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环艺毕业论文,本文以川渝地区重庆、成都为案例,以绵阳城市主城区滨河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场所精神理论,定性与定量方法分析滨河空间成功经验和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营造具有场所感的滨河空间影响因素与设计手法,并结合绵阳滨江西路南段滨河空间做出设计建议。
1绪论
1.1研究背景
追溯起城市的起源,城市大多依河而建,是城市的中心区域。河流孕育着城市,与城市一同经历历史与文化的沉淀。原始社会河流为人类提供了饮水、作物灌溉的条件;农业社会河流承担交通、防御、防洪等作用;工业社会人们在河流中修建水电站,河流为城市工业发展提供了部分动力;现代社会因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不仅追求更好的物质,也在精神层面有了极大的需求,开始结合城市的特点、历史与文脉,建造具有意义的场所。在城市滨河空间方面,河流与滨河道路以及城市精神相互结合,营造出具有场所意义的城市景观。当今世界中,全球有足足百分之七十的人口都围绕在有河流的城市中[1],我国省会、直辖市城市中拥有河流的城市更是占百分之八十五[2]。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但经济发展显现出不平衡不充分的局面,使之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过去三十多年以来,全国大城市都兴起了滨河空间建设与更新改造。2021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力。成都、重庆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主体,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在城市滨河空间的建设中,也具有领头作用。近年来在川渝地区中,成都猛追湾城市更新项目,成功打造出锦江“还江于民”的城市滨河空间,重庆“外滩”南滨路城市形象工程建设,成功营造出重庆滨河空间的城市形象名片。
但在此过程中,也渐渐暴露出来诸多问题:刻板模仿一些城市成功的滨河空间规划设计,使之千篇一律;不注重城市历史文脉,全部推倒重建,割断了其所蕴涵的历史文化精神;崇拜西方国家传来的国际主义风格的规划设计理念,使滨河空间同质化;建造大规模滨河场所却毫无活力,等等。城市主城区滨河在城市中地位特殊,与城市形象、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公共利益联系紧密,需要用科学、创新的规划设计方法,建造出良好的主城区滨河空间环境。另一方面,在川渝地区大城市及以下的城市中,有些还未完全对主城区滨河空间进行更新、整治与改善,滨河空间品质低,环境质量难以提高,城市形象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看待城市滨河空间的问题与矛盾中,急需对川渝地区城市滨河空间进行规划设计策略的研究。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笔者将现今较为成熟的场所精神理论与城市主城区滨河空间规划设计方法相结合,以主城区滨河空间作为载体加以研究,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背景下,成渝作为重要增长极,选取重庆、成都城市主城区中营造成功的场所精神、富有特色的滨河空间进行案例分析,探索影响主城区滨河空间形成场所精神的主要因素及规划设计手法,带动绵阳发展,对绵阳主城区滨河空间提出优化策略与设计手法,为川渝地区城市主城区滨河空间的场所精神营造提供一份可供借鉴与参考的设计方法。
1.2.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在本文案例分析里,运用国内外相关理论,通过定量与定性分析,找出案例中的共性及个性,将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总结出场所精神与城市滨河空间设计方法,为国内滨河空间优化、更新、改造的规划设计策略提供有益借鉴,更好的为城市滨河空间建设与开发提供指导理论,具有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通过营造出具有场所感的滨河空间,使人们追忆历史、感受城市文化,体验到场所的内涵,极大丰富和满足了人们对事物美好的精神追求。同时具有一定的美学意义,促进了人与场所、景观的互动,带来活力。在科学层面,滨河空间可以改善城市气候、城市热岛效应等城市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影响。
2场所精神理论解析
2.1场所精神的概念
场所精神最早由来于古代西方罗马帝国的拉丁语,它代表一种象征精神,是古罗马人的精神信仰。诺伯舒兹撰写的《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著作中,从建筑现象学的角度,正式将场所精神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而建筑现象学是在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现象学理论上升华、总结而来。诺伯舒兹在书中表明,理解、学习建筑现象学,首先要理解何为场所精神。他总结,人如果经历了环境与场所,并了解到其背后所含的意义,人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定居”于场所,人的活动在场所中开展,人的心理也在场所中。建筑所发挥的作用是将无序、无意义、无特性的自然空间变得有序、真实、有特性,从而在场所中产生场所精神。其中的场所,可分为自然场所与人为场所。自然场所用通俗的词讲就是自然环境,地球中天地之间自然环境,如热带森林、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地球最南的南极、太平洋等等。不同自然环境特征不同,给人的感受不尽相同。比如人热带森林会联想到高大的丛林与烈日,南极洲寒风凛冽冰冷刺骨,这些自然环境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与感受。人为场所,是在自然场所的基础上经过人类改造后而适宜居住场所。人为场所建造在自然场所中遵循了自然的特性,是人类对自然场所研究与分析后加以改造而得到,这就说明人类既理解了自然特征,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需求与现状。所以从场所精神的角度来看,人为场所不仅有其物质性,也在精神层面上反映了人类的文明。
2.2场所精神的缘起及发展
场所精神是场所理论中的其中一种,场所理论的出现最开始由胡塞尔提出现象学,认为“现象”不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事物的表面现象或外表之类含义。它是指显现在人类意识中的一切东西。意识作为现象,是纯粹的描述性的而非理论性的,它可以而且只可以直观地把握。胡塞尔认为要面向事物本身,必须将我们一直用来探讨世界的现有知识悬置起来,已达到意识自身的固有存在,形成了《现象学的悬置》,还原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绝对没有前提的知识,将“人”的价值融合进来,把世界还原到“人”的世界。
