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毕业论文案例代写:广西百色市农村脑卒中病人居家康复现况及影响因素探讨

发布时间:2023-01-06 20:03:24 论文编辑:vicky

本文是一篇护理毕业论文,本研究纳入变量少、样本量小及调查地域限于广西百色市农村,未来,我们将更加明确居家康复的概念与纳入标准,致力于在研究中纳入更多变量、更大样本、更多中心的研究,以期研究结果更为可靠。

第一章前言

1.居家康复的概念

脑卒中是一种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经济负担特点的急性脑血管疾病[1]。在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的200万人中,约70%-80%的病人经治疗后仍存在身体功能障碍,无法独立生活[2]。根据脑血管损伤部位和程度的不同,脑卒中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从而导致病人运动、感觉、认知、情绪、吞咽、排泄等机体功能障碍[3]。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可预防病人肌肉萎缩、促进心肺功能恢复、预防并发症及提升病人的自理能力[4,5]。然而,80%的病人的居家康复护理工作并非由医务人员介入,更多由缺乏医学背景知识的家属承担[6],致使病人无法获得专业和持续的照护,错过最佳康复时机而遗留诸多后遗症[7]。

居家康复通常指医疗机构或第三方机构在病人家庭居住地为病人提供康复服务,可有效改善病人生活质量、降低脑卒中复发率[8]。家庭作为脑卒中病人康复的主要场所之一,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病人可基于自身情况和作息时间进行康复锻炼[9]。

护理毕业论文参考

2.发达国家居家康复的现况

2.1医院延续性服务内的居家康复

医院延续性服务内的居家康复通常包括远程健康教育和线上诊疗模式。在远程健康教育模式中,医务人员将科普知识(疾病知识、康复锻炼、生活指导等)上传至互联网平台,供病人及照顾者自行学习。Siegel[10]等应用个人健康助理(personal health assistant,PHA)APP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咨询服务等,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Emmeron[11]等将居家锻炼视频存放于平板电脑供干预组学习,对照组使用纸质健康教育计划,4周后两组肢体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尽管如此,研究者仍肯定了远程方式在节约时间、提升康复动作准确性等方面的作用。依靠互联网技术,医务人员可通过远程处方、视频指导等方式实现线上诊疗。Dodakian[12]等构建了一套计算机远程居家康复系统对脑卒中病人进行为期28天的干预,通过线上康复游戏促进病人肢体功能康复及通过线上知识问答帮助其了解疾病,并通过每周3次的线上访谈,了解病人康复情况和进行答疑。结果显示,干预组病人手臂功能较对照组得到显著改善,并增加了对疾病知识的了解。

2.2由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居家康复

在美国[13],通常由第三方机构提供居家照护服务(home health care,HHC),包括专业护理、物理治疗和健康助理服务等;如位于美国美国密西根州的拉皮尔之家(TheVillages of Lapeer)[14]为患者提供专业护理(伤口造口护理、鼻饲等)、康复治疗及长短期护理。Augustine等[15]描述了医院与专业护理机构(skilled nursing facilities,SNF)联合开展居家康复的模式,医院的医生和机构的康复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组成多学科团队,医生根据患者情况拟定治疗计划、开展家访,康复治疗师上门为患者提供康复锻炼指导,干预后患者的转移能力和躯体功能较干预前均得以改善。

第二章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12个县(区)所有村的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参照12个县、区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52],将其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为右江区、田阳区、平果市、田东县;第二层级为德保县、田林县、靖西市、西林县;第三层级为乐业县、隆林县、凌云县、那坡县。考虑研究资源的便利性,在每一层级方便抽取一个县、区,在所抽取的县、区中方便抽取5个镇(不足5镇则全部纳入),每镇方便抽取3~5个行政村(结合样本量考虑,每镇方便抽取5村,但部分村无脑卒中病人,因此每镇方便抽取3~5村),整群抽取村内所有符合标准的脑卒中病人,通过面对面访谈法收集问卷。

