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企业管理论文,笔者认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品牌价值的空间溢出效应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但在实证指标和空间模型的选取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说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品牌价值两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因此,构建一个完整标准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和区域品牌价值衡量指标体系,并且立足于某一个具体的区域,针对这个地区特点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建议是笔者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科技创新工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拥有强大的科技,只有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因此,要想提高我国综合实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品牌作为体现国家软实力的杰出代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十三五”期间,国务院就加强我国品牌建设出台了指导意见,其中明确强调,科技创新是加强品牌建设的强大动力。因此,探索科技创新视角下品牌价值的提升研究,成为现阶段研究的重要课题。
2020 年,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的全球最有价值的 100 个品牌中,超过半数来自于美国,排名前十的企业中,高科技创新型的企业占据 7 家,如表 1。
从表 1 可以看出,排名前十的企业中,高科技企业有 7 家,其中美国占据了 5家,而我国只有华为一家入围,其品牌价值与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亚马逊和谷歌公司品牌价值相差约 1000 多亿美元,说明我国的高科技企业品牌价值排名与美国差距巨大。在全球化市场布局下,未来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争将会是科技创新的竞争。我国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要想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
1.2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建立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得出了我国 28 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得分,丰富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次,本文引入了空间计量模型,探究空间因素下区域科技创新对品牌价值的空间溢出效应,发现一个区域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不仅能拉动自身的品牌价值,而且还能使其周围区域的品牌价值得到提升,丰富了品牌价值研究的相关理论。
实践意义:品牌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一种新型表现形式,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品牌经济的直观表现就是品牌价值。品牌经济反映了该区域的经济软实力,是区域发展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品牌经济的好坏能客观影响区域的知名度,比如提起深圳,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概念,拥有一大批代表中国高科技创新水平的企业,打造了优秀的城市形象,提升了城市的竞争力,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投资。2016 年,仅华为、腾讯等 20 家企业就实现增加值 5171.42 亿元,占全深圳市 GDP 比重的 26.5%。
随着人口、资源等红利优势的逐渐消失,经济发展方式转向高质量发展,整体经济正处在从要素驱动和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创新是驱动品牌发展的源动力。2018年,华为研发费用高达1015亿元,约占广东全省研发经费37.5%,2019 年华为公司年增加值达到 1000 多亿元,约占深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10%。由此可见,科技创新对于企业品牌价值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强大推动作用。提升区域品牌价值,实施品牌战略,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现实选择。因此,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探究区域科技创新对品牌价值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品牌战略发展,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核心概念及基础理论
2.1 核心概念
2.1.1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的主体可以是企业、研究机构、区域等。
结合本文的研究情况,将科技创新定义为:在一定区域内企业、学校、科研机构或自然人等在科学技术领域具备发明创新的综合实力,并通过构建研发经费内部支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政府科技投入、专利申请受理数、专利授权数、国内论文数、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高新技术企业个数等 8 个指标,运用熵权法进行量化,计算出每一个区域科技创新的得分,并以此得分对各区域科技创新实力进行排名。
2.1.2 品牌价值
品牌价值,价值理论使得品牌价值有许多不同的含义。根据劳动价值理论的定义,品牌价值是品牌客户、渠道成员和母公司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联合行动,能使该品牌产品获得比未取得品牌名称时更大的销量和更多的利益,还能使该品牌在竞争中获得一个更强劲、更稳定、更特殊的优势。这一定义强调了品牌价值的构成因素和形成原因;而根据新古典主义价值理论的定义,品牌价值是人们是否继续购买某一品牌的意愿,可由顾客忠诚度以及细分市场等指标测度,这一定义侧重于通过顾客的效用感受来评价品牌价值。
本文对品牌价值的定义为:品牌价值是指品牌在某一个时间或者空间维度中,用类似有形资产评估方法计算出来的金额。在量化品牌价值时,本文采用世界品牌实验室的方法,即品牌价值=企业调整后的年业务收益额×品牌附加值指数×品牌强度系数。
2.2 基础理论
2.2.1 创新理论
