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广播新闻的趣味的探索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2-10-29 17:16:54 论文编辑:jiyue

提高广播新闻写作的趣味性是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提出的新要求。 中宣部等五部门去年 8 月中旬发出的《关于在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意见》,是党中央和新闻主管部门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走、转、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辩证的统一,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要想转变作风,就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只有深入下去,才能采访到大量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素材,才能用群众的语言说话,才能摆脱那种死板的说教和八股式的文风,把新闻写得生动有趣。 “新闻的根在基层,根深才能叶茂,新闻工作者只有着眼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才能有更大的作为。 ”[2]从活动开展以来,我们的新闻从内容到写作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的一期节目中,记者在采访一位农民,要他谈谈水利和农业的关系,这位农民说“水是粮食胆”, 五个字就生动形象而且趣味横生地把水利对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做了精辟的阐述。

那么,广播新闻的趣味性应该从哪些方面体现呢?内容的趣味性。 内容是决定一篇广播新闻是否有趣的前提和基础,而大量生动有趣的内容就发生在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中。 因此,要想采访到有趣的内容,记者就必须深入基层,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 那种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采访,是不可能得到妙趣横生的新闻素材的。 综观近些年来荣获全省乃至全国好新闻奖的广播新闻,无一不是记者通过深入基层,贴近群众采访到生动有趣的素材而获得的。 以获得1984 年河南省广播系统好新闻奖的作品为例 , 不论是消息《刘庄农民订购一架农用飞机 》、《农民周志刚献出一张边区公债券》,还是专稿《“田三万”分家》、《“十三姐妹”爱矿工》,都是作者通过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入采访,在掌握了大量生动有趣的素材的基础上写出来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趣的内容是一篇稿子成功的关键。语言的趣味性。 文章是由文字语言组成的。 一篇好的广播新闻,当然离不开精练生动、富有情趣和感染力的语言。 例如:“白国周告诉记者,工友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出了事,别说挣钱,有时候连命都没有了。 ‘我总认为当矿工不把安全当回事儿,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矿工。 ’”这是荣获 2010 年度河南省广播系统好新闻奖的作品《金牌班长白国周》中的一段话。它以朴实的语言,将每一个工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表达了出来。结构的趣味性。 “一听而过” 是广播不可克服的先天不足。 因此,如何让听众随着播音员或主持人的播音一听到底,并尽可能让他 “过耳不忘”, 新闻结构的趣味性就显得重要了。 好的广播新闻结构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头,也要有一个精彩的结尾。 好的开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好的结尾对于一篇好的广播新闻同样重要。 以消息《镌刻着诚信的黄泥墙》的结尾为例:“这里是重重叠叠的大山,山间是丛生的牡荆,条条直立的枝干上淡紫色的花开得正艳。 牡荆柔软而坚韧,似乎有着无限顽强的生命力。 牡荆丛中,起伏着董桂英那坚毅而瘦削的身影。 在那黄泥小屋的东墙上,在那密密麻麻画上的与画掉的道道中,镌刻着诚信,镌刻着顽强,镌刻着人世间一种代代传承的精神力量! ”铿锵有力的语言,给听众以震撼。播出的趣味性。 播音是一门艺术,它能够对新闻作品进行再创作。 上世纪 80 年代,福建前线对台广播有一个叫徐曼的播音员,因为一改咄咄逼人的播音风格,转而用一种柔和甜美的风格对台湾老兵广播,大受欢迎。 可见,一篇广播新闻能否被听众接受,播音员的播出是否成功,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不断提高广播新闻的趣味性,应该说是对广播记者和编辑的高要求,也应该成为广播记者和编辑的追求。 而要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采访要扎实。 一篇新闻能否写好,跟记者的采访作风有着直接关系。 细节决定成败。 一篇好的广播新闻特别是广播通讯,能不能写得兴趣盎然,关键在于有没有让听众怦然心动的细节。 要挖掘到激动人心的细节,记者就要深入采访,要有一种挖金矿的劲头。要多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 人民群众的语言是最丰富、最生动的。 特别是我们河南人民的语言,可以说很精彩、很有特色,也很有创造性。 在这方面,我们的新闻前辈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穆青同志就曾要求新华社河南分社的同志下功夫搜集河南农民的顺口溜,并且一个季度向他做一次汇报。 可见,多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对我们写好新闻是多么重要。要多读书、多学习,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驾驭文字的能力。 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是我们的楷模。 他的许多文章里都有古为今用的例子。 我们今天要做好广播记者和编辑工作,更应该多读书,尤其是古人的一些名篇名句,要烂熟于心,做到运用自如,才能增强广播新闻稿件的趣味性和可听性,从而提高宣传效果,提升广播在新的历史时期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