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景观毕业论文范文:黄河中下游聚落地名文化景观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3-09-21 14:29:58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景观毕业论文,本文以黄河中下游为研究区域,通过《中国历史地图集》采集秦汉至明清时期的聚落地名点,统计整理了地名类型和数量,采用GIS分析了黄河中下游地区聚落地名文化景观的时空演变特征。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景观毕业论文怎么写

地名是用于指代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个体地域实体的专有名称,具有空间指位性、社会交际性以及非物质特性[1]。它以自然地理和人文社会为生存土壤,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传承与变更,长期记录和稳定传递着宗族姓氏、农牧民俗、政治军事、商业经贸等多种文化信息,是极具价值的“地方性知识”[2]。可以说,地名是当地民众在特定历史时期同区域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民俗信仰、语言文字等高度关联的产物,因此具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能够为研究历史时期的地貌、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生产、人口流动等社会活动状况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证据[3]。

依赖自然的采集渔猎生活转变为改造自然的农耕畜牧生活,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活方式由原始的居无定所逐渐演变为群居定居,聚落的雏形在这一时期产生,用于指代聚落的符号——聚落地名也随之出现[4]。可以看出,聚落地名是所有地名系统中形成较早的一类地理实体名称,其与聚落实体具有相同的生命周期和历史积淀[5]。聚落地名包含城市地名和村落地名,其中城市地名覆盖的地域范围大,总体数量少,且命名多受政治力量的干预,体现出教化性和强制性,而村落地名的影响范围小,数量规模巨大,且因远离行政中心而较少受到外部力量的干预,多由当地民众依据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地物和社会活动进行命名,反映出原真性和地域性[6]。城市地名和村落地名共同构成了聚落地名,其数量巨大、类型众多、覆盖范围广泛,记录着地貌水系、动物植物、军事活动、政治制度、民生经济、建筑交通等文化信息[7-8]。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聚落地名文化景观类型划分研究进展

对地名文化景观展开研究,首要任务即是完成地名类型的正确划分。地名分类是在确定地名研究主题和地名管理需求的基础上,依据地名本身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将其按“异”区分、就“同”归并至不同规模、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地名类型体系,有助于系统、全面的认识地名文化现象[12]。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聚落地名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类型地名所形成的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时空演变规律以及与自然、人文要素的耦合关系上,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导致聚落地名分类方式的差异[13-14]。

聚落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在地名研究中最为广泛,相关学者首先识别地名的通名和专名,然后根据通名和专名所表达的文化语义内容进行分类。其中,通名一般作为地名的后缀,表示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的类别,专名一般在前,是区分同类地名的标志,如岔口村、余家港、七级闸、柴家关等地名中的村、港、闸、关为地名通名,岔口、余家、七级、柴家是地名专名[15-16]。褚亚平等[17]在《地名学基础教程》一书中,根据地名用词和文化语义将地名划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羊坊店、小集村”等经济类地名、“张家庄、李村”等姓氏类地名、“丰台区、行宫村”等建筑类地名,以及政治类、军事类、水文类等等,后来学者多以此为范式划分地名类型。苏都尔[18]、王远[19]、吴静[20]、孙舔轲[21]等分别将研究区内的聚落地名划分为自然景观类和人文景观类,其中自然景观类是对聚落周边环境的客观反映,主要包括地貌类、水文类和动植物类,人文景观类地名作为各种社会活动的真实刻画,主要包括经济类、建筑类、姓氏类、宗教类、军事类、政治类、祈愿类等,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各类地名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形成机制。李巍等[22]在将夏河县藏族村落地名划分为自然景观型和人文景观型之外,增加了复合型地名,这类地名是指人类将自然地物比拟为动植物、文字等人类熟悉的日常物,是介于自然和人文之间的过渡类型,如“奥门其”意为形状像藏文的山、“唐乃合”意为形状像雄鹰的山。

