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下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以新泰市团山子为例

发布时间:2022-10-24 17:53:54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景观毕业论文,本研究采用实地调研、资料调研和ArcGIS技术对新泰市团山子项目区的现状和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其交通便利、景观可塑性好,而且周边景点众多,具有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方法。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习近平, 2013)。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表明了国家对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视性,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的有力举措,关系到我国的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进程。

1.1.2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需求

在十九大报告中,党中央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2018-2022 年)》中,指出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要因地制宜,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通过三产融合,促进乡村旅游的建设。我国在2021年1月成立国家乡村振兴局,建立单独的主管部门负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表明中央对执行乡村振兴的决心。2022年2月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要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发掘乡村的功能和价值,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性的一环,而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与抓手。乡村振兴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与保障,具有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近年来,新泰市被评为中国最美丽县城、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山东省森林城市,并陆续打造了“光伏小镇”、“玻璃小镇”、“樱桃小镇”和“茶叶小镇”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小镇。因此,在新泰市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的现阶段,发展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2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1)国内研究概况

自2013年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提出后,国内学者陆续对其展开研究。起初研究主要集中在内涵与理论方面,在此基础上,后续学者们开始探索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保护修复的方法与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 在内涵与理论方面:有学者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的哲学精神与现实含义(赵文霞, 2018)。有学者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基本内涵出发,对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健康性进行介绍,从七个方面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修复的内容进行了总结(邹长新等, 2018)。有学者梳理了山水林田湖草—人生命共同体的内涵与特征,并重点探讨了生命共同体中与人紧密相关的关键问题(李达净等, 2018)。在相关理论探索上,有学者提出以生态学、流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理论为支撑诠释流域内生态系统间的耦合机制,以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构建自然生态系统“架构”体系,用整体论的思想考虑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吴钢等, 成金华等, 2019)。有学者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出发,探讨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的应用途径(王军等, 2019)。有学者分析了生态系统的退化驱动力及机制,总结了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付战勇等, 2019)。

在方法与技术方面,有学者提出了系统性的基于“目标-约束-成本”的评估方法(彭建等, 2019)。有学者在布局、标准、工程等方面提出了设计思路(张惠远等, 2019)。有学者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三个关键环节(李开明, 2019)。有学者利用空间叠置分析法定量分析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各要素间的关联性,解构各要素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程度,并量化其依存关系(于恩逸等, 2019)。

在实践与经验方面:目前在生态问题诊断方面的研究较多,有学者建立了不同的生态风险评估体系,以科学的诊断区域内的问题。宋伟等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域,把小流域作为基本单元,诊断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问题,建立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宋伟等, 2019)。张世文等以矿山废弃地为研究区域,建立了生态修复模式和生态评估模型(张世文等, 2019);张慧莹将泰山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以评估生态本底风险为基础,从生态结构系统性、生态过程完整性、生态服务高效性三个方面构建泰山区域生态网络(张慧莹, 2020)。

2 相关理论与案例分析

2.1相关概念

2.1.1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山、水、林、田、湖、草等多种要素之间相互影响、联系、促进,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生命共同体,是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功能的生态系统(李达净等, 2018; 于恩逸等, 2019)。由图2-1可以看出:林木可以提高山体的水源涵养能力;山体可收集雨水汇入湖中;湖中蓄水为林、田提供灌溉用水,进而提高林、田质量;林田质量提升,进而又使山更绿、水更清。由此形成了“山、水、林、田、湖、草”六大要素之间的循环生态格局。因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注重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各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特点。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要求我们对各要素保护修复时实行动态优化、综合考虑,而不是将其简单的分类处理(周妍等, 2021),比如山体的修复,水域的治理,林田的保育等,不能采取统一的治理方式,要从生命共同体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来进行整体的保护、宏观的管控和综合的治理(王金南等, 2017)。

景观毕业论文怎么写

2.2相关理论

2.2.1生态系统生态学

学者尤金·奥德姆(Eugene P.Odum)在其著作《生态学基础》中提出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功能单元,其包括区域内所有的生物体(Odum EF, 1954)。生态系统生态学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形成的基础支撑理论。生态系统的过程由生态系统的结构形成,其两者又产生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功能满足人们的生存与发展需求的级联模型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主线(王辰星, 2019)。生态系统生态学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物质信息和能量流动的强度、方向提供了分析依据。

