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护理毕业论文范文:“袋鼠式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在早产儿中的构建及其推广探讨

发布时间:2023-06-19 18:51:07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护理毕业论文,本研究发现“袋鼠式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以缩短早产儿住院时长、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缓解患儿家属焦虑抑郁情绪,该应用研究可对我国袋鼠式护理的推广提供借鉴。

第1章 引言

1.1研究背景

1.1.1早产儿的定义及流行病学特点

早产儿(preterm infant)是指胎龄(gestational age,GA)小于37周(或小于259天)出生的新生儿 [1]。早产可由一系列危险因素相互作用引起[2],在国内人群中可导致早产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孕产妇高龄、遗传、配偶高龄、既往早产史、胎膜早破 [3~5]及孕期用药史[6]等;国外人群中可导致早产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孕妇年龄的增加、既往用药史[7,8]、种族[9]、吸烟[10~11]、孕妇感染及宫内的营养状况[12]等。且多项研究发现,种族中黑人的早产率较高[9,13]。感染[14]作为导致早产的高危因素,也会对孕期产生影响引起早产。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进步和急危重症救治技术的提高,早产儿的发生率不断上升,每年有1500万婴儿早产,早产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根据Liu L[15]及Blencowe[16]等在全球范围内的调查结果,全球总体的早产发生率为11.1%,中国早产发生率为7.1%,并且中国的早产儿数量排名全球第二,占全球早产儿数量的7.8%。这一结果与Zou[17]于2011年在中国大陆的七个行政区域所获得的调查结果一致。根据Chang Chen[18]的研究,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早产的发生率存在地域差别,经济不够发达地区的早产发生率较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高,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在全球范围内,早产所致并发症作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在2015年大约引起了100万例死亡,其中引起的早产儿死亡占全球每年死亡新生儿的35%[15]。且世界上不同出生地的早产儿的存活率存在明显差异,低收入国家中出生的极早早产儿中,90%以上会在出生后几天之内死亡[19];而在高收入环境中,仅有不到10%的极早早产儿死亡[20~21]。我国整体新生儿死亡率为3.3%,早产儿占新生儿死亡的57.9%[17]。相较足月儿,早产儿更易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主要与低胎龄和出生体重以及器官功能不全有关,从而导致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出血性疾病[22]。而这些因素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原因[23]。

1.2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1.2.1研究目的

(1)建立适宜在我国早产儿中开展的袋鼠式护理临床护理路径。

(2)探究所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对在我国进一步开展袋鼠式护理提供鉴和指导。

1.2.2研究内容

(1)在临床医疗和护理专家的指导下,通过病例回顾性分析及文献查阅形成“袋鼠式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初稿,再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制定终版“袋鼠式护理”临床护理路径表单。

(2)在应用所构建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单的过程中,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家属满意度得分、发生并发症的种类及患儿家属焦虑抑郁总分,以评价其应用效果,对在我国进一步推广袋鼠式护理提供借鉴。

1.2.3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目前国内关于临床护理路径的研究较多关注成人内科、外科及传染科等,儿科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构建“袋鼠式护理”临床护理路径丰富了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科的研究,为其他病种构建临床护理路径提供借鉴,并且为临床护理路径相关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1.2.2.2 现实意义

通过构建“袋鼠式护理”临床护理路径为袋鼠式护理在临床的开展提供了统一规范,以期促进袋鼠式护理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通过将所构建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临床以探究其应用效果,以期缩短住院时长、减少住院费用、提高家属满意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2章 “袋鼠式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在早产儿中的构建

2.1 准备阶段

2.1.1 确定研究病种

作为专门针对医务人员的标准综合护理计划,临床护理路径可为患者提供常规的日常护理计划以及多学科服务[55]。在国内医疗环境中,临床护理路径主要应用于外科疾病。近几年来,这种医疗服务模式也在传染病、小儿疾病和精神疾病等多个范围不断拓展[56]。依据国家卫计委最新修订的《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57]对本研究选择早产儿作为研究病种进行了确定。

