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江西省湖口县巩固农村金融扶贫探讨

发布时间:2022-05-22 21:27:38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金融论文,本文依据扶贫理论、金融排斥理论和公共福利理论等,运用文献分析法、理论与实证分析法和系统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江西省湖口县金融扶贫的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据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贫困问题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历史性的难题,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贫困问题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因此,大量的专家学者纷纷研究如何能够有效的改变贫困的现状进而实现国家发展。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一直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发展的速度。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城乡二元化结构、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一直处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状态,长期得不到大众的关注,群众生活越发窘迫不堪。自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概念以来,扶贫发力精准效果突显。从 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 2020 年末要实现既定的脱贫攻坚任务,到 2021 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文件着重指出,在 2020 年全国实现脱贫攻坚任务后,要继续设立过渡期,巩固脱贫成果。这也是脱贫攻坚战完成后向乡村振兴转变下的又一重大转折。但在转变的过程中要把握好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再次提醒我们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仍需上好扶贫的发条。

金融是一国经济发展的血液,在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金融是推进“三农”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抓手,农民借助信贷资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农业企业通过金融支持扩大再生产,农村发展同样离不开经济金融的支持。近三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中均指出“三农”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特别是在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的推动作用越发重要。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家金融扶贫政策,开展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巩固农村金融扶贫的研究,既符合国家政策的变化,又贴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

金融论文怎么写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过去的几十年间,国外有大量的可参考的金融扶贫研究案例、公共政策的学术研究,从贫困地区的具体情况、政策执行的效果和结果的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有效性的分析。

早期,英国学者朗特里(Rowntree 1901)提出了“绝对贫困”理论,认为家庭的总收入较低导致无法支撑起家庭生活的必要开支,长此以往使得家庭生活陷入困顿的状态。

后期,美国学者纳克斯(Ragnar Nurkse 1953),在前者理论基础上发展得出“贫困恶性循环”这一理论,认为如果想要彻底摆脱这种情况,就需要从投资规模着手,加大投资力度和扩大投资范围,并为各部门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实现互利共赢,形成利益链条摆脱贫困恶行循环。

在此基础之上,美国学者纳尔逊(NelsonR.R 1982)提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人均收入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更多的是人口增长的速度超过了国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因而发展中国家想要实现快速发展,需要加快投入和产出,使得增长速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脱离低收入贫困现状。随后,关于金融脱贫对策的研究大量涌现,以下是不同时期的代表性理论。

Shimeles(1984)和 Zerfu(1985)研究发现信用评价机制的不健全导致金融机构越发对贫困人群的不信任,加大了信贷机制对贫困群体的限制。同时,斯蒂格利茨(Stiglitz1993)也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和广度,减少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形成合理有效的信用环境,带动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

进入 21 世纪以后,Efrem Gare dew(2011)和 Mats Sandewall (2012)通过对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发现金融机构和农民高额的信贷成本成为阻碍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提出通过提高社会信用度和社会资本聚集程度等方式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公共政策

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 Wikon 1905),认为政治制度是整个公共政策体系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共政策的制定,并影响后期公共政策执行的效果。哈罗德•D•拉斯维尔(Harold D.Lasswell 1923)提出了科学的制定和执行政策的理论,并认为公共政策的科学性直接决定了公共资源的有效分配。托马斯 R・戴伊(T.R.Dye 1928)则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的作为与不作为的主要区别。

总体上,公共政策理论是政府部门为了处理社会上各类问题,协调各种关系,制定的各项制度,规范各种行为的理论。

2.1.2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为促使农村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全方位发展的重要论述。具体指出,三农问题关系到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尤其与民生息息相关,在十九大背景下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题中之意。然而,我国二元化结构矛盾突显,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乡村更为明显,发展好乡村经济是解决我国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同时农村地区也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被忽视的地方,而实施乡村振兴正是脱贫攻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在 2020 全面实现脱贫攻坚的胜利后,绝对贫困已基本消除,而整体上相对贫困有扩大的趋势,因而为了保住脱贫攻坚的的重要成果,就必须以发展的视角看待贫困问题,确保扶贫效果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福利理论

