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物流论文参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风险识别与评估探讨

发布时间:2024-02-17 17:16:26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物流论文,本文通过对新能源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供应链风险管理理论,同时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采取恰当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提供了建议,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实现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能源安全的重视程度的加深,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主要趋势,各国政府通过税费减免、财政补贴、产业政策等方式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1]。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688.7万台,占汽车销售总量的25%[2]。新能源汽车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从经济角度来看,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并促进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根据一项研究,到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到2030年全球投资规模将达1.2万亿美元,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3]。此外,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还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包括电池制造、充电设施建设和智能交通系统等,为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创造商机[4]。从社会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将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减少交通噪音和尾气排放对人们健康的影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空气污染是导致世界各地数百万人患上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将有助于降低空气污染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从环境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应对气候变化起到重要作用。根据联合国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全球道路交通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占比约1/4,交通在促进人流、物流的同时,对环境和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可以显著降低这一比例[5]。此外,减少对传统燃油的依赖还可以提高能源安全性,降低对国际油价波动的敏感度。

物流论文怎么写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代表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和欣旺达作为研究对象,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发展背景、供应链结构和特点、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七章,各章节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第二章: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对供应链风险及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做梳理,同时从供应链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第三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基本情况分析。介绍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背景,对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结构进行详细分析,并总结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的特点。

第四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风险识别。基于组织边界的供应链分类方法结合SCOR模型来识别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存在的风险,根据构建的供应链风险识别模型识别出供应链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运用专家打分法进行可靠性检验。

第五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风险评估。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进行风险综合评估,从而对风险进行评级并对评估结果展开分析。

第六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风险防范。针对评估的结果,对处于中高风险风险因素提出相对应的防范措施。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总结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指出研究当中的局限并提出展望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供应链风险的概念

“供应链风险”这个概念提出以来,由于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快速发展,这个概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变化。因此,学术界关于供应链风险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定论,学者们对其理解还存在差异。在许多学术文献和新闻报道中,经常会把供应链中断风险(supply chain disruption risk)、供应风险(supply risk)、供应链风险(supply chain risk)等混用。例如,Jüttner等认为供应链风险指的是从原始供应商到最终产品交付给最终用户的信息、材料和产品流动的任何风险[10]。杨世瀚的研究认为,供应链风险是因供应链外部环境中的非固定性因素,无法准确得到精确值而无法估算,给整条供应链带来经济损失的风险[11]。Heckmann等认为供应链风险的定义往往是模糊的、不明确的、难以量化的[12]。因此,供应链风险仍存在难以评估、监控和控制,也难以在数学决策模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

2.1.2 供应链风险的特点

(1)结构复杂性。同一条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者较多,有时候甚至是几千家公司,这就导致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来源十分复杂,企业不单单要面临企业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并且在供应链运转过程中也会造成破坏,也要承受同一条供应链上其他利益相关者带来的风险。

(2)风险传递性。供应链上的企业之间合作密切,相互联系,如果其中某个环节或者某家企业出现风险,必然会影响到供应链上其他利益相关者,甚至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行。

(3)多样性。供应链风险来源具有多样性,不单是来自内部风险,也受到外部风险的影响。因此,对于供应链风险的管理不能局限在某一风险节点上,应该要基于供应链整体视角,进行系统地管理。

2.2 文献综述

2.2.1 供应链风险识别

供应链风险是由于许多风险因素独立或共同作用,造成破坏性事件[22]。 识别不确定事件中的风险因素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建立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20]。因此,风险识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会影响供应链风险管理中后续过程的结果。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头脑风暴法、严格根源分析法等多种方法已成为风险识别的有效工具[31]。

SCOR模型作为供应链管理的工具已被越来越多的组织接受,SCOR模型即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upply 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是一个由美国制造商协会(APICS)提出的供应链管理框架,包含定义、配置和分解层三个层次以及计划、采购、制造、配送和退回五大环节,其认为运用SCOR模型可以更全面的识别供应链中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32]。杨洋和何紫微采用SCOR模型对新能源汽车供应链进行风险识别,然后结合专家评分法进行风险判断,最后筛选出19个风险因素[33]。唐梦婧通过SCOR模型对农业产业的计划、采购、生产、配送和退回五个环节建立风险识别的框架,结合现有理论知识识别出21个风险因素,为构建风险体系建立基础,并认为该方法有利于提高风险识别的准确率[34]。Ricardianto等人认为SCOR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的应用是相当灵活的,可以进行调整以提高生产力的满足需求,因此将风险调整为计划、来源、交付和返回四个维度[35]。黄英欢基于SCOR模型对新能源汽车公司供应链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根据新能源汽车运作的实际情况将第五个返回流程改为售后流程,从计划、采购、制造、配送和售后五个流程中识别出战略风险、需求不确定、售后服务质量等一系列风险[36]。Butdee和Phuangsalee对六家客车车身制造公司进行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结合其公司的生产和运作特点,选择SCOR模型来对公司进行风险识别,研究涉及计划、来源、交付、制造和退货五个标准,识别出生产计划风险、生产过程风险和仓库管理风险等16个风险因素[37]。