场所精神是在建筑现象学的演进中发展而来。现象学是一种哲学,二十世纪时期在西方传播盛行。它表示事物表面所发生的现象,事物外在看到的表象,用科学方法加以分析与研究。现象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的法国哲学家兰伯尔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著作中,在十九世纪末期由德国哲学家E.胡塞尔重新定义,并创立为一门哲学流派。胡塞尔将人的意识带入哲学中并作为主体,产生出现象与本质合二为一哲学思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西方各国城市在二战重建中恢复过来,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级的艺术美学。在城市建设方面,各种出众的建筑拔地而起,其有关研究建筑的理论也开始大量出现。而后胡塞尔的弟子马丁·海德格尔,认为现象学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方法论,他与挪威建筑学家诺伯·舒兹首次将现象学与建筑设计理论相结合,形成了建筑现象学,现象学进入存在主义的时期,在现象学中开始研究存在的意义问题,他提出要研究意识背后更深层的基本结构,探讨场所、人之间的关系。现象学对于建筑的启发意义在于它立足于实实在在、丰富多彩的世界,热情赞颂并深入考察了人们最基本、最本质的日常生活世界,关注人的行为和体验。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理论,成为建筑现象学的理论与哲学基础。
3城市主城区滨河空间及场所精神分析...............................19
3.1城市主城区滨河空间形态、构成元素及功能...............................19
3.1.1滨河空间形态.................................19
3.1.2滨河空间构成元素......................................20
4案例分析——重庆、成都城市主城区滨河空间特征分析.................29
4.1“场”的影响因素分析...................................30
4.1.1历史沿革....................................30
4.1.2空间基本特征..............................32
5绵阳市主城区滨河空间研究与优化设计策略...............................58
5.1“场”的影响因素分析...............................58
5.1.1历史沿革...............................................58
5.1.2空间基本特征.....................................59
5绵阳市主城区滨河空间研究与优化设计策略
5.1“场”的影响因素分析
5.1.1历史沿革
绵阳市是四川西北部的一座城市,位于涪江中上游,因在绵山之南、涪江以北顺势流下,其根据风水中“山南水北”称“阳”,民国时期定名为“绵阳”。绵阳从西汉开始建城,其建城市距今已有两千多年。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其突出的有三国蜀汉文化、西羌文化、大禹文化等。从七、八十年代开始,国家工业化迅速发展,但工业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随之而来:绵阳的自然环境、水体受到工业污染,城市病处处涌现。流经绵阳的涪江也遭到污染,滨河空间没有得到保护,变得衰败。九十年代绵阳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开始整治与改善过去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滨河空间作为城市的形象与窗口,同时也是市民所喜爱的场所,政府开始建设绵阳滨河空间,修建河堤、修直岸线等工程,提高了滨水区去防洪、水路运输功能。同时开始打造滨河空间景观设计,做出了涪江“三江六岸”城市滨河风光带建设。
本章研究的对象为绵阳涪城区主城区滨江西路南段、滨河北路东段的滨河空间,两条滨江路连续衔接,其中滨江西路南段为快速公交线路,滨河北路东段为交通性次干道。研究对象北起铁牛广场,南至三江湖国家湿地公园,中部经过三江半岛广场,全长约2.4公里。重点研究此段滨河空间及所在区域,分析其本身及站在更大区域的角度,辩证、客观的总结城市滨河空间。绵阳涪城区滨江西路南段、滨河北路东段隶属绵阳涪城区主城区,是绵阳的旧城区,其滨河空间的发展,与多年来涪城区整体发展建设息息相关。本文不仅将关注点单一的指向滨江西路南段、滨河北路东段的滨河空间,还对研究范围进行了适当扩充(图5-1),扩至安昌河对岸涪城区涪滨路、涪江对岸游仙区滨江东路南段、芙蓉西路,涪江中的中脊岛。其中涪城主城区研究范围边界为生活性主干道:临园路东段、红星街;支路:涪城路、警钟街、一环路南段、南山大桥。围绕滨河空间涉及的用地进行空间意象的分析与论述,以对区域空间的整体认知为基础,认识滨河空间。
6结论
6.1主要研究结论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背景带动下,本文以川渝地区重庆、成都为案例,以绵阳城市主城区滨河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场所精神理论,定性与定量方法分析滨河空间成功经验和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营造具有场所感的滨河空间影响因素与设计手法,并结合绵阳滨江西路南段滨河空间做出设计建议。
从重庆、成都绵阳滨河空间相关数据(表6-1)中可以看出,三座城市主城区滨河空间在江河宽度、研究范围内滨江路长度、滨河空间规模三个方面各不相同,其中重庆滨河空间规模最大、绵阳次之、成都最小。论证了在滨河空间中营造场所精神的手法不仅在大规模大尺度中适用,小范围小尺度也同样适用。
6.1.1“场”的优化策略
对“场”进行优化,从道路交通组织、绿地形态、建筑、天际线、视线廊道等方面进行改善。滨河空间中道路交通组织选用低等级的道路,有条件的城市采取车行下穿方式,减少对滨河空间隔离影响;应设置专用骑行道,达到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驶互不影响;同时规划城市绿轴,将滨河空间与市中心相联系,两者相互渗入;优秀的绿地形态要求绿化植被丰富多样具有层次感,驳岸也应具有层次;在建筑方面,沿江建筑外立面需具有统一风格,色彩协调,及时更新维护建筑外立面形象,避免出现外观破败现象;在城市天际线方面,防止沿江建筑出现“屏风楼”与“筷子楼”,不同建筑高度的排布应错落有致,具有曲折度与层次感,从而产生一定韵律感与节奏感,使人在视觉上感到舒适;同时,严格控制大体量建筑修建在河流曲折处,空间内道路应笔直连通,沿江建筑高度宜低于其后建筑,避免遮挡视线廊道的视域。以上因素都有利于场所精神场所感中“场”的形成。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