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丑:“丑”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呈现
(一) 审丑的含义
1、审丑的研究现状
审丑历来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方面,中国自古就有屯丑的潜流,不过审丑作为一种思潮是在近代才幵始兴起的。在中国,学者们是从20世纪90年硕士生毕业论文格式代中后期xT逐渐开始关注文学作品中的屯丑现象的,其中有关中国近三十年小说审美观念流变的研究,更是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首先是有大量论文在期刊上发表,如董小玉的《先锋文学创作中的审丑现象》(2000年),王洪岳的《论20世纪末叶的审丑文学思潮》(2002年)、《二十世纪末叶文学的审美论与审丑论》(2003年)等等。董小玉先生列举了先锋小说的审丑范式并点出了先锋作家表现丑的原因;而王洪岳则从20世纪末叶的中国文学多元的发展态势中发现了其共同性本质审丑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格式,并进一步分析了文学审丑思潮出现的原因以及新时期文学尤其是先锋文学的审丑意识和特点等。除了从整体上或从某一流派对文学审丑思潮进行研究外,还有一些文章像韩的《审丑与审美的双重变奏——余华小说的美学走向探源》、梁惠娟的《论铁凝小说的审丑意识》等,都是专门论述某一作家作品的审丑特征的。此外对中国近三十年小说审美观念流变的研究还成为研究生毕业论文研究的重要课题,如陈海静的《美丑之间一一对当代文艺中审丑意识的美学透视》(2000年)、刘鸿燕的《论先锋小说的“帝丑”》(20硕士论文发表格式06年)、李琦的《丑、帝丑、丑学——文艺史上的“丑”的概念的演变》(2006年)以及刘雅的《丑在感性绵延中的纠缠》(2009年)等等。她们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作为美学观念的丑以及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南丑现象进行了梳理与剖析。例如,陈海静从人性和文化功能两个方面对审丑意识进行了阐释并论述了树立现代审丑意识的当代意义;刘鸿燕则是从先锋小说的审丑类型、叙事策略和价值判定及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对中国的先锋小说和审丑以及先锋小说与审丑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李琦和刘雅则是从历时层面梳理了 “丑”概念的逻辑演变,不同的是刘雅梳理的硕士论文提纲格式是西方文艺史上的“丑”的逻辑发展历程并从感性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探讨了大众热衷于审丑的深层心理缘由,而李琦则分析了 “丑”概念在西方和中国的逻辑演变,并谈及在当代话语语境下人们的审丑意识建构问题,不过她们最后都将审美与审丑作为合题看待,她们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艺术在经历了传统的表现“美”的阶段和现代表现“丑”的阶段之后,必然会走向“美”与“丑”的合题阶段。不可否认,国内外学者对文学作品中审丑意识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从历时角度对文学中体现出来的审丑意识进行全面、系统、综合的研究尚比较薄弱。因而,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不仅从历时角度对作为美学观念的“丑”进行了梳理,而且还对近三十年小说中审美观念的流变进行了分析。要对审丑进行研究,首先要解决的即是审丑的含义问题。
2、审丑的含义
现实生活中一切美的东西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美与丑也总是相对而存在的。虽然在传统的创作与欣赏习惯中,文学艺术更多地是以审美的形式存在着的,不过从中我们同时也可以发现一些文学艺术作品是以“另类”的“审丑”形式存在着的。审丑历來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方面,我国自古就有审丑的潜流,尤其是到了 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于种种原因,“审丑”一举突破传统文艺的“审美”观念,进入到当代文学艺术的领地,成为中国文艺理论界常用的一个新概念。然而,何谓“审丑”呢?对于这个概念的定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纟云,朱立元先生在《美学大辞典》中认为“审丑是人审察、感受、评判、表现丑的实践行为和心理活动,与审美相伴随。中国古代美学中一般都在论审美中论及审丑,将丑作为美的对立面加以审视” ?。潘道正则认为“审丑不是对丑的欣赏,而是通过对丑的艺术化表述化丑为美,这中间有个感觉转换的过程,最终还是要达到审美的目的。因此,审丑其实还是审美,只不过是间接的审美” ?。对于“审丑”的定义大家借鉴最多的还是楽栋先生在其《感性学发微——美学与丑学的合题》一书中的界定,“这里的审丑,是指从主客体统一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的审丑活动。从主体的方面来讲,所谓审丑,是指个体对丑的判断、品评、鉴赏、批判、宽容、改造等各种能力的总和。从客体方面来讲,审丑是指把握丑的本质及其形态在社会历史中的演变,其中包括作为客观对象的审丑活动本身” ?。综合前人的观点,本文所借鉴的也是楽栋先生对审丑的定义。