本研究所在的医院为省级大型三甲医院,其医疗及护理技术都处于行业前列,省内外皆有患儿前来就就诊,病源丰富。且该院从2012年开展袋鼠式护理起,每年进行袋鼠式护理的家庭有一百多例,符合研究要求。针对早产儿的护理方式主要包括保温护理、母乳喂养、安全使用氧气以及其他有利于新生儿平稳呼吸的治疗方法及袋鼠式护理等新型干预措施。虽然针对早产儿所采取的护理服务不断向人性化和个体化发展,但是其主要内容相近,各措施之间差异较小。且早产所导致的经济支出对家庭及社会造成的负担较重[58,59],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控制住院费用,降低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2.1.2 成立课题小组

取得相关部门领导的支持及患儿家属的知情同意后,确定课题小组成员,该小组成员包括:副院长、护理部主任、新生儿科主任、新生儿科护士长及研究者。

2.1.3 确定函询专家

专家入选标准:①工作经验:就职于开展袋鼠式护理的三级甲等医院;②工作时间:工作年限为 10 年以上,现任或曾任(近两年内)新生儿科护士长,对袋鼠式护理有较深的认识或实践;③职称及学历: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者;④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及有时间配合本研究者。

2.2 研究方法

2.2.1拟定临床护理路径草案

随机选择湖南省内开展袋鼠式护理的一所三甲医院,回顾在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进行KMC的患儿,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100份患儿的病例资料,根据病例资料确定KMC期间的项目节点,共7项,包括护理评估、入院宣教、出院宣教、健康教育、评价、护理、随访指标。分析患儿住院天数为15~69(42.02±12.57)d,由于时间较长且可能存在重复内容,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经课题小组讨论后将患儿住院时间节点分为入院当天、KMC第1天、KMC第2天至出院前1~2天、出院当天、出院后共5个时间节点。再提取与KMC相关护理条目的内容,并根据项目节点对护理条目进行分类、编号,对100份病例资料中的各项护理条目的使用频数进行统计,根据帕雷托原理,选择使用比例大于80.0%的护理条目作为临床护理路径初步文本内容,将使用比例不足80.0%的个性化条目舍弃,经整理可得护理条目51项。再以“clinical nursing pathway”为主题词,以“clinical pathway”、“critical pathway”、“mother care method”“skin-to-skin contact”“kangaroo mother care”“skin-to-skin care”“kangaroo care”为关键词,查询Pubmed、Cochran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临床护理路径”、“临床路径”、“袋鼠式护理”、“早产儿”“皮肤接触护理”为关键词查询万方、维普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查找KMC相关指南及系统评价[30,60],通过对照规范性描述和标准表达对护理条目中描述不够规范的表达进行了相应修改,共修改了9项护理条目。经课题组对护理条目进行讨论,确定函询问卷的护理条目内容,再以时间节点为纵轴,护理项目为横轴形成适合在早产儿中开展的“袋鼠式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初稿,见表2.2。

护理毕业论文怎么写

第3章 “袋鼠式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中的应用 ......................... 30

3.1研究对象 .......................... 30

3.1.1 纳入标准 ............................... 30

3.1.2 排除标准 ................................. 30

4章 结论 ............................... 40

第3章 “袋鼠式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中的应用

3.1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5月-2020年7月在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64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1)患儿:①胎龄为28周~36+6周,出生后4小时内即被转运至新生儿科;②符合我国早产儿诊断标准[1]。

(2)患儿家属:①具有日常生活中所需的阅读能力,能够正常交流;②自愿参与袋鼠式护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能够全程参与袋鼠式护理的进行。

3.1.2 排除标准

(1)患儿:①先天性畸形或有遗传性疾病和严重合并症的早产儿;②重症营养不良患儿。

(2)患儿家属:有心理障碍且不能克服。

3.1.3 退出标准

①早产儿住院期间转院或发生死亡者;②干预过程中患儿家属因自身原因不能持续进行袋鼠式护理,要求退出者。

护理毕业论文参考

第4章 结论 

(1)通过病例回顾性分析、文献查阅及德尔菲专家函询法能够构建“袋鼠式护理”临床护理路径,该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具有科学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规范了“袋鼠式护理”在临床中的运用,有利于其在国内进一步推广实施。

 (2)“袋鼠式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中的应用,能够减少住院时长、降低住院费用、提高家属满意度、缓解患儿家属焦虑抑郁情绪,对患儿及其家属都有一定的好处,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