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现代西方医学挟西方列强之赫赫军威强势席卷中国大陆之前,传统医学已经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成长了近六千年。在此漫长的岁月里,无数医家“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积累了极其丰富多彩的临床经验,并凝练出了完整的思想理沦,形成独特的中医学体系。一千百年来,中医起死伤,疗疾苦,为国人之生命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赢得民众的尊重和信赖,举身家性命委之而莫疑。
然而,时至近代,这种看似理所当然的状态骤然一变。随着在与列强侵略战争中的接连战败,中国之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屡遭到破坏,有志之士莫不苦心孤诣以寻变求强,西学东渐之风遂兴。甲午战败更是引发学界剧震,进至谋求激烈变革,急欲废日学立新学,知识界之大环境如此,而中医所不能独免。
当日学界之知名人士多有对中医持怀疑、否定态度者。终身以维护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为己任,又生长在中医世家的陈寅铬在其文《吾家先世中医之学》台一:中医有见效之药,无可通之理。若格于时代及地区,不得已而用之,则可。若矜夸以为国粹,驾于外国医学之上,则昧于吾国医学之历史,殆可谓数典忘祖钦?...........长女流求,虽业医,但所学为西医。此言论尚属较为平和者,更有如傅斯年说:“我是宁死不请教中医的,因为我觉得如此便对不住我所受的教育”、厂文江言:“科学家不得自毁其信仰的节操,宁死也不吃中药不看中医”,其态度之激烈竟一至于斯。
....................
1真知与实用的内在联系及相对独立性
1.1爱智范式—西方哲学的知识论传统
要了解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我们必须了解它的哲学。西方一之哲学肇始于公元前6世纪,以泰勒斯为代表的小亚细亚爱奥尼亚的理性主义自然哲学家们,最先摆脱了欧洲思想界的神话与巫术传统,第一个假定整个宇宙是自然的,从可能性上来说,是普通知识和理性探讨所可以解释的’从,尽管那些假说如今看来稍嫌粗糙,但其在当日却为被宗教神学阴云所笼罩的西方世界开启了一缕哲学与科学的曙光。
此后的希腊哲学历经了毕达哥拉斯学派、原子论者,直至于苏格拉底,而达到了西方哲学与科学的第一个伟大高峰。虽然相对于之前那些关注宇宙自然和万物本性的自然哲学家,苏格拉底强调哲学更应该关心人自身的问题,以至后世诸多学者将他看作“伦理哲学”或“人类学哲学”的创始人,但他“美德即知识”的著名论断,把本应是伦理学的问题还原为知识问题,才是从根本上为西方哲学的知识论传统莫定了基础,小过,知识上的真假本不等同于价值上的善恶对错,这样的价值判断标准,也使西方的伦理观念出现某种程度偏差,古希腊人在巧智的名目下,称赞使用公平方法和犯规手段一一前提是不被对手发现一一取胜的能力和技巧。柏拉图将苏格拉底的学说做出了更为精致的发展,他强调真正的知识必须是真实的,可靠的,既不容许有模糊和矛盾之处存在,也不允许有相对的、变化的因素存在。柏拉图使哲学的知识沦深入人心,同时,他关于知识所做的诸多理沦研究也给后人以西方知识论的本质是真理论,其主导问题意识是“求真”意识的感觉刻印。
........................
1.2从实用理性的哲学精神到科学文化的实用性格
中国传统哲学亦重知,然则此处的“知”,不论从内容或目的上讲,均大不同于古代西方一哲学单纯为知识而知识的传统。侯外庐曾在其著作《中困占代思想学说史》中专篇论述孔子知一识论的特点,首段即提出:
讲到孔子的知识论,不是一般研究者所了解的智者孔子的“纯粹知识”,例如写哲学史的人喜欢先提出孔子的“正名”主义,把孔子的“名”论,作为逻辑学上的概念来看待,喜欢以孔子“博学多文”的教育家,而和希腊智者类比而言。这是首先应当纠正的研究。
依侯外庐先生所见,孔子强调的“知”无外乎两点:一者古文古礼,一者道德情操。这种“以道德为知识”的思想恰恰同西方“视知识为美德”的观点相反。
其实,从目的上对中西之“知”进行区别,差异更为明显:以西方传统哲学的观念言,“知识”本身便是最高理想和最终目,不必再外求其他,纵偶有随之来的实际益,那也不过是副产品罢了,并不为哲人所看重在传统孺家理论中,求“知”是一种手段,是达成其终极目标之链条中不一可或缺的一环,由“格物致知”出发,进而完成“正心诚意”的个人道德风仪修养,最后要实现的乃是“修齐治平”这一经世理想。简而言之,中国传统学人求知是为服务社会现实生活,倘不能达成此标的,知识本身的价值即要大打折扣。
之所以用“中国传统学人”一词,是因不唯儒家对待知识作此态度。即以传统哲学思想的第一个鼎盛时期春秋战国而言,诸子百家莫不如是。
...........................
