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环艺毕业论文,本次研究通过调研分析江洲镇现状及交通问题,利用PRT技术,以减缓汛期江心洲地区洪水内涝现象对居住、交通及生活造成的困扰,为江心洲地区提供日常和汛期交通方案为目标,对江洲镇进行PRT线路规划设计及规划节点设计,并从中总结出江洲镇等类似地区的PRT线路规划策略: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人口与土地的矛盾
宏观层面来说。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表明,截止2021年初,我国总人口数约为14亿,占全球总人口数的18.58%,人均土地面积却只有0.69公顷,低于全球平均值的1/3。此外,我国每平方公里的人口数量约为146人,大约为全球平均值的2.5倍,较1949年(46人/平方公里)增加100人/平方公里,增长幅度约217%。人口密度的增加也意味着人均占有土地面积的减少,人的生存空间也随之下降。
我国总人口自建国至今一直稳步增长,在总人口增长的同时,人类对土地和粮食作物的需求量也在迅速增长,导致人口与土地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根据2021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测算,我国耕地面积仅为全球耕地的10%,且人均耕地的面积还不及世界平均的1/2,仅为约0.08公顷。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持续建设、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人均耕地还在不断减少的现实,这进一步加剧了人与土地之间的供需矛盾,也导致人们在低洼处建房修路,滩涂被大量围垦利用等。
综上可知,尽管我国的土地资源在数据上看似丰富,但实际上人均土地资源却相对较小。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人口增加而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如何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处理好人地关系,从而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是摆在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
微观层面来说。
一方面,建国以来,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第二的江西省,由于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以及过度开发等原因,在不少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导致了大部分土地的退化,耕地面积下降,加剧了人地资源矛盾。尽管多年来江西省历经治理,但水土流失的现场仍然存在,造成了鄱阳湖等江河湖库水土淤积,省内河流河床平均被抬高了一米多,同时,频发的洪涝灾害也进一步说明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已经减弱。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江西省也明确要求各地区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努力建设美丽江西。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九江市江洲镇基于PRT交通体系的线路规划设计及PRT线路规划下的住宅建筑概念设计研究。 研究内容主要有:
1、研究并设计出基于悬挂式PRT交通系统下的江洲镇的PRT线路规划系统。包括PRT跨江桥梁设计、PRT安全塔设计、江洲镇PRT站点的选址与PRT主线路规划、江洲镇的总体功能分区等。
2、研究基于悬挂式PRT交通系统在江洲镇的住宅设计方案,包括材料选择、不同的住宅设计类型、PRT与此类型住宅的结合设计等。
3、研究悬挂式PRT在江洲镇的拓展应用,包括智慧物流系统及其他项目设想等。
第二章 相关研究概况及技术支持
2.1 相关概念
2.1.1 江心洲
江心洲主要是由河沙淤积所形成,地质地貌结构和两侧河道旁的冲积平原基本相同,也称冲积洲或沙岛。由于主要是由河滩泥沙所形成,结构构造上比较疏松,地势相对低平,且四周又具有面积很大的滩涂,形状轮廓并不固定,但常常会由于周边水流条件(如洪水)的改变而使岛屿面积增大或减小,形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冲积岛总是一边遭受到附近河流的冲刷,一边逐渐的淤积,有的会随着侵蚀而慢慢消失,有的则会随时间与周边陆地连成一体。我国最大的江心洲是崇明岛。
2.1.2 PRT交通系统
Personal Rapid Transit,即个人快速交通系统,简称为PRT。由美国城市交通规划师Donn Fichter和Ed Haltom在思考未来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需求后合作发明。PRT系统主要由PRT轨道及PRT车辆组成,是一种可乘坐1-6人的小型全自动车辆运输系统,其车辆运行于专用的轨道网络之上,有专属的路权,旨在为不同的使用者提供点对点的运输服务。
2.1.3 防洪建筑
洪水内涝灾害会对建筑物造成一定的影响,或破坏建筑物,危及建筑物的正常使用。防洪建筑即具有洪灾适应性的建筑,指建筑物通过利用一定的防洪手段,如加高加固、防渗、修建防洪墙等,使建筑物具有减少或不受洪水内涝灾害影响的能力。
2.1.4 雨洪韧性
