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萨仁图娅诗歌的书写特质
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蒙古族诗人萨仁图娅最早以民族诗人身份创作并成名于诗坛。一直以来,她都为自己的民族感到由衷的骄傲,并以此为创作的动力,力求“回答民族,回报乡土”[1]。她在创作中努力追踪与极力挖掘祖辈民族遗留下的精神底蕴,时刻保留着对族群的亲近感与自身民族的精神内省意识。这并非刻意为之,而是挥之不去的情结,对此萨仁图硕士生毕业论文格式娅说过:“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命意识中的民族意识、文化意识逐渐增强,乃至成为一种情结。”[2]因此,萨仁图娅的诗歌有着格守本民族文化品格、体认民族文化精神、追寻自身民族身份、追忆民族风俗等,强烈的民族性与本土性的民族个性化特质。而另一方面,诗人创作的客观环境面临本民族文化内部历史性的危机,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潜在性划分,以及大量西方文艺思潮的涌入,其诗歌创作也受其影响渐渐疏离了对单一民族性的追求,而是潜心以女性特殊情感体验为主题的有女性意识觉醒倾向的个体心灵的抒叹。这又使得她的诗染上了现代女性诗歌特质。值得一提的是,这两种特质并非绝对独立毫无关联,从她抒写女性情怀的诗歌中仍然能够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格式发现根深蒂固的民族基因所赋予的特殊气质杂糅期间。可以说她在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创造着民族文化与风情的诗意空间。
1.1 民族风情书写
文学是一种精神情感活动,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作家的民族出身、民族生活烙印、民族自我意识和情感,便不能不贯注、渗透到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去。[3]对于一个自认为“人的宿命是诗意”[4],写诗是生命的一种方式,主张诗意生存的女诗人来说,那来自于生命深处与世界交织的感知感触极为有可能成为其创作最初的灵感掘取地。萨仁图娅的根在草原,自小就受到了草原文化的熏陶和浸染。家乡民族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呼一吸历经岁月的沉淀和意识的整理,最硕士论文发表格式终都提炼成她诗歌中带有生命活力的元素。她的诗歌透过草原、马头琴、敖包山、骆驼、弓、箭镞、萨日娜花、牧人等民族象征物的寄喻、追忆和怀念,希冀重构内心深处的“草原世界”。因循这些饱含浓郁民族特色的诗思,我发现,萨仁图娅所追寻的民族的根,是以时代所赋予的新的审美眼光、和融硕士论文提纲格式合了现代意识的个体的生命体验,去阐释古老的民族历史、传统的文化精神,而这一切就是为了保持自身审美的觉醒,成为她人生艺术觉悟的根本向度,最终抵御在文化大冲突下母文化的深度震荡,以及价值的虚无与精神家园的丧失。因而,她笔下的民族风情书写,不仅凝聚着她对故乡草原的深厚情感,而又是文化决策下的艺术实践。
1.1.1 草原生活的诗意歌唱
“人类社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既然是以民族的形式存在,那么,人类社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也一定要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存在。文化的民族差异不仅是人类以民族单位生活的自然结果,而且是这种生活的前提和条件。”[5]正因为民族的差异存在构成不同民族的特质,而造就这种特质的第一个基本条件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地理环境、地理条件。[6]由此,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茫茫草原,就不仅产生了蒙古民族粗犷放逸的民族性格,而且衍生了与之相匹配的草原文化。而反观,对这种特殊自然景观本身及其相应生活的关注与描写,一方面可以成为创作者独特风格气质的标志,另一方面可以成为审视创作者文化背景的透视点。著名评论家朱先树说过,萨仁图娅作为一个蒙古族女诗人,有一种大漠的胸襟与情怀。使得萨仁图娅显现这种胸襟与情怀的,笔者认为正是草原这个特殊的地域环境的影响,推动她对草原文化的书写。草原在萨仁图娅笔下既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也是特殊的民族生活记忆。有时候草原是一幅独特的风情画,瞬息多变,五彩缤纷,生趣盎然,牧人驰骋在辽阔灿烂的草场上,自由惬意;对于常年生活在这块地域上的蒙古人来说,草原的风景最熟悉不过了:阳光使所有形象灿亮/夏去了我们仍留在这里/一朵白云沿着套马杆飘荡(《阳光草原》)。黑色的眼睛与夜对峙/众草聚苦难 力量和忠诚/巨大苍茫中托举辉煌大梦/草原 日出时刻/谛听的耳在露珠的睡眠中醒来/眺望的瞳越过炊烟与帐篷/鹰子的影子与风搏动/我放远思绪的目光/找到世界和世界的投影(《草原 日出时刻》)。一望无涯的蓝天绿地,它特殊的景观曾经激发了无数草原儿女意犹未尽的想象,诗人把心灵情感投入其间,草原充满了具有生命活力的动感与美感:从绿草与蓝天之间/结伴向秋延伸/雨 漂洗洁净的衫/风 吹拂七彩的裙/如何走出困囿走出隐秘/在不胜寒处相映成辉/引渡想象的风与云(《双虹》)。草原曾经是祖先历尽艰险找寻民族生存路途的地方,是祖先建功立业的辉煌战场.
