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2011 年,时任住建部副部长在“中国大型公共建筑绿色节能减排高峰论坛”上提到我国计划建设超过 50 个生态城市具体目标。随后的 2012 年,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发展战略高度(吴小平,2013)。习近平主席更是在去年的全国生态保护大会上谈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时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由此可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关键一环的生态城市建设将会是我国今后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城市居民身体健康程度、生活幸福指数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国家长久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雷中亮,2018)。
1.1 研究背景
2011 年,时任住建部副部长在“中国大型公共建筑绿色节能减排高峰论坛”上提到我国计划建设超过 50 个生态城市具体目标。随后的 2012 年,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发展战略高度(吴小平,2013)。习近平主席更是在去年的全国生态保护大会上谈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时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由此可见,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关键一环的生态城市建设将会是我国今后城市化推进过程中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城市居民身体健康程度、生活幸福指数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国家长久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雷中亮,2018)。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显然就是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提高城市整体绿化率水平。而在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规定的十三中城市绿地之中,城市带状绿地又毫无疑问是最具特色的一类,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在绿地面积一定的前提之下,相较于普通公园等其他绿地形式,带状绿地极大的长宽比数值(即带状绿地特有的线性连续布局)使得它可以高效的创造出更多的人与自然接触面,极大增加了居民与自然接触的机率.特别是为在城市从事繁重工作、很少去公园等场所的白领人群提供了平等享受自然的机会,充分彰显了城市景观绿地应有的开放性、平等性特征,对居民普遍幸福指数的提升大有裨益。二是城市带状绿地可以很好地将串联其他类型的城市绿地,在不同类型的绿地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即所谓的“生态廊道”作用。打通城市绿地系统各个组成元素的重要意义在于形成网格化的城市绿地整体布局,极大的发挥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特征。最大化城市绿地系统的社会、生态以及经济效益。除此之外,以上两个特点融合巧妙的设计还可以实现很好的人与自然互动与文化传播,这一点将在后文的方案设计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第三章 项目概况与历史文化研究...................................14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与现实价值的双重推动下,城市带状公园的建设、改造一直是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升级、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和有效手段(李霞,2018)。根据《2017 年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和《海南省生态保护和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的数据显示,海南省森林覆盖率近几年持续稳定在 62%以上,是我国生态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早在 1992 年,国家环保总局就通过《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批准通过海南省成为全国首个生态示范省。加之得天独厚的海岛地理位置优势,海南省的省会海口市自此成为了我国名副其实的度假天堂,每年到访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2019 年 5 月份,国家发布《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将海南省确立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进一步提升了海南省在全国生态城市中的引领地位,也对海南省生态环境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优化滨海生态
如前文所述,研究段带状公园年久失修、规划不合理,生态走廊功能名存实亡。对该区域的升级造研究旨在重新打通这条西海岸生态走廊,并连通沿途现有的几处核心度假区,形成完整的滨海生态走廊和绿地网格系统,恢复研究段带状公园生态走廊的功能,服务于当地居民和广大到访游客。
1.2.2 提供市民休憩功能
有效利用带状公园人与自然接触机率大的特点,将海南省的历史人文元素融入景观的设计之中,同时在沿途增加具有功能性的文娱休闲场所,优化园区基础设施和景观小品,赋予景观独特的地域生命力与功能鲜明的“场所精神”,增加游客的来访量和平均驻足时间,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精神。融合文化元素,打造文旅示范区,提升海口市旅游品牌价值。