第3章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基本情况分析 .................... 14

3.1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发展背景 ................................ 14

3.1.1 新能源汽车持续高速增长 ............................... 14

3.1.2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水涨船高....................................... 15

第4章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风险识别 ............................ 27

4.1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风险的识别模型 .................... 27

4.2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风险的因素识别 .................... 28

第5章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风险评估 ............................ 41

5.1 研究方法与设计 ........................... 41

5.1.1 样本选取 ................................... 41

5.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第6章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风险防范

6.1 计划与采购风险防范

在计划与采购维度,风险比较高的依次为基础原材料短缺、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供应商无法按时交货和技术路线选择失误。以下针对这四类风险提出相应防范措施。

(1)降低基础原材料短缺风险

解决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基础原材料短缺风险需要动力电池厂商具备一定的市场洞察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同时也需要通过寻找替代原材料、加强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降低原材料需求量,以及多元化采购渠道、建立合作关系和加强市场监测等方式来应对供应风险。

制造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包含生产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池隔膜、电解液。正极材料中的磷酸铁锂、三元锂的基础原料主要有镍、钴、锰等金属,这些金属原料都是稀缺资源,掌握在淡水河谷、必和必拓等少数几家大型跨国企业手中,我国严重依赖进口资源,为了降低这些基础原材料的短缺风险,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可以与这些矿产公司合作,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等方式确保供应的稳定性。对于石墨类碳材料、钛酸锂材料、电解液、电池隔膜等关键原材料,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参股、合资建厂等方式与供应商建立起更稳定的合作关系,防止在市场需求旺盛时出现原材料短缺供应不足的情况。

(2)减小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

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成本结构中,直接材料占比超80%,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动力电池企业盈利、成本控制的影响明显。对于碳酸锂等少数关键原材料,动力电池企业应该密切关注这些原材料的国际市场行情,提高市场预测能力,及时了解和分析市场行情信息,在原材料价格趋于低位时,及时对这些物料储备安全库存,以满足正常生产需求;原材料价格趋于高位时,降低对安全库存物料的备料水平。此外,对于镍、钴、锰、锌等基础原材料,动力电池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套期保值业务,规避和减少因其价格波动引起的产品成本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动力电池企业在参与套期保值时,需选择合适的交易市场及交易标的,根据生产及销售情况,合理评估风险敞口,避免超量操作及极端情况下应对不足,分散交易以避免头寸集中的暴露风险。

物流论文参考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

(1)当前,全球已步入乌卡时代(VUCA),供应链遭受来自自然灾害、恐怖袭击、劳工纠纷、信息泄露、生产中断更迭变化等方面的冲击和威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必须重新审视供应链,识别各类供应链风险。对于常规的、可控的风险,动力电池企业通过提前规划,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对突发的、不可控的风险,动力电池企业必须要寻找能力和模式上的突破,增强供应链韧性。

(2)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的供应链风险主要有五大类。第一类是计划与采购风险,由战略计划失败、技术路线选择失误、基础原材料短缺、供应商响应速度慢等构成;第二类是生产与运作风险,由生产中断频繁发生、生产过程安全隐患、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不合格等构成;第三类是销售与物流风险,由市场需求不足、需求突然中断、物流操作不够专业、库存水平过高等构成;第四类风险是能力与合作风险,由企业的市场预测能力弱、生产柔性能力不足、运营资金短缺、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等构成;第五类是外部宏观环境风险,主要来自政治、经济、技术、自然灾害等方面给供应链造成的冲击和威胁。

(3)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风险的评估结果表明,在计划与采购方面,风险比较高的依次为基础原材料短缺、原材材料价格剧烈波动、供应商无法按时交货和技术路线选择失误;在生产与运作方面,风险比较高的依次为生产中断频繁发生、生产过程安全隐患、生产成本控制水平低;在销售与物流方面,风险比较高的依次为市场需求不足、库存水平控制不当和客户订单波动大;在能力与合作方面,风险比较高的分别为运营资金短缺、人力资源供给不足、信息共享程度不高、生产柔性能力不足;在外部宏观环境方面,新冠疫情不稳定被视为最大风险,其次为地缘政治冲突,经济形势不明朗也被视为存在较高风险。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