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俞慎初生平及学术积淀
1生平简述
俞慎初,原名建镳,字谨,号静修,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镇里美村人。生于1915年11月23日(农历十月十七日),卒于2002年2月8日,享年88岁。先生出生于福清中医世家,其聪敏好问、天资过人,5岁即入私塾,师从当地名师如清末廪生詹伯涵、秀才何若溪、举人唐璇波等。其尊翁介庵先生为当时邑之名医,精于内妇儿科,尤擅治急性热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深受乡人和医界所敬重。俞师自幼耳孺目染其父治病救人之义举,对中医中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十五六岁时,曾发生剧烈脑痛,缘于其六七岁时跌伤积癖所致,后经其父亲悉心治疗,采用“血府逐疲汤”,服十余剂而断病根。这一境遇更坚定了他学医的决心。俞慎初在福清完成了小学到初中的学习后,专心随父研习中医。自此之后,他白天在城关裕济中药铺临证实习,从父抄方;夜间则在父亲指导下研读医书,努力攻读岐黄之学。举凡《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皆能熟读,刻苦求意。1931年春,他为精进医术,未及弱冠即孤身赴沪,就读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深造,师从名医秦伯未,旨在不断提高自己的中医理论水平。彼时正值“废除中医案”白热化阶段,而上海正是全国中医抵制此一议案的主战场之一。当时上海聚集了许多有影响力的中医团体,与西医团体、国民党反中医部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中西医论战大多通过报纸、期刊等媒体进行宣传、争论。在这样的环境下,俞慎初除了在学校接受系统的中医教育、先进的西医知识外,还接触到许多富于创新思想的期刊、报纸,这些开阔了俞慎初的眼界,拓展了他思考的方向。这些开放创新的人文环境不仅开阔了其眼界,而且极大拓展丰富了他思索的方向。在校期间,俞慎初担任其师秦伯未主编的《中医指导录》的特约编辑,并撰有《黄疸病理之研究》、《精神魂魄之研究》、《虚劳浅说》等文章刊于其上,此时俞慎初未及弱冠便颇得其师器重,可谓才华横溢、年少有为。通过3年的刻苦学习,1933年他学成返乡,幵始了执业中医师的生涯。
…………
2学术积淀与成就
俞慎初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其父俞介庵,为福清名医。祖上以诗书传家,从医济世之辈辈出。传至俞父介庵一辈,医术精湛,仁心仁术,在福清享有清名盛誉。父亲俞介庵对他的教育,先是私塾蒙学。当时福清私熟主要有家塾和学馆两种。俞慎初入的是学馆,学馆当时塾师多为清末秀才、廪生、举人等,都是饱学之士。教学内容,以识字为主,大多以《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作为启蒙教材,他皆能倒背如流。学馆中年长的以学“四书”、“五经”及学写八股文和赋诗作对为主。[5]遵照这样的教育,俞慎初接受到的教育基本属于古文教育。但自鸦片战争后,福建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福清亦是西方移民常驻之地。当时有许多传教士、外国商人长期居住在福清;而西方列需要强通过教会,向中国输入其宗教信仰、经济产物、科技思想等,他们在当地成立西方教会,以此推进其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侵略。这些常驻外国人口有就医的要求,为保证自身的健康,教会在当地创办了各类教会医校和医护班,并向中国输出西医西药,以此控制一部分中国经济。早在1900年,福清就有由美国美以会创办的福清和新田医院。1912年,福清惠乐生高级助产士学校成立。当时的助产士学校、卫生院、医院,除了接收病人外,还兼顾普及卫生知识的职能。这样当地的普通民众,都能接触到少量基础的西医知识。俞父介庵早年加入神州国医学社,是福清分社的成员,通过该学社的学报《神州医药学报》,俞父较早的了解到中医发展的困难、西医所谓“科学”为何,接触到较为全面的中西医学新知识。其父认真学习西医学知识,在学社中与全国各地的同行交流切瞎,认识到新时代的中医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知识。因此将俞慎初送到当地县立中学,接受中西方文化教育。
………..
第二章研究俞慎初教授学术思想及人文精神概述
1研究文献综述
俞慎初教授学贯中西,在临证诊疗、医史研究、著书育才等方面,均成绩斐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诸多学者就俞老在临证、学术等方面的成就展幵研究。本文特就近30年来有关研究俞慎初教授的文献进行综述,具体如下:丁春介绍了俞老在整理研究《闽台人物医林志》时,事必躬亲的研究精神。俞老对此书倾注了全副心力,不畏繁琐的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以其坚初不拔的毅力带领同事们历时五载才得以成书,由此可见俞老治学态度之严谨。吴腾霄从中西医学交流的角度,对俞老研究中国医学史的成就进行探讨,认为他论证了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的时间,及介绍第一个学习西方医学的中国人等内容,反映了其严肃的创作态度和严谨的学风。此外,俞老还客观分析了近代西医学的发展水平,既肯定了近代西方医学对中医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明确指出西方医学的传入,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医学的发展有所阻碍。陈俊孙_认为俞老的学术研究富有个人和地域特色,尤其对医学史的研究。指出俞老治史重视唯物辩证主义的应用,将医学史分期与社会经济时代的改变相结合。此外,俞老重视研究福建医药史料,主持校注陈修园医学丛书,考证评述董奉、吴卒、苏颂等19位福建名医等;整理挖掘、研究福建医史是俞老医史研究的一大特点。
……..
