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论文题目代写:数据赋能电商平台企业价值创造过程分析探讨——以京东为例

发布时间:2024-09-20 18:14:51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电子商务论文,笔者通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分析京东价值创造能力,研究发现不同于其他电商平台企业,京东前期投入巨大,尽管目前整体的最终利润表现并不可观,用户增量也趋于停滞,但是京东价值创造能力依旧值得期待。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当前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持续深化发展,数字经济步入了快速成长轨道。数据在提升生产效率方面所发挥的乘数效应日益显著,已成为这个时代最具标志性的生产要素之一。2019年10月底,中共中央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文,数据是第一次被引入生产要素。数字技术打开了生产要素交流的空间,重新排列了资源要素的位置和顺序,土地、原材料等很多之前重要的生产要素地位逐渐下降,而数据、信息、云空间(虚拟空间)等要素开始崛起,并逐渐成为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规划》明确要求坚持“数据赋能”的基本原则。大数据的爆发式增长和海量集聚蕴含着极大的价值,也给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将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动能。

各行各业借此东风快速发展,电子商务成为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方式,国家近年来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为其优化发展环境,2021年9月,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研究编制《“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旨在为“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我国电商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规划》表明电子商务是促进数字产业化,推动产业数字化,推进治理数字化的一个关键动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日前在京公布了其《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五十二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我国网购用户规模达8.84亿人,占网民整体的82%。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9.43亿人,占网民整体的87.5%。网络购物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业态,在助力消费增长中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电子商务论文怎么写

1.2文献综述

1.2.1平台企业的相关研究

1.2.1.1平台企业的内涵

关于平台企业的内涵,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定义,例如组织机构、战略管理、技术架构等。宣晓和段文奇(2018)认为,平台企业应该具有双边/多边的特点,即可以进行有效的信息加工,可以准确地进行供求关系的匹配,并将其迅速地反馈到生产环节[1]。朱晓红等(2019)提出,平台型企业是具有双边/多边市场、开放性和网络效应特点的组织[2]。范景明等认为平台型企业提供了一个互动机制,以“连接”再“聚合”的方式为交易各方减少成本,满足各方需求并触发网络效应[3]。张化尧等(2021)认为,平台型企业具有明显的多/双边市场的特点,平台企业是维持整个平台生态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他企业提供互补性资源,产生网络协同效应[4]。国外学者CIBORRA(1996)认为,平台型企业是在新的商业机会与挑战下,可以建立灵活的资源、习惯和结构的组织形态[5]。Gawer(2014)根据平台的功能,将平台当作一种交流平台,连接不同用户并推动价值创造[6];Eisenmann(2011)等人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认为平台型企业是一个搭建平台,对各个利益相关者进行协调治理的角色[7];Cennamo(2013)等人站在技术管理的角度,认为平台企业对信息技术架构和模块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运营[8][9]。

综上所述,尽管学者们对于平台企业有着自己的界定和解释,但是总结起来都表现出了三个重要的特点:首先,平台企业依靠其聚集的资源和能力,具有很强的共生特性,能够快速地对动态的环境作出反应[10]。其次,平台企业通过连接双边/多边市场形成经济网络[6]。最后,平台企业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互动与沟通的空间,达成网络化协同效应。

第2章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概念界定

2.1.1数据赋能

孙新波和苏钟海(2018)在其探究数据赋能下敏捷制造系统实施机制的研讨中,首次明确了数据赋能的概念,将其定义为:通过创新数据的应用场域、技术手段与策略,实现数据潜在价值的转化过程。尽管在理论层面与实际操作中尚未形成统一认知,但现有文献也揭示了诸多相通之点。例如,LENKA(2017)对企业数据赋能的能力进行了细分,分别为智慧能力、连接能力和分析能力这三个关键维度,并阐述了这三者在协同作用下显著提升企业的数据采集、处理与应用效能,从而实现赋能价值。周文辉等(2018)则强调,数据赋能乃资源赋能范畴中的核心,它通过增强个体、物品与信息间的联接、数据解析及信息应用能力,推动平台型企业价值的共同创造。在本研究中,将数据赋能界定为重点强调数据的采集、剖析与应用三个层面的场景、技术和方法,旨在为赋能主体提供获取或提升能力、生成必要知识的途径,以促成价值创造的实质性进展。

2.1.2电商平台企业

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即依托互联网技术实施商业活动、在网络环境中开展业务运作的组织实体。其通过打造并维护供求两端不同的市场参与者间的联系,提供必要服务,激发交易的达成并由此获取经济利益。网络平台和商务平台构筑了此类企业的双重基石。其中,商务平台包涵配备信息交流与双方交易机制的网络结构及其管理者,平台不仅能够发布交易邀约以明晰交易双方的意图,其运营者则扮演着提供商品与服务的角色。在电子商务平台企业模式中,网络平台是实现交易的关键环境,缺乏此场所,交易将无法顺利进行;并且平台需聚集多元主体,各方对于平台所提供资源的需求具有差异性,平台与多元主体通过协同作用促进交易的成功。因此,电子商务平台企业的特征为开放性与多边性,并致力于平衡多边市场中的利益,进而通过实现参与者价值以获得收益。

