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疗法对骨折切开恢复固定作用及临床探究

发布时间:2013-12-09 16:56:04 论文编辑:jingju

一、正 文


1.资料和方法


1.1 疾病临床诊断标准
①有明确的外伤史; ②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多发于成年人; ③膝关节局部肿胀、疼痛,或可见畸形,有时可触及骨擦感,听到骨擦音,患肢屈曲活动功能受限; ④X 线片及 CT 可明确诊断及类型。


1.3临床治疗方案标准


根据胫骨平台的Schatzker分型标准,按照骨折的损伤情况可将骨折分为Ⅰ、Ⅱ、Ⅲ、Ⅳ、Ⅴ及Ⅵ六型,其中Ⅳ型又可分为Ⅳa与Ⅳb型,根据X线片和或CT的检查结果判断具体的损伤情况,并由此决定治疗方案,本研究中临床治疗方案的标准。


1.4 纳入标准:

①入院时间:2010 年 2 月~2012 年 2 月。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并需要采取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案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③单纯胫骨平台闭合性骨折,不伴其他部位的骨折或损伤者。④为减小误差选择年龄组在 18-65 岁的患者,男女不限。⑤为新鲜骨折,受伤后 5-10 天,平均7 天,在湖北省中山医院骨科行坚强内固定手术治疗者。⑥资料来源:本院病案及影像学资料。⑦患者自愿接受随访。
 

1.5排除标准:

①根据上述治疗方案不需要手术的患者。②不愿意行手术治疗的患者。③胫骨平台陈旧性骨折的患者。④病案及影像学资料不完整者。⑤排除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肝肾或血液系统疾病,全身情况差及精神病者。


1.6研究方法


1.6.1登记入组对象的基本情况:

采取询问、体格检查及术前常规检查,获取患者一般资料、体重、血压及血生化检查结果等。


1.6.2术前准备及时机选择:

患者入院后常规行跟骨骨牵引,并抬高患肢,运用丹参注射液、甘露醇行活血化瘀、消肿等对症支持治疗,待患肢肿胀基本消退,局部皮肤无张力性水泡,有皮纹出现,同时患者全身情况稳定,精神紧张消除,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我院一般为受伤后5-10天,平均7天。


1.6.3 手术:

选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于大腿根部扎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釆用不同的手术切口及不同的复位固定方法: 手术切口需要根据骨折的类型进行选择,其中,Ⅰ型、Ⅱ型和Ⅲ型骨折采用前外侧切口,Ⅳ型采用前内侧切口,Ⅴ型和Ⅵ型采用内外侧双切口或胫前正中切口。..............
.....................


2.结果


2.1 一般结果


2010 年 2 月~2012 年 2 月被纳入参与本研究的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共 65 例,男性 35 例,女性 30 例,年龄 18-65 岁不等,平均 43.9 岁;随访 6~10 月不等。按 Schatzker 分型,Ⅰ型 7 例,Ⅱ型16 例,Ⅲ型 13 例,Ⅳ型 9 例,Ⅴ型 10 例,Ⅵ型 10 例,均为闭合性骨折。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胫骨平台骨折类型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随访结果


2.2.1 所有患者每个月拍一次膝关节正侧位 X 线片进行复查

经观察统计后发现,3 个月内研究组愈合 17 例,对照组愈合 9 例。3 个月内骨折愈合率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
2.2.2 手术后和术后 3 个月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按 Lysholm 评分标准的平均得分见表 3,可知手术后及术后 3 月同组比较,研究组各项指标均 P<0.05,对照组均 P<0.05;手术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 P>0.05,术后3 月两组比较均 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2.3 相关并发症


    研究组 1 例患者由于骨折粉碎严重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硬等其他并发症发生;对照组1 例患者自行早期负重致关节面再次塌陷致关节不稳定,3例患者由于怕痛缺乏功能锻炼,致使膝关节僵硬,1 例患者由于在家长期卧床休息,肌肉缺乏舒缩锻炼,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经统计学分析,研究组关节僵硬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两组病例均未发现肌肉肌腱拉伤、骨折不愈合及感染情况,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