(二) 审丑存在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优美、宁静、和谐等诸风格是人们对美的理想追求,人们的屯美情感本能地倾向于那些具有和谐有序结构、自然流畅形态、被称为“纯美”、“能使人灵魂产生快乐或满意”?的事物,丑的事物和景象则一直被排斥在艺术领域之外。这种情况直到明中叶以后才有所改变,此时与传统屯美标准背道而驰的审丑意识渐渐浮出历史的地表,随后审丑视角被广为采用,大量丑怪意象粉墨登场,不过由于中国古代美学与伦理学是混纯不分的,丑总是附着在恶上,因此,此时的审丑文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审丑。直至20世纪八十年代,丑才在文学作品中大量呈现并形成一种审丑思潮。单纯的以丑衬美是无法完全解释文艺作品中存在的审丑现象的,丑的艺术一定有其内在的特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丑艺术具有独立的强大的生命力,而不是仅仅依靠在美上。“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考虑,丑的艺术一定满足了主体某方面的需求,进而才使丑作品的出现成为一种必须,也即是说只有同时具备了可能性和必然性,丑的现象才能进入艺术领域,成为艺术的表现对象”气因此,本文将从审丑心理和丑的价值两个方面来论述审丑成为现实所应具备的条件。
1、审丑存在的必然性——审丑心理
就人的本性来说,人人都是爱美而恶丑、趋美而避丑的,但是人为什么又欣赏丑艺术?人们在欣赏丑艺术的时候,又是从什么样的心理出发,以什么样的心理为基础呢?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美学和艺术心理学应该加以探讨并作出说明的。下面我们将试着来探讨并分析一下这些问题,但愿能启发人的哲思,使这些问题获得更好的解决。按理说人应该是热衷于追求真善美,而规避和厌弃假丑恶的,但是到了现代,人却创造出了丑艺术,并且欣赏丑艺术,为丑艺术而痴迷和颠倒,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这里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人自身的原因,还有人的心理方面的原因。首先是丑艺术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既有美善,又有丑与恶,美丑是对立统一的。文艺作品既然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那么就不能只描绘美,而不表现丑,回避丑的真实存在,“人们因而也就需要对丑有一种感性的了解和认知,并对丑建立一种特殊的美学价值评价关系,以便领会此前我们未曾领会到的美学意义,道出原来无法道出的思想真谛”《。其次是人的心理方面的原因。艺术将现实的非人性的性质呈现出来,揭示出其丑恶的本质,这样人们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就会感到这样的艺术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同样也表达了我对现实的看法,“与我心有戚戚焉”,因而这样的艺术就能够引起人们的同情和共鸣,而这也正是人们能够欣赏丑艺术的重要原因之一。再次,我们在强调社会现实的丑恶的同时也是在强调人自身的丑恶。因为现实是由人所创造的,如果没有人自身的丑恶,那么也就不会有社会现实的丑恶。
2、“丑”的价值 ............................................................28-30
(三) 丑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的........................................................... 30-38
1、“丑”在文学中的 ...........................................................31-32
2、“丑”在文学中的 .......................................................................32-35
3、“丑”在文学中的 ..............................................35-38
二、“丑”在当代文学中呈现的理 ..............................................38-47
(一) 西方现代理论 ..............................................38-41
1、西方审美现代性 ....................................38-39
2、西方的哲学思潮 .......................................39-41
