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贫血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概述

发布时间:2014-10-25 10:26:57 论文编辑:jingju

前 言


据统计,慢性肾脏病(CKD)近几十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美国成人 CKD 的患病率约为 10.9%,在我国约为 8%~10%[1]。肾性贫血是从 CKD3 期开始即可出现的并发症,至 CKD5 期肾性贫血几乎发生于每位肾脏病患者。肾性贫血不仅是慢性肾脏病严重并发症,而且可进一步加重患者缺血缺氧状况,引起并加重心血管事件,严重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肾性贫血是指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相对或绝对不足,致使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而引起的贫血。引起肾性贫血的原因还有尿毒症毒素影响红细胞寿命,甲状旁腺激素抑制骨髓造血,造血原材料铁、叶酸、维生素 B12不足等[1]。贫血的水平与 GFR 和基础肾脏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当 GFR 大于 60ml/min•1.73m2时 ,对随机选择的普通人群的研究显示,贫血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是在 CKD 或CKD 的高危人群中贫血的发生并非罕见[2]。国外学者一项对 446 名 CKD非透析患者进行了观察,结果得出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的发生率与肾功能的下降程度呈正比[3]。此外,有研究发现与不伴糖尿病的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更易出现贫血、贫血的程度更重,而且贫血在 CKD 进程中出现得更早[4,5]。
中医学中肾性贫血当属 “虚劳”等范畴,其致病因素多样,病机繁杂,涉及各个脏腑,但脾肾肝三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肾为先天,脾为后天,肝主疏泄主藏血,是储血、调血的关键脏腑。肾脏受损,先天之精无以化生血液,脾脏受损,气血生化乏源,肝脏受损,气机不能正常运行,浊毒内蕴。故肾性贫血是在脏腑功能失调的基础上出现体内浊毒,乃由虚致实,虚实兼夹之症[6]。临床上对肾性贫血的辨证分型的观点也各有不同,根据所属范畴、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其治疗和预后也有差别。本研究通过分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运用中医辨证思想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根据患者性别、年龄、慢性肾脏病分期、与慢性肾脏病其他并发症相关性研究,对各证型出现的频数进行统计,并对各组证型出现的百分比进行计算统计,描述各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以期为肾性贫血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参考,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可借鉴资料。
…….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择湖北省中医院肾内科门诊 2012 年 3 月至 2013 年 9 月确诊为慢性肾脏病 3-5 期非血液透析患者 106 例,病例中男性 54 例,女性 52 例,年龄为(18-75)岁,其中慢性肾脏病 3 期患者 40 例,4 期患者 44 例,5 期患者 22 例,并发继发性甲旁亢 67 例,并发心血管事件 74 例。


2 诊断标准:
采集病史,记录症状、体征,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性别亚组中男性 54 例,女性 52 例;年龄组中(18-30 岁)29 例、(31-50 岁)39 例、(51-75 岁)38 例;CKD 分期亚组中 CKD 3 期 40 例,CKD 4 期 44 例,CKD 5 期 22 例;CKD 其他并发症组中并发继发性甲旁亢 67 例,并发心血管事件 74 例。收集患者相关资料,对患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会 2008 年发表的《中医常见证诊断标准》[7]为指南,将所有病例总结为九种证型,本虚证有脾肾气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邪实证有湿热证、湿浊证、浊毒证、水气证、血瘀证。将各组证型进行汇总并统计结果,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和频数表示,对各组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进行简单描述。应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统计描述采用构成比,统计推断采用卡方检验,以 P<0.01 为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以 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


3 研究分组 ........ 6
3.1 分组............. 6
3.2 中医辨证分型........... 6
3.3 统计方法............ 6
研究结果及附表............. 7
1、肾性贫血患者中医证型总组分布结果 ..... 7
2、性别与肾性贫血患者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布结果...... 7
3、年龄与肾性贫血患者中医证型相关性分布结果......... 9
4、CKD 不同分期肾性贫血中医证型的分布结果 ..... 9
5、CKD 其他并发症与肾性贫血中医证型相关性分布结果....... 11
讨 论............. 12


讨 论


1 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根据各种临床表现,CKD 在中医可分别属“水肿”、“溺血”、 “癃闭”、“关格”等病,发展至后期涉及多个脏腑可列为“虚劳”范畴。对于慢性肾脏病中出现水肿的症状《灵枢•水胀篇》载 “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肾脉  微大为石水,起脐已下至小腹睡睡然,上至胃脘,死不治。”肾性水肿与多个脏腑有关,尤以肺脾肾为之关键。《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指出:“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皆积水也。《”景岳全书•肿胀篇》指出:“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肾性水肿与气血相关,《金匮要略》曰:“血不利则为水。《”血证论》云:“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而兼水也。”唐容川指出:“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是血病致水病;《金匮要略心典》所谓:“水分者,因水而病及血也。”《诸病源候论》曰:“经脉闭塞,溢于皮肤而令水肿。”水邪外溢积聚,水肿病由于“水责经遂为浮肿”,是水病致血病。概括地说,肾性水肿就是一个气乱血水的过程,亦即由气分病致血分瘀,血分瘀致水分肿,水分肿气分更病的恶性循环过程[11,12] 。
………


结 语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严重并发症,中医学当属 “虚劳”范畴,其病机涉及各个脏腑,但脾肾肝三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在脏腑功能失调的基础上出现体内浊毒,乃由虚致实,虚实兼夹之症。本研究通过分析肾性贫血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得到以下五个结果:①总体上肾性贫血中医证型本虚证以脾肾气虚证、肝肾阴虚证为主,标实证以湿热证为主;②性别分组中肾性贫血中医证型在男性以脾肾气虚证为主,女性以肝肾阴虚证为主; ③年龄与肾性贫血中医证型分布无相关性;④CKD 分期本虚证 CKD3 期以脾肾气虚证为主、CKD4 期以肝肾阴虚证为主、标实证 CKD5 期以浊毒证为主;⑤CKD 其他并发症组中并发甲旁亢本虚证以肝肾阴虚为主,标实证以湿热证为主;并发心血管事件组本虚证以脾肾气虚主,标实证以湿浊证为主 。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本研究尚存在许多不足,希望在以后的时间里能继续完善该研究,但仍希望该研究能为肾性贫血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提供可借鉴资料。
…………
参考文献(略)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医学论文

热词

代写医学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