3.讨论


3.1 胫骨平台骨折及术后常规功能锻炼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种严重的致伤事故时有发生,比如交通事故、建筑工地高处摔伤及砸伤等,这样常常会导致骨折的发生,而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胫骨平台骨折多为高能暴力损伤所致,属于关节内骨折,平台软骨面被破坏,关节面不平整,关节周围组织的损伤、水肿,关节腔内积血以及手术的创伤,容易发生关节粘连、僵硬强直、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关节遗留疼痛,活动范围明显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胫骨平台骨折采用手术达到解剖复位,实现坚强内固定,恢复关节的正常力线,为术后关节的早期主被动功能锻炼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胫骨平台骨折术后便进入功能锻炼期,常规功能锻炼包含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和步态训练。 ..................
......................


2 结果...........................................................7
2.1 一般结果.................................................7
2.2 随访结果..................................................7
3 讨论..............................................................9
 3.1胫骨平台骨折及术后常规功能锻炼.............9
3.2 临床实际工作中的不足.............................11
3.3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应用.......................11
....................

 

结 语 ;
针刺不仅对实验动物患肢局部起作用,而且可通过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作用,创造一个有利于骨折愈合的内环境。家兔骨折后由于应激反应,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皮质醇大量分泌,而睾酮含量降低。因为皮质醇大量分泌能促进蛋白质分解,阻碍细胞分裂,抑制成骨细胞活动,睾酮却能促进蛋白质(包括骨蛋白质)合成,增加骨基质,所以家兔骨折后的两种应激变化不利于骨折愈合。针刺却能减轻这种肌体应激反应,降低过高的皮质醇含量,同时升高睾酮的含量。生长激素、雌激素对骨折愈合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针刺组骨折后期生长激素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基本达到骨折早期水平,针刺组的雌二醇含量在骨折中后期明显高于对照组,这种变化有利于骨折愈合。在针刺对实验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影响的研究中也发现针刺能提高内源性雌二醇水平,促进去势大鼠骨折愈合。甲状腺激素能影响肌体糖、蛋白质代谢以及大脑的成熟、发育,关系到骨骼的生长发育、成熟、改建等过程,尤其在长骨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垂体前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的调控,TSH 刺激甲状腺增生,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有动物实验发现 TSH 在骨折后第一周维持较高水平,第二周则大幅度下降,以后逐渐恢复。因此甲状腺功能在骨折后受到抑制。针刺在骨折后一定时间内能解除骨折对甲状腺功能的抑制作用,调节肌体的垂体-甲状腺轴功能,促进垂体 TSH 和甲状腺 T3、T4 的分泌,最终促进骨折愈合。
    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常规功能锻炼的过程中加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较单纯术后功能锻炼能显著提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效率和结果,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加速并最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的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由于时间关系,本研究病例数尚有限,且缺乏对胫骨平台骨折远期疗效的观察和各治疗方法间疗效的相互影响和比
较分析,今后将在本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更大规模的进一步临床研究,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应用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放,徐一鸣,沈丽英,等.等长收缩可以减轻关节源性肌肉抑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19(2):127-128.
[2]尹清,武继祥,刘宏亮,等. 综合康复治疗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6: 304-306.
[3]张琳.下肢骨折致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骨密度与早期康复训练的关系[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33):6234-6237.
[4]王亦聪主编,骨与关节损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第四版:136-142.
[5]侯来永,王廉,谢欲晓,等.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个性化系统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8):707-710.
[6]刘坚泽.NO-4 碳氧甲基氨基葡糖预防术后粘连的效果及其对术后愈合的影响.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2012,18(4):242-245.
[7]李雷,傅勤,王欢.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预防术后硬膜外粘连的临床研究.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4,29(20):147-150.
[8]李展振,危立军,应文世,等.接骨系列方促进骨折愈合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2010,39(5):36.
[9]洪定刚.中药影响骨折愈合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研究.医药前沿,2009,2(29):109-110.
[10]阮朝阳.中药促进骨折愈合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3,9(2):49.
[11]胡精超,马丽华,史清钊,等.推拿手法对延迟性肌肉疼痛的治疗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3):265-267.
[12]祁晓华,吕越,聂明.针刺对实验性骨折愈合的影响-血液流变及组织学观察[J].中国针灸,2007,18(2):745.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医学论文

热词

代写医学论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