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慢性心血管事件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种趋势:一、CKD 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导致死亡的比例是非 CKD 患者的 5~8 倍。二、CKD 并发 CVD 导致患者死亡的比例呈年轻化发展,研究表明:26 岁~38 岁的 CKD 患者并发 CVD 导致死亡的几率是普通人群的 100~150 倍。高血压和脂类的代谢异常是 CVD 风险的主要相关因素。其中高血压的影响尤为突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是高血压死亡率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颈动脉作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的金窗口,位置浅表,易于检查。CVD 患者中 CKD 的高发生率亦不容小觑。CVD 大大增加肾脏受损的危险性,心脏意外患者的血肌酐多进展性升高。而 CKD 在病情发展的同时亦不断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度,预示着不良的预后。重视CVD 患者中的 CKD,并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尤为必要。CVD 是一大类影响心脏和血管的疾病总称,包括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artery heartdisease,CHD)、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周围血管病,也包括其他疾病如风湿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对于 CKD 中的 CVD 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动脉血管疾病,另一类为心肌病,前者又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和大血管的硬化,后者以左心室肥大为主。临床上表现为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等.CKD 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和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人们对 CVD 的愈加重视,CKD 患者 CVD 情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CVD 患者中 CKD 发生率很高,CKD 推动 CVD 病情进展,并影响着 CVD 的预后。
劲动脉中-内膜增厚(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征象,研究表明,通常颈动脉中-内膜厚度为 0.1~0.5mm,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IMT 的增厚可以作为早期无创性预测心脑血管疾病重要指标。我们对 175 例慢性肾脏病的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测量内-中膜厚度,探讨与中医辩证分型的关系,以期让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为慢性肾脏病的中医临床辨证提供依据。中医典籍中没有“ 动脉粥样硬化” 之名。其临床表现涉及到眩晕、头痛、中风、 胸痹、真心痛、脉痹等病症。 临床中以心脑血管病为主,也可见于脉痹等病症。脉痹则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表现。近年来,慢性肾脏病患者并发心血管事件的研究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对于诱发心血管事件的因素研究较少,尤其是在中医辨证论治和分型研究上,没有明确的辨证分型指导临床。缺乏对于证型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和总结,缺乏规范性。二是样本数量较少,样本单一,尚不能全面反映出慢性肾脏病与心血管事件、动脉粥样硬化的阵型分布与演变规律。证型实质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深入揭示中医理论实质,使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科学融为一体,相互补充,从而推动中医学术与临床的发展。中医的核心理论就是辨证论治,证是疾病演进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的高度概括,是一个有高度概括和客观内涵的概念。病和证在中医理论中指导着临床的治疗,将病和证相结合,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一直以来都是中西所倡导的病证理念。本文讨论慢性肾脏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劲动脉中-内膜厚度相关性,为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
概述
1. 一般临床资料
2. 慢性肾脏病中医辨证分型
颈动脉内-中膜正常组和异常组的本虚证型的分布情况,颈动脉内-中膜正常组本虚证以脾肾阳虚证最多,占 43.7%,依次为气阴两虚证,占22.5%,脾肾气虚证,占 20.0%,肝肾阴虚证,占 11.6%,阴阳两证最少,占 2.5%;颈动脉内-中膜异常组以气阴两虚最多,占 48.4%,依次为肝肾阴虚证,占 20.0%,脾肾气虚证,占 14.7%,脾肾阳虚证,占 12.6%,阴阳两虚最少,占 4%。两组间各相对应的证型分布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2。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正常组与异常组中邪实证型的分布情况,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正常组邪实证型以血瘀证最多,占 48.6%,依次为湿热证,占 17%,湿浊证,占 10%,水气证,占 6%,浊毒证最少,占 4%;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异常组邪实证型以湿浊证最多,占 45%,依次为血瘀证,占 23%,湿热证,占 8%,水气证,占 12%,浊毒证最少,占 5%。两组间各相对应的证型分布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 3。颈动脉内-中膜正常组非阴阳两虚证型占 90.6%,颈动脉内-中膜异常组非阴阳两虚证型占 75.5%;颈动脉内-中膜正常组型占 2.3%,颈动脉内-中膜异常组阴阳两虚型占 24.5%。颈动脉内-中膜正常组和异常组在阴阳两虚证和非阴阳两虚证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4。
……….