2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研究区概况

2.1.1研究区范围界定

一般认为,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河口镇至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本文考虑到黄河历史时期曾多次改道流经今河北省,并汇入天津海河入海,同时秦汉至两宋时期,内蒙古自治区为少数民族政权统治,缺乏对地名的记载,造成其历史地名数据存在大量缺失。因此,本文以黄河当今的流域范围为基础,综合考虑黄河改道迁移所波及的地区以及数据的可获取性,最终确定黄河中下游流域在内的五省二市,即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河北省、山东省以及天津市和北京市,共68个地级市作为本文研究区域。

2.1.2自然地理概况

黄河中下游地区位于31°23'N-42°37'N,107°40'E-122°43'E之间(图2-1),其西靠黄土高原,北抵燕山,南至秦岭,东入渤海,地势总体自西向东呈簸箕形下降,汾河、渭河、洛河等河浦水网纵横交错,扎陵湖、东平湖等坑塘洼淀星罗棋布,境内地貌形态复杂多变。太行山作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天然分界线,将东西部划分为平原丘陵和高原山地。西部高原山区海拔在1000-3000米之间,阴山山脉、黄土高原、秦岭以及乌鞘岭纵列其间,山势高峻、河谷深切、地形破碎,大同盆地、运城盆地等小型盆地和渭河谷地、汾河谷地等断裂谷地零星分布,整体呈现出南北高、中部低的地势特点。由太行山脉以东至滨海地带为东部平原丘陵区,主要由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与山东丘陵构成。其中,华北平原是由黄河、淮河、海河等所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海拔多在50米以下。山东丘陵又可细分为鲁中南山地丘陵与鲁东半岛低山丘陵两部分,鲁中南山地主要是由泰山、鲁山、蒙山等海拔千米以上的中山构成,其外围低山丘陵成为中山和平原的过渡带;

2.2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2.2.1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用到两种类型的数据,空间数据和统计数据。空间数据包括行政区划、DEM以及历史聚落地名点数据,其中行政区划数据来源于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DEM数据获取自地理空间数据云网站,历史聚落地名点采集于《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该图集以历史文献资料为依据,大量吸收了国内外历史学、地理学以及考古学的相关成果,采用古今对照的方式编绘了原始社会遗址、夏商周时期的诸侯部落以及自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见于记载的聚邑和县级以上政区(含县)地名,另外还包含有据可考的山川、河流、海岸线、岛屿、长城、关塞、陵寝等,共容纳地名约7万个。全图集按历史时期分为8册、20个图组,共计304幅地图,再现了我国各历史时期的疆域、行政区划、城邑、重要村镇以及自然地理面貌,是中国历史地图史上的空前巨著,为本文聚落地名点采集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数据来源。

《中国历史地图集》地名编绘的基本标准如下:○1图集以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帝国主义未入侵前的清朝疆域为基本范围,采用高精度的今地图为底图。○2针对地名密度存在区域性差异的问题,在总结杨守敬《历代舆地图》经验的基础上,将春秋战国以来各时期地图按当代大行政区(或监察区、地理区)分幅编绘,并依据要素密度确定比例尺,若有部分地区地名过于密集难以容纳,则另制放大比例尺插图附于图幅四角,最终各历史时期均制成分幅图若干幅,形成一套包含该时期记载的各种地名的图组。○3秦以来各图组的分幅图,其疆域和行政区划均以该时期的某一年代为标准,年代选取原则为政权统治稳定强盛且有比较精确详尽的文献描述,此后以该时期的总志、地理志和其他史籍资料为基础,梳理出该年代对应的行政区划建制表,并画出各级政区和相应的地名点。对于该年代已消亡或始建于该年代以后的郡县,通过追溯地名的发展情况,选取前后朝均已不存在的,采用聚邑注记符号予以表示,若其驻地于该年代存在别名,则将该名称放置于括号中旁注。○4秦以来各时期的分幅图将见于当代记载的地名全部标绘,存在于后世记载不见于当世的不予标绘。

