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 2001 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各个行业、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都尝试参与国际竞争,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国际化经营,企业得到快速高效发展。由于世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分散不均,有色冶金行业在国际上普遍实施国际化战略,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产业链布局水平及国际化经营能力成为衡量有色冶金企业实力的重要标志。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大型有色冶金企业在国家扩大对外开放政策的引导下,从资源分布、合理布局出发,整合资源配置,积极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取得一定成果。2008 年,中铝股份公司联合沙特 SBG 集团和马来西亚矿业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沙特杰赞 100 万吨/年电解铝项目。2009 年,中国五矿集团以 13.86 亿美元成功收购澳大利亚 OZ Minerals 公司主要资产,该公司为世界第二大金属锌生产商。2014 年,中国五矿集团与国新国际投资公司、中信集团等组成联合体,以 70 亿美元价格完成对秘鲁拉斯邦巴斯(LasBambas)铜矿的收购,这笔交易也是迄今为止国内矿业企业金额最大的海外并购。2018 年,中国黄金集团收购俄罗斯克鲁奇公司 70%股权,参与俄罗斯战略级资源的开采开发。中铝公司在秘鲁投资建设的世界级铜矿——特罗莫克(Toromocho)铜矿项目 2013 年建成后长期保持稳定生产和良性运营,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成功典型案例。上述企业在适应海外政治环境、社会人文、法律法规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同类型企业实施国际化经营提供了良好借鉴。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本文首先对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目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和区位选择、国际化经营战略等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综述,介绍相关管理工具,形成论文的理论研究基础,然后酒钢集团及其铝板块发展现状进行简要介绍,对酒钢集团铝板块开展国际化经营的进程进行了全面回顾,分析提出酒钢集团铝板块国际化经营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运用 PEST、五力模型、SWOT 等分析工具对酒钢集团铝板块国际化经营所面临的外部宏观环境、行业竞争环境、内部优劣势等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优化和完善酒钢集团国际化经营策略的意见建议。
1.2.2 研究内容
第一章绪论。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对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结构设计等进行说明。
第二章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理论研究基础,对国内外关于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全面回顾企业国际化经营动因、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国际化经营区位选择和国际化经营战略管理等经典理论,对相关管理学分析工具进行介绍。
第三章酒钢集团铝板块国际化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酒钢集团及铝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介绍,研究分析酒钢集团实施国际化的动因,全面回顾酒钢集团通过收购 Alpart 氧化铝厂实施国际化经营的过程,分析酒钢集团作出相关选择的影响因素,归纳出酒钢集团铝板块国际化经营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酒钢集团铝板块外部环境分析及行业竞争环境分析,主要对酒钢集团铝板块面临的全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资源技术环境等进行分析,运用波特五力模型对行业竞争环境进行分析。
............................
2.1.1 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因研究
一般认为,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是当代西方跨国公司国际化动因的起源,该理论认为,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决定性因素是产生于企业控制了技术的使用以及采取了水平或垂直一体化经营而使其拥有技术垄断性优势④。垄断优势带来的综合效益远远超过其不利因素对企业国际化经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跨国企业因此拥有了一定的优势,这个优势支持企业与本土企业开展竞争。该理论支持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对外投资时,可以充分利用其规模、技术、市场、生产要素等垄断优势,获取高额利润。
1970 年,以巴克利、卡森为代表的学者提出内部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国际化经营归因于产品的不完全竞争,国际化经营行为不仅存在于最终商品市场,还存在于中间产品市场①。也就是说,由于外部市场尚未完善中间产品的定价原则和交易机制,使得相关企业的市场交易成本升高,而企业通过开展国际化经营,可以使中间产品在内部转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总的来看,产品内部化具备了开发内部市场新机会、差别定价、提升对外议价能力等巨大的优点,目前大型矿业企业通过对外投资设厂、并购重组当地矿业企业、收购矿山等形式实现中间产品内部化,基本契合了内部化理论。
............................