临床资料 ..... 6
1.病例来源........ 6
2.病例选择........ 6
3.质量控制..... 7
4.颈动脉内-中膜测量方法.... 7
6.研究方法........ 8
6.1 调查研究方法及指标......... 8
6.2 统计方法..... 9
讨 论
慢性肾脏病在传统医学里是没有的,中国古代文献关于慢性肾脏病的述散多见于水肿、虚劳、瘾闭、关格等病证,根据肾藏象理论,其发病的机理为“肾藏精、”“肾主水”、“肾主骨生髓”功能失调,病变以“肾”为中心,随着病程的进展,与肺、脾、肝、心等脏腑相互影响,最终导致脏腑、气、血、阴、阳虚损,水湿、湿热、湿浊、瘀血、浊毒内盛的多层次、多环节病理局面。《素问•水热穴论》指出“故其本在肾,其标在肺,皆积水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又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难经》提出了五损的症状,上损及下,下损及上的传变。如对五损, 的论述为“一损损于皮毛,皮聚而毛落;二损损于血脉,血脉虚少,不能荣于五脏六腑也;三损损于肌肉,消瘦,饮食不为肌肤;四损损于筋,筋缓不能自收持;五损损于骨,骨痿不能起于床。”,对传变的论述道:“从上下者,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从下上者,皮聚而毛落者死。《素问•气厥论篇》的“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金匮要略》有“肾着”一证,其叙述为:“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 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 《素问•六节脏象论篇》论述道:“人迎与寸口脉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纵观世代医家理论,在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病理过程中,不同病理阶段的总结,水肿,关格,癃闭,是慢性肾脏病发展到邪实阶段的病理局面。中医理论认为,“肾主藏精”,“肾主水”,“肾为先天之本”,其性属水,五行相生相克,与肺、脾、肝、心等脏腑相互影响,最终导致五脏相互受损,气、血、阴、阳虚损,水湿、湿热、湿浊、瘀血、浊毒内盛的多层次、多环节病理局面。
………
结 语
本研究说明颈动脉中-内膜厚度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中医正虚邪实的症候病理变化的,本虚证侯分布情况按照分布频率高低正虚证侯分布气阴两虚占比最多,其次为脾肾气虚,CKD 分期本虚证侯分布随着病情的发展,脾肾气虚和肝肾阴虚逐渐减少,而末期肾脏病患者阴阳两虚证候出现增多.颈动脉内-中膜正常组和颈动脉内-中膜异常组的本虚证型的分布情况,颈动脉内-中膜正常组本虚证以脾肾阳虚证最多,其次为依次为气阴两虚证。颈动脉内-中膜异常组以气阴两虚最多,依次为肝肾阴虚证。标实证候按照分布频率高低证侯分布依次为湿浊证和血瘀证。从标实证型分布可以看到,随着病情的发展湿浊证逐渐减少,而末期肾脏病患者,血瘀证和湿热证,水气证证候出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正常组邪实证型以血瘀证最多,依次为湿热证,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0.9mm-1.2mm组中,占比最多的是湿浊证,其次为血瘀证。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2mm组中,占比最多的是湿浊证,其次为血瘀证。因此,在临床用药的时候,我们可以在慢性肾脏病初期注意躲运用补气健脾,补肾助阳,运脾补肾,以达到通利血脉,加速肾脏微循环,加速肾脏代谢,已达到减少颈动脉内-中膜的增厚,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在慢性肾脏病的中后期,加强活血化瘀,排湿利浊,辅以补气,健脾,标本兼顾,补脾益肾治其本,清热利湿治其标,活血化瘀贯穿始终。其治疗大法为:益肾健脾固摄,清利湿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络。
…………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