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财务管理论文,本文以海康威视为例,详细分析海康威视的混改过程,股权激励方案、完成情况,并与其对标公司进行比较,分析基于股权激励的混改对海康威视财务绩效带来的影响。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简称混改),指的是将公有性质或者非公有制性质的经济改革为公有性质与非公有性质结合的经济形式。其中,公有经济主要指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性质主要指民营经济、外资经济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引入民资促进生产力发展,我国逐步允许国内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革。1999年,党的第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改正式登上舞台,自此,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与发展便从未停下脚步。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大力支持发展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截至2016年底,在中央企业中,实现混合所有制的企业已达到总企业数的67.7%,在省级地方监管企业及各级子公司中,实现混合所有制的企业占总企业数量比例也超过了50%。2019年,国资委印发《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操作指引》,进一步指导企业混改的进程,至今,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的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取得众多突破,越来越多的企业相响应号召加入了混改的大部队,国企改革的步伐逐步稳健推进。
第二节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文以海康威视为例,通过探究海康威视在混改背景下进行的股权激励来分析混改对其财务绩效的影响。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
第一章绪论。本部分主要阐述相关研究背景,主要从我国混改和股权激励的发展及现状,分析文章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并简述文章拟采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文章框架。
第二章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进行文献综述,将国内外学者对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混改、股权激励的相关研究等相关论点进行总结概述。最后进行文章的研究思路阐释。之后介绍文章主要运用的理论背景及概念,拟主要从混合所有制经济、混改、财务绩效、股权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产权理论等角度论述。
第三章混改背景下企业股权激励的实施路径。阐述国内现有混改中对股权激励的应用情况,包括应用范围、额度分布等,之后分析其路径,包括思路、过程及核心问题,最后分析其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
第四章混改背景下股权激励对财务绩效的影响。首先分析股权激励对公司治理及其运行机制的影响,之后从财务指标角度和非财务指标角度进行分析,并将影响分为正效应、负效应和区间效应,分别阐述其影响机理。
第五章海康威视股权激励对财务绩效的影响。首先进行公司简介,分析其所处的行业背景,其次介绍海康威视公司股权激励的发展概况,按时间顺序分析其份额、数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最后说明公司进行混改取得的结果。将自实行股权激励进行混改以来公司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进行详细分析,探究并分析股权激励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选取标杆企业同海康威视进行横向对比,采用财务指标分析和经济增加值分析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对财务数据的计算分析结果以及与混改背景下股权激励关系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对企业未来发展以及类似企业的股权激励道路提出建议。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文献综述
一、混合所有制经济相关研究
(一)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定义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形式。如图2.1所示,所谓“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在统一社会经济体中,不同性质的所有制和所有制经济相互结合,把公有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相互结合而构成的所有制状态。它既是一种社会经济形式,又是一种企业资本形式,也是由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万华炜(2007)将我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总结为五大特征:财产组织的社会化和出资者责权有限化、产权主体多元性和层次性、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相结合、企业产权的可交易性、企业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尤利平(2014)认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具有多元性和交易性,是一种具有包容性的经济结构形式。
对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定义,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种角度来解读。从广义上来看,混合所有制经济指的是不同所有制经济的相互融合,例如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与个体经济的融合、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的融合等,只要不是单一所有制,就是混合所有制(何伟,2004)。就宏观而言,它决定了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和根本特征(刘伟,2015),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区域中不同所有制经济的组成比例(季晓南,2019)。
第二节理论基础
一、委托代理理论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提出了委托代理理论,提倡企业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仅保留剩余索取权,而将经营权利让渡给代理人。该理论的产生背景在于:随着生产力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张和职能分工的细化,使得企业所有者由于能力、精力等的不足而无法完全行使所有权利而转向寻找专业管理者代为管理企业,但由于委托人的目标是企业财富最大化,而代理人的目标则是薪资津贴和闲暇时间,必然导致二者的利益冲突。股权激励的引入,能够很好地攻克代理问题,通过授予代理人一定数量的股票作为激励标的,将提升代理人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在高管做出经营决策时,能够更多考虑企业利益而不是仅仅关注于个人利益,在高管和企业的利益联系更为紧密之后,能够缓解代理问题的弊端,降低代理成本。