公共福利理论认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是理论的核心,提升公共福利为最大的目标。在公共福利理论中政府是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和执行者。理论强调以保障社会公众的利益为前提,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以此为目标导向。同时理论认为公共福利的具体执行为个人,因而在保证社会公共性的同时也需要关注个人的利益和福利,但强调必须以社会的公共福利为优先保证。因此,该理论以社会公共福利为主体,以改善个人福利为补充,从而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既保证社会的公共性也考虑到个人利益。

2.2.2 反贫困理论

反贫困理论由资本主义社会理论演变而来,由于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下无法进行逆向调节来保证贫困者脱贫致富,反而促使贫富差距加大。该理论认为需要政府这个有形的手来调节市场,保证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从而达到反贫困效果以保证社会的稳定。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导致反贫困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因而决定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下是无法实现反贫困。而进入 20 世纪,西方国家学者认为并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引起社会贫富加剧,而是政府政策制定不当、执行不到位造成的。兰克(Mark.RRank 1936)认为反贫困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参与应对,而不仅仅是政府出台相关文件,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文森特 (Vincent)通过对过去一百年内的历史研究发现,贫困是各方面历史因素共同形成的,并在不同时期反复形成并加以累积,从而形成了相应的贫困阶级。并认为通过政府施策可以减缓贫困人群的发生,但无法破除已形成的贫困阶级,因此鼓励政府量力而行,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保证不新增贫困人口即可。

金融论文参考

3 湖口县巩固农村金融扶贫现状与问题...............................10

3.1 湖口县农村金融扶贫现状分析................................10

3.1.1 农村金融扶贫主体..........................................10

3.1.2 农村金融扶贫政策...............................10

4 湖口县巩固农村金融扶贫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15

4.1 农村金融扶贫主体体系建设不完善.................................15

4.1.1 金融扶贫主体体系不完善....................................15

4.1.2 金融扶贫主体责任不明确.............................15

5 完善巩固湖口县农村金融扶贫的对策................................21

5.1 激发农村金融扶贫活力..............................21

5.1.1 明确金融扶贫主体责任.................................21

5.1.2 提升金触扶贫机构积极性.....................................21

5 完善巩固湖口县农村金融扶贫的对策

5.1 激发农村金融扶贫活力

5.1.1 明确金融扶贫主体责任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明确金融扶贫的主体责任有利于避免相互之间推诿责任,进一步提升扶贫工作效率。目前,湖口县金融扶贫的主体责任在于政府,而具体工作的实施则涉及到众多部门,因而对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责任刻不容缓。

首先,2020 年扶贫攻坚任务的完成,进入到乡村振兴的过度阶段,对金融扶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求政府各部门通力合作,完成金融扶贫的整合工作,作出具体的职能和职责的划分。要在强调政府主导性的同时,强化金融机构的市场主体定位,最大程度的发挥联动作用。

其次,在进一步具体细化职责过程中,湖口县要在了解本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有效的建立主体责任体系,包括但不仅限于政府部门的主导责任的落实,监管的实施细则和涉农金融扶贫机构的职责和范围等,要保证各方共同发力,精准应对各种情况,为进一步深化金融扶贫打下良好的基础。

5.1.2 提升金触扶贫机构积极性

为提升金融机构在扶贫中的积极性,参与并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应积极通过考核机制和补偿机制完善对金融机构的管理。

首先,湖口县政府应立足于当前金融机构扶贫不主动不积极的现状,通过把涉农金融扶贫机构纳入年度政府考核体系,应用考核结果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参与金融扶贫,并给予相应的财政补贴。

其次,通过政府政策的传导和考核机制的引导,金融机构应把金融扶贫纳入年度的经营管理决策中,通过外部政策的优惠性积极做大扶贫贷款和金融扶贫产品,同时整合相关行业资源加强机构之间的合作,减少因机构间信息交流不畅带来的损失,同时县域金融法人机构要把金融扶贫的考核指标纳入到日常业绩考核中,增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内生动力上激发金融机构对扶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 总结

本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探究湖口县金融扶贫如何在五年的过渡期内实现平稳过度,一方面防止贫困户返贫致贫,另一方面巩固金融扶贫成果。依据扶贫理论、金融排斥理论和公共福利理论等,运用文献分析法、理论与实证分析法和系统与归纳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江西省湖口县金融扶贫的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据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