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财务管理论文,本文首先分析了东方精工在并购行为实施前与被并购方的研发合作情况,研究了二者建立研发合作关系的动因、研发合作组织模式以及研发合作成果。然后对东方精工并购后的创新绩效通过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投入、专利申请数量以及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四个指标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并做出了总结。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企业便加快了进军国际市场的脚步,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主动“走出去”,开启了自己的国际发展之路。据商务部、外汇局统计,2020 年我国对外投资 9169.7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3.3%。跨国并购作为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之一,近些年,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交易金额及交易数量在不断上涨。自 2010 年至 2016 年,我国跨国并购交易金额从 347 亿美元上涨至 1506 亿美元,增长了近 4 倍;跨国并购交易数量从 268 个上涨至 738 个,增长了近 3 倍。虽然自 2016年之后跨国并购热潮有所退却,但在国家“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跨国并购依然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采取的主要方式之一。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经济实体,科学技术的创新于其而言是立身根本,没有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高新技术企业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此类技术密集型企业提高其创新绩效的方式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是自主研发创新,第二种是从企业外部获取其所需的创新资源。由于自主研发创新具有研发成本高、周期长的特点,大部分企业往往承担不起研发期间所需的高额经费,所以企业通常更倾向于第二种方式。而从企业外部获取创新资源的方式又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与其他企业或机构进行研发合作,二是通过并购方式获取其所需的资源。企业在选择自己的研发合作伙伴时,往往将目光投向技术发展更成熟的国外企业。但仅为合作伙伴,我国企业很难获得更为核心的技术,所以通过并购获得其所需的技术和资源成为了不二之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从研发合作的角度切入,探究研发合作驱动的跨国并购对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旨在为欲通过跨国并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企业提供一条新路径,即企业在与标的方有过研发合作经历,并对标的方的研发实力有所了解及评估后再实施并购,希望能够帮助企业通过更稳妥的方式提高自身研发实力和水平,促进自身技术发展,继而实现创新绩效的提升。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本文通过对以东方精工公司为例的基于研发合作的跨国并购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能够对研发合作、跨国并购及创新绩效相关的理论研究做出补充。以往学者对于跨国并购能否提高并购方创新绩效的研究,至今没有定论,且与研发合作相关联的研究较为少见。此外,国外研究多为实证研究,基于中国特殊国情,其研究结论与我国企业的现实需求不一定相符;而国内研究相较于国外研究起步较晚,相关理论体系还不完整。本文将目光集中于与标的方有过研发合作,并希望进一步取得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对该案例企业的分析研究,希望丰富跨国并购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理论体系。
1.2.2.2 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本文研究分析,为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提供一定建议,并对其的创新提供一条新路径,帮助其通过更稳妥的方式吸收外部技术创新知识,丰富自身理论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研发实力和水平,促进自身技术的发展。此外,本文还可为上市企业高管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一定思路,以使其能够优化自身资源配置,帮助其引导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研发合作
“研发合作”的概念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被提出,Katz(1986)在其关于研发合作的研究中指出,所谓研发合作是指所有参与研发合作的人员,根据在实施研发计划之前所签订的协议,将研发过程中所需的成本以及最终的成果共同承担及分享的一种合作形式[29]。这一概念与现今人们对于研发合作的认知大同小异。只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如今人们对于研发合作的划分更加细化。狭义上的研发合作指企业与科研机构进行以实现科研机构创造利润,企业技术发展进步为目的的项目合作;而广义上的研发合作指企业为了实现技术进步而参与的各种类型的合作,这就不仅仅限于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进行的合作,还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的合作。
本文中所提到的研发合作特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研发合作,凡是企业之间为了技术创新或者产品革新而签订协议,并进行共同研发的行为,均可被认定为研发合作。
2.1.2 跨国并购
跨国并购由并购概念引申而来,并购的内涵非常广泛,但一般指兼并和收购。当一个企业的并购对象为境外企业时,那么这个企业发生的并购行为称为跨国并购。跨国并购的定义与并购类似,只不过是将并购对象限定在境外。跨国并购包含跨国兼并和跨国收购,一般指某个企业为实现特定目的,通过购买其他国家某个企业的股份或资产的方式获取其控制权的经济行为。依照国际惯例,根据收购股权的多少,跨国并购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股权份额为 10%-49%的少数股权收购,二是股权份额为 50%-99%的多数股权收购,三是股权份额为 100%的全额收购。一般股权份额低于 10%的股权收购不被列入跨国并购,其被学界认为应属于证券投资范畴。
2.2 理论基础
2.2.1 知识基础观理论
