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景观毕业论文,本文以明城墙为对象载体,意图深入探究如何在原有纪念性基础上构建独特的、属于普通大众的纪念性,文化的赋予能够为游客带来更深的印象,使原本一场走马观花的旅行变成了留在心底的纪念。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纪念性的创新手法营造
纪念性空间、景观、建筑等,可以说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与之相生相伴,并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发展史。除却带有宗教祭祀色彩的物品、礼器、文字等形式,最原始的体现了人对于某种东西的纪念性的建筑,大概是坟墓。卡斯腾·哈里斯在《建筑的伦理功能》一书中谈到:“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建筑史始于金字塔及纪念碑式的坟墓,留意一下史前史,我们就会发现建筑史几乎变成了一段坟墓史。”1而在巫鸿先生的《中国古代艺术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一书中,也将宗庙、墓葬等列为一章。即使是后续历史中逐渐出现的纪念园、纪念馆,或者是某些单体构筑物,比如巴黎的凯旋门,也都具有明确纪念对象与主体。但将视野放置今日,纪念性空间的设计目的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缅怀或瞻仰了,由于来自设计者的设计形式的改变,新时代思想的进步,以及大众审美的日益变化,越来越多的纪念性空间会呈现多种功能用途,比如与休憩空间的结合设计。但是,考虑到大多数纪念性空间自有的政治性与严肃性,或来自战争的残酷,或来自血泪的历史,这导致游览过程本身也会带给游人一定的沉重感,在精神内涵上的传递也同样带有些许压迫力。因此,也启发了一种新的可能,即纪念主体的改变。是否可以将自古以来专为权贵或伟人的纪念性,转移到我们平凡大众身上呢?人民是建国之本,我们国家的奋斗目标就是为人民谋幸福,那么在这个人性主义的社会,就更应该有这么一种纪念性空间来纪念属于过去的普通人民的历史,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体现属于现在的普通人民的价值。
《铭文天下——南京城墙砖文》一书正是这种纪念性的线索。书中收录了许多精美的城墙砖拓片,也记录了烧制这些砖石的产地以及过程。明城墙故而宏伟,而造就这份伟大的背后,与当时工匠们的努力密不可分。每块城砖都记录着当时烧制它的工匠的信息,这一块快的小砖石,就仿佛一块块的小纪念碑,它们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南京明城墙这个巨大的纪念碑。由此,纪念性也与普通人产生了联系,为本课题提供了线索。
理性分析这种联系,正确认识纪念性、南京明城墙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形成行之有效的设计方案与思路,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提供一个具有属于人民的历史文脉的精神场所,实现纪念性的可持续性,最终达成文化的传递,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对于国人来说,纪念性场所这一词语可能让人有一种固有印象,即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切实存在的碑状物体位于类似广场的空旷地带中央来供人瞻仰,而且它的体积还必须足够宏伟。除此之外,便是缅怀先烈的沉重感以及历史感。但纪念碑的英文“monument”用中文来更准确地来翻译解释的话,其实是“文物”、“历史遗迹”的意思,纪念碑的意思则应是其中一个特定术语。因此,本课题所想研究的纪念性也是一种象征性的精神,重点是如何将文物所承载的历史与记忆展示出来。当然,纪念碑这种形式本身并不存在问题,但在实践部分,不能仅做一块供人瞻仰的巨大碑体,就说这种设计是具有纪念性的了。应该思考用哪些方式呈现纪念性,考虑如何将前文所说的属于民众的纪念性切实赋予每一个来参观的人,这就需要去思考形式不一样的载体,将对象可能带有的独特文化深入研究,从中剥离出目标的纪念性,这种纪念性是与民众相连的,而这种载体所具备的让人感受到精神层面的对象的价值应该是超过物体本身的物质价值的。南京政府关于南京明城墙的规划建设,基本以建设环城风光带为目标,可以说是景观设计手法的介入,因此此次的课题同样以明城墙景观设计中的纪念性塑造为主要方向。
