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环艺毕业论文,本文将城市触媒理论引入滨江高架桥下空间重庆滨江高架桥下空间景观设计中,后续山地城市滨江高架桥下空间与合理利用城市公共空间、构建滨江公共空间连续性等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高架桥建设快速增长成因
随着城市经济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也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密集和机动车辆增加,造成交通拥堵等问题,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高架桥应运而生,将城市交通空间由平面交通转变为立体交通。高架桥数量逐年递增,尤其是笔者所在城市——重庆市尤为明显。重庆是山水城市,地势特殊,高架桥数量与密度远远超过中国其他城市。
1.1.2高架桥下空间问题日益显著,有待更新优化
(1)高架桥下空间割裂城市空间与文脉。城市高架桥数量的增加在缓解交通问题的同时,也占用大量城市土地资源,使得城市整体空间朝着碎片化方向发展,破坏景观的整体性,割裂空间的联系性与文脉的延续性。
(2)高架桥下空间形成城市灰空间。高架桥是从平面向空间延伸,出现大量被忽视的桥下空间,缺乏设计和规划,利用形式单一,使用率低,失去空间活力,形成高架桥下灰空间。高架桥下空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未对其进行合理规划或缺乏管理机制,其空间利用不合理,或环境脏、乱、差,成为临时停车、临时工业住房、垃圾场等,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和社会问题(图1-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高架桥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重庆,多层立体的交通模式随处可见,并出现大量滨江高架桥下空间,因为缺乏规范性的要求与系统性的理论指导,导致滨江高架桥下空间割裂城市空间与文脉、形成城市灰空间、影响了城市滨江景观等问题。本文首先明确城市触媒、滨江高架桥下空间等理论和概念知识,明确城市触媒理论与重庆滨江高架桥下空间之间契合性,接着对重庆滨江高架桥下空间进行调研分析,探讨城市触媒理论导向下的重庆滨江高架桥下空间景观设计原则、设计策略和应用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为滨江高架桥下空间景观提升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提供发展新的思路,将失落空间转化为城市活力空间。
1.2.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目前学术界研究大多集中在平原高架桥下空间,对于针对性山地滨江高架桥下空间设计的相关文献十分有限。如何利用激发空间活力,改善其环境,是我们首要研究的问题。本论文的研究可促进“城市触媒”、“高架桥下空间”、“滨江高架桥下空间”等学术理论领域的发展,为我国基于滨江高架桥下空间景观设计方法的理论研究添砖加瓦,并构建了初步的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滨江高架桥下空间思路及策略。
(2)实践意义
在城市触媒理论的指导下,将失落的重庆滨江高架桥下空间进行整合和改造,发挥触媒效应,将失落空间转化为城市活力网,优化城市滨江面的整体景观,加强桥下空间与交通体系的整合,带动周边地块,提供周边居民休闲娱乐、户外活动等一个复合多功能的活力交往空间。通过对重庆滨江高架桥下空间景观改造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和策略,为后续与之相关的滨江高架桥下空间景观设计提供借鉴参考,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第2章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
2.1重庆滨江高架桥下空间
2.1.1重庆滨江高架桥下空间概述
(1)高架桥
高架桥一般是指为解决一定距离间的交通联系,或使原有的交通联系变得更为畅通,而在地面之上修建的桥梁,根据桥上的交通形式,高架桥可分为轨道交通高架桥、公路高架桥、步行高架桥和建筑物间的架空走廊等[3]。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人口增加,交通拥堵,建筑密集,街道难于拓宽,城市高架桥是为了解决平面交通压力,而兴建的立体交通方式。减少城市的交通拥堵与道路压力,增加城市的通行能力,疏散交叉路口的车辆。
常见的城市高架桥在竖向空间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图2-1):上部结构(桥面设施和结构)、下部结构(墩柱、墩台和基础部分)。上部结构主要承担承重功能,下部结构主要负责支撑和传递上部负荷到基础部分。
(2)重庆滨江高架桥下空间
重庆山地地形,濒临长江和嘉陵江,滨江地带地形复杂,大部分滨江高架桥下空间有较大的坡度,部分空间地形较为平缓,重庆滨江高架桥和平原城市高架桥区别是具有山地地形、消落区域滨水地带、复杂的交通,所以重庆滨江高架桥是山地地形、滨江地带、高架桥三者之间是一个叠合关系(图2-2)。滨江高架桥下空间分为可达性和不可达性。本文选取公路高架桥、跨江高架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讨论,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重庆主城区可达性的滨江高架桥下空间。
2.2城市触媒理论
2.2.1城市触媒理论概念阐述
(1)触媒
“触媒”(Catalyst)是化学中的一个概念,即催化剂,是一种与反应物相关、通常以小剂量使用的物质。它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改变或加快反应速度,而自身在反应过程中不被消耗[4]。
