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环艺毕业论文参考:地理环境视角下黄梅戏艺术思考

发布时间:2023-02-04 23:04:40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环艺毕业论文,笔者认为开放性与包容性极强的黄梅戏积极借助地理优势传播扩散,扩大影响力的同时,吸收借鉴其他姊妹艺术优点,丰富完善自身。这是地理环境给予黄梅戏的艺术宝藏,更是传统黄梅戏经久不衰的秘诀。

1地理环境与黄梅戏的传播

1.1迁移与扩展:黄梅戏传播的两种类型

按照现代传播学的观点,传播主要包括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等五个方面。由于黄梅戏早期内容和形式存在一定复杂性,本文主要从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来考察地理环境与黄梅戏传播的关系,进而从传播效果上反观地理环境对黄梅戏内容的影响。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中将文化传播大致分为迁移扩散和扩展扩散两种类型,人是文化接受的对象也是传播主要载体,文化的生命力正是通过特定人群载体实现延续。人作为文化的载体在迁移中必然带来文化的扩散,使其从源地向迁入地流动,这便是迁移扩散的主要形式。与之不同的是,作为文化载体的人仍然处在文化源地,但文化事象通过其他方式实现了传播扩散,这就属于扩展扩散。①黄梅戏是鄂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梅戏的传播也体现了文化扩散的一般规律,就其传播过程来看,符合以上两种形式。

黄梅戏的迁移扩散主要体现在文化的承载者出于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向更发达的地区主动迁移,和因为洪涝等自然灾害外出逃荒的被动迁移。人的迁入地和迁移路线即是黄梅戏扩散的对象区域和传播路径。同时因为迁移前后自然地理的变化和人文环境的差异,黄梅戏的某些特质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出现适应性的改变,出现一定情况的增损。从山野小调慢慢蜕变成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多样化的黄梅小戏,甚至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剧种,这与黄梅戏早期的迁移扩散不无关系,在传播的过程中,黄梅戏一方面对迁入地的民间艺术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广泛地吸收各地民间艺术的精华为自己所用,正所谓“黄梅戏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1.2融合与发展:黄梅戏的水路传播

黄梅戏的传播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本部分拟从剧目的亲缘关系着手,考察黄梅戏流播区域,以此描绘早期黄梅戏传播范围。因黄梅戏“本戏”多有对戏曲经典的改编和移植等情况,不如小戏地方特色浓厚,因此本部分主要以传统黄梅戏小戏为考察对象①。特别说明的是,在剧目的亲缘关系上,诸多地方的花鼓戏如皖南花鼓戏等,以及睦剧、三角戏等也与黄梅戏有关联,但是出于研究内容所需和表现形式接近等方面的考虑,本部分主要采纳以“采茶戏”命名的戏曲样式的统计结果。

环艺毕业论文怎么写

2地理环境与黄梅戏的题材内容

2.1地域审美:黄梅戏的情感主题

《诗品序》云:“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①钟嵘在这里指出了自然环境通过影响创作者这个中介,来影响艺术创作内容。具体到黄梅戏,诸多早期剧目的作者难以考证,但根据作品表现的内容,仍可以考察到其主要反映鄂皖风土人情,在内容上有较为明显的地方文化印记。正如钱穆所说:“各地文化精神之不同,穷其根源,最先还是由于自然环境之分别,而影响其生活方式,再由生活方式影响到文化精神。”②从这一段话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生产生活方式是与自然环境有紧密联系的,进而在民风习俗和价值理念等方面呈现出差异,可以说文化精神的差异,其根源在地理环境的不同。

题材内容是作者在对生活经验的选择和加工基础上,根据创作的需要,有组织的结构生活事件,是创作主体和生活客体的统一。作为表现创作者思想情感的蓝本,透过题材内容可以看出创作者的文化因子与地理基因。当然地理环境对作品的影响是多重面相的,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使作家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自己生活经验与空间感受植入作品中。黄梅戏主要成长于鄂皖两地,复杂的地形地貌,山川平原交错,江河溪流密布,多雨湿润的气候特征,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文环境,使黄梅戏身具浪漫抒情的特色。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说“南方之地,水势汪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黄梅戏作品多有抒情性特点,其中又以爱情题材的描写尤为突出。