3 聚落地名文化景观的分类与空间分布格局 ............................ 23

3.1 聚落地名文化景观理论渊源 ...................................... 23

3.2 聚落地名文化景观的分类 ................................ 24

4 黄河中下游聚落地名文化景观演变规律分析 ............................ 41

4.1 新增地名分析 .................................. 41

4.2 消失地名分析 ............................. 44

5 黄河中下游聚落地名文化景观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 53

5.1 自然景观类地名演变成因分析 ............................. 53

5.2 人文景观类地名演变成因分析 .......................... 54

5黄河中下游聚落地名文化景观时空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5.1自然景观类地名演变成因分析

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占据主导地位,在这样的生产模式下,人与自然关系高度黏合,人类努力适应自然环境、挖掘自然环境中的有利因素纳入生产、生活体系,而且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自然灾害的裹胁下,人类对自然充满敬畏,遂将自然环境中的山川河流、草木鸟兽嵌入聚落地名中,因此在明清时期,地貌类和水文类地名的新增、消失、改名数量较多。

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起决定作用,地势平坦且水源充足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稠密区。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太行山为界,呈现出西北部高原山地和东南部平原丘陵的地貌分布态势。其中陕西关中、豫西北、鲁西南以及冀中南地区均为河流冲积形成的平原,陕西中部地处渭河及其支流、北洛河冲积而成的关中平原,素有“八百里秦川”之称,豫西北地处伊河、洛河冲积形成的伊洛平原,鲁西北和冀中南部地区则位于由黄河、淮河、海河等水系冲积形成的华北大平原。这些冲积平原区土壤疏松、土质肥沃,便于开垦耕种,同时发达的水系能够充分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适宜的地貌和丰富的水资源使得这些地区成为历史时期聚落择址的热点地区,因此陕西关中、豫西北、鲁西北以及冀中南地区是新增、消失、改名地名的密集区,同时由于古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适应乃至敬畏,促使这些区域的地貌类和水文类地名的时空演变相比其他类型地名更为突出,即新增、消失、改名数量相对较多。

景观毕业论文参考

6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聚落地名长期记录和稳定传递着自然环境、经济生产、政治制度、建筑工程、军事战争等多样化文化信息,本文以黄河中下游为研究区域,通过《中国历史地图集》采集秦汉至明清时期的聚落地名点,统计整理了地名类型和数量,采用GIS分析了黄河中下游地区聚落地名文化景观的时空演变特征,并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演变的影响因素,丰富了文化地理学视角下地名演变规律的实证经验,同时为探究历史时期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提供重要辅助。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点:

(1)依据地名用词和文化语义,黄河中下游聚落地名可划分为自然景观类和人文景观类,其中自然景观类地名包括地貌类、水文类和动植物类,人文景观类地名包括军事类、政治类、经济类、交通类、建筑类、人物姓氏类和意愿祈福类,各景观类型地名的文化特征、数量和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秦汉至明清时期黄河中下游累计出现地名4150个,人文景观类地名占比达59.69%,共计2477个。其中军事类地名最多,有972个,反映了各朝代的军事设施、军队制度以及地域战争,主要分布在晋冀陕三省北部地区;其次是表达对名人推崇和地方归属感的人物姓氏类地名,累计出现389个,多聚集于鲁西北和冀中南地区;体现黄河中下游历史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经济类地名共计303个,集中分布在京津冀地区;表征统治阶级政德教化和民众美好愿景的意愿祈福类地名累计出现299个,主要分布在冀东南和鲁西北地区;与政府机构和政治制度相关的政治类地名有225个,多分布在陕西中部和山东境内;刻画历史交通设施的交通类地名较少,共计174个,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呈分散态势;反映古代宫殿陵寝和祭祀庙宇的建筑类地名占比最少,仅有115个,集中分布在陕西关中地区。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景观毕业论文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