(2)城市触媒理论
城市触媒理论提出:美国学者Wayne Atton和Donn Logan在《American UrbanArchitecture-Catalysts in the Design of Cites》提出的“城市触媒理论”。城市触媒是“能够促使城市发生变化,能加快或改变城市发展建设速度的新元素”,即通过某一特定触媒元素的介入,引发某种“链式反应”,促成城市建设客观条件的成熟,从而推动城市按照人们的意志持续地、渐进地发展[5]。城市触媒理论在城市设计方面,可以看做是城市中某个物质或非物质的元素通过介入到城市中,从而引发的连锁反应,激活空间活力,带动周边区域发展。
2.2.2城市触媒理论运作过程
韦恩·奥图和唐·洛干认为触媒作用是在通过引入新元素去刺激其他元素,城市触媒反应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为:
(1)引入新的触媒点,改变区域内原始元素。新触媒点可以是物质层面,例如建筑、水池等,也可以是非物质层面,例如法律、政策等。
(2)新触媒点不会阻碍原始元素发展,反而会刺激原始元素,提升原始元素的价值。
(3)触媒效应是可控的。其反应可以疏导原始场地,并释放能量提升原始场地环境内涵和品质。
(4)正面、合理的触媒反应需要通过分析考量原始场地现状,选择合适的触媒点,进行触媒反应。
(5)可预测触媒反应的化学特征。没有统一的公式应用于所有的场地环境。
(6)触媒的选择和运作反应需要有计划有目的的策略来指导。
(7)触媒反应的结果可能会超过所有元素总和,触媒点刺激整体场地共同发展,区域是一个整体而非是独立片段。
第3章 重庆滨江高架桥下空间现状分析 .................................. 19
3.1 重庆滨江高架桥下空间影响因素 .................................... 19
3.1.1 外部影响因素 ..................................... 19
3.1.2 内部影响因素 ................................. 22
第4章 城市触媒在重庆滨江高架桥下空间景观设计应用研究 ........ 30
4.1 城市触媒在重庆滨江高架桥下空间景观设计原则 .................... 30
4.1.1 整体性原则 ........................................... 30
4.1.2 安全性原则 ............................... 30
第5章 重庆北滨路洋炮局段高架桥下空间景观设计 ........................ 40
5.1 项目概况 ................................ 40
5.1.1 项目背景 ..................................... 40
5.1.2 区位分析 ................................................. 40
第5章重庆北滨路洋炮局段高架桥下空间景观设计
5.1项目概况
5.1.1项目背景
重庆城市品质提升的客观需求,重点打造两江四岸城市滨江景观,政府统筹开展了重庆主城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工作,包含对滨江桥下空间的治理。为本次城市触媒在重庆滨江高架桥下空间景观的设计实践提供政策支持。
5.1.2区位分析
本次设计选址位于重庆市嘉陵江北岸(江北区)北滨路洋炮局段高架桥下空间,东起北国风光小区,西至大石坝街,全长0.8公里。滨江路沿线均为已建成居住区,本节点腹地开阔,与正在建设的洋炮局1862文创园、鸿恩寺公园相邻。本段周边居住区集聚,未来洋炮局1862文创园游客量大,滨江区域人气发展基础良好(图5-1)。
第6章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重庆滨江高架桥由山地城市地形条件特殊而兴建,出现大量桥下空间,因为缺乏规范性的要求与系统性的理论指导,导致滨江高架桥下空间割裂城市空间与文脉、形成城市灰空间、影响了城市滨江景观,同时也滋生各种社会等问题。因此,本文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研究思路,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对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重庆滨江高架桥下空间景观设计进行研究。
(1)对城市触媒、滨江高架桥下空间等理论和概念知识进行阐释,明确城市触媒理论在滨江高架桥下空间景观的应用中存在一定的适用性和价值,城市触媒理论的运作机制与桥下空间更新的需求相匹配,对重庆滨江桥下空间有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有利于重庆滨江高架桥下空间景观优化、景观连续、其周边区域发展。
(2)从重庆滨江高架桥下空间利用的影响因素、利用现状、现存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为之后提出城市触媒在重庆滨江高架桥下空间景观营造设计原则、设计策略和应用方法提供支持。
(3)城市触媒理论导向下的重庆滨江高架桥下空间景观设计的研究制定。首先提出整体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文化延续性原则、场地适应性原则四大设计原则。其次,提出重庆滨江高架桥下空间景观设计策略,统筹空间,引导触媒反应,引导发生“点、线、面触媒”连锁反应;优化功能,激活场地活力,不同水位线空间填补不同功能,不同空间形式填补不同功能;重塑景观,优化桥下生态,生态优化,景观融合,注重植物配置,艺术介入;植入文化,延续场所精神,通过文化展示、元素运用,传达场地文化。最后提出原始元素的选择、新触媒点的引入、激活触媒的反应、后续触媒的导向的应用方法。
(4)理论研究融入实践中,指导北滨路洋炮局段高架桥下空间景观设计,印证设计原则、设计策略和应用方法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