本课题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对于南京明城墙周边的景观设计中,思考用何种空间营造手段,将原本属于只贵族文化的纪念性,转变为普通人也能接触的大众性;将原本政治色彩浓重以至带有严肃性的纪念性,转变为能让游客感受到亲切感的文化性,达到纪念主体的创新。当这种属于人民群众的近距离纪念和对伟人事迹等的远距离纪念感相互交织,一个景观点的意义也就能更深层次的体现,最终达到了纪念感的延续性。
第二章 纪念性设计的概述和再解读
2.1 传统的纪念对象
2.1.1 人物的崇高纪念
如前文所述,建筑史的开篇似乎是坟墓史。先从我国的角度出发,可以将最初的纪念性建筑总结归纳为宗祠与陵墓,宗祠的概念较大,而陵墓则是统治阶级的特权,但其核心思想也可以被包括于宗祠的主旨之内。
宗祠寄托的是对“祖”的崇拜与传承,这一精神千年以来都一直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丝毫没有改变。《礼记》中有言:“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将祭祖放在一座城市的建造目标与功能之首,足以见得宗庙的地位之高。人类得以聚居的精神核心之一就是围绕祖宗的各种聚集性活动。因此,宗庙等场所的仪式感与崇高、神圣性为之赋予了纪念性。即使村落迁移,祠堂的建造始终是落脚后的首要任务,它将成为整个村落的人群的精神支柱。
陵墓与宗祠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多在空旷的郊外,且多为一人所建造,后者作为集合性质的集会中心,多在城市或村落的核心位置。陵墓是一个静止的符号,在墓主人入葬后,这象征着他伟大一生的纪念碑也就此树立了。越是拥有权贵,这座纪念碑就越是宏伟,比如秦始皇陵那数以千计的兵马俑,比如女皇武则天巨大的无字碑。相比宗祠承担的传承与祭祀的活性化,时间停止的陵墓只能是祖先崇拜这一范畴里的一种形式。
2.2 传统的纪念形式
2.2.1 纪念性建筑
此处所指的建筑包括从最初的坟墓开始的王陵建筑,一直到后期的纪念馆、纪念堂等现代建筑。关于纪念性建筑,齐康先生在其《纪念的凝思》一书中这么说道:纪念建筑于纪念性建筑二者具有共性而又有差异性。大体上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本就为纪念而造,比如方尖碑、凯旋门,二是现有建筑物或遗址,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被人为赋予了纪念意义,比如周恩来故居纪念馆等,三是纪念建筑的风格化,一种建筑文脉风格化的表现,一种设计的手法。而本文所要叙述的对象——明代古城墙,明显属于第二种类型。
首先一定要研究的是陵墓类空间。陵墓属于典型的为纪念而建造的建筑形式,以普通人的视角看,每年的清明节我们仍然会回到祖先的墓碑前祭祖,这种对先人的缅怀与纪念模式传承至今。而从古代统治者的角度看,除了为了让子孙后代进行祭祖仪式,还表现了当权者的一种个人追求,即生命在死亡后的一种延续性,永恒性。在中国,将这种个人纪念意义发挥到极致的先河,莫过于秦始皇陵了。《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言:“始皇出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徒臧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1当权者开始将生前的居所复制进地下,陵墓中有前堂,有耳房,还有寝室,俨然是另一座宫殿,它变成了死者灵魂的居所。尔后到汉代,到唐代,乃至到明清,这种模式与思想也一直传承下来,甚至形成了森严的体制,我们在地上就可见的南京明孝陵那完整的步道就意图极力还原死者生前的生活环境。时间推进到近现代,我们也有中山陵这样的纯粹陵墓建筑,当然,此时的设计手法已经不再是还原生者的居所,而是更多的在象征意义与精神博表现上突出一种情怀性质的人文理念。吕彦直先生通过“警钟”的概念向我们传达革命的警醒之意,同时又融入传统的牌坊、碑亭、墓道等设计元素,将传统的形式与现代的手法结合,成为近现代陵墓空间的典范。
