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景观毕业论文,笔者认为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滇池流域是昆明市城市化发展最快、各类经济活动与文化活动最活跃的地区。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循序渐进和持久性的工作,也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事情;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民福祉和国家兴衰。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①中指出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加强保护水生生物,对湖泊开展生态修复工程,推进水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提升饮用水安全水平;开展水环境保护治理工作,使得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总体改善。尽管水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要认识到水环境污染问题依旧严峻。
水资源作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其环境质量的好坏更是民生大事。温家宝总理曾表示,要把综合治理“三湖”工程摆在更为明显、更为迫切、更为关键的地位,科学合理策划、强化统领、明晰责任,保持高水平、严标准,坚决有力地把“三湖”治理好,这是我国生态建设中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也是我国在生态建设中对人民甚至是世界负责的体现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政府将推动美丽河湖环境保护和基础工程建设③。
滇池作为著名的高原型淡水湖,为我国重点保护水体之一,对保持区域内自然生态体系的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滇池是昆明城市内交通水、工农业生产用水的主要水源地,养育了昆明主城和呈贡区、晋宁市和嵩明县等乡镇和村落。中国共产党昆明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指出要将昆明“生态化”建设贯穿到滇池保护治理中④。近年来,云南省对于滇池启动外海“四退三还”的生态建设工程。根据“强化对沼泽地的保育和管理工作,维持沼泽地功能和生物多样化”的有关规定,恢复“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滇池湿地3.95万亩⑤。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现阶段对滇池流域的相关研究较少从水系及河岸带的角度出发。研究意义之一在于从入滇水系与河岸带景观格局变化的方向进行研究,丰富对滇池流域水环境的研究方法,为改善滇池流域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滇池湖泊生境提供理论基础。
对于河岸带的相关研究方法较多,传统且较为常见的技术路线为通过3S技术等先进的科技平台及高新技术,获悉不同年份土地利用图谱及其他相关数据,通过对比找寻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演变规律、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类指标与评估体系进行分析与拓展。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过程,是研究景观格局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这种传统模式依然存在客观性与单一性。研究意义之二在于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及相关方法,以土地利用图谱为基础,结合景观指数的线性回归模型,对景观格局演化规律和影响因子展开研究;渗透景观图论的相关方法,从斑块类型与组成结构角度分析,能够丰富流域及河岸带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技术手段。
1.2.2 实践意义
河岸带及其周边区域,是生物生境、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滇池流域河岸带的景观格局演变过程关乎流域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发展,也影响着湖泊与城市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对滇池流域河岸带及周边环境的系统研究,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景观格局的优化方法。在实践中,也可为流域内河岸带景观的优化配置,以及其他水系河岸带的景观优化提供参考。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滇池流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昆明市地处中国云南省中部地带,东经102°10′~103°40′,北纬24°23′~26°33′,南北向长237.5km,东西宽152km,总面积21012km2,南濒滇池,三面环山。昆明市东与曲靖市交界,西与楚雄洲毗邻,南与玉溪市、红河州毗邻,北临金沙江,与四川省隔江相望。昆明市也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乃至中东、南欧、非洲的前沿和门户。近年来,正在着力建设成立足西南部、面向全国、直接辐射南亚的地区性国际中心城市。 滇池位于昆明,为我国西南最大的高原淡水湖。