1.1.2 草原历史的深情回望
随着 80 年代初朦胧诗的逐渐消隐,第三代诗人群登上诗坛、知识分子与民间写作之争以及之后的诸多事件相继发生,当代诗坛不再仅仅被一种流派独霸,在喧哗与躁动中形成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等多重话语关照世界的复杂言说态势。与此同时,深处纷繁时代的少数民族汉语诗坛一部分诗人采取回归本民族文化根脉的战略策反姿态,呈现出民族文化身份的确认和民族文化意识的自觉的显著特征。[7]受此文化大背景的影响,萨仁图娅诗歌中,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更加突出,以现代“游子”的形象对草原历史进行追寻书写,表达其对母族文化的眷恋和回归。借由马鬃、马背、弓、大漠等民族意象传达出民族古老传统,用“炽烈似火”、“浓浓烈烈”、“急切切”铺展出浓浓的思乡情结,传递诗人对民族的深切眷恋情怀,体现了强烈的民族寻根意识:马鬃飘飞的心乘风而来炽热似火/浓浓烈烈,是一种情感的颜色/弓的草原琴的草原花的草原在山的那边一片/梦统魂牵之中/每年秋托鸿雁寄一枚叶的那就是我/现如今急切切叩击大漠的心跳寻根而来/即使冬之季我心也萌动茸茸绿色/拥有一片广袭多么幸福,所谆谆漠语袒衷情/于无边的空阔/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浮出草滩旋成马背上的曲曲壮歌/实实在在唤起游子阳刚之力阴柔之力生命之力/珍藏的思乡泪呢?/化作一腔壮志磅磅礴礴。(《草原梦寻》)身处传统与现代、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的少数民族诗人,面对强势文化的入侵,本民族文化的消隐,必然对民族命运感到困惑和焦虑。而内省式的文化自觉意识付诸艺术实践,可以成为一种文艺生存的文化策略和抉择,以打破过去的创作模式。而转向民族传统的复归,并非因循守旧,而是新时期下采用新思维的重新审视,力图构成诗在又一阶段的向前推进的方式。这在主观上自然造成了对民族精神的留恋,向精神家园的回首。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集体无意识”对萨仁图娅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民族文化意识自觉流露下的强烈民族文化精神回归。
1.2 民族文化心理与女性意识 ...............................................................19-28
1.2.1 民族精神品格的诗意阐释 ............................................................................19-23
1.2.2 民族文化色彩渐淡的女性吟唱 ..............................................................23-28
2 萨仁图娅诗歌的书写策略 .........................................................28-50
2.1 意象系统分析 ...............................................................28-39
2.1.1 蒙古特色意象 .........................................................28-33
2.1.2 生命探寻者意象 ..........................................................33-36
2.1.3 萨仁图娅诗歌意象的审美追求 ..........................................................36-39
2.2 语言应用分析 ........................................................39-50
2.2.1 和谐的音韵 .......................................................39-43
2.2.2 复沓的节奏 ...........................................43-46
2.2.3 借用典故丰盈意境内涵 .............................................................46-48
2.2.4. 借助通感提升意境美 ...........................................48-50
总结
针对以上的综述分析,本文试图通过对萨仁图娅诗歌从 1986 年诗人出版首本诗集《当暮色渐蓝》以来,乃至 1998 年出版的第七本诗集《梦魂依旧》及其 2011年止的共 492 首(《天地之间》是长篇组诗,一章算一首)诗歌创作的梳理,探讨一个少数民族诗人如何借助自身文化结构与心理模式上的多元文化优势,构建自己独特的、融入了不同文化个性的诗歌,分析萨仁图娅诗歌个性化创作的价值以及可能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的意义。通过对萨仁图娅的诗歌考察,我们发现她的诗保留着蒙古民族传统,表现出质朴与雄劲,又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诗歌显露出婉约深挚。可以说,两种文化都在萨仁图娅的创作中有所体现。质朴、粗犷的草原游牧文化基因与深厚的汉文化交融、互补,形成了适度的审美“距离”,构成了萨仁图娅诗歌的特殊风貌。在后来的学习中,萨仁图娅又接触到外国文学,在诗歌的写作中,萨仁图娅也试图能从外国的文化中汲取营养,开拓创作实践,这在她的诗歌中不如前两种表现突出。但正是中西文化、蒙汉文化的滋养,使得萨仁图娅的诗歌始终境界开阔高远,以现代人的眼光与文化意识和哲学思考,回顾和审视民族的传统,又能超越僵化狭窄的民族视野,获得更高远的创作灵感,将民族文化的精髓与细微、丰富的个体感受相融合,展现多元文化碰撞与对接的特质,从而在自己的创作中体现出民族化和现代化、民族精神与现代意识的更高层次的有机结合。[66]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少数民族诗人在历史使命感与民族忧患意识的激活下,从民族文化的溯源之中开掘创造性的话语阐释,建构自成一体的诗性追求的同时,也应该与时俱进,努力独辟蹊径完成时代变迁给予的个体诗歌理想,从而主动参与中国诗歌文化的多元建构。要能在更广泛的审美接受范围内创造出更经典的作品,这就要求创作者具备驾驭双语思维甚至多语思维的整合能力,具有开阔的胸襟和深广的视域。另外,在全球化的发展中,我们更应该重视对少数民族诗歌的关注,加强对少数民族诗人的研究,把他们的创作与研究真正纳入当代汉语诗歌,并不遗余力地推动它健全持续的发展。同时,也要倡导少数民族诗歌研究的多元格局,既关注他们诗歌中高度的“民族性”,也要对他们作为社会主义大家庭中个体的主体性的重视,保证少数民族诗歌的研究与整个新诗研究的发展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