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景观毕业论文,本文通过对济宁人民公园维度区域的设计实践,为以后的研究与设计实践提供了研究框架与设计指导,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第一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相关概念
一、城市公园
著名景观学教授佳蒙·劳力在书中《十九世纪的自然与城市景观规划》第一次提出了“城市公园”这个概念,即城市公园实质上是工业城市下的自然回归,应该从它产生的原因来理解。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领衔设计的中央公园被誉为现代第一个真正的城市绿地,它的核心特征在于它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瑞典的美学家霍尔格布隆以“自然与文化的结合”为理念,在1938年首次将这一概念引入到了现代的城市绿地规划之中。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将“生态”作为一种理论框架,旨在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中国《园林基本用语标准》将城市公园的定义更进一步明确:它们不仅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
在国内外,不同学者和机构对公园绿地(Park green space,PGS)的定义可能存在差异。纽约中央公园的建筑师奥姆斯特德(Olmsted)在界定公园绿地的过程中,关注的是公园绿地本身的绿色维度和公共维度,以及它所服务的功能,即除灰色区域外的功能性公共绿地(主要指建筑物、道路、广场、设施等人造绿地)。而瑞典建筑师Blom将公园绿地定义为在现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重建的自然文化综合体。后者强调其生态和文化元素。我国台湾学者林乐健在《园林绿化》一书中将公园绿地定义为一种绿色空间:公众可以享受娱乐、休闲、放松、娱乐的活动,以保持自己的健康和提高文化意识,还有防火和防灾害以及避难等功能的绿化地。
二节八感知维度理论研究综述
一、八感知维度理论
随着大城市密度的增加,对绿色空间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这篇文献综述主要讨论绿色空间在城市中的重要性以及站在公众角度为用户设计景观空间的思考方法。
随着学界及公众对绿色空间认知水平的提升,绿色空间评价方法日渐立体完善,已开发使用各种评估绿色空间质量和功能的方法和技术。[2]通过专家的评估,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识别出那些定义清晰、可量化且容易观察的维度,例如尺寸、距离、物种多样性、栖息地类型和单位。然而,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研究人们的感知和偏好,以便从公众经验的角度为评估绿色空间建立基础。[3]感知体验可以被解释为“令人难忘的个人感觉”或“心灵与身体的状态”[4]。一个人对周围环境所产生的情绪变化体验,例如城市绿地,人在景观空间所带有的物理维度与人类感知、情绪、思想、态度、偏好、解释、过去的经历都对两者之间产生影响。因此,一个固定的环境可能会被不同的人体验到不同的感觉,城市绿地拥有使人产生微妙感知,并将其从空间转变为“精神”的多重价值。
不同类型的人在相同的环境中会体验到不同的感受,其中一些特征对人的健康有益。从公众感知的角度来评价环境维度,可以识别出客观评价无法识别的特征。此外,也有助于研究人员确定哪些环境特征是受欢迎的或具有恢复性的。
由于缺乏对城市绿色环境中心理恢复相关特征的认识,对城市规划师和景观设计师来说,设计城市环境是一个挑战,要想使景观特征符合人们的偏好,需要对环境的具体设计进行更多的研究。
第二章研究地概况与实地调查
第一节济宁人民公园发展概述
一、基本状况
济宁人民公园坐落在济宁市共青团路与太白楼路的交叉口,始建于1962年,它以古代的城垣作为背景,以古代的护城河作为景色,构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公园,更成了市中心一处独具特色的园林风景,也是市区典型的北方园林式休闲观光场所。原为封闭式管理,2003年4月,人民公园拆除围墙向市民开放,设定为开放性公园。随着济宁城区新建绿地的增多,人民公园成为不再具有核心影响力的公园绿地。为此,政府在2008年进行升级改造,公园改造后现状面积78620平方米,规划面积为97930平方米,经过大幅改造,公园绿化率已经超过90%,乔灌木种类超过5000株,绿化面积达到69585平方米,水域面积达到14153平方米,剩余的部分则用于建筑景观小品、园路和小型广场。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搭配,使得公园的景观更加多样化,成为了中心城区广大市民群众休憩、游乐的良好场所。
人民公园总体规划面积约12.9万平方米,从文化广场向东门大街延伸,从天门大街向西,再从共青团路向东延伸,功能定位为以植物造景为主,集文化、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多元化的开放式公共空间。在整体规划设计上,将本着“保护人民公园自然风光、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设计原则,不断完善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如灯光、植物、河流、湖泊、道路、公共建筑、住宅小品、休闲娱乐场所,打造一座具备独具一格、具备地方风情、融入当地社会发展的高品质的综合型园区。