2.2理论基础

2.2.1资源基础理论

资源基础理论,其核心论点在于资源在不同企业之间分布的非均衡性和非流动性,而企业可视为资源集合体,这导致企业在特定时期的资源配备存在显著差异,从而造成企业间的内质不同,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资源驱动的竞争优势。资源的实质是指那些参与生产过程的要素。

企业资源涵盖企业在提供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所掌握、调控或可动用的、能够促进企业达成经营目标的生产要素聚合。企业与组织价值创造的核心,在于其所掌握的异质性资源。资源的差异性构成了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同时也构成了其盈利能力的关键。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基于动态能力之上。通过动态能力,企业能够洞察市场需求演变,运用组织协同作用,整合技能、知识及经验,以高效率应对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推陈出新地提供优质产品或服务,从而优化顾客满意度,助力价值创造,实现盈余增长。

2.2.2价值创造理论

Modigliani和Miller二位学者于1959年率先构建价值创造理论,其理论框架在财务管理学科领域得到广泛运用。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战略管理的深入发展,价值创造理论逐步提升至战略分析维度,学者们开始转向探讨非财务因素对企业价值创造的促进作用。该理论进而被广泛用于阐述企业如何通过有效运用和配置资源,进而创造显著价值。经过长期的理论演进与实践检验,价值创造理论在研究视角及应用范围上不断扩充,价值创造来源、过程及结果的分析逐渐成为研究重心。变革理论,作为探讨价值创造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凸显了价值创造过程是一系列不断进行和演化的动态活动(King,2021)。据此,亟需将动态逻辑关系应用于相关研究维度,进而对价值创造理论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学者们普遍接受Teece(2010)提出的“价值主张—价值共创—价值捕获”逻辑关系作为理解价值创造动态逻辑关系的重要视角。本文根据Teece的逻辑关系对京东数据赋能价值创造过程展开分析。

第3章 数据赋能京东价值创造案例介绍 .......................... 16

3.1 案例对象简介 ................................ 16

3.1.1 京东发展历程 .................................... 16

3.1.2 京东主要业务 .............................. 17

第4章 数据赋能京东价值创造路径分析 .............................. 22

4.1 价值主张为导向 ...................................... 22

4.1.1 价值主张形成 .................................... 22

4.1.2 价值主张更新 ................................. 23

第5章 数据赋能京东价值创造效果分析 ........................ 36

5.1 基于财务指标价值创造效果分析 ................................. 36

5.1.1 经济增加值 .......................... 36

5.1.2 现金流指标 ..................................... 41

第5章数据赋能京东价值创造效果分析

5.1基于财务指标价值创造效果分析

5.1.1经济增加值

EVA,即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是以税后营业净利润和资本投入总成本为基础的一种企业价值创造水平评价方法,核心观念在于考察企业的资本收益与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当企业从投入的资本中获得的收益足以弥补投资者所承受风险的成本,或者确保股东获取与资本市场同等风险水平的投资收益时,企业方可视为实现了价值创造。EVA=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调整后资本(TC)×平均资本成本率(WACC)。其中,NOPAT计算的方法是根据EVA要求对企业财报中相应的数据进行调整后计算得出。TC通过企业总权益资本和企业总债务资本相加获得,WACC通过对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的加权平均计算得到。

一般认为,EVA项目的调整项目众多,而针对不同的行业可以按照重要性和适用性的原则,采取不同的调整标准。国内学者认为,出于对成本效益的考虑,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EVA模型中的调整事项控制在5-10项这个区间,就可以达到相对准确的结果。基于此,本文的调整事项如下:

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是企业已缴纳税款和应缴税款之间的差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属于已支付的资产,因而也无法在为企业创造未来的经济效益。因此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应当在实际计算过程中,在资本总额中予以剔除。而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在当下可以为企业带来实质的经济效益,因而应当作为投入资本的一部分,在资本总额中予以调整。

电子商务论文参考

第6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6.1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已有文献,遵循“价值主张为导向—价值共创为过程—价值捕获为落点”的逻辑主线,以京东集团为例,探讨数据赋能电商平台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价值主张层面,京东借助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挖掘顾客价值,吸纳顾客参与合适的社交媒体活动,增加与顾客共同创造价值的接触点,提高市场渗透力和可扩展性潜力,将价值主张传递给顾客产生共鸣,并根据顾客的需求更新自己的价值主张。价值共创层面,京东利用数据赋能供需两端,通过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深入合作实现平台基础设施构建,针对不同环节打造差异化的渠道通道,保证关键业务稳定开展的同时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京东利用数据赋能精准营销,收集用户数据进行用户行为建模,对用户进行画像,采用多种广告形式进行推广,实现精准营销。京东利用数据赋能智慧物流,打造综合智能物流系统,提供全方位的覆盖各个业务领域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和优质物流服务。京东通过以上三方面培养核心竞争力形成异质性资源隔离机制,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为最终价值创造奠定基础。价值捕获层面。研究发现京东在绩效价值、成本价值和信任价值均有所体现。最后通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分析京东价值创造能力,研究发现不同于其他电商平台企业,京东前期投入巨大,尽管目前整体的最终利润表现并不可观,用户增量也趋于停滞,但是京东价值创造能力依旧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