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乌拉街镇历史景观保护与更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0 21:42:45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景观毕业论文研究,本文将研究的创新点定位于共生理论与历史景观保护更新结合上,全文通过整理共生理论与历史景观的相关概念,搭建历史景观共生系统,研究历史景观中各要素的共生关系,以达到共生要素之间的和谐共存和循环发展。结合相关资料收集的基础下,对乌拉街镇进行实地调研,并进行现存问题的整理分析,明晰对乌拉街镇保护与更新的价值。构建乌拉街镇共生体系,优化整体环境、空间功能、景观布局与和谐发展的景观生态系统,形成共生的整体规划布局。对乌拉街镇历史景观保护与更新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为古镇历史景观保护与更新寻找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中国从不缺少文明的印记。历史古镇遍布全国各地,每个地方都用独特的方式构筑其特有的生活聚居地,形成独特的民俗文化并发展演变成我们如今所见的历史古镇。每一个历史古镇都有其特殊的建筑文化模式,体现着长期以来生活于此地居民的乡土风情、传统文化。随着我国当前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速,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化导向不断升温,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地产开发商、个体老板对建筑用地的需求日益增大,于是便出现了大范围、多领域的旧城拆迁、老城改造,“推土机”式的城区改造毋庸置疑地给历史乡镇、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历史景观环境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虽然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早在 1987 年 10 月的第八届全体大会上就通过了《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制定了一系列文物、城区、历史建筑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千百年来人类社会与历史自然发展过程中所历经的破坏却依旧很大,造成的破坏以及损失是无法估量与弥补。历史景观的面貌、形态在持续不断的建设改造中受到不断的威胁,那些充满民族文化、传统韵味以及历史价值的景观正从我们的视野里渐行渐远。历史景观环境遭受到极大的损坏,传统风貌被无情地摧毁,所形成的独特的历史环境也不断消失。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使得城市之间的可识别度、差异性都变得越来越小,每个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正被不断抽离,严重削减了地域文化差异和民族历史特色,这使得城市之间逐渐趋同。
乌拉街镇作为拥有悠久历史与独特民族文化的历史古镇,在拥有着较为丰富的历史资源的同时,其发展矛盾也愈发突出。其一,由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与地理位置等因素所影响,东北地区是满族聚落发源地之一,乌拉街镇极具满族文化特色,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乌拉街镇在文化、历史建筑、传统布局等诸多方面都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其二,因为一些历史、现实等原因导致乌拉街镇历史景观现状破坏严重,并且导致乌拉街镇社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历史景观保护修缮工作的开展进度缓慢,城镇经济建设与历史景观发展的矛盾日益增大,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严峻问题。基于以上两点,探索研究出一个适合乌拉街镇的历史景观保护与更新的新模式,探求一条适合传承与发展的道路具有重大意义且迫在眉睫。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课题的研究主旨为基于共生理论的乌拉街镇历史景观保护与更新研究。中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不同地域以及独特的人文环境之下,沉淀过千百年,逐渐形成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各具特色的历史景观现象。当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速度日益加快,随之带来一些问题。历史景观资源的逐渐衰退和历史景观资源的破坏是当前城乡发展中存在的重要问题。重视利益获得而弱视环境保护的情况,使得本来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景观的保护和发展情况越来越差。历史景观的保护与更新,如同自然生态的保护与更新一样,已经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保护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如何使历史景观在保护的前提下更好地服务于今世后代也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本文从共生理论的角度,以乌拉街镇为例,重新审视历史景观的保护与更新模式,探索历史保护中景观的特征与发展。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历史景观的保护与更新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和地区十分重视的重点问题。目前全球申请历史文化遗产的国家也越来越多,这体现了人类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中国的历史景观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许多学者、专家都在从事这一领域相关方面的研究,目前对历史景观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积累。本课题从共生理论的角度,思考乌拉街镇历史景观保护与更新的现实意义。结合现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共生理论,综合景观生态学、建筑美学等多学科知识,根据其历史景观的特点,为乌拉街镇的历史景观保护与更新提出了新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方法。对乌拉街镇历史景观发展的理论研究,也可以丰富历史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学术研究,为其他地区历史景观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表 1-1 国内历史景观研究进程
..........................

2 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共生理论
19 世纪 80 年代,德贝里(Anton de Bary)最早阐发了“共生”这个生物领域的概念,后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与研究。范明特(Feminism)和布坎纳(Phototoxic)二人经过深入研究与发展,将共生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生物种在争夺特定生存空间的竞争中逐渐形成的互利共存和相互帮助的发展关系。”目的是为了建立起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良性互动。在范围上,包括个体与个体、系统与系统、个体与系统的关系,具有整体性与层次性的特点,共生也不仅仅指维持物质之间共同生存、发展的独立状态,而是物质之间建立竞争、合作、发展的平衡关系,将原本对立且相互矛盾的物质积极建立互惠互利的发展关系,达到共荣共赢的和谐状态。根据相关概念总结,共生要素为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与共生环境。在这三种要素中,共生单元作为基础,共生模式作为关键,共生环境作为外部条件,共同影响共生关系。三者相互影响和作用,共同影响着共生界面 的发展与 规模.
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是形成共生的基本物质条件,其特征在于种群的复杂属性。共生单元在特定的共生关系中产生,不同的共生单元产生不同的共生关系,其本质与特征也是不同的,共生单元之间的关联程度与共生密度发生反应,而共生密度的反应主要来源于共生单元的数量。共生单元是共生体中的最基本的能量单元,也是共生系统产生的前提、基础。
共生模式又被称为共生关系,由共生单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或相互结合而成,反映了共生单元中的物质与能量相互交换、配置的关系。共生模式的种类可以分为共生行为模式和共生组织模式两种。
.....................