2.2乡土情怀:黄梅戏的内容呈现

展现当地生活景象的黄梅戏剧目也不在少数,主要表现为对劳动生活的呈现和水灾逃荒的改编。在表现劳动生活的剧目中,主要以农事农活为背景,展现家庭邻里关系和乡村景象,如《点大麦》中“夫驮犁来妻驮锄”,夫妻双双去南山开地种大麦,表现了农村的原生态劳动方式和素朴的生活场景。在这些剧目中还经常穿插着时令民歌来表现农作时令,如《点大麦》中“四月插田忙呀,一哈呀,家家户户插黄秧”。在原创剧目《紫云英记》中也有对乡村生活的呈现“四月里来麦刁黄,微风阵阵吹麦浪”“五月里来端午节,已是初夏暑期热。农忙饭后家门歇,如今已是梦幻灭”,云英身处困境,回忆起往昔乡村生活的欢快情景,方才觉得如梦一样,今昔对比之下,也体现出过往的农事劳动虽然辛苦,但是在云英眼中也是幸福惬意的,既有丰收的喜悦,也有阖家的团圆。黄梅戏善于发掘普通百姓生产生活的真实场景,通过对当地人文环境的艺术描写,呈现乡村之美和劳动之乐,这也是黄梅戏乡土气息的突出表现。黄梅戏对劳动生活的展现还体现在与“茶”相关的剧目上。皖西南山区位于大别山脉南端,长江中下游北岸,四季分明,气候温润,为茶叶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皖西南便是茶叶的重要产地。与黄梅戏息息相关的“采茶歌”“采茶舞”,在劳作中不断地被丰富和发展,直至融入成黄梅戏的一部分。“茶”成为了传统剧目里的重要内容:以黄梅戏来展现种茶与采茶的,如《小和尚挖茶》;有以茶园为背景表现经济纠纷的,如《打茶园》;有以茶作为男女感情交流的中介,如《送香茶》。采茶作为当地民间的一种重要劳动形式,已然发展成为黄梅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原创剧目《紫云英记》中,也有对“茶”的涉及,云英的丈夫大志,正是被地主周老二雇佣种植茶园时,被冤枉毒打的,虽然戏中的“茶”只作为背景来简单描写,但是也可以看出“茶”是当地主要经济收入之一,同时茶园出工是大志谋求生存的主要出路,因此虽然地主周老二恶名远传,但是大志仍然不得已以此谋生,最终遭遇不测,进而导致了云英一系列的苦难经历,从这个角度来看,“茶”亦是剧目《紫云英记》情节发展的隐形推力。

3地理环境与黄梅戏的人物塑造················16

3.1田园气息:黄梅戏的女性形象···································16

3.2草根特色:人物塑造的底层倾向······························17

4地理环境与黄梅戏的语言特征·········································20

4.1妙用方言:黄梅戏的柔美语言···········································20

4.2巧借民歌:黄梅戏的灵活唱词····························24

5地理环境与黄梅戏中的地理书写·································27

5.1根植生活:黄梅戏中的社会民俗··························27

5.2寓情于景:黄梅戏中的自然描写········································29

5地理环境与黄梅戏中的地理书写

5.1根植生活:黄梅戏中的社会民俗

民俗是地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是在区域内生产生活经验中产生的仪式活动。华夏之大,各地民俗不一,各地的风俗习惯与地理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黄梅戏中的民俗描写主要是社会民俗,通过社会民俗在黄梅戏中的铺设,既加强了黄梅戏的历史文化魅力,也突出了黄梅戏独特的人文地理特征。

对节庆风俗的展现。黄梅戏中对诸多传统节日的涉及,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乌金记》对中秋节的描绘,八月十五日夜,总督张伯林沿袭旧俗,与民同乐,大放花灯,大小衙门一律不加戒备;在《鹦哥记》中老院公在元宵节张义带着张应龙沿街观灯,是对元宵节庆场面的铺展。不过黄梅戏在对节庆习俗的表现上,主要是以“灯会”“赏灯”等形式,这在黄梅戏小戏中有更为直接和热烈的场面表现。

环艺毕业论文参考

结语

黄梅戏历经起伏,从乡野走向城市,从地方走向国际,但她的根是深扎在泥土里的,地理环境是孕育其生命力和文化底蕴强盛的土壤。黄梅戏是地理环境与文化、社会相作用的结晶,在其特质中具有鲜明的地理标签,氤氲着独特的地域芳香。浪漫与乡土并重的题材选择,让黄梅戏成为雅俗共赏的典型。独具个性又不失人间烟火气的女性形象集中了黄梅戏的审美特点,即刚柔并济和贴近生活。将社会民俗与自然场景挪移至文本中,既构成戏剧性场面又借以表情达意。开放性与包容性极强的黄梅戏积极借助地理优势传播扩散,扩大影响力的同时,吸收借鉴其他姊妹艺术优点,丰富完善自身。这是地理环境给予黄梅戏的艺术宝藏,更是传统黄梅戏经久不衰的秘诀。

综观新世纪黄梅戏的创作,革新成为主流声音,在主题内容和舞台呈现上表现出强烈的现代意识,创作倾向上追求多样化,创作者自觉意识和主体意识激荡,都是黄梅戏发展中革故鼎新必然要求,这当然也显现出了黄梅戏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但毋庸讳言,在革新的路上,作为地方戏曲的黄梅戏也丢失了许多闪光的艺术个性。黄梅戏是山野间清爽的风,是扎根民间的艺术,人文地理的浸染和与生俱来的地理属性构成了她别具一格的艺术特性,尽管黄梅戏程式规范和唱腔韵白上比较开放,“可以这样唱也可以那样演”,但这片土地所赋予她的浪漫自由,民歌小调给予她的柔美与灵活,以及具有标识意义的地方语言等等,在黄梅戏革新中是需要谨慎对待的。当初在一批黄梅戏人栉风沐雨的努力下,坚持黄梅戏本色,克服京剧化、越剧化倾向,最终才让其在众多剧种中跻身而出。现在,黄梅戏的创作在时代的洪流中不断自我革新是必然,但是把握好“度”也是艺术发展规律要求,要注重民间性和地域性的继承和强化,守正然后再创新,行稳方能致远。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