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景观毕业论文,本文在对分析对比校园环境规划中实际存在和潜在的发展问题,以校园历史文脉传承为立足点,以因地制宜为设计的基本原则;依据科学理论提出了具体的更新和解决策略,构建出一个能够传承历史文化底蕴的高校景观环境。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2019 年 6 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深入贯彻党和第十九届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加快推进现代化教育建设的脚步。对于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我国的高校建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阶段。1998 年开始的高校扩招的战略,大大缓解了之前接受高等教育难的状况[1]。但与此同时,随着在校师生规模的骤增,也给学校的办学条件与基础设施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各高校纷纷通过校园的新建、扩建以及改建的方式来应对难题,但是由于规模大、周期短,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内在文化的缺失的现象,缺乏对于地域文化精神、环境生态、校园规划创新、学校特色延续性的重视,导致目前一些高校的文化内涵与景观环境并不相符等问题[2]。所以,在此背景下,高校景观更新设计已成为当代的新课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现如今,高校的建设和社会经济体系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校的景观环境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力,高校的建设规划从一开始的以自然景观为主到现在的人为干预的景观校园建设,使得校园景观正在不断的进步与完善,同时也为未来人才的吸引和培养奠定了基础。校园景观对比其他景观类型在人员数量、功能需求、交通动线等各各方面都有着本质的区别[3]。它是校园整体文化氛围的表达。从提升校园基础设施与校园文化氛围,提高整体景观环境质量,达到形式上与精神上的统一,摆脱校园整体趋同的恶性循环。兼顾艺术、人文、生态和功能,为校园景观赋予新内涵是一个极具探索价值与思考价值的问题。高校校园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的更新与前进,它呈现了一定时期背景下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和趋势,体现了人们对于科学和理想的精神文化追求[4]。校园景观环境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参与场所,多层面的增强社会互动需求,其存在形式与文化底蕴,能够唤醒人们内心共鸣,增强校园归属感。
国外最早的高等学府于 3、4 世纪在欧洲创办,其主要目的是为宗教服务,被披上至高无上的宗教外衣,此时并无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独立自由的高校空间是从 17 世纪逐渐演变而成的,在 19 世纪后,民主自由的精神进入高校,使萃萃学子们沉浸在浪漫自由的学习氛围中,高等教育和校园景观自此便开始了迅速发展[5]。信息技术的不断更迭从 20 世纪开始突显,让校园规划更加丰富多彩,电子工业化发展给传统教育形式带来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交流逐渐增加,同时高等教育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让校园的规划形式更加科学且多元化,促使高校景观向着社会化的开放体系方向转变。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研究的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
2.1.1 高校景观定义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生活环境的质量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已无法止步于物质层面上,更多的则是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丰富。景观的概念逐步进入公众的视野。“景观学”是生态学、风景园林学、地理学与规划学等不同学科的综合体[10]。“景观学”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些学科的重要性。正如本文所使用的,“景观设计”指的是结合周边环境的整体设计,而周边环境是人文元素和自然元素的构成体。以人为本,以周边环境,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对于高校景观的设计不仅是有形的物质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布局,还包括无形的精神文化层面,校园环境景观则是这两者的相互融汇的综合体现[11]。
2.1.2 景观更新内涵
景观设计是一种具有时间和空间双重性质创造活动。它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每个时代都赋予它不同的内涵,它是一个创造和积累的过程[12]。对于,通过对不能满足时代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的景观进行合理更新,最终为了给人们提供新的休闲、活动的空间。创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环境。满足时代发展下对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2.2 理论依据
2.2.1 景观规划设计学