“韧性”一词意指系统在经受外界的改变和打击之后,仍然能够维持其功能和结构上的稳定性,并对新的变革和风险具有积极的适应能力[7],在国内被译为弹性、韧性或恢复力。雨洪韧性即城市在面临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之时,从自然灾害中可以规避、准备及应对城市暴雨洪水灾害,而不受自然灾害影响或能从中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并使自然灾害对公众身体健康与经济发展的危害达到最小化的一个能力[8]。
2.2 PRT交通技术相关研究
2.2.1 PRT技术的产生及发展
1953年,美国城市交通规划师Donn Fichter和Ed Haltom合作发明了一种小型全自动车辆运输系统,可以乘坐1-6人,并能在专属路网的车站间不间断运送人员,该系统即为Personal Rapid Transit(PRT)的雏形,中文译作个人快速交通系统。这种系统最初是为解决公共交通之间的不灵活性以及私人汽车浪费空间和资源的问题而提出的。随后至1964年,Fichter对PRT系统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对其技术及应用前景做了详细的论述和说明,这极大的推动了PRT系统的发展。
1968年,美国联邦住房与城市发展部(HUD)在《Tomorrow's Transportation》一书中正式提出了PRT的概念,指出PRT是一种运行在特定路网上,由中央计算机集中控制的无人驾驶轨道交通系统,并提议发展PRT[9]。随后,各国纷纷开始投入到PRT的相关研究中,但由于技术及经济原因,PRT最终没能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1975年,美国西弗吉尼亚州(West Virginia)摩根敦市(Morgantown)PRT(图2-1)项目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其拥有71辆车,由这些车组成车队在专用的轨道上以点对点的方式运行,每车可容纳20人,日均服务乘客量15000人次,极大的缓解了摩根敦市的拥堵情况。但由于该系统的车辆过重且载人过多,也被认为不是个人快速交通系统。
第三章 相关案例借鉴与分析 ......................... 33
3.1 PRT规划案例分析 .................................. 33
3.1.1 英国希思罗机场PRT规划 ........................................ 33
3.1.2 迪拜马斯达尔城PRT规划 .................................. 35
第四章 江洲镇PRT规划设计研究 ......................... 49
4.1 江洲镇现状概况 ........................... 49
4.1.1 江洲镇简介 ...................................... 49
4.1.2 地理条件概况 ................................ 50
第五章 PRT技术在江洲镇的拓展应用 ................................ 91
5.1 PRT与现存乡村住宅建筑的结合形式 ............................... 91
5.1.1 PRT在屋顶停靠 ..................................... 91
5.1.2 PRT在阳台停靠 .............................. 92
第五章 PRT技术在江洲镇的拓展应用
5.1 PRT与现存乡村住宅建筑的结合形式
江洲镇除年久失修的单层砖砌式住宅建筑外,多为2-3层楼高的现代砖混结构住宅,通常有平屋顶及坡屋顶两种形式。考虑到江洲镇汛期易涝的现象,本节提出适用于江洲镇日常及汛期下的三种PRT入户方式,并分析PRT与该类型住宅建筑的结合设计。
5.1.1 PRT在屋顶停靠
屋顶停靠方式需满足建筑屋顶层为可上人的屋面。江洲镇内乡村住宅建筑多采用砖混结构,且带有直达屋顶的楼梯通道,表现为屋顶之上的阁楼形式。住宅屋面层多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并采用砖墙承重。
可直接利用建筑屋顶做PRT停靠平台,在PRT主线路上引出单独的PRT支线,到达屋顶平台,居民利用住宅内楼梯等竖向交通到达屋顶,然后乘坐PRT车辆出行(图5-1)。还需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如果住宅结构无法满足PRT的承重需求,可在住宅外单独设置承重柱,并通过焊接的方式与住宅连接,以增强承重柱的稳定性。此种模式的优点在于,除能满足日常及汛期PRT的正常使用外,PRT入户轨道、平台及立柱的设置还充分利用了原有住宅结构,改造简单,大大节省了造价。但由于PRT轨道与住宅结构直接结合,PRT车辆运行时会产生震动及噪音,对住户的生活造成影响,因此还需采取减震降噪的措施。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本论文经过对相关理论的收集与整理,通过实地调研及模拟设计研究,共得出四个结论。分别是江洲镇PRT线路规划方案、江洲镇PRT线路规划策略、江洲镇PRT建筑设计方案、及江洲镇PRT建筑设计策略。
6.1.1 江洲镇PRT线路规划方案
本文充分考虑江洲镇的现状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考虑地区经济基础、村落分布、乡村旅游、居民日常生活及洪水内涝期间乘车便利性与体验性等方面,得出两套江洲镇PRT规划布局方案(图6-1,图6-2)。两套方案均采用分期建设模式,各方案均配置有PRT过江桥梁、可作为临时上下车站点的PRT安全塔(临时站台)、停车场、PRT公共枢纽站以及PRT观景平台。方案旨在通过利用PRT技术,助力江洲镇的经济产业发展,为江洲镇等临水地区寻求一种便捷的日常交通方式,以及减缓洪水内涝现象对居住、交通及生活造成的困扰。两方案的相关数据如表6-1所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