1.2.3 提升环境质量
我国带状公园的起步较晚,且受限于老旧的城市规划,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发展较为滞后,典型成功案例数量非常有限。根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和《城乡建设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在建设生态城市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城市绿地面积已由 132.12 万公顷(2005 年)增长至 266.96 万公顷(2015 年)。城市绿地面积的增加也就相应地提高了对起到绿地桥梁作用的带状绿地的需求。海口市西海岸带状公园的建成为海口市增加大面积的景观绿化,以及植被的多样化,并融入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以特有的表现手法展现出一个崭新的西海岸公园,为提升环境质量做出显著作用。
海口市景观宏观布局自北向南呈现三条东西延伸的带状景观,城区主体位于最北侧和中间两条带状景观之间。本文研究对象是位于最北侧滨海景观带的核心区域,也是三条景观带中唯一一条拥有滨海型带状公园。从与主城区的区位上看,首先,项目位于城市主城区与副中心之间的通道上,不仅是一条休闲景观带,还承载着分担部分城市交通的功能。其次,海口市两大重要港口——海口港与南港分别位于本项目的东西两侧,在交通空间上构成了连接两者的空间廊道。
........................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优化滨海生态
如前文所述,研究段带状公园年久失修、规划不合理,生态走廊功能名存实亡。对该区域的升级造研究旨在重新打通这条西海岸生态走廊,并连通沿途现有的几处核心度假区,形成完整的滨海生态走廊和绿地网格系统,恢复研究段带状公园生态走廊的功能,服务于当地居民和广大到访游客。
1.2.2 提供市民休憩功能
有效利用带状公园人与自然接触机率大的特点,将海南省的历史人文元素融入景观的设计之中,同时在沿途增加具有功能性的文娱休闲场所,优化园区基础设施和景观小品,赋予景观独特的地域生命力与功能鲜明的“场所精神”,增加游客的来访量和平均驻足时间,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精神。融合文化元素,打造文旅示范区,提升海口市旅游品牌价值。
1.2.3 提升环境质量
我国带状公园的起步较晚,且受限于老旧的城市规划,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发展较为滞后,典型成功案例数量非常有限。根据《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和《城乡建设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在建设生态城市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城市绿地面积已由 132.12 万公顷(2005 年)增长至 266.96 万公顷(2015 年)。城市绿地面积的增加也就相应地提高了对起到绿地桥梁作用的带状绿地的需求。海口市西海岸带状公园的建成为海口市增加大面积的景观绿化,以及植被的多样化,并融入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以特有的表现手法展现出一个崭新的西海岸公园,为提升环境质量做出显著作用。
海口市景观宏观布局自北向南呈现三条东西延伸的带状景观,城区主体位于最北侧和中间两条带状景观之间。本文研究对象是位于最北侧滨海景观带的核心区域,也是三条景观带中唯一一条拥有滨海型带状公园。从与主城区的区位上看,首先,项目位于城市主城区与副中心之间的通道上,不仅是一条休闲景观带,还承载着分担部分城市交通的功能。其次,海口市两大重要港口——海口港与南港分别位于本项目的东西两侧,在交通空间上构成了连接两者的空间廊道。
........................
第二章 公园规划设计理论研究
2.1 公园概念
带状公园是现代公园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特殊形式。根据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的规定,城市带状公园绿地指沿城市道路、水滨、城墙等分布的狭长型公共绿地,并配有一定休憩设施,承担生态廊道的作用。根据区位的不同,带状绿地进一步分为道路型、滨水型和综合型三类(亦有将沿古城墙外侧修建的公园作为第三类,称作城墙遗址型)。顾名思义,道路性带状绿地沿道路侧边或多条道路中间铺设。滨水型带状绿地沿水体边界延伸,而最后一种综合型则是指同时与道路和水体接触的带状公园绿地(张满新,李建斌,200)。
2.1 公园概念
带状公园是现代公园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特殊形式。根据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的规定,城市带状公园绿地指沿城市道路、水滨、城墙等分布的狭长型公共绿地,并配有一定休憩设施,承担生态廊道的作用。根据区位的不同,带状绿地进一步分为道路型、滨水型和综合型三类(亦有将沿古城墙外侧修建的公园作为第三类,称作城墙遗址型)。顾名思义,道路性带状绿地沿道路侧边或多条道路中间铺设。滨水型带状绿地沿水体边界延伸,而最后一种综合型则是指同时与道路和水体接触的带状公园绿地(张满新,李建斌,200)。
城市带状公园绿地与其他城市公园最显著的不同就是形态上的带状。在现代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中,如果将小面积的公共绿化、广场看成是“点”绿地,而大面积的生态公园、森林公园、湖泊看成是“面”绿地,那么具有宏观线性结构的带状绿地就是“线”。点线面这三个元素一起则可以钩织出一张立体的绿色生态网络,服务于城市中的每一位居民(李素英,2006)(肖化顺,2005)。如此看来,带状绿地这根“线”重要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值得一提的是,受地理环境、城市规划以及设计师设计思路的影响,这种带状形态只是宏观尺度上的带状,而绿地边界通常不是直线。如前文案例分析中提到的曲线或折线边界设计就是设计师为更好实现绿地与所接触水体的融合而认为设计的(高迎进, 刘晨琛,2017)。此外,除了依附江河湖泊等自然地形修建的城市带状公园绿地,在我国还有很多在古城墙等历史遗迹周围修建的带状公园(如西安的环城公园以及唐城墙遗址公园)以及由历史演化发展而来的建设在道路两侧或中间带状绿地空间(朱晓渭,2011)(曹恺宁,2011)。
................................
