着他们与困境顽强抗争,并且指导他们最终找到生活的真谪、实现自我价值。最后,笔者得出结论,放眼世界不难发现,美国犹太文学中的文化身份问题并非仅仅是犹太人的个人问题,更是全体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犹太文学的世界化品性是犹太历史与文化的产物和表征,犹太文学中的犹太性和世界性是一组对立统一的范畴,因为犹太性本身就包涵一定的世界性意义,而世界性的实现则又进一?步丰富、充实了犹太性的内涵。”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人人都是犹太人。因此,笔者认为索尔?贝娄的创作表现出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意义,贝娄以文学为载体,力图使事关犹太民族命运的问题回归全体人类的公共领域,作为一名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学者型作家,贝娄既有着对本民族前途的关心,也不乏对全体人类未来的反思,这也是他的作品带给我们震撼之余更令人深思的地方。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硕士毕业论文格式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