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老年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调查及心理护理干预

发布时间:2017-07-01 22:11:38 论文编辑:jingju
抑郁情绪是老年期常见的功能性精神,加之患者担心健康或预后,更容易产生焦虑、猜疑、恐惧等心理,抑郁情绪发生率也更高,而抑郁情绪会影响治疗效果和身体的恢复,从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脑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疾病,病程长,合并症多,病死率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据调查,比较不伴有抑郁障碍的脑梗死患者,伴有抑郁障碍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均较高。为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的缓解方法,本研究对12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抑郁情况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从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中,男42例,女21例,年龄61-85岁,平均(71.13±3.24)岁;对照组中,男43例,女20例,年龄61-87岁,平均(70.31±3.61)岁。2组在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心电监护、用药护理、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包括心理评估、心理疏导、健康教育、鼓励家庭成员参与等。患者人院后,护理人员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心理特点、文化背景等,并进行评估,在与其交流、护理时仔细观察其表情,观察其情绪波动情况,揣摩其想法,了解其抑郁原因及不相信、失望等心理产生过程,根据评估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计划。对患者进行经健康教育,方式包括面对面讲解、观看录像、组织患者之间交流。
根据患者的接受能力为患者讲解脑梗死的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护理方法、患者配合、注意事项、治疗效果、预后等,让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以减轻对死亡的恐惧感,减缓抑郁情绪,拥有健康的心态,消除错误认识和行为,接受现实,积极的配合治疗和护理。运用疏导性语言和神经医学专业理论知识对患者进行认知训练,改善其认知功能,消除不良情绪干扰,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
针对患者抑郁心理,可采用心理学的相关治疗方法来与患者交谈,如行为疗法和暗示疗法等,多与患者进行交谈,给予情感支持,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断给予患者鼓励和暗示,帮助其分析目前的疑虑,引导其从抑郁、悲观的情绪中走出来,顺利度过心理应激和危机状态。
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肢体瘫痪程度,采用奖励强化法和全身松弛法对患者进行自我情绪控制方法的指导,包括静坐、静立或静卧等,通过语言、行为等各种方式对其进步进行肯定,以调动其积极性,使其从内心深处肯定自己。同病室安排拥有良好心态的患者,可以感染、鼓励其他患者,也可以帮其他患者正确认识自己,同时分散其注意力,缓解患其消极情绪。多鼓励患者家属及朋友和朋友经常陪伴患者,与患者聊天,帮助其活动,以缓解其抑郁情绪,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穴位按摩,训练患者翻身、坐立、站立和步行,使患者看到自己的进步,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2组患者均在人院时、出院时进行抑郁情绪、生活质量调查。

 

1.3观察指标
采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焦虑状况、抑郁情况进行比较,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生活质量包括饮食、睡眠等4项,总分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输人SPSS17.0软件包,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才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HAMA、sAs、sDs评分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HAMA、sAs、sDs评分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干预后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生活质量比较
2组干预前饮食、睡眠、日常生活、家庭配合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脑梗死后出现各种躯体和心理功能障碍不仅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更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脑梗死后患者常有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又会加重其疾病症状,延缓神经功能恢复时间,甚至会增加其致残率和致死率,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均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及时发现、积极纠正和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减少消极因素对其健康和治疗效果的影响,以促进其康复有重要意义。
脑梗死患者产生抑郁情绪的机制复杂,可能与患者脑组织产生代谢障碍、去甲肾上腺素不足等原因有关。患者脑梗死时,脑组织缺氧、缺血,脑组织局部坏死使脑组织运动受阻,使脑组织产生代谢障碍从而出现抑郁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去甲`肾上腺素缺少会产生抑郁症。抑郁的产生还与,一轻色胺的释放量有关,患者中枢神经的,一轻色胺的释放量减小,会导致中枢神经各个部位的功能障碍,导致抑郁。
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提高可以让患者正确的认识疾病,减少对疾病的恐惧,从内心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念,从而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知识知晓率,护理人员以面对面、观看录像、听讲座、组织患者间交流等多种形式让患者正确的认识疾病、了解疾病。精神支持可以为患者提供精神帮助和心理支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多关心其生活,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使其在心理上感到愉悦,从而减轻心理负担,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缓解抑郁情绪。多鼓励患者家属给予其关心、鼓励,对其进行情感支持,使患者感到没有被抛弃,从精神上得到鼓励,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减缓抑郁情绪。
本组资料中,观察组干预后HAMA、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饮食、睡眠、日常生活、家庭配合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心理干预可以减缓患者的抑郁情况,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脑梗死后抑郁情况严重,应引起临床工作者及社会的重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脑梗死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患者心理压力大,容易产生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及时给予心理干预,可以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缓抑郁情绪,以积极的心态主动接受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其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