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景观毕业论文,笔者通过梳理宋徽宗的宫词和李质、曹组的《艮岳百咏》,提炼诗词中的景观元素,从诗词的角度探讨造园者在艮岳建设中的情感空间。诗词和园林的共性得以再现。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2017年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指出传统文化对国家、民族传承、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古代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园林中所体现的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在当今仍具指导意义,其造景手法和设计思想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宋代,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到成熟阶段,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院园林得以全面发展。宋徽宗在位期间建成的艮岳,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之作。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尤其是文人园林的最高建园水平。时至今日,对于艮岳的研究已成为古代园林造园理论及技法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国古典园林史》(清华大学周维权著)、《中国古代园林史》(北京林业大学汪菊渊著)及其他诸多专著或论述都对艮岳有相对全面和深入地研究。
随着中国城镇环境景观建设的发展,尤其是在置石、叠山、山水布局以及工程规划、施工管理等方面,艮岳造园中所运用理论及技法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对于艮岳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与拓展。
1.2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研究目的
本文选取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典范之作——北宋末年的艮岳为研究对象,重点针对其山水布局及造景理法特点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文献考证的方法,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艮岳山水布局做进一步的推演,在此基础上梳理总结出艮岳山水布局及造园理法的特点。并结合北宋时期山水画论及画作,探究艮岳内涵与其互通性,挖掘艮岳深沉内涵特征。
1.2.2研究意义
(1)通过文献考证进一步明确其园林规模,山水布局及特点,对前人研究成果有所补充。
(2)在对艮岳范围、布局考证的基础上,对其山水布局作进一步的梳理总结,结合建园社会背景、文化艺术背景及创作理念等,进一步探究艮岳山水布局特点,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国山水园林理法及建造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2 艮岳历史钩沉
2.1北宋社会背景
2.1.1政治、经济背景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定都于后周的开封,改名为东京。为了巩固政权,改变“方镇太重,君弱臣强”,宋太祖从方镇手中收回兵权、财权、政权(汪菊渊,2006)。公元961年,赵匡胤又通过“杯酒释兵权”,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同时,并大力宣扬安图享乐思想,从而助长了宋代享乐之风,带动了园林营建。再加上宋代重文轻武的政策,使宋士人的政治地位空前提高。两宋人文之盛,远迈前代,宋徽宗执政时期的政和年间,由地方官府廪给的州县学生就达十五六万之多,这在当时世界范围内乃实属罕见的情况。在这种特殊的政策环境下,刺激了文人士大夫造园的兴趣,他们有的参与了园林规划设计,有的著文描述某些名园从而发展了“园记”这种文学载体,致使文人士大夫的造园活动兴盛。
北宋历代帝王采取的政治政策都是求稳,这样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在宋徽宗即位初期,经过前面七位帝王的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财富。商业经济发达,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宋徽宗时期的经济政策,主要集中在农业和商业两方面。在宋徽宗时期,田地政策有蔡京推行的方田法和宦官杨戬设立的稻田务。稻田务原本是管理官稻田的机构,是国家负责粮食储备和防止土地兼并设立的一道针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防线,宦官杨戬却将其当成了自己捞钱谋私利的手段,开始在汝州(今属河南)立法,可以种稻的田土,收索民户田契,辗转追寻,直至无契可证,将超出原始田契的土地称为公田,将“废堤、弃堰、荒山、退滩及大河淤流之处”这些没法耕种的地方,也划入公田,然后按照每户人家分配多少额度的形式,强行要求民众“租赁”。这种非自愿的租赁需要交纳的赋租额度很高,“一邑率于常赋外增租钱至十余万缗”,并且,哪怕遭受了水旱灾害,田地没法耕种,民众也必须要交纳这笔费用。