(二) 西方现代文学观念 .........................................................41-42
(三) 中国当代现实语境 ........................................................42-47
1、政治环境的 ........................................................43-44
2、文化环境的 ................................................................44-47
三、“丑”作为美学观念的现实展望 ....................................................47-50
(一) 审丑存在的问题 .............................................47-48
(二) 应对策略......................................48-50
总结
面对滚滚而来的审丑思潮,我们务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尽管我们可以表现“丑”、研究“丑”,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成为那种嗜丑成癖的爱丑专家,不要变成被“丑”所糟蹋的牺牲品。“一方面,我们要承认他们揭示人类卑微和阴暗面的成绩,让人类不要满足于自我吹嘘的美梦;另一方面,我们更要严肃的提醒他们:不要忘记自己是人,不要像猪猡掉在泥淖中淹没自己,我们要前进,要超越。我们不但要承认自己的渺小和丑,更要追求那闪烁着人生光辉的伟大和美。人生的征途,可以充满丑;但人生的目的,却应当是美”?。那么,在文艺创作过程当中,作家应该如何描写丑呢?众所周知,文学艺术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因此,作家们在对现实生活中的丑进行描写时,必须要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观点去实事求是地分析“丑”,不仅要对其有深入的了解,更要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仅要看到“丑”在文学艺术当中的独特的审美价值,还要以正确的审美观来审丑、写丑。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审丑论和审丑艺术的积极作用,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文艺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向前发展。在上文中,我们梳理了作为美学观念的丑从边缘到中心的历史流变,剖析了“丑”之所以能够成为独立的美学范畴的可能性与必然性,论证和肯定了 “丑”所具有的积极的审美价值,但这并非意味着我们即认为中国文学的未来发展是充满了丑与恶的;与此相反,我们认为中国文学将会走出一条容纳丑,亦或是美与丑并驾齐驱、美与丑更为和谐的光明大道。中国文学艺术的未來之路之所以会是一条光明大道,笔者认为原因有三:其一,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人们的传统思维、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式、独特的审美体验方式,以及对独特的艺术境界的追求等,经过了几千年的深厚积淀业已内化为国人的一种独特心理,即鞭挞假、恶、丑,弘扬真、善、美,这也就注定了以独立表现“丑”为特征的文学艺术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将会是步维艰;其二,“丑”在当代文学艺术中已经发展到了极端,俗语有云“物极必反”。现当代文学艺术这种以极端颠倒、对立、甚至是痛感为特征的发展,必然会呼唤出新的和谐、愉悦、自由,因此,“丑”的逻辑发展也必然会走向一个更美、更光明的存在;其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不但是人类的终极目标,而且也是人类生生不息、代代延续的精神支柱,因为只有抱着对美的憧憬和向往,我们才能够勇敢的直面现实生活中的丑,才有信心和决心不断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有关丑的问题,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审丑文学思潮的孕育和发展虽然是一个不可抗拒的文学潮流,中国的当代小说中也写尽了丑的千姿百态,但是这样一个思潮是不会无限制的延续下去的。或许我们不禁会问:中国现当代文学艺术由传统审美形态转向现代审丑形态以后,它的未來形态又将会如何呢?笔者认为,就像黑格尔所说的,事物的发展有个“正一一反——合”的过程,因而文学艺术经过了它的正题——审美,再到它的反题——审丑之后,最终必然会走向“审美”与“审丑”的合题阶段,也就是说中国文学虽然现在处于它的反题阶段,即审丑时期,但必将会回归合的阶段,但这合的阶段并不是它的IH题时期的对于人类纯美的表现,而将是表现出中国当代人丰富多彩的人性内容的文学形式,是结合升华的美丑善恶的新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