滇池流域地处云贵高原中段,滇中工业新区核心(图2-1、图2-2)。滇池流域是云南省的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经贸中枢。也是长江、珠江与红河三江水系分水岭,滇池流域地区中心部位的地域坐标为北纬24°28'19.11"~25°27'29.44",东经102°29'11.21"~103°0'51.16"。滇池面积约320km2,滇池流域总面积约2909.2km2,约占云南省总面积的0.76%,包括昆明市管辖的六区一县即:五华区、盘龙区、官渡区、呈贡区、晋宁区、西山区、嵩明县(涉及到安宁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等区域的面积少,覆盖位置无明显水系,对研究区影响小,可忽略不计)。
2.2 滇池流域水系提取
滇池流域主要水系共计36条,其中,35条为入滇河流(表2.1),包括盘龙江、宝象河、柴河等;1条出湖河流为螳螂川。
结合2019年水网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与DEM高程数据(地理空间数据云),提取滇池流域初始水系(图2-3)。结合2021年高分辨率影像数据(91卫图),基于35条入滇河流对自然状态下的水系进行梳理整合,通过目视解译的方法删减对研究结果无意义或有负面影响的沟壑与暗河等,补充缺失的支流,并保留河道宽度,绘制滇池流域水系分布图(图2-4)。提取有效水系35条,尽管槽河系宝象河支流、七亩沟系老运粮河支流,但因其支流走势与主河差别较大,因此不能进行合并。
狭义上的河岸带是指在高低水平中间的河床或高水平以上,直到河水危害全部消失之前的地区①。因此河岸带的形状为自然形态,与河流形态有间接联系,此外还受到地势、水质、动植物生长活动范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较难确定其具体形态。广义上的河岸带,指一切邻近的河道、湖泊、水塘、湿地公园内还有其它特殊水体以及具有重要资源价值的地区,是陆地生态系统与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重要生态转换区②。
第三章 宏观层面——滇池流域河岸带景观类型及演变特征分析 ........... 27
3.1 基础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宏观) ............................. 27
3.1.1 宏观研究范围的确定 ................................. 28
3.1.2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 29
第四章 中观层面——滇池流域典型河岸带景观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 59
4.1 样本选取与研究方法 ................................ 59
4.1.1 研究样本的选取 ............................... 59
4.1.2 研究方法 .................................. 60
第五章 微观层面——场地尺度下河岸带现状认知及驳岸景观分析 ....... 115
5.1 研究方法与信息整合 ........................................ 115
5.1.1 研究方法 ................................. 115
5.1.2 信息整合 ................................. 115
第五章 微观层面——场地尺度下河岸带现状认知及驳岸景观分析
5.1 研究方法与信息整合
5.1.1 研究方法
微观调查采用野外调查法,结合卫星影像及宏观中观层面的研究结果,对驳岸形势较为丰富的河流进行实地调研,摄影相关图片,绘制结构图,总结总结河岸带的现状特点和驳岸形态,在调研中主要分为:①前期准备:整理研究区的宏观层面土地利用图谱、中观层面景观图成果,选取调研范围②野外调查:拍摄照片,记录河流驳岸形式③整理资料:绘制研究区常见驳岸形式。
5.1.2 信息整合
通过调研研究区驳岸形式较为丰富的盘龙江、大清河、大观河、金汁河、洛龙河与捞鱼河等,将驳岸形式分为两种类型:人工形式驳岸与自然形式驳岸。
金汁河、捞鱼河与洛龙河自然形式驳岸居多(图5-1),涵盖的主要元素包括三类:①河道内部元素包括大面积的水生植物与小型浮岛等;②邻近河道驳岸元素包括植物覆盖度较差的裸地、缓坡草地、植被、林地、道路等;③连接近水驳岸空间包括:道路、建筑、农田等。自然形态的驳岸对于保护沿河带的生态功能,小区内气候调节、巩固沿河带水土成分、为野生动物提供休憩场地等方面起了很大的影响。较少区域设置亲水平台,为人们提供亲水体验。此外自然形式驳岸也多出现于湿地公园的内部河流廊道中。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滇池流域是昆明市城市化发展最快、各类经济活动与文化活动最活跃的地区。流域内河流水系众多,水资源、湿地资源丰富,而水岸带、湖岸带与河岸带作为城市用地与自然水体的过渡带,在城市中拥有重要的生态意义与价值,联系水、陆空间,同时具有水、陆生态系统的双重职能,紧密的将自然与城市相连接。
流域地处高原坝区,城市建设形式依赖滇池水体,导致其与其他平原湖泊城市或河流沿线城市在景观格局上存在较大差异,生态敏感且脆弱。从滇池流域城市建设初期的“城水相争”再到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城水相融”,水岸带、湖岸带与河岸带的变化是反映滇池流域内城市与自然之间相互交替、融合的最明显区域。
论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不同的空间尺度,基于土地利用图谱、景观图示和驳岸结构分析对滇池流域内河岸带基础生态界面的景观现状特征进行分析,并通过景观指数以及图示变化定量分析滇池流域河岸带景观格局变化规律。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