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主要结论如下:结论一:以平衡计分卡为战略绩效评估框架,对公司的战略目标进行逐步分解。从四个维度构建了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客户维度权重最大,达到了40%,其次是财务维度和内部流程维度,分别是25%、20%,权重最低的是学习与成长维度,只有15%。通过分析,美年健康集团公司战略管理对客户维度最为重视,也得益于长久的客户积累,相比而言,学习与成长维度权重占比最低,从而也导致了公司员工素质提升较低,进而影响了公司的人才软实力,需要重新定位学习与成长维度对公司战略实施的重要性。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19年7月,国务院就国民健康问题发布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旨在推动转变观念,落实预防为主,加强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让每个人承担起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动员各方共同参与,普及健康知识,加强早期干预,延长健康寿命。同年9月,国家发改委、卫健委等21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2019-2022年)》,明确提出到2022年形成若干有较强影响力的健康产业集群,将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10项重大工程。进入新时代,人民物质生活逐渐满足,越来越追求更健康的生活,我国的健康体检行业正在蓬勃发展。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卫生检查行业全景图》,在2011年,我国每年进行体检的数量为3.44亿人次,到2018年增至5.75亿人次,数量达到全国总人口数量的42%。全国体检市场的整体规模已经突破了1500亿元。其中,专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市场规模在2019年为185亿元,有望到2024年增长到558亿元。我国的大健康和体检产业正处于发展初期,具有长远的市场潜力。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皮尔策(Paul Pilzer)在评论经济发展趋势时曾预言健康体检行业将会成为全球仅次于 IT 行业的“人类第五波财富”。对中国尤其如此,“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国家政策出台,权威地提升了大健康产业的地位,给大健康产业指引了一个光明长远的前途。2019年度,全国的大型卫生体检产业已经成功地突破了6万亿元人民币的总产值。国家卫健委员会政策研究室主任张毓辉曾就体检行业的迅猛发展表示,预计大健康及体检产业达到8万亿产业规模的目标有望在2020年完成。
美年大健康集团是一家新兴的民营企业,主要业务为健康体检和医疗服务,A 股上市于2015年,2016年以后长期占居国内健康体检行业企业规模第一位。2019年,美年大健康市值达到了358.62亿元人民币,在同行业企业中遥遥领先。美年大健康已经在全国的300多个城市里成立了600多家体检服务机构,为全国各地近3000万人提供了健康体检服务。但是,新世纪国内国外经济形势飞速发展,而美年大健康公司的战略绩效评估建设却仍滞后于迅速发展的经济环境和新商业模式,依旧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长期以来,公司的绩效评估方法一直遵循着仅以财务指标作为唯一导向,而不是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将其转变为具体有效的绩效评估指标去执行,并且未建立起科学完备的战略绩效评估系统和真正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大环境和经济大背景的管理系统,而是仅仅将业务指标与员工任务评估和管理评估指标联系起来,这种绩效评估方法使企业发展战略仅停留在表面,长期以往,将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进而限制公司的快速、健康和稳定的发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战略绩效管理研究
战略绩效管理与单纯的绩效管理大体相似,但具体细节上略有不同,战略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企业的战略,从企业全局的战略高度层面考核和管理企业下属的二级单位、各个管理部门以及部门领导,采用合理的规划方案,确定出企业未来的战略目标以及二级单位、各个管理部门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战略绩效管理实质是一种动态的绩效管理模式,它会深入地分析企业的内部、外部战略环境,从而明确地规划出企业战略绩效的管理目标。通过查阅了国外研究战略绩效管理的文献和成果发现,国外学者在对战略绩效管理方法研究时,首先进行的是一些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一定的理论研究基础后,才会投入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去检验和完善管理理论,最后对管理的效果进行具体分析,依据实施效果不断完善战略绩效管理体系。
