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刚地弓浆虫是猫科动物的肠道球虫宿主相当广泛,可以寄生于多种家畜禽类及一些野生温血脊椎动物和冷血动物,也可以寄生于人类,由弓浆虫感染所引起的弓浆虫病(Toxo Plasmassi)是一种人兽共患病(Zoonosis),分布于世界五大洲的各地区人群和畜禽的感染率相当高,对人畜造成损害,特别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可造成严重后果属机会性致病原虫(oppomrttsticiportozoa),以下将从三个方面阐述本研究的立论依据。
一 刚地弓浆虫的研究简史
1908年法国学者Niocne等首先在北非突尼斯的一种啮齿类动物一龚地梳趾鼠(ctnedoacythisgond)的肝脾单核细胞中发现此虫,其后各国学者分别在禽类动物体内相继发现弓浆虫,捷克眼科医生Janku1922年在布拉格医院观察到一名11个月右盲左眼畸形的脑积水病人,被公认为人类弓浆虫病的首例报告,此后又有几例人类弓浆虫病病例发现(Torres 1927;Wolf 1937),早期发现的病例多为先天性弓浆虫病,直至40年代(Piknesotn,1940;才开始注意到获得性弓浆虫病,1941年Sbani从一患急性脑炎死亡的5岁小孩的脑组织中找到一株弓浆虫,命名为RH株,直到现在仍使用于许多国家的实验室,即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强毒代表株,接着SabinWolf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解决了长期以来由动物及人体分离出的弓浆虫之间的关系,确认它们属于一个种,鉴定为刚地弓浆虫(TxoPolasmagondii)1952年Eyels等首次用化学合成的抗疟药Darparim治愈弓浆虫感染动物,随后不少学者相继证明了磺胺类药物乙胺嗜睫等对弓形虫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1969年Hutchiosn等在猫的粪便中发现了弓浆虫的卵囊,并在猫的肠壁上皮细胞内发现其有性生殖。至此,弓浆虫的生活史才被阐明,人及其它动物均为其中间宿主从而将弓
二.弓浆虫的生活史及危害
弓浆虫的生活史发育过程需两个宿主,有性生殖只限于猫小肠上皮细胞内,而无性生殖可在猫小肠上皮细胞小肠外其它器官组织及中间宿主的有核细胞内进行,弓浆虫对中间宿主的选择极不严格,对组织的选择也不严格,任何有核细胞都可侵犯,弓浆虫的全部生活史有5个期,即滋养体期包囊期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前3者为无性生殖期,后2者为有性生殖期,猫科动物吞食卵囊假包囊或包囊后,通过胃及十二指肠进入小肠,子胞子速殖子或缓殖子在上皮细胞内进行增殖,形成裂殖体,成熟后释放出裂殖子,侵入新的上皮细胞,经数代增殖后,部分裂殖子在宿主肠上皮细胞内发育为配子母细胞,进而发育成配子体雌雄配子体受精后形成合子,合子最终发育成卵囊,卵囊随粪便排出体外,当卵囊包囊或假包囊被中间宿主吞食后,子胞子速殖子或缓殖子经淋巴和血流到肠外的各组织器官,在宿主的有核细胞内进行发育繁殖,在宿主机体免疫力尚未建立时,虫体可迅速分裂繁殖,此时的虫体称为速殖子,当机体免疫力增强时,虫体增殖的速度减慢,并分泌物质形成膜,虫体包绕在膜中,呈圆形体,即包囊其中的虫体即为缓殖子
三弓浆虫病防治的研究动态及本研究的立题依据
由于正常人群弓浆虫感染后呈隐性感染临床症状不明显,因此弓浆虫病长期以来未引起重视,自80年代开始,由于爱滋病的泛滥,使得弓浆虫的危害逐渐显示出来,弓浆虫病的防治成为各国学者的研究热点,但是,目前尚无好的治疗药物,1952年Eyles等1953年Su~r等先后发现乙胺喀咤对实验性弓浆虫病有一定疗效,1953年Eyles等又证明磺胺药和乙胺睫有抑制滋养体的作用,并发现两者联合应用的协同作用药效更强,自60年代起,礴胺葱和酬鲤逃应泛应用土弓叁生应的追疗,_近年的研究发现,螺旋雹皇独弓浆虫病韵追疗疗丝不错,但题堕挤些药物都存查着很木的缺点,创)早竺亘里西盖喧赓应丛二少最不的只是速予对遐包襄投直且涧韭一用,贝终是复叁#乏型夔塑奎副连担重,疗程茸赴因此寻找新的弓浆虫病防治方法成了许多弓浆虫病研究人员的目标,
……………………
材料和方法
一虫株