2.2 相关理论研究
2.2.1 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结合生态学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使对人与景观的联系、景观的变化、景观的结构与尺度等关系进行研究的自然交叉学科。景观整体作为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体与非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运用生态系统的原理与方法,美化景观格局,优化结构资源,达到合理利用资源的有效方法。
美国生物学家 Forman 提出“斑块-廊道-基质”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的景观生态学理论。斑块指的是具有相同特征所组成形态完整的有机体,斑块的大小、形态及分布模式随着利用方式的变化而变换。廊道指的是连接斑块的带状结构,廊道在景观中有阻隔和连接的作用,廊道的类型影响廊道的结构与功能,不同类型的廊道通过拼接组合形成景观网络体系。基质由不同形式的斑块和廊道构成,影响景观的功能,在景观中分布较为广泛,且具有较强的连续性背景结构。“斑块-廊道-基质”的提出为景观设计提供研究前提,为景观生态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2.2.2 建筑美学
建筑美学以建筑审美为中心,探索建筑的风格、本质、特点的艺术实践方法,为创造建筑艺术理论提供美学基础。建筑美学通常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范围。狭义的建筑美学单以建筑个体为研究对象,对建筑的形式、材质及建造技术进行研究,广义的建筑美学以建筑的时间、空间及环境为研究对象,对建筑周边环境的比例、尺度、韵律进行研究。本课题应用广义的建筑美学研究建筑与周边环境的本质,分析建筑的艺术特征、艺术风格与环境的审美关系。
..............................
 
第 3 章 乌拉街镇的基本概况及分析................................ 27
3.1 乌拉街镇的基本概况................................27
3.1.1 区位条件......................................27
3.1.2 地理气候.....................................27
第 4 章 共生理论下乌拉街镇历史景观保护与更新策略.......................... 46
4.1 共生理论下历史景观保护更新的设计思路...............................46
4.1.1 区域整体划分....................................46
4.1.2 地域文化延续.....................................48

第 4 章 共生理论下乌拉街镇历史景观保护与更新策略

4.1 共生理论下历史景观保护更新的设计思路
4.1.1 区域整体划分
在进行区域整体划分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和保障乌拉街镇居民的权益、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居住品质;完善乌拉街镇的旅游设施、补充旅游咨询;挖掘文化特色,注重文化传承。对乌拉街镇整体区域进行共生规划研究,谋划整体框架。包括乌拉街镇的交通、功能、景观、历史、农业、旅游资源等方面的分析,充分整合周边资源,完善空间布局。研究范围主要为乌拉街镇中心镇区以及涉及到的周边地区,共计规划用地面积约为 1300 平方公里。根据乌拉街镇历史景观的共生肌理,可以按照人群活动的频率与密度将乌拉街镇整体区域进行划分板块,将活动频率较大的区域划分为第一板块,次之作为第二板块,相对频率较小的作为第三板块(如图 4-1)。
图 4-1 土地板块划分图
..........................

结论
将共生理论运用到历史景观保护与更新中,是历史景观发展的探索。基于共生理论的历史景观保护与更新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区域的社会、生态、经济等诸多方面。本文将研究的创新点定位于共生理论与历史景观保护更新结合上,全文通过整理共生理论与历史景观的相关概念,搭建历史景观共生系统,研究历史景观中各要素的共生关系,以达到共生要素之间的和谐共存和循环发展。结合相关资料收集的基础下,对乌拉街镇进行实地调研,并进行现存问题的整理分析,明晰对乌拉街镇保护与更新的价值。构建乌拉街镇共生体系,优化整体环境、空间功能、景观布局与和谐发展的景观生态系统,形成共生的整体规划布局。对乌拉街镇历史景观保护与更新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为古镇历史景观保护与更新寻找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基于共生理论的乌拉街镇历史景观保护与更新研究到此即将结束。然而,共生理论在历史景观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还仅仅是初步的探讨。在今后的研究和工作中,本课题的研究将继续深化。不仅是对历史景观保护和更新的研究,共生理论对于其他包含复杂因素的景观区域研究亦具有先天的优势,希望通过乌拉街镇历史景观保护与更新的共生体系构建,引起其他学者的研究兴趣,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促进历史景观的共生发展。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景观毕业论文

热词

代写景观毕业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