自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在学习和借鉴国外企业国际化理论基础上,《跨国公司竞争与直接投资》①、《企业经营的国际化战略》②、《跨国公司经营优势变迁》③、《全球竞争:FDI 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④、《全球化、国际化条件下成功企业的经营规则》⑤等一系列著作研究,为我国的企业国际化问题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近些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维度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问题做了一些评述,发现面临的相关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和政策建议,还有一些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模式比较,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路径选择等。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第三章 酒钢集团铝板块国际化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5
3.1 酒钢集团基本情况..............................15
3.2 酒钢集团铝板块基本情况....................................15
3.3 酒钢集团铝板块国际化动因..................................16
第四章 酒钢集团铝板块外部环境分析及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24
4.1 全球宏观环境分析.....................................24
4.1.1 政治环境分析(P)......................................24
4.1.2 经济环境分析(E).......................................25
第五章 酒钢集团铝板块国际化经营策略研究.....................................34
5.1 酒钢集团铝板块 SWOT 分析........................................34
5.1.1 优势(S)..............................34
5.1.2 劣势(W).....................................35
第六章 国际化经营策略的实施
6.1 健全完善国际化经营的治理结构
6.1.1 优化组织结构,健全管控体系
公司实施国际化将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需要强有力的内部组织管控体系来保障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因此要摈弃过去重生产、轻管理的粗放管理方式,不断优化有利于国际化战略实施的组织结构。一是理顺管理体制,将 Alpart 氧化铝厂变更为酒钢集团子公司,由酒钢集团直接履行出资人职责。二是通过设计相关交易框架和合同条款,规避东道国相关法律规定,设置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发挥海外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管理层的作用,达到对海外公司重要事项和运营管理控制目标,推动集团公司国际化战略不折不扣得到落实。三是推进集团公司组织结构的改革,按照业务整合职能部室,构建大部室制,实施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四是将财务管理的主动权放在集团公司,直接向海外公司派出财务总监,负责海外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外派到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按照上市公司的规则向集团公司提供财务报告。五是建立适应集团公司国际化战略的海外公司管控模式,建立全面的海外公司及其管理人员的业绩评价指标和绩效考核体系,提高海外公司管控效率和发展活力,激励海外子公司及其员工为集团公司创造更多的效益。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本文首先对国际化经营相关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系统梳理总结,然后对酒钢集团铝板块国际化经营现状的回顾分析,对酒钢集团铝板块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研究分析,明确了酒钢集团铝板块的优劣势、机遇和挑战,对酒钢集团铝板块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提出了对策建议,从而完成了整篇论文的论述。纵观全文可以总结如下:
1.通过对酒钢集团铝板块国际化经营现状的回顾和动因的分析,充分认识到国产铝土矿将成为我国越来越短缺的稀缺资源和影响我国氧化铝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进口铝土矿将不可避免的影响到我国氧化铝工业的产业格局,国内铝行业相关企业将持续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能力。
2.从宏观层面看,企业在进行国际化经营时,要在海外市场的进入、产业布局以及目标客户等方面做出适当选择,来最大程度发挥自身的优势规避自己的劣势,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微观层面看,企业的治理结构、管控体系、人才储备等要与国际化经营的战略目标相匹配。
3.企业国际化经营中,与国外管理理念的融合、与当地相关产业政策的融合、与当地公共关系的融合至关重要,在国际化经营的初期,应该着力对东道国法律政策、社区关系、工会组织、历史遗留问题等进行梳理、排查、解决。
本文力求全面完整、有所创新地对酒钢集团国际化经营策略进行研究,但研究水平有限,无法客观、详细地分析每一个问题,在数据的收集分析、研究方法的选择上都存在缺陷,还留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一是本文对酒钢集团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没有很好地结合理论来分析研究,对资源类企业通过并购获取资源的通行做法缺乏必要的论述;二是本文对酒钢集团国际化经营策略的建议更多的围绕产业布局结构调整来论述,缺乏站在市场、管理、技术、文化等多个维度考虑问题的高度和深度;三是由于涉及到企业的商业机密,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核心数据都没有提及,相关策略的针对性有待加强,实施效果有待检验。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