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模型的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评价探讨

发布时间:2021-07-15 21:42:47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水平差异化显著,相比于组织力和创新资源潜力,驱动力对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影响更为显著。根据驱动力、组织力和创新资源潜力的相互协调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水平,带来了整体创新绩效的提升。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自从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提出“创新”这一发展主题后,创新在多个社会层面、多个科学领域随即成为了关注焦点。随着创新在各行各业的全面实践,多数学者开始将创新学与生态学理论相融合来研究日趋复杂的创新网络,自此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逐渐走入公共视野。伴随着创新主体多样性的扩展,创新生态系统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小到个体、高校、企业,大到城市、国家、社会层面。21 世纪初期,美国市场竞争力委员会在一篇题为《创新美国应对新时期接受的挑战与改变》的社会创新报告中指出,在社会创新发展大环境下,为了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需要建立一种包括政府、企业、教育机构和个体的创新式合作关系,以此构成新世纪独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至此,创新生态系统在社会经济发展大背景下不断进行演化,形成了以市场为主体,政策经济相适应,文化大繁荣的创新发展格局。
由于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呈现出复杂、动态的特征,考虑到系统创新主体多样化、创新要素多元化等因素,创新主体之间如何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创新要素是否处于合理的健康水平,这些相关创新因素的研究还比较零散。另外,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大发展环境下,动员多样化创新主体间进行协同创新发展,集聚个体、产业乃至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是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发展趋势。自从我国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城市作为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基本的组成单位,越来越受到政府、学界和媒体的关注。我国关于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和重点布局兴起于 21 世纪初,2005 年国务院提出“创新型国家建设”重大国家战略目标任务,并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中指出力争到 2020年进入创新生态城市发展行列。至此,国内许多城市也都相继出台建设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政策,并将提高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1]。
.............................

1.2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2.1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具体体现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上,主要涵盖相关理论综合分析,健康性评价体系系统分析,以及采用熵值法、云模型评价方法等方法进行研究论证。
(1)文献分析
通过学习和总结创新生态系统有关理论,加强对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机制、演化、评价等研究内容的认知,根据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成果梳理与研究拓展。
(2)系统分析
通过对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研究成果进行理论分析,系统结构要素进行结构化分析,本文设计出包括系统健康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并基于样本城市的选取,评价数据结果总结处理等逻辑框架,最后对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提出对策建议,进行研究系统分析总结。
(3)计量方法
基于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评价体系构建,对样本城市收集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采取熵值法获得各项评价指标权重,同时结合云模型评价方法进行健康性评价实证分析。

图 1-1 技术路线图
图 1-1 技术路线图

.........................

第 2 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通过参考现有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研究理论成果,结合我国创新型城市发展相应情况,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可定义为以城市为主体的范围内,由参与创新发展活动的多个创新生态系统子系统所组成的网络体系。一是创新生态群落子系统,包括政府、企业、中介服务机构、高校及科研组织等要素;二是创新生态资源子系统,包括创新人才、创新资金、创新设备、创新网络、市场资源等要素;三是创新生态环境子系统,包括政策制度、文化教育环境、自然环境等要素;四是创新生态基础子系统,包括生态创新成果、生态创新专利、相应技术标准等要素。通过各子系统之间各项要素的自由配合与共同作用,以此形成具有动态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创造力,最终形成涵盖全方位特殊能力的、涉及面广泛的有机整体[55-59]。城市创新创新生态系统在形成之后,创新主体依据相应的系统内部的动力与生态环境支持,通过系统整合及结构变革,促进城市内有关创新活动的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的聚集,由此推动政策制度与创新环境的创新,发挥其在城市产业、经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最终实现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促进创新主体与生态平衡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复杂动态系统,具有一些特殊的内在特性。第一,竞合的创新机制,使得创新生态系统中创新与竞争环境的不断适应。与自然生态系统中所描述的生命体优胜劣汰的生态特征相同,主体的创新活动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需要与各类创新主体形成一种紧密相连的创新机制,这样创新主体才能继续运行。正如硅谷公司能够在美国高技术产业领域成长壮大那样,通过企业竞合机制和创新环境的有效融合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创新生态系统是否具有高效的创新能力是评判其好坏的重要标准。第二,多样的创新主体,一个健康的创新生态系统往往存在创新群落聚集趋势,使得新旧产业之间相辅相成。创新群落通过资源、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进行交流与合作,形成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在交互式创新网络的不断融合发展下,形成系统的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创新生态系统内创新主体的多样性是各个创新层面种群多样性与应对各类创新环境所表现多样性调节的统一。
...............................