2.2北宋东京的园林发展
北宋东京城(图2-2),由封闭的里坊制,走向开放的街市制。尽管北宋东京坊制废除了,坊作为区域名称仍在。北宋东京内城共有4厢46坊。内城各厢里坊之间面积差别较大,坊内除民舍之外,尚分布有众多的衙署、官营手工业作坊等公共机构,形成了“官私杂处”的局面(李合群,2005)。北宋东京分布着大量的私人住宅: 私人住宅在东京内城的分布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现象; 外城南部的住宅数量最多,北部次之,东部和西部的数量相当,均比较少,东南部的住宅较密集,西北部较荒僻; 外城靠近内城城门的区位也聚集有不少住宅。私人住宅与其他性质的都市空间交错杂处。其发展模式为内聚式,表现为通过空间借用等方式充分提高城内空间的利用率。城市的不同功能空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居住空间与商业空间混杂一起,更便利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再次,节约出更多的空间可以用来营造绿地和园林,涵养了郊区的生态,有利于城市环境的保护。这种模式的存在自有其合理性与优越性(梁建国,2016)。
3 艮岳山水布局及特征 ......................... 32
3.1山水为绘营构理想仙境——总体布局 ............................. 33
3.2匠心独运结构山水长卷——艮岳筑山 ................................ 37
4 艮岳意境 ................................ 72
4.1宋徽宗的诗词与艮岳意境 .................................... 72
4.2《艮岳百咏》与艮岳意境 ................................ 75
5结论与展望 ...................................... 79
5.1主要结论 ...................... 79
5.2创新点 ................................... 80
4 艮岳意境
4.1宋徽宗的诗词与艮岳意境
宋徽宗不仅在绘画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书法诗词方面也是如此。宋徽宗前期诗词多为绮靡的好玩之作。他一生共作二百九十四首宫词,其中与园林相关的诗词颇多。这些宫词是对研究徽宗在位时期的皇家园林状况提供了重要依据。从宫词中,可提炼出描写的园林元素、建筑等相关内容。通过这些宫词,可进一步了解到宋徽宗的造园理论。
(1)山石
皇家园林中的叠山数量颇多,共15首,假山形式多样,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叠山形式,包括峰、屏、崖、山、洞、嶂等。如表(4-1)所示,宋徽宗对园林内山石的刻画十分详尽“云岩小石碧嶙峋”、“珊瑚植立壮林巒”、“翠芳庭宇叠山围”等诗句(赵佶,1279)。
5结论与展望
5.1主要结论
(1)艮岳边界范围推断
笔者依据《宋史地理志》、《御制艮岳记》、《祖秀华阳宫记》、《北行日录》、《揽辔录》、《枫窗小牍》等古文献,并结合朱育帆、张劲等学者的观点,推测出艮岳南部园区的纵轴方向即南北范围为:旧曹门以北62米处,謻门以北至景龙门之间,长度约1208米;横轴方向即东西方向在景龙门至旧封丘门之间,距离约900米。并推导出艮岳范围图。
(2)艮岳山水布局及特征的考证
艮岳山水格局具有完整性、秩序性:完整性体现在,园内山系和水系的完备,摹拟自然真山面貌,以小尺度创造峰、峦、岭、岫、洞、谷等形象的写照,抽象化的再现自然真山。将内陆自然界的湖泊、池沼、河流、溪涧、泉水、瀑布等水体形式,艺术化的概括在园中。秩序性体现在空间序列多样性与统一性,通过若干相互联系的山水空间,构成彼此有机联系,前后相续的空间环境。整体空间序列呈“十字轴”形式。
艮岳营造出了宋徽宗心目中的理想山水形态及格局。其空间布局是基于山水画论而布置:艮岳筑山理法依照“画论”为依据布置。园中山体主宾分明。主山独立庄严,客山次相辅弼,主山在高度、体量和山势上成为全园突出的主景,构成主次分明,远近呼应的格局。并营造出“三远”的意境;艮岳理水达到成熟。艮岳的水系形式多样,几乎包罗了水系的所有形态。并开创了人工开闸注水以造“瀑布”的手法,将园林理水手法进一步提高;艮岳植物种类丰富,种植手法多样化。宋代移植技术的成熟,也为宋代园林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园内建筑类型多样化,空间组合多变,布局巧妙,有机地 结合地势及自然环境。使游人置身于自然之中,为后世园林建筑的营造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