国际标准株RH株由福建省卫生防疫站自然疫原室引进,二实验动物小白鼠昆明种均为雄性,个体重约20一30克,由厦门大学抗癌中心购入,三继代保存感染速殖子后第三天的小白鼠,以无菌操作法剖开腹部皮肤,向腹部注射么ml无菌生理盐水轻揉反复冲洗后,抽出冲洗液,调整速殖子浓度为105个m/1,接种下一代小白鼠,注射体积为0.2ml,各次实验保存的代数为8代,四速殖子无性增殖期的研究1速殖子无性增殖期的研究腹腔注射速殖子后每隔2小时抽取腹腔液,涂片,甲醇冰醋酸定,Gimas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记录,绘图,拍照,对无性增殖期的影响腹腔注射速殖子后24小时,小鼠发病即开始喂饲S.D.,留天,直至死亡,喂饲后每隔2小时取腹腔液同方法1处理,3腹腔分泌蛋白组分分析(1)试剂丙烯酞胺;过硫酸胺;TEMED;Tris;甘氨酸;盐酸:SDS;考马司亮蓝;甲醇;冰醋酸;甘油;澳酚蓝;DTT;低分子量标准蛋白(上海丽珠东风生物技术公司),(2)试剂的配制a.3o%丙烯酞胺,pH<.70;b.Io%过硫酸胺;c.sxTris一甘氨酸
……………………
第三章弓浆虫速殖子无性生殖过程研究………………12
一弓浆虫速殖子无性生殖方式的观察…………15
二鼠体内弓浆虫速殖子的增殖发育观察…………16
三腹腔感染后鼠腹腔内分泌/排泄蛋白SDS-PAGE分析…………17
四不.同感染时间宿主和虫体DNA的RAPD分析…………19
五不同感染时间虫体SAGI的表达…………22
结果与讨论
浓度为108的弓浆虫速殖子0.2ml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感染小白鼠(鼠体重209),观察不同感染方式下小白鼠的发病情况及存活期的差异,结果如下:1腹腔感染小白鼠腹腔注射弓浆虫速殖子后,均于24小时后发病(100%96:96),表现为毛发竖起,疏松失光泽,精神萎顿,常闭目蜷缩,不活动,食减,尿液呈浓性,粪便稀,随时间延长,症状加重,腹水逐渐增多,小白鼠均在第4天死亡(100%96:96),2口腔感染感染后24小时小白鼠未见明显的外观异常,活动也正常,于感染后48小时出现症状(95%19:20),颈部毛发开始竖起,疏松,精神略显萎顿,第三天,毛发疏松失光泽,很少活动,常蜷缩一角,随后腹水增多,脸颊部开始肿胀,眼分泌物逐渐增多,至第5天,颊部肿胀明显,呈猫脸0,眼分泌物多,难以睁开(照片1照片2),相继于第67天死亡,死亡时颊部己极度肿胀,下垂,死亡时解剖发现,其颊部充满水性分泌物质,以此分泌物作涂片观察,5张片子中仅有1个片子上发现弓浆虫,且仅有3个,3磺胺啥吮(.SD.)对小鼠活力的影响腹腔注射后24小时小鼠发病,即开始喂饲S.D.,第2天小鼠外观症状未见明显发展,其后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逐渐出现上述1中的各种症状,并明显消瘦,服饲.SD,的小鼠死亡时间不等,曾以8只小鼠作研究,其中1只于第4天死亡,2只于第5天死亡,1只于第6天死亡,2只于第7天死亡,2只于第9天死亡,本实验表明,.S.D对弓浆虫病有一定的疗效,可明显延长小鼠的存活期,
………………
结论
本次实验因条件和时间的所限,没能对弓浆虫虫体蛋白和表膜蛋白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对于除SAGI以外的其它编码虫体蛋白的基因表达情况未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这一切都将是作者以后的研究方向,国外弓浆虫病引起重视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其对免疫缺陷病人的危害,国内由于计划生育的国策,优生优育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孕妇弓浆虫的感染常造成胎儿的死亡出生缺陷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因此近年来对弓浆虫病也越来越重视,但是临床医生对弓浆虫病很陌生,常造成漏诊,部分医生常将其它原因的病例误当成弓浆虫病,作者曾工作过的苏锡常地区,曾报道孕妇感染弓浆虫的比例达到97%,而作者在此地区所作的调查结果却是2-3%,作者就此差异请教了我国著名的弓浆虫病研究专家于恩庶先生,于先生认为根据福州地区的调查,97%的比例有点失真,作者推测可能与临床医生对弓浆虫病不熟悉造成的,鉴于此,考虑到国内关于弓浆虫病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等的资料极少,在导师的指导下,作者以鼠弓浆虫病为对象,对病理切片中弓浆虫虫体的不同形态,弓浆虫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特点形态特点,以及鼠内脏器官感染弓浆虫后,细胞所受的损害及胶原纤维糖原类物质等的变化作了详细的考察,结果表明,弓浆虫虫体由于切片的角度染色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