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川西的园林建造——以四川藏语佛学院景观设计为例

发布时间:2012-11-28 21:49:31 论文编辑:ya6310

1.绪论


1.1研究内容
随着新形势的发展,现代藏语佛学院也逐渐成为服务于大众的教育基地,现代藏语佛学院不仅是传播佛教文化的载体,也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的组织。现代藏语佛学院是为了促进更多的人了解佛学,走进佛学。让佛学与现代科学哲学交流,赋予藏传佛教现代精神与先进文化。所以它应该体现更多的公共性与开放性,使佛学不再神秘莫测、遥不可及,而是深入人心。现代佛学院的设计应该根据现代佛学传播的特点与需要改变其设计特点,满足僧伽生活与学习等各方面的需要。如布局更加简洁明快,设施的完善,以及公共空间的设置以供佛教僧伽的交流学习。现代佛学院应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使佛教深入人心。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传统藏传寺院园林的形制来体会藏传佛教本身的内在精神,并且贯通到现代藏语佛学院的设计当中使现代藏语佛学院不仅满足宗教本身的精神需求与僧伽的使用功能,还要满足当代促进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的社会需求。


1.2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对佛教文化的传播的意义藏传佛教文化在一处陌生的土地上要生根、发展起来,都需要适应本土的人文环境,符合本地人民的风俗习惯,才能被本土人民所接纳,从而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藏传佛教文化的传播有积极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要求藏语佛学院景观川西园林化对于材料的利用、技术的运用都包含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是景观自身体现的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面。另外校园景观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影响到学员、游客,传播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校园环境景观的设计在物理空间和发展方面的连续性和尤为重要。大学校园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校园景观设计的目的应该是为规划和长远发展建立了一个灵活的结构。一般而言,物质设施具有较长的技术寿命,但它们所提供的功能寿命却相对要短很多,这一点在现代高校建筑中尤其明显。“这就要求高校的物质环境既能满足目前所需要的功能,又能适应将来的扩展,满足新的需要。”


1.3研究方法
1、文献的分析与研究对文献资料进行广泛的收集整理,研读藏传佛教历史、佛学思想,现代佛教教育、现代佛学院建筑设计,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特点,藏式传统园林景观设计,现代科技技术与传统宗教建筑的结合等相关书籍、研究专著和论文,最终确定论文的研究方向和题目。
2、实例的调研与访谈对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五大藏区现有藏语佛学院,藏传佛教寺庙以及各地现代化的佛教建筑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拍照、速写记录、问卷调研等方式收集论文相关资料,通过向规划设计部门与园林管理部门相关人士请教并获得相关图纸资料。总结国内外成功案例的借鉴之处,并将其结论成果运用到本课题的研究中。对调研的建筑从视觉感受,空间感受及精神领域等多角度的进行方案性构思,作为研究现代化藏语佛学院的实验手段。
3、理论的比较与分析选取国内外类似地貌及气候条件的相近建筑案例的发展状况,横向空间,功能设置,现代理念,精神象征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4、成果的归纳与总结根据所确定的研究框架和所收集的文献与现场资料,以及实验与比较研究的结果分析归纳,最后得出结论。


2.川西园林与藏传佛学院造园思想与手法的总结


2.1川西园林造园思想与手法的概括与总结


2.1.1 川西园林的产生与发展
川西古典园林大多是以某个私人或某个小团体为服务对象的。川西最早的造园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百年前的古蜀国,蜀王开明九世营造墓园,后又营造庭苑、祠庙。是成都现存最早的名胜。到了隋唐时期川西地区出现了一些公共性质的园林,它们没有特定的服务对象,这是现存川西名胜园林的源头。 “南亭”即今天的新都桂湖,始建于隋,用于饮居留,是具有游赏性质的驿站宾馆。武则天年间“南亭”已形成园林景观。初唐两位宰相张说和郭元振,曾在南亭赋诗送别。张说的诗《新都南亭送别郭元振、卢崇道》中描述了南亭当年的景象:曲径通幽,翠竹碧水,亭台临水,红荷映月,古琴悠远,猿啼声声。绿意悠悠的竹林是传统农耕时代的结晶,风吹之时,竹林沙沙低歌,阳光照处,光影斑驳流动。这是川西独有的“林盘”。传统的农耕方式和居住生活得以统一。为人们创造出开阔明朗的“公共空间”。川西人好集聚游乐,注重礼节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因此不同于普通园林追求的幽深静谧。川西园林选址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如望江公园的望江楼,斜倚在锦江之畔,站立楼头,江上风光尽收眼底。


3.川西园林于藏传佛学院景观设计的研究重点与设计策略 ...............19
3.1 川西园林与藏传佛学院景观设计的研究重点 .....................19
3.1.1 精神空间的营造:传统历史文化的继承与表达...............19
3.1.2 地域文化与本源文化的结合...............................20
3.2 川西园林与藏传佛学院景观的设计策略 .........................21
3.2.1 合理的景观构架.........................................21
3.2.2 完善的建筑群体空间.....................................23
3.2.3 浓郁的文化氛围.........................................24
3.2.4 丰富的外部空间景观组织.................................25
4.四川藏语佛学院设计实例..........................................29
4.1 总体概况 ...................................................29
4.1.1 项目背景...............................................29
4.1.2 设计要素分析...........................................30
4.1.3 困难与问题.............................................32
4.1.4 设计构想与目标.........................................33
4.1.5 设计定位...............................................34
5.川西园林因素导入藏语佛学院手法分析 .........................34
5.1景观架构的完善.........................................34
5.2 建筑群体空间的完善.....................................40
5.3 文化空间的构成.........................................41
5.4 外部空间的组织.........................................43


结论


通过对佛学院的景观空间组成、布局、空间形态塑造和形式风格五个方面的分析,为宗教空间的景观设计的理论进行了研究,总结出现代藏语佛学院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
(1)保护保留景观只是环境的升华和凝缩,环境是母体,景观依托与环境,景观设计中与场地关系的考虑是升华环境的重要依据。寺院建筑及景观除要满足基本的生存要求与宗教文化的需要外。还要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为环境增光添彩,如拉卜楞寺的选址,除了考虑到佛教文化、山水环境,还有对交通条件,环境资源的考虑,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的结果。从自然环境的保护角度来看,景观存在的意义是具有两面性的,其中植物的配置虽然可以保护空间的生态系统。但是土方、山水格局的变化都增加了环境自我调试的负担。怎样协调两者的平衡使之协调是现代景观亟需解决的问题。从文化传统的发展角度来看,景观的存在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将场地所以存的文化背景,人文风俗融入景观当中是人为景观与自然环境的根本差别。
(2)生态保护景观对于生态保护的意义是具有两面性的,其中植物的配置虽然可以保护空间的生态系统。但是人为对地形的变化和对资源的获取都增加了环境自我调试的负担。最大程度的利用地形,将人为景观融入,并且在材料的选择、技术的运用上减小对环境的破坏。保护是发展的保护,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
(3)空间优化佛学院的选址布局、空间组织、形式风格等方面以优化自然环境为先,延续、演绎人文资源,实在其存在的价值;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适当简化、缩小内容设施,缩减建筑规模。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景观毕业论文

热词

代写景观毕业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