2.2 公园的特征与作用
2.2 公园的特征与作用
城市带状公园绿地良好的开放性得益于其狭长的平面布局。由于依附城市道路或者水体,城市带状公园一般不会设立围墙,完全作为免费的公共绿地对周边居民和游客开放,反观传统公园,即使免费开放,为了维护的需要,通常也会设立围墙或具备天然屏障,大大降低了与居民接触的概率,开放性较差(李素英,2006)(张满新, 李建斌,2008)。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现代公园与古时最本质的区别就是现代公园的公代表“公共”,即公园是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全民可享,具有平等性,而古时的公园仅仅是特权阶级的私人花园而已。前文提到,带状公园(特别是道路旁的道路性带状绿地)主动的发扬了这种平等性设计理念,因为对于工作繁忙很少去公园的人群,也能在出行时享受到道路旁的绿地。除了对人的开放性,带状公园对周围环境的开放性也在现代城市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没有围墙的带状公园与其周遭的环境界面会产生近距离的直接接触与互动,不仅用富有生命力的绿色点缀了城市混凝土的昏暗,还可以通过景观的造型设计反映出鲜明的主题,起到鼓舞人心、宣传造势的效果。最后,带状绿地良好的开放性将城市公共绿地的“场所精神”推向了顶点。借助于带状绿地良好的开放性,带状绿地会将大量人群引流至沿途的广场等具有特定功能的开敞空间供居民进行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为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营造和谐社会和创建精神文明社会助力(张满新, 李建斌,2008)。
3.1 项目概况.......................................14
3.1.1 区位..........................................14
3.1.2 自然概况....................................15
第四章 西海岸带状公园改造设计研究......................................19
4.1 设计依据................................19
4.2 设计构思与原则.............................19
4.2.1 设计构思............................................19
4.2.2 设计原则.....................................20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34
5.1 结论............................34
5.2 展望................................34
第四章 西海岸带状公园改造设计研究
4.1 设计构思与原则
本项目的设计理念为设施改造与文化注入并行,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联合发力。作为海口市城市改造升级的示范工程,本项目设计首先应紧紧围绕海口市的城市定位开展,即建设热带海岛旅游度假胜地和宜居城市、南海海洋生态产业基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的关键在于旅游胜地,宜居城市的构建和历史文化的发扬传承。新时期海口市的城市内涵被定义为建设功能完善、实业兴盛的海南“首善之城”。海南省在未来不仅要保持自身的稳步发展,还肩负着引领海南全省发展的重大使命。从产业结构角度考虑,发展工业显然不利于海南省的生态保护,而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正在逐步被我国迭代。那么,依托旅游业的第三产业将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走以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道路将是未来海口乃至整个海南省最合理的发展路线(邢巧等三人,2011)。
进一步发展旅游业首先要加大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不仅是翻新老旧的设施,还要推陈出新,增加卖点。以往海口市依托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早,但始终都是主打自然海岛度假游。如今随着世界各地更多的海岛旅游胜地为国人知晓,加之各旅游胜地对中国游客宽松的签证政策、较高的性价比和独特的异域风情,海南岛的竞争力正在逐年下降,急需新的元素注入。这时候,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海南鲜为人知的悠久历史文化和特色民风民俗就展现出了巨大的开发潜力(余中元等三人,2009)。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5.1 结论
1.确立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为主线,营造适合海滨环境的城市带状绿地景观作为提升改造的指导思想;
2.遵循以生态原则、文化原则、功能原则、安全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等五个方面为提升改造的原则;
3.规划将带状绿地划分为市花园、健体园、西秀园、老海口、童海园、蓝湖园、海恋园、名仕林 8 个功能区,景点表现以地方文化塑造特色,营造绿地的文化感染力。
研究区新增的每个功能区都包含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以动带静,以静衬动,统一融入改造完成后的西海岸带状公园,组成一条完整、丰富多彩的滨海生态、文化旅游走廊。每个主题功能区都有特定的服务人群和鲜明的主题。区域内植被种类色彩布局,公共设施配置都仅仅围绕着所表达的主题展开,起到烘托突出主题的作用。例如西秀园橙红色的夕阳主题色调,为老年人提供温馨舒适的活动场所,而健体园的红色塑胶跑道则彰显青春活力。植被配置方面,根据设计中各位置景观承担的功能划分景观大类,例如本设计中分隔空间可以选用高大挺拔的椰子树,但在海堤沿线进一步考虑到防风固沙效果,又搭配针叶的马尾松形成防风固沙网,大大提升了园区乃至城市中游客和居民的生活游览品质,而椰子树作为海南的常见树种,经济适用且具有很不错的地域特色。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