第三章 明城墙的综合属性分析 ............................... 21
3.1 明城墙的历史属性演变 ......................................... 21
3.2 明城墙的地理属性现状 ................................................ 22
第四章 景观设计中的纪念性塑造实践 ..................... 28
4.1 设计选址现状与问题分析 ........................ 28
4.2 设计更新目标与原则 ....................... 31
第五章 结论 ....................................... 43
5.1 总结 ........................................ 43
5.2 展望 ................................... 44
第四章 景观设计中的纪念性塑造实践
4.1 设计选址与问题分析
根据上一章对明城墙历史、地理及文化属性的梳理,针对欲设计的范围已有初步定论,综合考虑后,最终决定集中在中华门段进行设计更新。但是集中在一点的调研过于狭隘,通过对不同城门设计现状的实地考察,可以进行比较,以此发现一些普遍的现存问题,在为中华门段提供设计更新的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各城门提供提升思路。因此,为了收集更加全面的资料,探究它们作为历史遗迹改造景观的成功与不足之处,确定对中华门、汉中门、神策门与东水关进行实地考察。(一)中华门
中华门目前开放性形式为收费制公园,主要包括瓮城以及通向集庆门与东水关的城墙段。从北门进入,由两道城门相隔,在左右分别形成四个独立景观空间,瓮城内利用各藏兵洞进行博物馆式展示讲解,主要介绍了城墙历史、城墙回忆、城砖制法、民间趣闻等内容。由于原木制城楼已损毁,最上层城门上变为一处空旷的广场,配有大炮等兵器模型模拟当时的情景。城墙上有租车点,游客可自行选择骑行或步行游览城墙步道。简而言之,中华门的构成主要是瓮城的博物馆带以及最上层城墙段的景观带。
第五章 结论
5.1总结
本文以明城墙为对象载体,意图深入探究如何在原有纪念性基础上构建独特的、属于普通大众的纪念性,文化的赋予能够为游客带来更深的印象,使原本一场走马观花的旅行变成了留在心底的纪念。因此,设计主要以纪念性景观塑造为切入点,通过对传统纪念对象、纪念形式以及纪念设计手法的研究总结纪念性景观特征,并将之适配到城墙这个对象上,探究其承载区别于传统纪念性这一思想的可行性,再通过对其历史、地理、文化属性的研究分析挖掘验证这种可行性。最后则重点通过实地调研的方法发现城墙景观带现存问题,并分析比较信息,提出升级目标与设计原则,结合课题主题与景观生机两点进行实践设计,给出解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得出了如下三点的感悟:
(一)从纪念性景观设计与游客活动的角度。通过进行此次纪念性景观塑造,可以发现,当纪念对象是个人或少量群体时,由于其形象的可具象化,传统的超尺度、对称、重复等手法确实可以有效传递这种纪念感,其手法核心还是利用人们普遍思想中对高、多等特质的崇敬感,因此传统的纪念性才会更多从受众的主观感受出发。但是,当纪念对象为本文这种全体人类时,具象化的手段就不能起到有效作用,因为受众需要代入感,也需要崇敬感,但中华民族的传统个性仍然是谦虚内敛的,很少会为了歌颂自己产生敬仰感,因此这种针对民众的纪念感,不应该从神圣、崇敬的角度出发,而更应该务实、真诚的角度出发,这也是参与式行为能够起作用的原因,真实的参与带来的仪式感是游客独有的,是不需要高大的形象,复杂的故事也能留下深刻印象的。而这种印象塑造的纪念感相比购买纪念物、拍摄照片更能深化人对一个景点的认识,对于景观设计来说也就是成功的标志了。当然,此种参与式活动仍然要与景观点本身的文化属性有关联,当地特有文化才能赋予它独特的仪式感,并留下深刻的烙印。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