2.2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理论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概念在学术界尚未形成共识。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是创新生态系统的一种创新形式,其健康性主要参考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性概念。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可将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定义为,当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受到内外部环境干扰时,该系统的创新活动影响较小,并且系统组织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创新产出正常进行,系统创新活动与成长潜力不存在危险[60-63]。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受到内部组织、环境因素作用时所呈现的特性和功能;二是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应对外部复杂环境的能力,其中包括系统在正常状态下的抵抗力和系统在偏离平衡状态下的恢复力;三是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成长能力,创新生态系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物质基础条件和创新环境的支持,其健康性表现在系统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成长能力。如果某个创新生态系统其组织结构一成不变,应对创新环境能力较差,那么该系统的自身协调能力就相应较差,抵抗风险能力就越弱,因此提升创新生态系统的成长能力是保证系统健康性的关键。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表现为各类创新主体融入组织、环境等要素所引发的信息、技术、知识等创新活动全要素流动,以形成系统健康、稳定、平衡发展。

图 2-1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图
图 2-1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图

...........................

第 3 章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评价体系构建........................20
3.1 构建原则...........................20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0
第 4 章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评价实证分析...................28
4.1 评价城市的选取.....................28
4.2 数据来源.............................28
第 5 章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发展对策分析...............36
5.1 充分发挥驱动型政府平台作用...................36
5.2 根据城市组织力优势来合理规划创新路径.................37

第 5 章 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发展对策分析

5.1 充分发挥驱动型政府平台作用
在一个创新生态系统中,企业、高校、政府、个体等元素构成了形成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驱动式发展模式,通过合理的划分机制形成相对稳定、相互支持的政府平台作用,改变系统整体的设计规则,可以形成生态系统层面的构架创新。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是建立在那些服务、设施、技术等能够为创新主体创造绩效与价值的平台之上,提供平台的核心功能才能实现驱动式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中的合理作用,建立一个稳定的、可预见的外部环境,调动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民众的积极性,为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发展创造条件。在互联网时代,政府作为公共数据的所有者,发挥着信息资源的驱动作用。政府可以通过数据开发平台建设打破信息孤岛的困境,推动信息资源的有效流动,从而降低市场信息的搜寻、扩散成本,为企业和个人创新活动的展开降低门槛。而充分利用平台手段加强政府和企业以及个人的互动、联系,也是政府创新资源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如政府整合各种创新资源信息,鼓励企业设立科研机构,增加小微企业数量和科学技术服务企业数量,吸引外部人才,为企业提供政策服务与信息支持,着力于增加城市人才发展的全面性,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降低企业设立和初创的成本,为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大对创新创业的宣传和鼓励力度,点燃创新激情,为城市创新活动提供足够的成长空间。一方面平台型政府是一个信息的交流共享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实现企业与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有效配置,增强创新主体的创新力。另一方面平台型政府也是一个服务平台、监督平台,维护着公平稳定的外部制度环境,营造健康的创新氛围,为技术创新提供基础性条件支持和公共性服务保障。发挥驱动型政府的平台作用能够有效地加快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驱动发展,提高城市创新效率,促进城市创新主体间实现协调发展,促进市场需求下的科技进步。
..........................

第 6 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本文以十个国内创新型城市为例,开展了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研究总结如下:
(1)本文创设了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的评价体系,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的测度主要包括驱动力、组织力和创新资源潜力三个层面,其中驱动力方面从政府驱动力、市场竞争驱动力、科技发展驱动力、企业家精神这四个健康性方面展开;组织力方面从创新主体多样性、成长性、竞合性、开放性这四个健康性方面展开;创新资源潜力方面从科技资源潜力、基础设施资源潜力、人力资源潜力、资本资源潜力这四个健康性方面展开,从而科学全面地反映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情况。
(2)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水平差异化显著,相比于组织力和创新资源潜力,驱动力对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影响更为显著。根据驱动力、组织力和创新资源潜力的相互协调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水平,带来了整体创新绩效的提升。
(3)通过评价结果分析,分别从提高创新驱动能力、加大组织优化与人才投入、构建城市开发式合作环境等方面提出促进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及对策措施。提升城市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举措包括:应充分考虑发挥政府平台作用,增强城市创新生态系统驱动力水平;根据自城市自身组织力优势动态规划创新路径;提高城市自身资源潜力和关注度,营造健康的创新氛围;加强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健康性发展。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