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三维斑点追踪理论评估缺血及再灌注犬顿抑心肌左室收缩功能

发布时间:2015-04-12 14:31:28 论文编辑:jingju

前 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血管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1,2]。近年来,超声影像学近年来发展并逐渐成熟的一项新技术——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STI)[3~6],是利用高分辨率的二维灰阶图像,分析声学斑点的运动轨迹。由于斑点追踪显像技术不依赖于组织多普勒,不受声束方向与室壁运动方向夹角的影响,故其无角度依赖性,较多普勒成像技术有更大的优势,能更准确、简便、全面的反映心肌的运动,因此在冠心病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然而,心脏——作为人体中最重要的供能器官,其运动的实质是在三维立体空间中进行的非常复杂的运动现象, 若要对其进行较为精准的表现,不论是在空间还是时间上,都要同时俱备方向、顺序、同步以及有效等诸多因素。而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尚不足以满足要求,因此产生了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其可以在三维空间内立体的评价心肌的运动,更接近真实心肌的运动过程。
20 世纪末,加拿大学者 Meunier[7]报告了使用三维斑点技术[8,9],通过对心肌立体空间内综合运动的描述来表现心肌运动的基本特点, 三维斑点对局部心肌有良好的追踪,但由于条件限制,仅在较小空间内效果较好。2005 年美国的 O.Donnell 等报告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弥补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的不足,最大程度的减少失代偿作用,使结果相对准确[10,11]。2007 年英国 Harris 及其团队[12]也声称,三维斑点技术追踪局部心肌运动所能达到的精度已达到 0.4 mm 左右。2009 年以来国内外主要在基础方面进行了三维斑点追踪技术的应用,在技术评价方面,三维斑点追踪技术的结果与 MRI 有良好的相关性[13,14]。与传统方法比较,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所测得的指标,较传统的二维斑点相关指标较小,原因可能为二维斑点所获得的数值来源于真实斑点的投影,而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所测得的数值则来自斑点的真实数值[15]。在临床应用方面,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常常用于测量心室大小及容积,而在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功能方面尚未进行广泛研究[16,17]。除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能对左室局部收缩功能进行评价,并有如上优势外,还有 MRI、冠状动脉造影等方法可以对左室局部收缩功能进行良好评价,但相对而言,这些方法价格较贵,且冠状动脉造影为有创检查,有一定风险,因此,超声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有望成为早期、无创冠心病诊断的新方法。
………..


实验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一)研究对象
1、实验动物
成年杂种犬 9 只,雌雄不限,体质量 12~18 kg,平均(14.31 ± 2.12)kg,犬龄 8~15 个月,平均(12.13 ± 2.35)月,购自辽宁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上述动物使用征得了辽宁医学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同意。


2、动物模型制作
(1)备皮及麻醉:对实验犬进行常规胸部及颈部备皮,经腹腔注射 3%戊巴比妥钠麻醉(30 mg/kg 体质量)。
(2)建立人工通气:待麻醉成功后做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
(3)常规监测:连接肢体导联心电图,监测心律及心率。
(4)建立静脉通道:术前手术区消毒,分离股动、静脉,建立静脉通道。
(5)开胸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开胸,暴露心脏,剪开心包,悬吊心包床(见附图:彩图 1-2)。
(6)结扎目标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分支处游离冠状动脉,穿线并套入软管。犬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 15 min 后行再灌注,结扎后,犬左室心肌颜色变暗,同时超声二维图像显示左室心肌运动幅度减弱至消失,提示结扎成功。
……..


(二)仪器设备与药品试剂


1、实验仪器
(1)超声仪器:应用 GE 公司生产的 GE vivid E9 彩色超声诊断仪,M5S 超声探头,频率 1.5~4.0 MHz;4V 超声探头,频率 1.5~4.0 MHz。
(2)超声工作站:EchoPAC 112 工作站。
(3)呼吸机:美国 Mark8 型 Bird 呼吸机。
(4)监护仪:美国惠普 Datex Ohmeda 多功能监护仪。


2、手术器械
(1)气管插管器械:喉镜、通气管、人工气囊、20 ml 注射器。
(2)手术器械:弯钳、直钳、镊子、眼科剪、线剪、刀柄、刀片、肋骨钳、扩胸器、持针器、圆针、三角针和手术缝线。
(3)其他:6F 导管鞘、6F 猪尾管、橡胶管、钟表。
……


三、论文前言.... 7
实验材料与方法........ 8
实验结果.... 12
讨论.... 20
结论.... 23
四、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25
五、参考文献.... 26


讨 论


心绞痛型冠心病在冠心病患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目前对于心绞痛仍缺乏早期、无创诊断方法。心绞痛的病理生理变化即为缺血再灌注后形成顿抑心肌的过程。因此,本研究将顿抑心肌作为切入点来研究心绞痛患者左室功能改变。通过建立缺血再灌注后犬顿抑心肌模型[18],采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从局部和整体等方面对左室收缩功能进行评价,明确缺血再灌注后顿抑心肌的结构及功能变化。本研究将为心绞痛型冠心病左室功能改变的分析奠定基础,并为临床早期、无创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提供新的思路。十八世纪七十年代,Heyndrikx[19]率先提出一种说法,即短暂的心肌缺血(非梗死性)虽然不会造成心肌细胞永久性的损伤,但是再灌注后,心室功能异常情况却不能马上恢复至正常水平。随后,在十八世纪八十年代,Braunuald和Kloner两位教授对心肌顿抑现象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并正式提出了这个概念——心肌顿抑[20],心肌顿抑是指短暂的心肌缺血后(缺血时间一般小于20 min),此时心肌细胞并未出现不可逆性损伤,但心肌在代谢等方面已出现功能失调,在再灌注后数小时、数日甚至数周后,其收缩功能障碍才可恢复正常。目前已有学者[21~23]利用斑点追踪技术对顿抑心肌左室收缩功能的延迟恢复进行了研究。因其重要的临床早期诊断价值,本研究在此应用最新的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进一步探讨缺血再灌注后犬顿抑心肌的左室收缩功能。

……


结 论


1、常规超声检查仅可以检测出缺血期间左室整体收缩功能减低的情况,而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对左室局部心肌顿抑现象的评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2、缺血再灌注后犬左室心肌整体收缩功能延迟恢复,即存在心肌顿抑现象。
3、缺血再灌注后犬左室心肌局部收缩功能延迟恢复,且与整体功能相比,局部功能恢复时间更长。
4、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指标中,面积应变指标最为敏感,有望成为早期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的新指标。
..........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医学论文

热词

代写医学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