关于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意义不仅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园林艺术,更注重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性和协调性。约翰 O 西蒙兹(JohnO.Simonds)的《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和其他著作中表明了很多充满哲理的现代设计理论[13],并融入了对于景观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等的辩证思想。“景观三元论”是刘滨谊老师提出的,这其中的思想包括了群众行为心理、视觉景观形象和环境生态绿化三个方面,为现代化发展而形成的新景观与传统意义的园林艺术相区分又相融汇。在体现传统园林设计时融入新的思考和体验。
2.2.2 环境心理学与环境行为学
环境心理学作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产物,这一说学于美国二十世纪中期被提出,其主要作用是用来解释不同环境下人类活动与其心理活动的变化关系。[14]它是建筑环境学与社会心理学相结合的具体体现。在进行设计时,建立的良好的心理体验舒适度成为环境心理学层面的首要任务,通过对原有景观区域内整体氛围等进行优化,从人类行为特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入手,研究不同人心理活动变化而产生的不同需求。[15]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层次的交流和休闲空间,增强外部空间活力,促使主体产生自发性的社会活动,而提高校园内景观使用率,以此提升对校园产生的归属感。
2.2.3 地域文化理论
地域文化理论是研究的基于不同地区传统文化而产生的文化差异现象,这样的差异是在特定时期下人在长期的历史沉淀及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层面发展升华到精神层面所展现的结果[16]。在高校景观中起指导作用,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景观的整体规划走向,在实际设计时不仅仅要考虑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其中历史、经济、艺术、文化、宗教和当地习俗等都是包含于地域文化理论中的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将地域文化符号化,将文脉传承与创新融到入设计之中,成为设计的要点[17]。
第三章 高校校园景观更新策略研究...............................16
3.1 更新原因分析.......................................16
3.1.1 政治、经济的因素........................................16
3.1.2 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要求......................................16
第四章 青海大学校园景观更新设计.................................21
4.1 前期分析...................................21
4.1.1 校园概况............................21
4.1.2 区位分析.........................................22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44
5.1 结论..........................................44
5.2 展望.......................44
第四章 青海大学校园景观更新设计
4.1 前期分析
4.1.1 校园概况
青海大学简称“青大”,坐落于“夏都”——西宁市的城北区,青海大学的历史可追溯到 1958 年,建校初期命名为青海工学院。在 1988 年正式更名成为青海大学,为学校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校园内整体地势区位优越,土质利于植物培育,平均海拔为2243m。校区占地面积 2883 亩,校园内建筑占地面积为 60 万平方米,其中教学建筑及行政建筑用地 20.3 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面积 1.18 万平方米。整体规划分布南北作为主轴线由东西两部分景观节点串联,在设计新的校园景观过程中以原有分区为基础进行景观提升,营造优美宜人的新校园环境。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当前形势下要求高校景观不停的向前发展。教育事业呈井喷式发展速度,一些历史深厚的校园空间无法继续承载时代发展下教育事业空前的规模所带来的现实问题,当前的教育环境需要更大的空间载体。学生作为新时代发展的见证者,他们追求自由、敢于创新,需要有着强大包容性的新型校园环境。兼备生理功能性和心理审美性的需求,让学生们在舒适,安静的校园生活中体验自然,深刻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高校景观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环节,提升校园自身环境宜也使得自然景观和现代城市相融相辅,让城市中的生态环境得到提升的同时,对社会也展现了校园文化的教育意义。
本文在对分析对比校园环境规划中实际存在和潜在的发展问题,以校园历史文脉传承为立足点,以因地制宜为设计的基本原则;依据科学理论提出了具体的更新和解决策略,构建出一个能够传承历史文化底蕴的高校景观环境。在论文写作期间经历了因新型冠状肺炎隔离的时期,疫情打破我们原本的生活节奏,由国家教育部发出延迟开学并开展网络教学的通知,“停课不停学”是这一特殊时期下对教育技术应用挑战和检验,但无疑对传统的教育形式产生巨大的冲击。教育事业产生了时代性的变革,信息时代下校园环境的建设需要跟随时代要求不断的发展。
高校校园是培养国家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场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阵地。因此,高校校园景观的研究将是需要持续探讨的课题。
(1)延续校园文脉、突显校园特色
时代在不断的变化,延续校园文脉、彰显校园个性是学校建设一直要遵循的原则,也是学校不断向前发展的源源动力。因此,如何更好的传承校园文化、突显校园特色是我们将一直需要研究的课题。
(2)生态校园建设
生态校园包括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创建自然可持续的校园环境与和谐舒适的人文生态环境也是我们需要继续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