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1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1.1研究对象
以三亚滨海地区度假酒店为研究对象,过渡空间限定为酒店公共空间中衔接、渗透室内外环境的空间。本文选取酒店入口、大堂、交通系统、平台空间中的过渡空间为主要研究对象。本文的过渡空间既包括有顶部围和的空间,也包括没有顶部围和但具有边界限定的空间。
1.1.2研究内容
度假酒店的发展历史及过渡空间理论的研究现状;过渡空间在三亚滨海度假酒店广泛运用的原因概述;详细论述过渡空间的空间模型设计手法;通过对三亚滨海度假酒店中实例应用的总结,分类归纳过渡空间在度假酒店入口空间、大堂空间、交通空间、平台露台空间的应用实例,提出在滨海度假酒店中过渡空间的特征和设计原则。
1.2研究背景
过渡空间的提出与规划、建筑等设计学科的不断发展不可分剂,设计师对过渡空间的关注度逐渐提升。自古以来,人们在不断建造住所的同时,又在不断摆脱这种有限空间对人的约束。当人们对建筑的关注度从建筑自身扩展到对人性的关注时,单纯开敞的室外空间和过于私密的内部空间便显得过于单调、生硬,而半封闭、半开敞的过渡空间形式,弱化了室内外的界限,提升了空间的整体质量,为人们提供了与自然交流的机会,是一种崭新的空间形式。过渡空间具有多义性,在营造建筑环境、衔接建筑功能、丰富建筑造型、创造交流空间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日前国外对建筑空间的研究集中于黑川纪章的灰空问私I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问设计,国内的究集中一于中国传统民居、中国传统园林、以及彭刚的建筑空间组合论。在众多类型的建筑中,过渡空间与滨海度假酒店在具体项日中的结合}一分常见,但相关理论方’而的文章并不常见,文章从这一角度补充过渡空间研究的内容。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研究目的
通过对大量三亚滨海地区度假酒店过渡空间的调ill=,总结滨海度假洒店过渡空间的设计特点,得出设计方法和原则,进而指导未来的设计,提高我国热带滨海地区度假酒店的设计质量。
1.3.2研究意义
过渡空间的形式适应热带滨海地区度假酒店特有的建筑功能,通透的空间特点能体现度假酒店的地域特点和建筑风格。在建筑层面上本文讨论度假酒店过渡空间的特点,对其设计手法进行研究,试图提出过渡空间在热带滨海地区度假酒店运用的独特处理手法,对此类型的建筑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提高相关建筑的空间品质。更好地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在社会层面上,过渡空间的形式,有利提高建筑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人间的交流,是一种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空间模式。
...............................
2热带滨海地区度假酒店及度假酒店过渡空间概述
2热带滨海地区度假酒店及度假酒店过渡空间概述
2.1度假酒店的发展历史
2.1.1国外度假酒店
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西方国家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度假酒店的建筑空间、环境塑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造条件,西方度假酒店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发展。在同一时期,度假酒店设计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从满足功能走向精神创造。20世纪60-70年代,是西方国家建造度假酒店的高峰时期,从地中海、爱琴海、黑海沿岸,到欧美各国的名胜地,从东南亚各岛均到第三世界国家都建造了大量的度假酒店。
2.1.2国内度假酒店
1978年,在改革开放的带动下,海外酒店管理集团陆续进入我国’海外建筑师开始参与中国酒店设计。如北京长城饭店(图2-1 )、上海静安希尔顿饭店、 广州文化假円酒店等,都是由海外建筑师进行设计并由海外酒店管理公司断经营管理。这-时期由于我国经济刚刚起步,度假的概念在国民心目中并没有形成,因此乡力合郝翻店。1992年到1996年,我国度假酒店发展幵始步入正轨,从酒店的规模到设计创意,设计师开始不断尝试和探索。这一时期设计的酒店并不成熟,但强调了度假酒店设计与环境结合的重要性。
1996年1月1 日,随着中国度假休闲游开幕式在亚龙湾广场举行,度假旅游的概念开始被国人接受,以三亚凯莱度假酒店的开、迎宾为标志,众多国内外著名度假酒店及管理集团纷纷落户中国,我国度假酒店进入成熟阶段。
近两三年,随着国家经济水平及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旅游度假已成为百姓休闲放松的重要选择之一,伴随着国民对度假酒店需求的不断提高,这一时期的酒店建设量迅速提升,酒店设计也更加强调舒适度和独特性,产生了众多以别墅型客房为主的度假酒店。
...........................
