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民国时期商业报纸的概况
1.1 如何界定商业报纸?
最硕士生毕业论文格式早的商业报纸出现在西方国家,是西方报纸发展过程中的报纸形态,采用客观和公正的新闻报道的态度,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化运营,最大化的获得经济利益,在历史上是相对于官方报纸和政党报纸而言的,但在时间上是出现在这两类报纸之后。《新闻学大辞典》对商业报纸的定义“美国早期资产阶级报纸的一种,主要刊登商业、企业和金融等方面的新闻,为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提供信息。如政府发布的各种通告,股票的买卖情况,船舶航运、陆路交通以及某些工业新闻。后来演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报纸以赢利作为追求目标,报上所刊内容多以能否吸引众多读者、迎合多数人需求为标准,并大量刊登各种商业广告”。因此,本文总结出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报纸,是指报纸本身就具有企业化性质,以商业化运营为目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格式自负盈亏,换句话说,商业化的运营和产品的成本支出完全依赖自身力量,不依赖政治权利者或者其他有重要目的的团体给予的所谓的帮助,最重要的是商业报纸报纸不应该为各政治上的财团或者是政治组织服务。换言之,严格意义上,按照如此界定,那么存在民国时期的中国商业报纸就寥寥无几。因此本论文在界定商业报纸时,采用如下概念:即报纸本身自己称自己是商业性质或者是独立的机构,是最大化的赚取金钱为直接目,不隶属于任何党派、机关或团体,其在自身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追求发行、广告或其他商业性行为的收入,我们才真正称之为商业报纸。
1.2 商业报纸的初步发展
中国的商业报纸较国外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在民国期间,从1928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10年,曾出现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在北洋政府统治时,中国商业报纸才幵始成为主流,并呈现初步的硕士论文发表格式繁荣景象。据新闻史记载,中国的商业报纸诞生于清末,但直到民国初期仍非中国报业主流。清朝末年中国报纸的主流是政论报纸,其特征主要有二: 一是"执笔者大都怀有忧虑国家之心,目睹栋折榱崩的貼危,因此感伤之情与奋斗之气自然流露于字里硕士论文提纲格式行间,所以感人最深,发生影响也最速”;二是“一则是多数报纸都是以捐款创办的,非以牟利为目的;二则是各报纸都有鲜明的主张,能聚精会神以赴之。”政论报纸的评价标准不是报纸新闻的数量和质量,更不是报纸广告的收入与效果,而是言论取胜,以文章傲人。在探讨如何富国强民、抵御外辱的特殊时期,商业报纸和报纸的商业行为得不到当时的中国士人阶层和文化精英的重视,商业报纸的产生是“依托中国近代工商业环境和文化市场机制,” “最初的发动是由于外商推广商业而起的”。如早期《上海新报》的读者,大部分是各洋行商号或者是华商,而不是普通市民。其作为中国商业报纸的早期代表,因为“不能准确把握上海市民社会和市民文化的导向”,所以在与英国商人美查创办的《申报》竞争中停刊;《申报》则在发展中越来越具有商业报纸的特点,成为此类报纸的突出代表。
第2章 民国时期商业报纸的管理
2.1 建立股份制的组织形式
新闻报纸的公司制结构是采用何种管理制度是评判这家商业报纸的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作为一个全新的行业,它必须有符合本行业特色并具有相对比较专业内涵的组织架构和管理理念。从历史上来看,报馆管理制度经历了私立经营、合伙经营、无限公司到有限公司的过程,每一种组织形式的变革就是一种十足的进步,到有限公司阶段,报馆的组织架构就已经比较成熟了。
2.1.1 股份制的确立
民国初期报馆组织架构大多采用的是公司制。部分报馆已由无限责任公司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还出现了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形式。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以及股份有限公司是三种不同形式的企业组织形式。无限责任公司又称无限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股东组成,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无限清偿责任的公司,股东以自己的全部动产与不动产对公司所欠债务负责,当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公司债务时,股东要以自己的个人财产来抵偿;有限责任公司又称有限公司,是指由符合法律规定的股东出资组建,股东以其出任的企业法人。经济学上以股份有限公司形式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代表,这种公司组织比较适合大企业的出现和发展。
2.1.2 股份制的改革
20世纪前后,特别是在民国时期,中国报业开始并基本完成了股份制改革。例如上海的《新闻报》于1906年由无限公司改组为有限公司。②1889年美查回国前夕,《申报》由私人经营转变为公司制。他将《申报》报馆、遂昌火柴厂、江苏药水厂等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申报》是整个美查有限公司实业之一)并出售股票,获取现金后返回故国。再如1906年席裕福(席子佩)以7.5万银元买下《申报》全部产业,1907年将其改组为中国人持股的公司。该公司在辛亥革命前又完成一次股份转让,1909年5月31日史量才与席子佩签订了收购《申报》的合同。当时是由共和党的张骞出一万两、应季中和赵竹君各出3万两,熊希龄和程德全各出2万两和沈信卿(恩浮)出3000两,将《申报》股东资产盘过来,史量才再出流动资金,成立全新的《申报》公司。表面上继续维持商业报纸的经营,实际上成为了共和党幕后支持的准党派报纸。
2.2 “以人为本”............................................................................... 26-29
2.2.1 重视专业............................................................................... 26-29
第3章 民国时期............................................................................... 29-43
3.1 第一个过程............................................................................... 29-35
3.1.1 商业报............................................................................... 29-35
3.2 第二个过程...............................................................................35-41
3.2.1 民国初............................................................................... 35-39
3.2.2 多元化的...............................................................................39-41
第4章 民国时期国............................................................................... 41-51
4.1 简要概括民............................................................................... 43-45
4.1.1 民国............................................................................... 43
4.1.2 简要概括民...............................................................................43-45
第5章 结论
随着自然经济向经济过渡,商业报纸从刚兴起就成为主流。因此,民国时期整个政治和经济环境相对比较稳定,为商业报纸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比较宽松的生存环境。中国商业报纸与同一时期国外的商业报纸没有太大的差距,在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除了大的环境之外,当然也与报纸本身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经过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如下:良好的经济运行机制离不幵相应的体制做保障。民国时期商业报纸在经营上的游刃有余是与其现代化的高效的经营管理体制分不开的。在管理理念上,都致力于通过经济上的独立谋求政治的独立地位,最高管理者都认为报纸是独立的社会公共舆论机关,是为公众服务的,主张经济独立。在内部管理架构上,主张编辑和经营权利分开,互不干涉,并最终确立了股份制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民国时期,国内商业报纸已经实现了企业化的生产模式,主要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报纸生产的流水线,使读者可以第一时间浏览信息,方面普通受众。以“服务”为中心,报纸发行和广告运营“双管齐下”,最大化的增加企业的利润和营销份额,在市场竞争中稳固自己的地位。运用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自身硬件设备的不断更新民国时期,国外优秀的科学技术传入国内,商业报馆的印刷设备和人员素质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使自身的硬件设备实现了更新换代。注重商业报纸的品牌知名度塑造品牌知名度是这一时期的有效“招牌”,报馆经营者竭尽所能的探索各种有效渠道,来塑造报纸形象,形成无形资产。民国时期,商业报纸经营者巳经意识到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