3追求真知和追求实用留下的历史空白..................38
3.1知识之困境....................................................38
3.1.1瘟疫的梦魔..................................................39
3.1.2生命的质量..................................................41
3.1.3医学勾勒姆..................................................45
3.2实用之纪极....................................................46
3.2.1解剖学之荡.................................................46
3.2.2谁动了我们的手术刀...................................49
3.2.3病因何去何从..............................................53
4如何谋求科学认识的求真求实的统一..................54
4.1迈近真知—逐步统一的学术理论体系...............55
4.1.1当代医学的多元化图景...............................55
4.1.2必然统一之可期未来..................................56
4.1.3异文化的相融与不可通约...........................57
4.1.4全新学术体系的可能构成...........................58
4.2多方兼顾—日趋完整的医疗实践内容.............59
4.2.1从“人道的医疗方式”到“人类学化的医学”.....59
4.2.2 PA7,还是SIC........................................60
4.2.3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62
4.3求真与求实之间...........................................64
......................
8如何谋求求证与求解的有机统一
如一前文所述,单纯偏于某一方的思维取向,无论是求理解或求证明,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现代西方医学理论准确、技术精洪,但在思想方向和人文精神方面争议不断;中国传统医学实用有效,且所追求的境界近乎完美,但其简单朴素的技术和略显粗疏的理论在今天严格的科学标准下难以得到检验、证明和推广。
对于此两种思想方法之差异,梁漱溟先生早在七八十一年前就曾做出过十分精辟的论述:
1.东西是两条不同的路:
一面的根本方法与眼光是静的,科学的,数学化得,可分的。一面的根本方法与眼光是动的,玄学的,正在运行中不可分的。这两条路,结果中国的这个方法倒会占优胜。无奈现在还是没有办法,不用说现在无神仙之流的高明医生,即有,他站在现代学术的面前,亦将毫无办法,结果恐亦只能如变戏法似的玩一套把戏,使人惊异而已。因其不能说明自己,说,人家也不能了解,也不信服。所以说中医是有其学术上的价值与地位,惜其莫能自明。中西医学现在实无法沟通。能沟通,亦须在较远的将来始有可能。而此可能之机在西医,在其能慢慢地研究,进步,转变,渐与中医方法接近,将中医收容进来;中医只有站在被动的地位等人来认识它。所以从这一点说,西洋科学的路子,是学问的正统,从此前进可转出与科学不同的东西来:但必须从此转,才有途径可循。
..................
结语
当单纯从专业领域进行的比较无法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时,时常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在历史文化背景中寻求圆融的诉求,对于中西医学而言亦莫能外。价值选择与思维倾向作为文化性格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刻影响中西医学的成长路径。
中国颇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提供了小农经济长久立足的可能,此种经济模式自给自足之特性使置身其中的人们格外重视技术的日常实用价值,而往往疏于对其背后原理的深入探索。虽然历代皆不乏对基础研究深感趣味之科学家,但这种零散的个人行为未能形成普遍、社会性的压力与动力。或许这亦是何以中国在科技史上诸多发明发现都领先于时,却相对缺少完整系统的学科理沦体系的原因之一。在此实用理性的价值选择倾向浸染下,中国传统医学积累了极为丰富且行之有效的诊疗方法与技术,而对于人体之基础知识的之探索却遗憾的停留在初浅阶段。
西欧错综复杂的地形地势致使农业在经济结构中难以占有优势,然得益于便捷的海陆交通条件,其在很早就建立起卜分发达的贸易网络,工商业成为经济的主导。竞争激烈的工商业对产品精益求精的压力,要求人们掌握镇密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对物质结构基本原理的清楚认识,这种对真知的探索热情逐渐内化为一种深入人心的普遍社会追求。是以成长于此一价值环境中的西方医学,关注对人体与疾病的知识探索,从解剖、生理、病理乃至今日微观的分子生物学,都形成了精密、准确的知识体系,然则此种必要透彻真理方休的执着有时难免延宕其转换为实用效果的步伐。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