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景观毕业论文范例:基于弹性景观的雨洪适应性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探讨——以深圳大梅沙河公园为例

发布时间:2022-12-21 12:22:51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景观毕业论文,本文首先对研究题干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整理、总结与分析,梳理出目前存在的研究问题与发展趋势;其次,对国内外共四个相关的优秀案例进行针对性分析,学习与借鉴了弹性、雨洪适应性相关的多维设计手法与设计原则;接着,重点展开对基于弹性景观的雨洪适应性城市公园景观的规划设计研究,完善规划设计与实施管理流程、本着客观性展开城市公园雨洪灾害风险评价、总结梳理出设计策略与设计原则;最后,落位到深圳大梅沙河公园这一设计实践中来。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全球气候变化与城市建设带来的“都市海景”现象

据研究表明,自1850-1900年以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已上升约1℃[1]。尽管全球气候变化的成因在学术界尚有些争议,但不可否认,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呈现出不稳定性的趋势[2]。更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20年内全球温度或将升高1.5℃[3]。而在2021年8月18日举办的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媒体访谈会上,中国气象局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翟盘茂[4]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在以多种方式影响着地球上每个区域。我们所经历的变化将随着升温而加剧。”而气候的变化也将加剧水循环并影响降水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无论是经济还是城市建设方面,都取得卓越成绩。城市化进度达到了较高阶段,产生了城市连绵带,与此同时带来的城市用地迅速扩展,集中分布的城市群与发育较成熟的城镇体系也逐渐形成[5]。而为满足高速的城市化建设与高强度的经济发展所需,自然下垫面开始遭受人为建设的破坏。下垫面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人类对气候的影响首先通过对下垫面性质的改变来实现[6],故城市下垫面的硬化扩大是造成近年来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加大的原因。

地理位置方面,我国地处于欧亚大陆东南部,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虽气候复杂多样,但主要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故夏季多雨,且雨季集中。随着下垫面硬化和雨期集中,城市洪涝灾害问题成为我国城市目前最为严峻的水患问题[7]。近年强降水之多,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时间之长多年未遇、灾害损失之重远超常年。仅2020年,我国有29个省(区、市)受到洪涝灾害影响,受灾人数和经济损失均占各类自然灾害总和的60%以上[8]。

大雨必涝成为我国一些城市的通病,被网友调侃的“城市看海”“汽车变轮船”“家门口冲浪”现象也屡见不鲜。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本研究在“弹性景观”理念的指导下,将“弹性”这一新视角引入到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主要聚焦于气候变化下的雨洪适应性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并尝试将弹性这个风景园林学科的新研究视角运用到实践设计之中;此外,探讨利用风景园林的手段提高人造公园的自然防御力,并将灾害发生时的损失降到最小的方法,以上这些都构成了本文的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在风景园林理论方面,目前已有部分研究将弹性景观相关理论应用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研究主要以城市湿地公园、城市河道修复、城市滨水绿地、城市公共空间以及防洪景观等,使用率高普及面广泛且下垫面硬化程度相对较高且洪涝受损严重的城市公共景观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并且都集中于理论总结研究,而非理论研究结合设计实践。因此本研究对弹性景观理念的实际应用及其与城市公园结合的相关理论做了一些补充与更新,为以后类似研究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在风景园林实践方面,以深圳大梅沙河公园为例,通过将前述研究理论综合整理,探究如何让弹性景观融入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如何提高城市公园本身的“弹性”,并完善其应对雨洪灾害的适应和抗灾系统,降低极端降雨天气对公园游客和周边居民等使用人群的影响,也减少雨洪灾害过后公园的维修成本及生态系统恢复的时间,同时打造生态稳定、功能完善、具有智慧特性的弹性城市公园景观,为今后类似的实践项目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和借鉴。

第二章基于弹性景观的雨洪适应性城市公园景观理论初探

2.1弹性景观综述

针对弹性景观的理论综述,从弹性景观概念及其发展、相关研究进展、弹性景观与海绵城市的区别三方面展开论述。

2.1.1弹性景观概念及其发展

2.1.1.1弹性景观概念

弹性景观设计理念作为一种全新的概念,是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念的发展与延伸。其作为景观设计概念革新的标志,与功能主义设计理念不同,以变化、发展和适应为特征,是一种不断调整与优化的设计,赋予景观一定的自我修复以及再生能力[15]。

近年来,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而产生的生态问题与灾害威胁日趋严重,弹性景观将过去景观经历过的破坏与干扰事件作为参照,从洪涝、干旱和极端天气等方面展开研究,在提高未来景观发展的弹性适应性、时间延展性和自我修复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优化设计[16],旨在改善人类生活居住环境,让景观能够快速的从灾害及干扰中自我恢复。

