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艺毕业论文案例代写:南水北调防护绿地环境艺术设计探讨——以郑州市中原区示范段环境艺术设计为例

发布时间:2023-06-24 22:38:44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环艺毕业论文,本设计针对南水北调防护绿地的特殊性质不同于普通绿地系统采用了“量身定制的植物布置策略”,防护密林的特殊树种配置专项研究、植物层次空间研究、季相色彩控制、艺术花境的营造等,在满足安全防护、本地适应性生态性前提下结合地形打造丰富灵动、富有艺术创意的林下空间。

1  绪论

1.1 引言

本论文课题为导师组在研课题,以郑州市中原区南水北调示范段绿地公园这一真实项目为实践研究对象。南水北调是我国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的重大水利战略性工程,两岸连续的带状水源防护绿地是保护南水北调水源水质的重要绿色屏障,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美观的防护绿地景观,不仅能有效保护水源水质、改善水源地生态环境,还能提升城市的整体景观品质。同时在合理规划设计的前提下,水源防护绿地可以承载更为丰富的功能,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环艺毕业论文怎么写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近年来针对南水北调工程的研究受到了各界学者和城市规划部门的重视。然而针对其干渠两岸防护绿地系统的景观设计研究较少,仅从各自的部门领域对南水北调防护绿地存在一些零散的探讨,如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对违法建设的研究、对土地利用的研究,对生态补偿的研究等。而针对其景观艺术性的探讨更是较为缺失,当前国内“水源防护林体系”与“环境艺术设计”两大学科之间缺乏合作对接的平台。

本文依托南水北调郑州市中原区示范段的实际项目为例,对干渠两岸防护绿地进行环境艺术层面的研究,通过解读国家现有的水源防护控制规范、参考国内外水源保护绿地景观设计的经典案例与相关理论基础,结合对南水北调不同区段的防护绿地做比较性研究分析等,梳理总结出南水北调防护绿地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与具体设计措施,并将安全防护功能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原理相结合,设计出同时满足水源防护、市民游憩、景观展示等的多功能复合的防护绿地环境艺术标准段,以实现南水北调的生态化保护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满足防护功能的基础之上提升城市的整体艺术景观品质。

1.2.2 研究的意义

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南水北调各项防护控制规范,尝试将“水源安全防护”与“环境艺术设计形态美学”结合,归纳总结出适应当地条件的南水北调防护绿地环境艺术设计具体措施;这一方面是对现有防护规范在景观设计领域里的补充,另一方面也是从实践角度对基于防护功能的具体景观设计措施的探索与拓展。

2  南水北调防护绿地环境艺术概述

2.1南水北调防护绿地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界定

2.1.1 南水北调工程概述

南水北调工程是把我国汉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到华北、西北地区,从而改变我国南涝北旱和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重大战略性工程④。工程目的在于促进我国南北经济、人口、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设有东线、西线、中线三条调水线路。本文的实践性项目南水北调郑州市中原区示范段属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线工程是自丹江口大坝水库调水,在郑州穿过黄河,继续严京广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

2.1.2 南水北调防护绿地解读

防护绿地不同于普通的城市绿地,城市防护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防护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⑤。水源防护绿地属于卫生隔离带,即通过水源两侧的防护林带达到水源防护与生态保育的效益。

南水北调防护绿地是指南水北调两侧工程红线至两侧规划道路间的防护林绿地,属于国家一级水源保护区。按照相关规定,防护绿地内原则上不许建设大型构筑物,应当以生态建设为主。防护绿地需要确保南水北调干渠水源的安全性,在国家防护规范控制下建立起沿渠线性防护绿化廊道,最终达到保护水源与丰富城市景观结构的效果。实现水源防护优先、跨度最长、生态环境最优、林木生态资源最集中的城市景观。

2.2南水北调防护绿地相关防护政策规范解读

国家对于南水北调两侧的水源防护带有严格的控制规范。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根据《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两侧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法》,总干渠两侧分别设立两个等级的水源保护区,一级水源保护区范围按由工程外边线向两侧外延50米,二级水源保护区范围按由一级水源保护区边线向两侧外延150米⑥。在水源保护地按照规定禁止向环境排放废水,禁止倾倒垃圾、粪便及其他废弃物,禁止堆放、存贮固态废弃物及其他污染物,农业种植禁止使用不符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使用和环保规定、标准的高毒、高残留农药等。