二、激励理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社会劳动分工、雇佣关系的完善,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多名国际上的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提出了激励理论。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华生提出行为主义心理学概论,该理论认为,管理过程的实质是激励,通过激励手段可以诱发人的行为,对于管理者来说,掌握激励理论,使用恰当的激励手段能够刺激员工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1954年,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五大层次,在企业管理中,结合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层次制定适宜的激励计划,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激励效果。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核心人才对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激励手段的辅佐下,将实现管理者和员工个人的双赢局面——对于管理者而言,通过激励手段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至关重要;对于员工个人而言,在通过劳动获取财富的过程中有了激励作为动力,更有利于实现个人价值的创造。
第三章 混改背景下企业股权激励的路径.........................15
第一节 混改背景下股权激励的发展历程及现状.............................15
一、发展历程.........................15
二、发展现状.................................17
第四章 混改背景下企业股权激励影响财务绩效的机制....................25
第一节 企业股权激励对公司治理及其运行机制的影响.................25
一、公司治理结构变化角度.................................25
二、激励对象的行为影响角度..................................25
第五章 海康威视股权激励对财务绩效的影响....................31
第一节 海康威视概述.........................31
一、海康威视简介........................31
二、行业情况............................32
第五章海康威视股权激励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第一节海康威视概述
一、海康威视简介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康威视”)成立于2001年,由中国电科第52研究所和自然人龚虹嘉分别出资255万人民币和245万人民币设立,中国电科第52研究所是一家军民相结合的国家一类研究所,自1962年成立以来,就致力于研究开发电子信息产业与计算及储存技术产品,电科52所出资设立海康威视,意味着国家对安防系统、物联网视频设备等的重视。海康威视2007年,为响应国家混改的号召,原股东龚虹嘉将所持有的16%股份转给员工持股,丰富了企业股权结构。2010年,随着海康威视在深圳交易所正式上市,当年,电科52所持股42.61%,龚虹嘉持股24.80%,在当年前10名股东中,国有法人总共持股43.61%。
海康威视是一家以物联网视频设备为主,致力于大数据和智慧业务的服务提供商。海康威视专注于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软硬融合、云边融合、物信融合、数智融合的智能物联系列化软硬件产品,具备大型复杂智能物联系统建设的全过程服务能力。经过20年的发展,如今的海康威视,已经形成了如图5.1所示的业务体系,其中,2类业务组织包括3个事业群(公共服务事业群、企事业事业群和中小企业事业群)和8个创新业务(智能家居、移动机器人与机器视觉、红外热成像、汽车电子、智慧存储、智慧消防、智慧安检和智慧医疗)。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不足
一、研究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基于混改背景下股权激励的财务绩效,分析混改背景下股权激励的内容、过程、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优化建议,从股权激励对公司治理及运行机制的影响入手,分析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的变动,从而得出此类股权激励的正负两面效应。以海康威视为例,详细分析海康威视的混改过程,股权激励方案、完成情况,并与其对标公司进行比较,分析基于股权激励的混改对海康威视财务绩效带来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混改背景下的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能够实现企业混改目标。通过股权激励,能够使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达到多元化的效果,从而实现国有企业混改的目标。随着国企混改中股权激励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以及相关政策和法律的出台,二者相辅相成,促进了彼此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通过股权激励引入民营资本,有效改善了一股独大的问题,缓解了委托代理冲突,并且为员工提供了长期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能够在留住核心人才的同时推动企业实现业绩目标,同时,混改后的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之间相互制衡效果更加显著,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的决策更加合理,管理层的工作态度也能得到改善,众多因素共同促进股权激励目标的实现,提升员工信心。
2.混改背景下的股权激励能有效提升企业财务绩效。国企股权激励的对象一般为企业高管、核心技术人员等能影响企业经验绩效和未来发展的关键员工,激励对象通过被授予的股票从普通打工者摇身一变成为企业所有者,树立了主人翁意识,将自身与企业的命运紧密捆绑,从而激发其工作活力。股权激励通过研发、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形成影响企业财务绩效的多条路径,层层促进企业绩效提升。从财务数据来看,以海康威视为例,实行几次股权激励后的营业收入增长率、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都得到了明显提升,从非财务数据来看,股权激励对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员工士气、顾客满意度等指标都有积极的影响。与进行股权激励的非国有企业相比,混改背景下的国有企业在面临市场重大变化时,受到的不利影响较小,在混改和股权激励的双重推动下,公司能达到更高的权益净利率。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