在基础理论研究部分,国外学者研究时多会重点关注企业内外部环境。Lynchand Cross,K.L(1990)[1]根据他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企业增长理论”,该理论对企业发展增长的内外部环境、企业发展的战略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为后来的学者对企业战略绩效管理的方案提供了新方向。Campbell.J.P 等人(1993)[2]研究认为,一个企业的战略方案是很容易被他人所模仿的,尤其是很容易被直接竞争对手复制其企业在市场开拓、产品定位、发展方向等方面的战略决策,所以会导致各企业难以形成独树一帜的企业发展战略,导致各企业战略绩效方案单一。Fredrik Weissenrieder(2017)[3]以企业增长理论为基础,深化研究了企业发展的价值战略,逐步开始对企业绩效管理理论和企业战略管理进行融合研究,并在企业价值战略方面建立了可靠的理论体系。但 Campbell.J.P 的研究也同时指出,虽然很容易复制和模仿企业的发展战略,但企业具体的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却很难被彻底地复制,因此Campbell.J.P 等人(1993)又提出,企业完全可以通过高效和合理的内部管理策略来提升和获取优质的服务和高质量的产品。此外,Chen Xu,Peilong Li,YanLuo(2018)[4]的研究也指出,今天的市场环境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政策来提升更多更好的竞争优势,进而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上述各学者的理论旨在强调优化内部管理来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下的战略优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方法
2.1 战略绩效管理相关理论
2.1.1 绩效管理体系
企业的战略绩效管理是指在企业战略规划的指引下,以系统化的思维对企业绩效进行全面评价,构造以绩效为导向的经营管理理念,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战略绩效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战略分解方法和绩效管理制度,用企业的战略管理指导开展各项经营活动;另一方面是依靠绩效管理的周期化特征进行战略绩效评价,合理分配企业内的资源配置,优化组织管理[18]。
2.1.2 战略绩效评价
企业绩效评价是企业战略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企业会以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作为战略管理工具,最终使企业的绩效评价指标反映影响企业长期绩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常见的战略绩效评价体系以财务层面绩效评价为出发点(体现绩效评价的本质),以创新发展为内核(体现企业的核心价值),以企业内部管理为基础过程,以客户(供应商)及利益满足(顾客)为使命,充分保障企业的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完整、全面反映企业发展历程。下面对绩效的意义、绩效评价的含义及战略及战略绩效评价作具体说明。
(1)绩效的意义
企业绩效的定义有多种:指在一段时间内,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整体管理水平,及企业的经营者做出的贡献等。这些过程对企业产生的成长效果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具体形式,这是原财政部所认可的观点。企业绩效有两个方面:第一是以结果为目标的绩效,指在一个经营期间所有经营活动的产出成果;第二是以行为为目标的绩效,指为了达到既定的经营目标,管理层和员工所付出的所有努力[19-20]。
(2)绩效评价的含义
企业绩效评价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社会环境、企业内部及企业近期的发展状况、获利情况等因素所进行客观、具体的评价。绩效评价是指在某个时期,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管理者对企业的管理效果的评价[21-22]。企业的绩效评价是综合经济学和统计学方法创建反映企业内部真实财务状况及企业管理人员运用相关信息进行企业管理的一类项目。绩效评价可以客观、真实的反应企业的当前状况,能够对企业的未来提供指导性的一项重要工作。
..........................
2.2 平衡计分卡相关理论
2.2.1 平衡计分卡简介
BSC即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是目前常见的绩效考核方式之一,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客户、内部管理、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将企业的战略落实为可实际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根据解释,平衡计主要是通过图、卡、表来实现战略的规划,平衡计分卡发展经历三代发展。平衡计分卡是通过综合分析企业的短期、长期发展规划,逐步探索出的一种可规划、易实施的绩效考核和管理工具。将平衡计分卡用于企业的战略管理,则可以实现“将企业的发展愿景和发展策略融合到公司的组织管理中、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情况进行及时纠正、加强组织战略规划执行的反馈和学习”三方面的流程规划[26-29]。
2.2.2 平衡计分卡的指标设定
平衡计分卡理论主要涉及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对各维度的具体目标的设定做了如下解释:
1) 财务类
设定财务类指标应根据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选用相对应的指标。如果企业是处在成长期,那么选择的财务目标主要是依赖新客户、新市场、新服务来增加收入;如果企业处在保持期,则关注的财务目标偏向于企业的持续获利能力,要求投入产出的最大化。财务类指标有企业盈利能力、风险管理能力及成长能力等。
2) 客户类
客户是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要素,主要包括客户核心成果和客户价值。客户核心成果是指企业在客户、市场等方面需要完成的成果,使用较多的指标有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客户利润率及新客增加率、旧客保持率等。
3) 内部流程类
内部流程类主要分为企业创新管理、日常运营管理和售后服务流程三个基本流程,主要指标有成本费用利润率、存货周转率、技术产品研发投入占比、研发费用与营业利润比率。
......................
