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景观毕业论文,笔者认为对乡村景观环境进行规划设计是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手段,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对于建设农民幸福家园有着重要的意义。
1绪论
1.1研究背景
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入了一个从高速走向高质量的新时代。研究数据表明,我国的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上升到了2022年的64.7%。在快速发展城镇化的同时,我国也因为追求城镇化发展而忽视了农村的发展,从而导致了城乡之间的收入、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等方面差距明显增加,乡村远远落后城市[1]。目前,我国仍然有大约5.6亿的人口生活在农村,但是乡村生活环境一般,生活质量相对较低。因此,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我国振兴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与此同时,内蒙古自治区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出台相关政策和三年行动方案,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出发,确定当下乡村景观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补齐农村景观环境的短板,全面提升农村生活环境质量。
在顺应国家一系列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方针政策背景下,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姜家营村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是提升村民居住环境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乡村全面发展的前提工作。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论文在分析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收集与乡村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相关的文献资料和优秀案例,并进行实地调研,最终设计出符合姜家营村实际的乡村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方案,科学指导姜家营村实现居住环境改善、成为美丽宜居乡村的目的。
1.2.2研究意义
基于姜家营村现状条件分析,由此得出姜家营村景观环境问题是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村内道路存在破损坑洼路面,易积水,雨后通行不便;村庄内部绿化较少且缺乏系统规划;公共活动空间和公共设施缺少;整体乡村建筑无明显地域特色。所以,对姜家营村进行景观环境规划迫在眉睫。规划设计先行,实施在后,合理的规划设计对于今后姜家营村景观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相似类型的乡村生活环境的改善提升也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2相关概念阐释
2.1乡村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概述
2.1.1乡村
不同学者对乡村的概念理解各不相同,西方学者认为,乡村[3]的定义是人口数量相对于城市数量较低,并且通过农业实现自给自足或是将农产业与城市的工业进行物质交换的地区。我国学者认为,乡村的定义是人口分布相对于城市较分散,且大多从事农业生产系列活动的地区。本文对乡村的解释为:人口规模较小、人口密度较低,且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同时社会结构较为单一的地区。
2.1.2乡村环境
乡村环境一般泛指乡村范围内的自然资源以及人工改造的历史遗迹、保护区等。本文所探讨的乡村环境是人类在不同环境下进行聚居、迁移所形成的村落。
在快速发展城镇化的同时,乡村的环境也遭到了破坏。我们通常把乡村环境污染大体上分为四个方面:第一是生活垃圾污染,它包括村民垃圾乱堆乱放、污水乱倒现象;第二是农业生产污染,这其中包括秸秆焚烧、过多喷洒农药化肥、家禽粪便异味;第三是生态环境污染,这主要是指自然资源污染,比如河流、土地等;第四是工业污染,这主要包括乡村中的企业进行工业废水、废气偷排偷放。
2.1.3乡村景观
不同角度下对于乡村景观的理解是各不相同的。从地理角度来讲,乡村景观泛指城市景观之外的空间,比如郊区、荒野等;从景观要素角度来讲,乡村景观是指由乡村内的街道、乡村的历史文化以及所处的自然环境;从自然人文环境来讲,乡村景观中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历史条件、建筑风格等乡村景观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表现[4]。总而言之,乡村景观是一种具有丰富多样性的景观,是一个具有很多要素的庞大生态系统。
2.2农耕文化与红色文化概述
2.2.1农耕文化
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辛苦劳作中形成的风俗文化,我们称为农耕文化。农耕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6]。农耕物质文化是指生产方式以及客观存在的物质形态,比如耕作制度、耕作技术、生产工具以及青山绿水、田园风光等;农耕精神文化泛指农业生产中精神层面的东西,比如民俗礼仪、农耕谚语、农事节日等。农耕文化既展现了辛苦耕作的劳动过程,又体现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2.2.2农耕文化符号运用
农耕文化符号是指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为了更好地进行耕作,利用自己的智慧所创造出来的农耕辅助工具。例如镰刀、耙子、石墨、木犁、镢头、铁锹、锄头、扁担、箩筐、板车等等。通过使用这些农耕用具来帮助自己更简单容易地进行生活生产活动,这些生活用品及农耕场所充分地展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它反映了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对自然界进行改造后留下的痕迹。(图1)
3国内外研究现状..............................8
3.1国外乡村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研究现状........................8
3.2国内乡村景观环境规划设计研究现状................................8
4乡村景观设计案例研究................................9
4.1台湾地区乡村景观设计案例——桃米生态村.........................9
4.2河南地区乡村景观设计案例——平乐村..............................9
5项目概况与场地分析..................................12
5.1区域概况..........................12
5.1.1自然条件.............................13
5.1.2文化资源条件............................13
8姜家营村景观环境专项设计
8.1姜家营村植物种植专项设计
8.1.1植物配置原则
基于内蒙古“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结合姜家营村植物现状实际,提出姜家营村植物景观设计遵循的原则。
(1)生态性原则:依据内蒙古自治区地域特征,首先在植物选择上,要选择具有防风固土、降尘等生态功能的乡土植物,并将植物与农田、建筑合理规划设计,形成具有乡土气息的生态田园景观[38],达到“村外绿荫环绕,村内花果飘香”的优美景观。
(2)乡土性原则:植物选择以乡间本土植物为主,营造耐寒、耐旱、后期易养护的植物群落,达到突显乡村地域特色、符合经济性原则、实现美化环境的目的。
8.1.2植物景观基本功能
(1)生态功能
植物景观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吸收C02放出氧气,吸收有毒气体且降温防尘隔离防护等功能。
(2)空间围合功能
利用植物进行空间围合主要以开敞型空间、闭合型空间、半闭合型空间、岛屿型空间以及连接型空间等形式规划设计,从而给予人不同的空间氛围感受[39]。(图46)
9结论与展望
9.1主要研究结论
对乡村景观环境进行规划设计是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手段,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对于建设农民幸福家园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以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姜家营村为例,认真的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成功案例经验,对姜家营村景观环境进行系统地规划设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熟悉姜家营村的地理位置、生活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等内容,梳理总结姜家营村目前存在的问题。
(2)着重解决姜家营村目前存在的景观环境问题,因地制宜地对姜家营村进行总体布局,确定姜家营村“一廊、一环、双心、双节点、多片区”的空间结构,明确姜家营村各功能分区,并确定各功能分区之间的关系。
(3)对姜家营村各功能分区及景观节点进行详细设计,运用风景园林理论相关知识,结合现代景观营造的设计手法,对姜家营村“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符号元素进行提炼,立足人文和自然资源进行规划设计构思。在不同的功能分区中,都体现姜家营村的地域文化特色。
(4)对姜家营村的植物、道路、建筑外立面、庭院景观、公共设施、公共空间和生态停车场等进行专项设计,塑造具有农耕文化与红色文化特色的乡村景观,营造人性化、独特化的多功能互动体验类景观空间,展示新时代下农耕文化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村落景观。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