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两面针素的荧光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3-12-08 10:58:42 论文编辑:jingju

一、两面针的研究现状


植物两面针属于芸香科,中药中所用两面针是其干燥根,被《中国药典》收录到常用中药。常用于具祛风活血、消肿解毒、散瘀止痛、跌打损伤等症。现代研究表明两面针药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特别是其中含有抗癌化学成分,因此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对两面针药材的研究报道已有很多,为两面针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化学成分 两面针具有多种化学成分,现已提取分离并鉴定出结构的就有几十种之多。《中国药典》中规定两面针的指标成分是氯化两面针碱和乙氧基白屈菜红碱。两面针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生物碱类:此类成分在两面针中含量较多,约0.7%左右。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有学者对两面针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对生物碱类成分报道也较多。对两面针进行较早研究的是黄治勋等人,他们从两面针的根中经过分离得到了7种生物碱,对六种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鉴定;对两面针中进行提取分离还得到16种生物碱,1个木脂素类化合物。
分离得到5个生物碱(岩椒碱和5-甲氧基白鲜碱等),分离得到2种生物碱。此外文献有报道的生物碱还有博洛回醇碱,崖椒定碱加锡弥罗果碱,博落回碱,3, 6-二异丙基-2, 5-哌嗪,单叶芸香品碱( haplopine)  ,两面针酮A、B( nitidumtone A、B),氧化刺椒碱等。部分生物碱的分子结构香豆素类:两面针中香豆素类成分含量也比较多,两面针得到六种香豆素,此外还有人分离出,5,6,7-三甲氧基香豆素分离得到飞龙掌血酮内酯和飞龙掌血内酯即毛两面针素。
对毛两面针中的挥发油成分提取分离,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出20种挥发油成分。
木脂素类:从两面针中分离的新棒状花椒酰胺即α-山椒素;还分离得L-细辛脂素(L-asarniin);胡疆等分离出l-芝麻脂素、horsfieldin、d-表芝麻脂素,此外还含有L-丁香树脂酚( L-syringaresinol)。  微量元素:两面针根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用原子发射和荧光光谱法对两面针中的微量元素Na、Mg  、K、Ca、Zn、Mn进行了测定;测定了两面针中的Fe﹑Cu﹑Zn﹑Mg﹑Ca﹑Pb、Sn,其中Ca、Fe、Zn  含量比较高。
其他成分:分离得到胡萝卜苷( daucosterol)、2,6-二甲氧基对苯醌、顺-3-( 2,3,4-三甲氧基苯基)  丙烯酸、紫丁香酸、β-谷甾醇( β-sitosterol)等九种新化合物。此外,两面针中还含有牡荆素( vitexin)  、香叶木苷( diosimin)、β-香树脂醇(β-amyrin)和橙皮柑(hespetidine)
等多种成分。................
................



二、本文的研究内容、意义


  两面针是一种常用中草药,由于其化学成分复杂并且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两面针中的氯化两面针碱、乙氧基白屈菜红碱是其指标成分,二者都属于生物碱,本文研究了二者的荧光性质,详细考察了各种实验条件对其荧光光谱的影响。由于两面针中生物碱类物质很多,因此两面针药材的荧光很强,其它共存组分对被测物质产生干扰,溶液荧光法无法对其进行定量研究。此外,毛两面针素是毛两面针中的一种指标成分,属于香豆素类化合物,本文研究了毛两面针素的荧光性质,并且从两面针中检测出毛两面针素,但是由于共存组分干扰不能用溶液荧光法对其进行定量。因而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三种物质进行了定量分析,并且对比了薄层吸光扫描及薄层荧光扫描两种检测方法,结果表明三种物质在薄层板上荧光较强,应用薄层荧光扫描法对其进行检测更加准确,检出限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了两面针药材中氯化两面针碱、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和毛两面针素的含量,与薄层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为两面针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1 氯化两面针碱的荧光性质及其薄层定量研究
   氯化两面针碱(nitidine chloride)是苯骈菲啶生物碱,从花椒属植物两面针的干燥根中分离出来,是两面针主要成分之一,呈黄色或淡绿色针状结晶,具有活血行气、祛风通络、解毒消肿、抗肿瘤等功效。


1.1 氯化两面针碱的溶液荧光性质


1.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868pH/ISE 测试仪(Orion);UV-2501PC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shimadzu);F-7000 荧光分光光度计(Hitachi);氯化两面针碱(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编号:110848-200603);甲醇(色谱纯);NaCl(浓度为 1.0 mol L-1);NaOH(浓度为 0.1 mol L-1);盐酸(浓度为 0.1 mol L-1,1.0 mol L-1);磷酸一氢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二次去离子水;表面活性剂(CTAB,SDS,β-CD)。


 1.1.2   实验方法
准确称取 3.15 mg 氯化两面针碱于 100 mL 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至刻度,浓度为31.5 μg/mL,再将该溶液稀释 10 倍,得到浓度为 3.15 μg/mL 的氯化两面针碱标准溶液。
  实验时吸取上述溶液 1.0  mL 于 10  mL 容量瓶中;

(1)  用缓冲液或 HCl、NaOH 调节溶液的 pH,扫描溶液的荧光光谱,用酸度计测定溶液 pH。(2)  用 NaCl 溶液调节溶液的离子强度,扫描荧光光谱。

(3)  改变溶剂中甲醇的比例,扫描溶液的荧光光谱。

(4)加入不同的表面活性剂,以水定容至刻度线,扫描溶液的荧光光谱。 ..........
...........