第三章 美年大健康集团战略绩效管理现状..................................14
3.1 美年大健康集团概述.................................14
3.1.1 美年大健康公司基本情况............................... 14
3.1.2 公司组织结构与人员构成............................. 15
第四章 美年大健康集团公司战略绩效评价分析...............................20
4.1 引入平衡计分卡的需求性分析................................ 20
4.2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目标及分解........................21
第五章 结论、对策和健康体检行业展望..................35
5.1 结论..............................35
5.2 加快战略绩效评价应用的对策........................... 36
第四章 美年大健康集团公司战略绩效评价分析
4.1 引入平衡计分卡的需求性分析
在 20 世纪末,美国著名学者卡普兰和诺顿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的相关理论,其核心思想参见图 4.1 所示。
首先,使用平衡计分卡作为企业的战略绩效评价方法,其主要思想是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角度进行分析。建立一套操作简单的、实践性强的绩效管理模式,通过这四个方面的综合,釆取取长补短的思想,在保持原有绩效关键指标不变的前提下,使四个维度下的各指标紧密结合,相互影响,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追求短期利益的可能性,为企业实现战略规划、价值增长指明了方向。
其次,平衡计分卡不仅仅是一种企业战略绩效管理方法,同时也是把企业规划的战略目标与实施过程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把企业战略目标通过这种方式转化为各基层部门的指标与标准,使各层级的企业员工更加清楚的了解其所在组织的战略目标,从而促进各组织间的相互协作,形成目标统一的企业战略。通过对美年大健康集团公司的战略绩效评价,不仅可以快速的进行绩效评估,还为同行业起到具有指导性的带头模范作用,同时为下一步的产品研制、质量监察、企业文化等方面提供参照,达到全方位、多流程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
第五章 结论、对策和展望
5.1 结论
本文以美年大健康集团公司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平衡计分卡和战略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研究,构建出美年大健康集团公司战略公司战略评价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公司战略绩效做了评价,全文主要结论如下:
结论一:以平衡计分卡为战略绩效评估框架,对公司的战略目标进行逐步分解。从四个维度构建了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客户维度权重最大,达到了40%,其次是财务维度和内部流程维度,分别是25%、20%,权重最低的是学习与成长维度,只有15%。通过分析,美年健康集团公司战略管理对客户维度最为重视,也得益于长久的客户积累,相比而言,学习与成长维度权重占比最低,从而也导致了公司员工素质提升较低,进而影响了公司的人才软实力,需要重新定位学习与成长维度对公司战略实施的重要性。
结论二:依托专家打分方法,确定战略绩效管理体系各维度的指标权重。本研究是基于平衡计分卡框架,在对具体战略绩效指标的评价过程中运用专家打分的方法,确定了美年健康集团公司战略绩效评价四个维度下的19个关键绩效考核指标的最终得分。其中,客户满意度、高端客户保持率、团检客户占有率、客户平均利润率等重要具体指标在客户维度占有很高权重,绩效评价得分处于优秀水平,是美年健康集团公司的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结论三:充分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对公司的战略绩效管理进行评价。将公司的战略绩效评价划分为4个维度,12个关键成功因素,19个关键绩效考核指标,最终形成美年健康集团公司战略绩效评价模型。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了美年健康集团公司综合绩效评价得分为71.49分,总分属于“中等”(74分-60分)。其中,美年健康集团公司在客户维度得分最高,为81.39分,表明集团公司在客户维度方面特别重视,且表现良好,具有很强的战略实施。评价得分较低的是财务维度(60.08分)、内部流程维度(67.47分)和创新与学习维度(69.46分),但后两个维度之间的表现分数差距并不大,而且它们都位于65-70分之间,发展相对平衡。相对来说,公司财务维度相对较低,是公司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这表明美年健康在规模快速扩张后面临着较大的负面影响,公司在并购过程中形成了较大规模商誉,如果被并购企业业绩不如预期,公司还将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因此公司应加强财务管理,控制公司规模以健康稳定的速度扩张,保持公司健康成长,谋求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