5过渡空间在三亚滨海度假酒店中的具体应用
3过渡空间在三亚滨海度.............. 11
3.1热带季风性气候条.............. 11
3.2过渡空间自身特......................11
3. 2. 1营造衔接室内外..................... 11
3. 2. 2遮阳与通风....................... 11
3. 2. 3满足使用人群向往.............. 12
3.3 :亚滨海度假酒店的.................. 12
3. 3. 1追求海景景观.................... 12
3. 3. 2顺应...................... 12
3. 3. 3庭院式空间.................. 13
3. 3. 4注重建筑遮阳通............................ 13
3.3. 5模糊室内外空间...............13
3.4三亚滨海度假酒店的使..............13
4三亚滨海度假酒店..................... 15
4.1过渡空间的界.............. 15
4.1. 1界面限定形..............15
4. 1.2界面限定....................... 16
4.2过渡空间的空...........19
4. 2. 1基底平面.............. 19
4.2. 2空间形态................... 22
5.1过渡空间运用概述
建筑师在三亚滨海地区度假酒店公共空间中大量运用过渡空间,并将过渡空间形成连续性强,体系完整的酒店空间构成要素。这些区域包括入口空间、大堂空间、交通空间、平台空间。为更系统清晰的归纳过渡空间的特点,作者对三亚滨海地区度假酒店进行实地调研,将部分酒店过渡空问的运用概况总结如下:(图表5.1)
5.2入口空间的运用
入口空间是酒店迎接客人到来的第一区域,客人在此下车、搬运行李、进入酒店,并对酒店产生初步印象。入口空间是自然环境与酒店实体之间的过渡空间,是客人进入酒店的主要区域,是展现酒店整体造型的幵端。三亚滨海度假酒店的入口空间在满足遮风避雨、停靠车辆、出入便捷的基本要求下,更加强调入口空间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以及入口形式对建筑风格的引导。
5.2.1在运用之一 入口雨棚
三亚滨海度假酒店的雨棚是体现酒店风格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其风格多样,大小各异,共同特征是平缓舒展,雨棚覆盖面积大。入口雨棚半室内半室外的空间设计,加强了建筑内外空间的连续性,满足了客人对自然空间的向往。雨棚作为建筑入口的重要组成之一,按特点分为以下两类:
..............................
结论
结论
过渡空间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空间形式,这种形式在热带滨海度假酒店中运用普遍,是此种建筑形式中不可或缺的空间形式之一。本文以三亚滨海度假酒店过渡空间为研究对象,根据笔者在三亚地区实地调研所得数据及相关酒店设计资料的搜集,探讨三亚滨海度假酒店过渡空间的设计方法,以补充过渡空间的研究范围。本文作为结语部分对前文的研究分析概括为以下几占.
1.过渡空间在滨海度假酒店中广泛运用的原因。首先是气候因素,三亚热带性的季风气候条件,使过渡空间成为一种必然的空间形式。其次过渡空间自身的特点和三亚滨海度假酒店的空间特点决定了,当过渡空间与度假酒店结合设计时,能更好的展现酒店空间特点,突出酒店的地域特色。最后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过渡空间符合被服务人群的心理特点。
2.过渡空间的空间模型形式。过渡空间作为滨海度假酒店的一种空间形式,从过渡空间的界面限定和空间形式上进行分析总结。本文将过渡空间的边界限定分为实体限定、心理感受限定,复合限定三种形式。提出针一对过渡空间底界面、侧界面和顶界面设计手法。在空间形式一节中,提出了具代表性的两种过渡空间基底平面形式,并从空间形态分析了典型空间的属性和品质。
3.过渡空间具体应用详述。过渡空间主要集中于酒店公共空间的部分,其中酒店入口、大堂区域、交通体系、平台空间运用广泛。酒店主入口是度假酒店的开端,利用宽敞的雨棚设计作为衔接室内外环境的过渡空间是三亚高星级度假酒店采用的形式。大堂区域外围护格栅门的开闭程度及大堂空间的尺度决定了大堂的开敞和封闭程度,大多数酒店的大堂吧和景观大堂吧结合海滨风景,局部或全部采用过渡空间的形式。度假酒店的交通体系包括柱廊、前厅、楼电梯,其中柱廊和前厅作为典型的过渡空间,常以多种形式和组合方式形成灵活多变的空间形式,部分酒店将主要的楼梯和侯梯厅结合自然景观以半室内半室外的空间形式存在。平台空间是以多层错层为主的度假酒店中常采用的一种空间形式,它本身就是一种过渡空间的形式,拉近人与自然地交流。在本章的最后一节,总结了过渡空间在建筑空间体系中的组织与衔接,并总结各种空间形式的适用性。
4._一三亚滨海度假酒店过渡空间的空间特征和设cf·原则。列举了九利,_三亚滨海度假酒店过渡空间具有的空间特征,分别为空间的连续式分散式设计、空I旬的通透性和流动性、空间对实体依附性、空间的比例和尺度、布局的灵活性、功能的多样性、空间的可转换性、营造更开阔的视觉景观面创造更丰富的休闲空间、创造经济价值。最后提出了过渡空间的具体设计原则,从宏观到微观具体原则为地理和气候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建筑形成原则、功能划分原则、空间形态选取原则、风格选取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
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