3 毛两面针素的荧光性质及其分析方法研究 ...............................42
3.1 毛两面针素的溶液荧光性质..................................................42
3.2 薄层扫描法测定两面针中毛两面针素的含量.........................49
3.3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两面针中毛两面针素的含量....55
4 两面针的荧光性质研究.......................................................59
4.1 两面针的溶液荧光性质.................................................59
........


结论
随着甲醇含量的增加,两面针的荧光强度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同时,随着甲醇含量的增大,两面针的荧光峰位置也发生变化,激发峰位置不变,发射峰由原来的 441 nm逐渐蓝移至 408 nm。
1.离子强度对两面针荧光光谱的影响考察了离子强度对两面针荧光光谱的影响,实验发现两面针的荧光强度和荧光峰位置均不受离子强度的影响。
2.表面活性剂及硼砂对两面针荧光光谱的影响。

  在甲醇含量 10%的两面针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及硼砂,其荧光光谱变化。表面活性剂对两面针的荧光强度有一定的影响,对荧光光谱的位置没有明显的影响。其中,硼砂对两面针药材的增敏作用最明显,CTAB,β-CD 都使两面针荧光强度增强,SDS 使两面针的发射峰蓝移到 425nm。  溶液酸碱性对两面针荧光光谱影响。酸性溶液中,441 nm 处的发射峰消失,在 365  nm 左右出现一组新的发射峰,由于两面针药材成分复杂因此此处出现多个荧光峰;碱性溶液中,两面针药材荧光强度明显增强441nm 处的发射峰蓝移至 420 nm左右。
(1)  由于两面针中的荧光成分较多,其荧光图谱终的荧光峰也较为复杂,中性条件下荧光峰位于λex/λem: 225/325 nm, 225/430 nm , 277/441 nm和300/430 nm。
(2)  考察了光照、时间、离子强度对两面针的影响,可以看出两面针荧光性质稳定,氙灯照射、放置时间、离子强度对其荧光强度基本没有影响。
(3)  随着溶剂中甲醇含量的增加,两面针的荧光强度渐增加。同时,随着甲醇含量的增大,两面针的荧光峰位置也发生变化,激发峰位置不变,逐渐蓝移至 408 nm。
(4)  表面活性剂对两面针的荧光强度有一定的影响,CTAB,β-CD 都使两面针荧光强度增强,SDS 使两面针的发射峰蓝移到 425 nm,硼砂对两面针药材增敏作用最明显。
(5)  酸性溶液中,441  nm 处的发射峰消失,在365nm 左右出现一组新的发射峰,由于两面针药材成分复杂因此此处出现多个荧光峰;碱性溶液中,两面针药材荧光强度明显增强 441 nm 处的发射峰蓝移至420 nm左右。


参考文献
[1]  孙冬梅,毕晓黎,胥爱丽,罗文汇,张建军. HPLC  法测定不同产地陈皮药材中橙 皮苷的含量[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11):1~2.
[2]  刘进,邓家刚,覃洁萍等.  基于红外光谱数据的中药药性识别研究[J].  时珍国医国 药,2010,21(3):561~563.
[3]  程司,刘智广,曹云新,宋俊峰.  姜黄素的化学测定的新方法[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21(2):241~243.
[4]  彭炳先,黄振中,陈莉莉,陈受惠.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中药姜花块根挥发油化学成分[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6):1418~1419.
[5]  彭锐,马鹏,李隆云,卫莹芳.  不同产地川党参药材的 HPLC 指纹图谱[J].  中医中药杂志,2010,35 (2):183~186.
[6]  何晋浙,邵平,孙培龙.  灵芝红外光谱的特征峰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30(5):1202~1205.
[7]  邹华彬,袁浩,王爱武,袁久荣,岳春华.  白芍紫外指纹图谱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27(9):1815~1819.
[8]  牟新利,高鹏,付川等.  三维荧光中药指纹图谱研究[J].  光谱实验室,2010,27(1):180~183.
[9]  王书芳,程翼宇.  中药分析技术领域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J].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 版),2012,41(1):1-5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
[11]  温尚开.  两面针的研究概况[J].  中草药,1995,26(4) : 215-217.
 

提交代写需求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代写医学论文

热词

代写医学论文

相关推荐