第二节实地调查过程
一、认定研究场地尺度
济宁市人民公园占地约12.9万平方米,由8个不同的旅游功能区域组成,分别是运动健身区、儿童活动区、广场区、综合活动区、安静休息区、水上游览区等8大旅游功能区。如今的人民公园已经具有彰显运河文化和济宁民俗文化特色的特征,园内设有凫峄楼、一天门、智照禅师塔、迎晖门、高风亭、槐亭、孝贤碑等十余处主要景点,另有三处长度5米以上的休息廊架。初步分析,文化维度和社会维度较强,剩余PSDs中的许多维度在人民公园内亦存在。但是,也有局限。由于人民公园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历史建筑多建于高程变化高的制高点上,不能拆除,且社会性几乎贯穿整个公园内,会干扰宁静性与远景维度。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变量将这八个功能分区划分了感知维度,确定了维度优良的(文化性、社会性、空间性、物种丰富性和庇护性)以及一般维度的(自然性、宁静性、远景性)。在公园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对场地进行了测量,并在地图上用红线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标记。(见图2-5)。在接下来的场地评价中,将完整地描述济宁人民公园每个维度的现状照片和描述。
第三章 群众对人民公园的景观偏好与感知研究 ................................ 28
第一节 八感知景观感知评价体系的构建 ................................ 28
一、数据的收集 ............................ 28
二、SD法形容词对的确定 ................... 28
第四章 基于评价分析的济宁人民公园改造设计 ........................... 39
第一节 八感知维度区域现状分析 ..................................... 39
一、基本情况 .............................. 39
二、设计场地区域面积 ......................... 39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4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54
第二节 展望 ............................ 54
第四章基于评价分析的济宁人民公园改造设计
第一节八感知维度区域现状分析
一、基本情况
项目南临城市主干道,其余的三条线路是城市次干道,且东入口处已经架好高架桥。周边有商业区、居住区、学校用地,交通便捷,可达性强。公园对外交通便捷且被旅游接驳环线所围绕,其周边商业地块将发展高端服务文化产业。(见图4-1)。
二、设计场地区域面积
自然性区域位于济宁人民公园西侧,紧邻文大街,面积约为360平方米,整体呈椭圆形。宁静性靠近人工湖,面积约为300平方米。物种丰富性区域面积为1748平方米,整体呈水滴形,南侧靠近水域,西侧靠近西入口广场。空间性位于公园东侧,紧邻共青团路,面积约为400平方米,呈块状分布。社会性区域位于东南方向,面积约为570平方米,西侧靠近亲水平台,东侧靠近临街休闲空间。远景性与庇护性区域位于西北方向,面积约为440平方米,整体呈椭圆形块状分布,北侧靠近东门大街,西侧靠近柴禾市街,临近临街休闲空间。文化性面积约为265平方米。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研究结论
本研究在八感知维度法与SD语义差异法相结合指导下,调研了公众对研究区域的感知强度和景观偏好,量化公众在济宁人民公园研究区域呈现出的景观感知评价结果,分析专业人士与非专业人士在景观空间时的情绪起伏;最后,结合八感知理论与评价结果从“为用户而设计”层面进行设计实践。将研究结论总结如下:
(1)根据统计结果显示,(表3-4),公众对济宁人民公园研究区域维度感知度中,远景性和文化性的感知维度强度最高,其次是自然性、社会性、宁静性、空间性、庇护性,物种丰富性的感知度最低。一个维度区域包含了多个非主导性维度的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感知。自然性与宁静性是公众最喜欢去的地方,由此可见,公众的景观偏好与感知度呈负相关。
(2)由SD分析法评价结果(表3-6,3-7)可知:专业人士景观评价打分结果较为严苛,说明专业知识背景影响感知;非专业人士对园内景观接受程度较好,欣赏风景大于评价风景,说明在设计上有待加强。
(3)在实践研究方面,八感知维度理论贯穿于场地的范围界定、区域的景观评价、公众感知与景观偏好研究以及场地的设计,在八个维度区域的设计中,实践案例济宁人民公园以加强公众感知与提升景观偏好为功能定位,例证了设计原则与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可行性。
本文通过对济宁人民公园维度区域的设计实践,为以后的研究与设计实践提供了研究框架与设计指导,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