共发放问卷275份,排除无效问卷4份,余有效问卷271份,问卷回收率为98.6%。其中,百色市右江区108份,西林县90份,凌云县73份,详见表2-1。

护理毕业论文怎么写

质性研究部分:选取广西百色市农村地区脑卒中居家病人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访谈的形式,采访地点为病人家庭居住地,对访谈时间不做具体要求,但确保访谈期间不被打扰,访谈时间为30~60分钟。向受访病人解释研究目的、方法,说明录音原则,承诺使用编码代替相关信息,以保护受访者的隐私,征得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访谈过程全程录音,访谈过程中研究者鼓励受访病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感受,不随意打断研究对象,认真聆听研究对象的回答并注意观察其面部表情及言谈举止,以便更好地挖掘研究对象的内心感受。

2.2纳入、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

①被诊断为脑卒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修订的诊断标准[53],经颅脑MRI和/或CT检查确诊的脑卒中病人);

②居住于百色市农村地区;

③居住于家中的病人;

④病人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

(2)排除标准

①病人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

②医疗资料显示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

③医疗资料或询问家属后获知有痴呆病史和其他精神疾病史者;

④合并有颅脑肿瘤、脑炎、脑膜炎等脑部疾病者。

3讨论.....................................33

3.1农村脑卒中病人居家康复开展现况................................33

3.2脑卒中病人居家康复的影响因素.................................34

3.3对农村脑卒中病人一般资料的思考...............................35

3.4不足与展望..................................36

4结论............................37

第四章讨论

4.1农村脑卒中病人居家康复开展现况

在本研究中,病人接受居家康复率仅为14.4%,直观反映居家康复开展程度低,这与国内其他研究中报道的居家康复率基本一致[64]。在39例接受居家康复的病人中,接受居家康复次数最多为24次,最少为2次,中位数为4次;单次时长最多为4小时,最少为1小时,中位数为2小时;居家康复总时长最多为96小时,最少为3小时,中位数为8小时。由此可见,病人接受居家康复的频次少,时间短,未进行持续、系统化的康复。在接受居家康复的病人中,尚无研究对象或其家属接受远程线上医疗平台的“互联网+”康复锻炼指导(不含电话随访),无研究对象入住于有专业医疗、康复资质的康养机构或医养结合型社区。此两者为近年来国内初兴起和发展的康复模式,尚未能辐射到农村偏远地区。

在当下,一方面,脑卒中病人在居家康复过程中对疾病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及康复护理等方面需求广泛[6],另一方面,受多种因素影响,居家康复的开展存在失访率高、普及率低、主动参与度低等问题[65],致使病人的居家康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康复人力资源短缺和相关政策有待发展是当下居家康复的痛点问题[23]。面对我国目前每10万人口仅0.4名康复治疗师的比例[41],国家应加快促进多学科结合,进一步拓宽康复相关人员的就业渠道以适应康复领域的需求[66]。

于脑卒中病人而言,连续性的康复与照护意义重大,发展和完善延续性康复与照护事业,是对当下医疗、康复制度的完善,也是造福广大病人的惠民之举。《“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对康复性医疗机构建设,同时大力发展康复医疗延续性服务。《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鼓励将护理服务延伸到病人所在社区及家庭,为病人提供形式多样的延续性护理服务,保障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因此,未来我国应加强社区医疗服务建设,培养社区卫生工作者和康复人力资源以满足病人对延续性康复与照护的需求;同时应逐步探索构建医院-社区联合模式的延续性服务模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至社区,造福病人。

第五章结论

1.广西百色农村地区脑卒中病人接受居家康复率较低。

2.社会支持情况和抑郁情绪是脑卒中病人接受居家康复的独立影响因素;拥有良好社会支持的病人更倾向于接受居家康复;存在抑郁的病人的居家康复率更低。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