根据知识能否清晰表达和有效转移,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分。从知识基础观角度对企业的概念进行界定,企业是一个知识处理系统,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是企业内的隐性知识。而企业内的知识以内部员工为载体,通过如文本、技术系统等各种手段实现部分或全部共享。但若是想要知识产生经济价值,仅仅共享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通过知识整合和创造。正是由于企业的这一特征,决定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两个重要任务:一是整合企业内部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创造出有价值的知识;二是从企业外部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知识。
从知识基础观角度看企业创新,一方面,企业若是想实现创新发展突破,可通过自主研发或从外部获取资源两种途径,而研发合作和跨国并购正是企业从外部获取资源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企业内部的基础知识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对于外部知识的整合和吸收,所以企业在选取研发合作伙伴和进行跨国并购标的时应考虑企业内部知识水平,尽量使内外部的知识水平相匹配。
2.2.2 开放式创新
开放式创新于 2003 年由哈佛大学的切萨布鲁夫教授正式提出。开放式创新的理念与传统的封闭式创新相对,传统的封闭式创新强调企业需要强有力地控制自己的创新,运用内部资源自主研发技术,并对技术进行封闭保密;而开放式创新则认为企业需要开放自己的创新模式,引入外部的创新能力,将自己本身所拥有的内部资源与引入的外部资源协调均衡,共同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
3 研发合作驱动的跨国并购概述.....................................14
3.1 研发合作驱动的跨国并购现状..................................14
3.1.1 对外直接投资中研发合作占比情况分析............................14
3.1.2 基于研发合作的跨国并购占比情况分析....................................16
4 东方精工跨国并购对创新绩效的影响.......................................21
4.1 东方精工跨国并购前研发合作情况分析...........................21
4.1.1 案例公司背景介绍.........................................21
4.1.2 研发合作模式............................21
5 结论及启示....................34
5.1 结论.........................................34
5.2 启示.........................................35
4 东方精工跨国并购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4.1 东方精工跨国并购前研发合作情况分析
4.1.1 案例公司背景介绍
广东东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东方精工)成立于 1996 年,其公司总部位于广东省佛山市。该公司于 2011 年 8 月在深圳 A 股上市。公司的主要产业链包含智能包装、智能物流和智能制造三大板块。智能包装板块的主要业务为智能瓦楞纸箱包装设备的研发、设计与生产,该板块的主要产品为智能瓦楞纸板生产线、瓦楞纸箱印刷包装设备等印前、印中、印后智能设备。智能物流板块的主要产品为智能仓储、智能搬运机器人等。智能制造板块的主要产品为舷外机、发动机等。
2011 年公司上市后,在公司“内生+外延”总体发展思路的指引下,公司开始进行其全球化产业布局。2014 年,收购 Fosber 集团,使其成为旗下全资子公司;2015 年,收购苏州百胜动力 80%股份;2016 年,收购意大利 EDF EUROPE S.R.L.(以下简称为EDF 公司)100%股份;2019 年,由其旗下全资子公司意大利 Fosber 集团收购了西班牙企业 Tiruña Grupo Industrial S.L 公司 70%的股权;2020 年,再次通过其旗下全资子公司意大利 Fosber 集团收购了意大利瓦楞纸板生产线老牌制造企业 BP Agnati S.r.l 60%的股权。在公司一系列的并购行为下,东方精工实现了国际化发展及全产业链延伸。
东方精工自成立以来,深知创新对其发展的重要性,一直将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的重要位置。东方精工在中国及意大利均设有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并每年为研发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截至目前,东方精工已获得 22 项发明专利、102 项实用新型专利及 4项外观设计专利。
5 结论及启示
5.1 结论
由于本文研究的是研发合作驱动的跨国并购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所以在选取案例企业时需要将企业的选取范围限定在跨国并购行为实施前曾与被并购方有过研发合作行为的企业之中。于是本文将曾与被并购方建立研发合作关系的东方精工公司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首先分析了东方精工在并购行为实施前与被并购方的研发合作情况,研究了二者建立研发合作关系的动因、研发合作组织模式以及研发合作成果。然后对东方精工并购后的创新绩效通过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投入、专利申请数量以及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四个指标的表现进行了分析并做出了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并购前的研发合作行为为企业并购后提高创新绩效打下了良好基础。首先,案例企业并购行为前基于获取先进技术和拓展海外市场目的的研发合作有利于其了解先进技术以及海外市场需求,扩大后续吸收其他技术知识的知识面,加快对其他技术的吸收与运用。其次,通过研发合作组织模式由非股权式变更为股权式,双方企业的合作不断加深,积累了一定合作及管理共同人员的经验,使得企业降低了并购后整合获取资源的管理成本,避免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消耗,帮助企业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研发成果,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创新绩效。因此,并购前的研发合作行为为企业并购后提高创新绩效打下了良好基础。
(2)基于研发合作的跨国并购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为吸收能力、自主研发能力、标的选择失败风险、管理成本以及技术的互补性。通过对本案例的分析,案例企业基于研发合作的跨国并购使得其在跨国并购行为发生前对被并购方的研发实力有一定了解,且为双方后续的研发合作积累了一定经验,从而降低了其标的选择失败的风险,减少了其在跨国并购后整合技术资源等其他所获取到的资源的管理成本,而管理成本的减少有利于降低其对研发投入的挤压程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提高吸收能力及自主研发能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