2研究俞慎初民国时期医事活动的意义
通过收集、整理现存关于俞慎初教授民国时期文献,初步分析,俞慎初在民国时期,就以勤奋好学、精研医理而著称;自1933年起,他就在众多中医药期刊中发表文章,如《复兴中医》、《医界春秋》、《国医破柱》、《医药卫生月刊》、《中医指导录》等,文章内容包括病症研讨、西药疗效研究、中药考证、医案铁事、医学科普、教材编写等等,不一而足,其对中医学的热爱、创作思维的活跃,可见一斑。除积极撰写医药论文、专著外,他还活跃于上海、福建两地的国医界。在上海,积极参与中医的抗争活动、中医药杂志的编辑、教材课程的编排等工作;在福建,创办《现代医药》月刊、组织兴办文光中学、普及中医知识、教授中西医课业、积极援助抗战前线等,并与全国各省同行进行频繁的学术交流,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俞慎初教授在民国时期的经历、积累,为其后来所取得的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的成长对他此后研究方向的影响巨大。
………..
第三章、俞慎初从医的人文及医学渊源........... 13
1儒学厚重 .........13
2耳濡目染.........17
3性巧聪敏......... 18
第四章、民国时期俞慎初医事活动......... 20
1.创办中医刊物......... 20
2.发表学术论文 .........24
3.参与中医生存抗争......... 28
4.开展中医教育 .........30
5.进行学术交流......... 31
第五章、讨论 .........32
1.时代背景对俞慎初中医学术积淀的影响 .........33
2.中医学术氛围对俞慎初学术发展的影响......... 34
3.医事活动对俞慎初日后发展中医事业的影响......... 38
第五章讨论
1时代背景对俞慎初中医学术积淀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上海开埠后,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到上海,极力挖掘、盘剥这个大市场的资源,获取高额的利益。近代的上海是近代中国的一个缩影,聚集了各种矛盾。“租界”上海的日、法、美、英等各国商人、军政人员、企业巨头等,带来了先进的西方市政建设、教育机制、商业模式等等。在这一过程中,催生了中国民族工业、国入自办的新式的学校和新闻出版事业,产生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新型的知识分子。[44]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促进了上海经济的繁荣,并迅速聚集了一大批有西方科学思想的进步人才,这使得上海在短时间内成为当时中国的除北京外的又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民国时期的上海,汇聚各界精英、中西思想,俞慎初怀揣着父亲的寄望、对中医的热爱,他踏上了艰苦的求学之路。清末以来,中华积弱日久,对于强大的西方科学有着急功近利的求取之心。西医掌握着报纸、期刊、政府的舆论权,大肆宣传西医的科学性,与之相比,中医失去了话语的主动权。中医界开始反击,但多为零星的运动,未形成规模。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卫生委员会提出“废止中医案”时,中西医之争进入白热化。1929年3月17日,各地医药代表云集沪上,召开了全国中医中药业反对废除中医的大会,中医药界联合向政府请愿取消“消灭中医”提案。当时全国医药联合会言论激烈,不久即为政府训令解散,并成立了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全国性中医团体,统领全国中医药界与政府和废止中医派斗争。这就是著名的“三?一七”医师节的由来。不久,《中央国医馆组织条例》颁布,称中医为国医,设中央国医馆于首都,举焦易堂为馆长,陈立夫为理事长;各省及海外均设立分馆,各县均设立支馆。中央国医馆内设学术整理委员会。为了谋求从根本一上改变中医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全国医药总会提议仿照“国太馆”;设立全国性的中医学术机构“国医馆”,1930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通过了此提案,于1931年3月17日正式成立“中央国医馆”。[45]
……….
结论
本课题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的方法,对福建著名医史家俞慎初先生,民国时期的医事活动进行了探索和分析,并结合其所处时代的人文背景,探讨其学术研究方向、研究学术的方法的独特之处。俞慎初是民国时期福建中医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分析俞慎初在民国时期的生活阅历、师承、学术活动、所发表论文等资料,系统梳理了俞慎初的医事经历,发掘到俞慎初青年时期对中医发展的前瞻性的、多角度性的观点。其一,因为俞慎初出生于中医世家,家族的传统中医师承教学,使其积淀了深厚的中医学理论底蕴和民间的地方的中医治疗特色方法,并能跟随父亲俞介庵很早就开始实践,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其二,通过在正规专业中医学校的学习,在其附属医院跟师实践,及与具有时代先进思想的良师益友的交流,俞慎初不断接纳新知,勤于动手实践和创新,不断地探索中西方医学的不同,积极进取,开拓了学术思路,应对范围更广的中西医文化碰撞,走上了研究中医医史的道路,以发掘深厚的文化和医学事例,驳击废医存药的荒唐言论,并为中医现代化提供宝贵的、详尽的文献资料。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