2.1.1.2弹性景观的提出与发展弹性(Resilience)一词最初是17世纪时从拉丁语中的“Resi-lire”引入英语中[17]。后主要应用于物理方面,用于形容物体的物理特性。

1973年,加拿大生态学家霍林(Holling)正式将弹性这一概念引入生态学领域[18]。他指出系统的弹性是系统在遭受冲击和干扰后能较快速恢复到原有状态,且仍然维持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19]。不久后,经济学、社会学和工程学等多个学科也逐渐引入弹性概念,用于经济、社会和工程系统等。

2010年,哈佛大学的尼尔.G.科克伍德(Nial.G.Kirkwood)在其论文《弹性景观——未来风景园林实践的走向》中首次提出了弹性景观这一理念[20]。他认为弹性景观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或原则,而是具有很强的生存、适应和进化能力的新城市景观,是人类景观未来发展的趋势。

2.2雨洪适应性景观综述

雨洪适应性综述以雨洪灾害及其组成要素、雨洪适应性景观概念、国内外研究进展三方面展开研究。

2.2.1雨洪灾害

根据我国调研显示,仅2011年,有383个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雨洪灾害[57],雨洪受灾范围也逐年扩大,而雨洪灾害的风险程度与其造成的损失成正比,风险越大,损失则越严重。在城市系统之中,雨洪系统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58]。雨洪灾害损失也主要是指城市雨洪灾害给城市带来的自然环境破坏、污染以及对人类社会经济环境影响等。对其再进行系统的细分,分为了两大类与五小类。其中经济损失主要包括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而非经济损失主要包括人口、政治社会影响和生态环境影响三类[59](如图2.1)。

景观毕业论文怎么写

第三章相关案例分析.................................18

3.1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百年纪念公园案例分析................................18

3.1.1案例概况.........................................18

3.1.2案例分析..................................19

第四章基于弹性景观的雨洪适应性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30

4.1基于弹性景观的雨洪适应性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与实施管理流程优化........................30

4.2城市公园雨洪灾害风险评价——以深圳大梅沙河公园为例...............................31

第五章深圳大梅沙河公园雨洪适应性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实践..........................51

5.1项目背景及概况.........................51

5.1.1项目概况.........................................51

5.1.2地理区位..............................51

第五章深圳大梅沙河公园雨洪适应性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5.1项目背景及概况

5.1.1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深圳盐田区的梅沙片区,梅沙片区作为深圳东北处“黄金海岸”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圳著名旅游、休闲胜地。作为国家级森林小镇的梅沙片区拥有特别的“山-海-河”景观格局,梅沙河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大梅沙河作为深圳市盐田区的18条河道之一,属于山溪性河流。河道全长3.95km,平均宽度8.5m,流域面积4.89km2。

本案设计范围是从盐田区内环路箱涵至盐田区东部华侨城停车场。基地内有一条约490m长的河道,总设计面积约为16960m2。

5.1.2地理区位

大梅沙河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作为广东省辖地级市,简称“深”,又称鹏程,是国家计划单列市,超大城市。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在成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都快速取得巨大成就,但过快的城市化进度也造成了一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如城市化进程加重的城市内涝问题,新城市未解决遗留违建造成用地紧凑问题等等。

盐田区,广东省深圳市辖区,位于距离市中心12km的深圳市经济特区东部,北邻龙岗区与坪山区,南与香港新界山水相接,西接深圳市罗湖区,东连大鹏新区,沙头角口岸与香港直接相通。辖区依山面海,北部为梧桐山和梅沙尖,南临大鹏湾。辖区面积74.99km2(如图5.1)。

景观毕业论文参考

第六章结论与启示

6.1结论

本文首先对研究题干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整理、总结与分析,梳理出目前存在的研究问题与发展趋势;其次,对国内外共四个相关的优秀案例进行针对性分析,学习与借鉴了弹性、雨洪适应性相关的多维设计手法与设计原则;接着,重点展开对基于弹性景观的雨洪适应性城市公园景观的规划设计研究,完善规划设计与实施管理流程、本着客观性展开城市公园雨洪灾害风险评价、总结梳理出设计策略与设计原则;最后,落位到深圳大梅沙河公园这一设计实践中来。基于以上步骤,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1)将“弹性”这一新视角、新思维融入到风景园林学科之中是必须的选择,无论主体是城市或是城市公园,提升其弹性都将从多方面、多层次带来成效。

(2)降低城市公园的孕灾环境危险性与承灾体敏感性是增强其雨洪适应性,减少受灾损失的最直接途径。

(3)风景园林学科作为具备广度的综合类学科,多尝试与其他软件和分析法的结合,会让学习者体会到新收获与新深度。

(4)规划设计在得到数据分析支持后,设计着力点更清晰,策略的提出也会更有针对性,也使研究更具说服力,验证规划设计和管理流程的优化在实践中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景观毕业论文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