作为基础理论,创新可以追溯到 1912 年哈佛大学专家教授熊彼特(Schumpeter)的《经济发展概论》。熊彼特在他的经典著作中明确指出:“独立创新是指引入一种新的‘新融合’,将规模经济和制造标准纳入制造管理体系。”熊彼特独特的创新方法在研究领域对经济发展观的发展过程产生独特影响,也成为对其经济发展观的发展过程进行科学研究的关键。熊彼特认为,资产阶级经济发展的旧平衡与新平衡实现的关键来自内部能量。其中最重要的是创新,它恰巧引起经济发展和发展趋势。熊彼特明确提出了“第二波”的定义,其依据是自主创新的“纯粹方式”,即自主创新的起伏,其特点是需求,价格水平和项目投资激增,投机性的个人行为显着增加,从而导致错误和过多的项目投资。
2.2.2 投入产出理论
投入产出理论最早是起源于美国。是在 1931 年由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里昂希夫(W.Leontief)教授提出并对此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之前年度的相关资料的深入挖掘于五年后出版了《美国经济制度中投入产出数量关系》,在书中第一次将投入产出的基础理论作为此类型项目的参考理论提出,并对基础的理论体系及纲要进行了论述,尤其是对投入产出表的概念及使用进行了重要叙述。首先建立一个可以模拟现实社会经济结构和产品二次生产利用的模型,此模型主要以研究投入与产出为方向,其次对模型进行进一步研究,例如研究模型中有经济利益的单位,针对这些单位的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途径则是以投入产出表建立有关数学方程。投入产出理论不仅对经济增长有重要贡献,近些年也逐步在研究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方面有所进展。
3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及其品牌价值的现状分析 ............................ 14
3.1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 .............................. 14
3.1.1 反映区域科技创新的体系的构建 ...................................... 14
3.1.2 区域科技创新投入情况分析 ....................................... 16
4 基于熵权法的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 28
4.1 研究方法的选择依据 ................................. 28
4.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29
4.3 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计算 .................................... 33
5 区域科技创新对其品牌价值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 39
5.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39
5.1.1 全局莫兰指数 .............................. 39
5.1.2 莫兰散点图 ........................................ 41
5 区域科技创新对其品牌价值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5.1 空间相关性检验
5.1.1 全局莫兰指数
陶长琪等(2014)认为在开展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前需要对因变量的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84]。本文的因变量为区域品牌价值。因此要对 28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区域品牌价值的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当前,探索空间数据分析的空间相关性,主要是利用全局相关性与局部相关性。全局相关性,用来分析空间经济数据在整个时空系统中表现的相关性情况;局部相关性,则是分析局部区域子系统表现出的相关性情况。综合当前国内外学者的空间计量研究来看,大多数人采用 Moran,s I(莫兰指数)来进行全域空间相关性和局部空间相关性的度量。
Moran,s I 指数可以看作是观测值和它的空间滞后之间的相关关系数,变量𝑥𝑖的空间𝑥𝑖在领域 j 的平均值。因此,Moran,s I 指数的取值一般在-1 到 1 之间,大于 0表示正相关,值接近于 1 时表明具有相似的属性集聚在一起(即高值与高值相邻,低值与低值相邻);小于 0 表示负相关,值接近-1 时表明相异的属性集聚在一起(即高值与低值相邻,低值与高值相邻)。如果 Moran,s I 指数接近于 0,则表示属性是随机分布的,或者不存在空间自相关性。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本文选取2004年至2019年中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相关数据,首先,通过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运用熵权法,对我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其次,又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了区域科技创新对区域品牌价值的空间溢出效应,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6.1.1 我国区域之间创新能力不平衡矛盾突出
当前我国区域之间创新能力不平衡矛盾突出,各省份之间创新能力差距较大。在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如广东、北京、山东等,其科技创能力较强;在一些经济发展落后的省份,其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在第4章用熵权法算出的区域科技创新得分中,排名第一的广东和最后一名的海南,得分差距达到了0.76,并且根据排名可以看出,当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大体上呈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层级依次递减情况。在科技创新投入方面,由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达,在科技创新上投入的财力和人力也得以占据优势。另外,由于其基础设施完善和生活水平较高,优秀的科研人才和高校大量向东部地区集聚,使得中部和西部地区得不到充分的科技创新资源,从而导致一种恶性循环现象,使得东部地区创新能力越来越强,中西部地区创新能力越来越弱。
6.1.2 我国区域品牌价值间存在正向空间相关性
我国区域品牌价值存在空间相关性,且与区域科技创新的空间分布有着极大的相似性。2004年至2019年,莫兰指数均能通过统计显著性检验且都大于零,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省份的区域品牌价值在空间维度上并不是随机分布,而是存在一定的正向空间相关性。通过观察莫兰散点图和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得分发现,处于第一象限即高-高(H-H)集聚形式的地区,不仅区域品牌价值高,其科技创新能力也强。比如广东、江苏、山东等地区。而处于第三象限低-低(L-L)集聚形式的地区不仅自身的品牌价值较低,其科技创新能力也比较弱,比如新疆、海南、广西等地区。由此可见,我国各地区区域品牌价值的空间分布与我国各地区的科技创新集聚形式基本吻合。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