这其中与防护绿地景观环境艺术相关的规范仅有《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干线生态带建设规划》与《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防护林及绿化工程设计技术导则》(试行)。 然而这些控制规范多集中针对宏观层面的防护绿地规划,而针对防护绿地设计中具体的适宜种植的安全植物物种、植物配置方式、绿地道路系统、配套环境设施等具体景观与环境艺术元素并没有详细规划与建议;各部门、各地区颁布的有关南水北调防护绿地的规范导则均强调生态建设,但并未涉及防护绿地景观中具体的生态防护措施。因此南水北调各段防护绿地的环境艺术设计的实践研究目前仍属于各自摸索阶段,尚未形成一个成熟完整、标准化的指导规范系统。

3  南水北调防护绿地研究性调研与分析....................... 13

3.1南水北调防护绿地代表性区段比较研究 ....................... 13

3.2南水北调防护绿地郑州段的现状分析 ........................... 16

4  南水北调防护绿地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探讨......................... 22

4.1南水北调防护绿地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 ................................ 22

4.2南水北调防护绿地环境艺术设计的具体方法 .......................... 23 

5  郑州市中原区示范段环境艺术设计实践研究......................... 29

5.1整体设计分析 ............................... 29

5.2生态密林防护区详细设计 ............................... 39

5  郑州市中原区示范段环境艺术设计实践研究

5.1整体设计分析

5.1.1 设计理念

方案在综合考虑南水北调水源生态防护性、市民休憩体验性以及景观艺术展示性等多重环境艺术空间营造因素下,着力打造一个以“水源防护优先的兼具体验性与艺术性的林下环境艺术空间”。试图为南水北调防护绿地建设一条“多彩生态廊道,城市活力绿轴”,让市民穿梭其间寻找蜿蜒在绿林水岸边的林下艺术空间。

公园在设计之初首先划定了一条南水北调水源安全防护距离即距离水渠50米范围,在此范围以内顺应原有地形缔造微地形防护绿坡以及合理配置的防护密林,在安全确保水源水质的下再进一步考虑市民休憩功能与景观艺术展示体验等其他功能的表现形式。

5.1.2 问题与策略

进行具体设计之前通过笔者实地调研与对比性研究分析,结合本案定位思考,认为南水北调防护绿地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如何通过有效的环境艺术设计手法实现水源安全防护、如何解决南水北调绿地邻水却不能亲水的限制以及如何赋予防护绿地市民休憩健身与景观艺术展示等更丰富的功能。

环艺毕业论文参考

6  设计总结

6.1设计总结

本设计在水源安全防护的提前与国家水源防护政策控制下,在南水北调防护绿地设计中融入了艺术景观的概念,在保护水源水质的同时设计出了一个同时满足水源防护、市民休憩、景观艺术展示的多功能复合南水北调防护绿地环境艺术示范段,其设计亮点在于:

(1)是利用“大地艺术的微地形防护绿坡”与“合理配置的防护密林体系”构成水源保护“双重艺术化防护屏障”,即利用科学、自然、艺术化形态处理的防护林绿坡有效隔离人为活动对水源水质的污染,同时起伏的微地形有利于场地雨水收集。

(2)在防护密林带以外的区域设计了雨水花园、沿主要园路设计了生态旱溪等集水区景观,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市民亲水的需要,解决公园邻水不见水的限制,同时也能有效实现场地雨水科学收集,避免场地雨水对干渠的影响,体现了景观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3)实现“多样化的林下艺术空间体验”——城市森林骑行的意境营造;空中曲意廊桥等立体化的步行观景体验;康复花园、感官花园、空中花园、屋顶花园、林间剧场等极具亲和力的环境艺术空间等。用以实现健身、游憩、科普、艺术观赏与体验等的多功能复合。

(4)针对南水北调防护绿地的特殊性质不同于普通绿地系统采用了“量身定制的植物布置策略”,防护密林的特殊树种配置专项研究、植物层次空间研究、季相色彩控制、艺术花境的营造等,在满足安全防护、本地适应性生态性前提下结合地形打造丰富灵动、富有艺术创意的林下空间。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