2.2.2景观生态学

景观生态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80年代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我国在这个时候开始对景观生态学概念、方法与理论进行研究(陈利顶等, 2014)。1989年10月中国首届景观生态学术讨论会在沈阳召开,是我国景观生态学发展历程中重要节点。迄今为止,景观生态学已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理论系统。

景观生态学是由研究景观单元的空间格局、类型组成以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综合性学科(邬建国, 2000)。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可概括为景观结构、景观功能和景观动态(Shugart HH, 1987)。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结构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景观的功能,而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又受到功能的影响(Forman R, 1995)。

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下的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强调人与自然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可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合理优化乡村景观的结构与功能,实现各景观单元内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功能的总体优化。

3 新泰市团山子现状调查分析 ................................ 23

3.1区域概况 ............................................... 23

3.1.1区位 .............................................. 23

3.1.2气候 ................................................ 23

4 新泰市团山子乡村旅游景观规划 ........................................ 33

4.1规划定位 ...................................... 33

4.1.1思想定位 ..................................... 33

4.1.2功能定位 .............................. 33

5 结论与展望 .................................... 63

5.1研究结论 .................................. 63

5.2创新点 .............................. 65

4 新泰市团山子乡村旅游景观规划

4.1规划定位

4.1.1思想定位

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为规划的指导思想,统筹考虑新泰市团山子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连通性等内在规律,充分挖掘团山子的生态定位、自然禀赋和文化特色,进一步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增加居民生态福利,促进产业发展,构筑“山青、水秀、林郁、田沃、湖美”的乡村旅游新模式。

4.1.2功能定位

对团山子受损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与修复的基础上,利用自然优势,挖掘旅游资源,开展四季农耕文化,规划以参观、体验、研学、观光、采摘、娱乐、疗养、民宿等为主的一系列体验和参与项目,全面提升新泰市团山子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提高生态服务功能。

4.1.3主题定位

本项目的规划主题为“生态山水、花田农耕”。

“生态山水”是指依托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形成优美的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景观,在自然、优美、宁静的山水间,开展山水观光、森林康养等休闲活动。

“花田农耕”是指依托园区内具有特色的林田草植物景观资源——油菜花田、农耕采摘和粉黛乱子草景观,通过规划游览路线、设计旅游项目、布置服务设施等,开展不同季节的花田摄影、漫游观赏、娱乐采摘等特色体验活动。

景观毕业论文参考

5 结论与展望

5.1研究结论

本文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运用于乡村旅游景观规划中,在进行相关概念、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的经验,总结出目前乡村旅游景观规划时存在的问题、在生命共同体理念下进行乡村旅游景观规划时的特征与策略。以新泰市团山子为实践案例,前期进行充分的现状、资源调查分析,并最终形成规划方案。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新泰市团山子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机遇和挑战

本研究采用实地调研、资料调研和ArcGIS技术对新泰市团山子项目区的现状和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其交通便利、景观可塑性好,而且周边景点众多,具有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调查、分析发现:团山子项目区属于丘陵地形,岩石裸露面积占10%左右;土壤较薄,质地偏粗,肥力较低,不易保水保肥;植被覆盖度不高,低于50%,植物种类较少;地表水资源不足,水域面积仅占3.45%,且水体分散,大多分布在边缘的低洼处,耕地利用水源较为困难;农田耕地面积较大,占总面积的 55%左右,主要品种有地瓜、花生、中草药等,产量普遍较低。团山子项目区存在着山体受损、水土流失、农田产出率低、水源涵养能力差、生物多样性低等问题,山、水、林、田、湖、草要素之间彼此割裂,未形成一个具有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生命共同体。结合目前乡村振兴的发展和旅游趋势向乡村的转变,在新泰市团山子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具有一定的机遇和挑战。

(2)新泰市团山子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理念

依托“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为新泰市团山子乡村景观规划的指导思想,以新泰市团山子原有的山水格局为基础,综合考虑自然地理单元的完整性、生态系统的关联性和自然生态要素的综合性,对新泰市团山子区域进行整体规划、系统治理。将乡村旅游形象定位为“生态山水、花田农耕”,坚持生态、旅游、农业并促的发展思路,以自然山水和田园农耕文化为依托,打造集观光、体验、研学、采摘、娱乐、疗养、民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